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127章 钟鼓楼的回响:修行与书法的交汇

浑厚悠扬的钟声在空旷的庭院中回荡,宛如一曲天籁之音,唤醒了沉睡的灵魂。王至诚心中感受到一种庄重的氛围,仰望着三重飞檐的钟鼓楼,那古朴而宏伟的建筑让他不禁心生敬畏。

王至诚随弘一法师踏着青砖,走过三圣殿的西侧,路过东西偏殿的观音殿,王至诚和丰子恺在弘一法师的引导下,终于来到了龙华寺的第五进——方丈楼。

静谧的庭院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王至诚的心跳加速,期待着即将见到的方丈。

王至诚一行三人踏入方丈室,一位年老方丈正盘坐在蒲团上,低声诵读经典:“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那声音如涓涓细流,温柔而坚定。

王至诚情不自禁地接着吟诵:“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心中感受到那段文字的力量,虽未曾读过经文,却在此刻与其产生了共鸣。

方丈抬头,目光温和:“贫僧敢问施主,是弘一法师所说的王至诚吗?”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正是俗人王至诚。”王至诚微微鞠躬,礼貌而恭敬。

“俗而不俗,乃至高境界也。”方丈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刚才听到施主吟诵的《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

“我不过是顺着您的诵经而已,并没有读过您所说的《金刚经》。”王至诚略显羞愧,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这说明施主有佛缘。”方丈微微一笑,语气安详,“《金刚经》,即《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只树给孤独园为须菩提尊者而宣说的经典。”

王至诚认真聆听,心中的疑问渐渐涌现:“金刚经以禅宗之大力弘扬,认为读通之后可以成就佛果。但我没有奢望,只是想了解佛法与书法之间是否有渊源。”他的声音透出几分恳切。

“佛法来自外,而书法国土生。乍看二者似乎无关,但弘一法师的书法却在皈依佛门后才愈加炉火纯青,这是为何?”方丈沉思片刻,缓缓回应:“‘空’即为‘道’,民众念诵时也能感召八大金刚护法。故书法者‘悟’‘空’,即为‘悟’‘道’,‘悟’‘道’即悟书法之道也。”

王至诚想起争取在华教会大学主权的艰难,说道:“美国圣公会、美南浸信会、美北浸礼会以及法兰西天主教耶稣会,同样是宗教,为何他们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只能传布外来宗教,却排挤中国的书法、国画和中医进校园呢?”

方丈问:“请问施主,何谓儒释道?”接着解释,“谈‘儒’要问孔子;谈‘道’要问老子、庄子;谈‘释’即‘佛’,‘佛’源于印度。中国书法是儒释道的体现,比如羲之《兰亭序》,尊崇儒教,有中和之美;禅意空灵,自由佛性;道法自然,有阴阳之‘道’……故,龙华寺也崇尚书法,弘扬书法。在华教会大学也应提倡也。”

“世间复杂,我至诚都想过像弘一法师一样皈依佛门。”王至诚心中一动,直视方丈,期待着答案。

“以儒家入世,是做人前提;以佛家出世,是做人境界;以道家处世,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也。”方丈的眼中闪过一丝运筹帷幄的神采,随后,他把王至诚交给了弘一法师,便转身去为僧人们做晚课。

弘一法师微微点头,语气温和:“学书和学佛都要从化缘开始。像只树王子和给孤独长老这样的豪门、财主,即使不去化缘,也会有人供养。但佛祖不接受供养,甘愿同众比丘一道化缘,赤着脚步行五六里到了舍卫大城,按照挨家挨户的顺序,不分贫富,也无论贵贱,直到把自己的饭钵装满,盖上盖子不再继续。”他的声音中蕴含着智慧的深邃,传递的是圣人与凡人平等的思想。

王至诚若有所思地问:“化缘要随缘,托钵不贪多。对吗?”

“对!不为**牵着鼻子走,有助于做到清净心。”弘一法师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对修行的坚定信念。

王至诚的心中闪过一丝对书法的执念:“《金刚经》提到修佛要持钵化缘,学书法也要乞食吗?”

弘一法师摇摇头,面露笑意:“出家人化缘并不同于乞丐讨饭,因为从自带钵化缘到回到讲堂吃饭,行为举止上而不失仪,其威仪、庄重自显。”他微微摆动着手,强调着语气,“佛和众比丘不会像乞食者赤膊裸背当街饮吞,而是穿着盛装僧伽梨进食;吃完饭后,要悉心整理好僧伽梨和饭钵。之后,佛还要把脚洗干净,然后再去打坐。办好中国的教育,学好中国的书法、国画、文学、中医,也需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

王至诚取下背上的书画包,准备好笔墨纸砚,恳求:“法师,请赐予几句箴言?”他微微有些紧张,双手不自觉地握紧,生怕请求未能如愿。

弘一法师看出王至诚的为难,心中顿感欣慰,让王至诚双手将半张宣纸撑好,接过王至诚手里的毛笔,挥笔如风,漂亮地写下:“凡事不认真不收其效,不严肃不成其事,不献身不明其志。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王至诚凝神屏息,心中感受到那字里行间的力量。这三句话不仅是指导书法的箴言,更是阐述了人生至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他将这三句话牢记于心,仿佛得到了通往书法与人生之道的钥匙。

弘一法师将腰直起来,握着毛笔,目光严肃地问:“你们,明白了?”

丰子恺点了点头,脸上闪过一丝佩服。

王至诚沉思片刻,回答道:“‘吃一堑长一智’强调的是自我反省;‘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说的是自强不息。”

丰子恺佩服地鼓掌:“师父没有说出书法的方法啊?”

弘一法师轻声吟诵《金刚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王至诚恍惚领悟,低声说道:“今日算领教了。‘法无定法’来自《金刚经》,皆‘法无定法’。这就是说,收回在华教会大学的教育主权,是有办法,但有没有固定的办法。”

弘一法师轻捻下巴,若有所思:“同样一个‘法’,认识的深浅不同,‘法’就不同。每一个层次的法都有每一个层次的体现,虽然每一层次都有法,但不是宇宙中的绝对真理。”

这时,弘一法师转向丰子恺,温和地安排:“带施主用过‘药石’以后再到藏经楼。”

“早饭仙食,午饭人食,晚饭鬼食。”弘一法师解释道,“神仙、菩萨们吃的是早饭;僧行者吃的是午饭,日中一食;修行的僧人过午不食。晚饭形同药物,故称‘药石’。”

王至诚又问:“这些教会大学宁可合并,也不愿撤销宗教学科;而国字号宁可把这些大学都关了,也要推行他们的‘党化’教育。为何?”

弘一法师说:“对他们来说,如同‘药石’也。”

“那共字号呢?”王至诚突然问道,弘一法师没有回答,但王至诚在他深邃与宁静的目光中,找到了真理和自我。于是王至诚愈加地坚定,仿佛未来的每一步都将与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紧密相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