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24章 藤野朴田:枪就摆放在桌面上

文化英雄联盟 第24章 藤野朴田:枪就摆放在桌面上

作者:万里虹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5:18 来源:小说旗

藤原朴田环顾四周,对王至诚说道:“你要等豪华舱验票后,方可验票登船去经济舱,趁现在还有时间,不如我们先去船下的天然一吃街?”

王至诚点了点头,他没有去过那个地方,再说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在川岛流速和川岛美子的监视下,王至诚跟随藤原朴田,走向附近的一吃街。

草地上,一群朋友铺开餐布,绿毯般的草地柔软而温暖,各色美食错落其上。阳光洒下,乘客们三三两两坐在草地上享用美食,欢声笑语充盈在空气中,伴随着鸟儿的歌唱与轻盈飞舞的蝴蝶,似乎连大自然也为他们的聚会欢庆。

王至诚和藤原朴田来到邮轮附近的地方,既能更好地欣赏春日野餐的灵动色彩,又可以清晰地观察邮轮的进出口。

当酒杯相撞、氛围愈发热烈时,藤原朴田道:“景星学社现在不适合迁移到中国。同学希望你早作打算。”

“我回国后会先去拜见小六子兄弟。”王至诚回应,脑海里浮现孩提时代的美好记忆……

“你说的是张学良吧。”藤原朴田追问。

“中国之大,叫小六子的可不止一个,何况这只是他的乳名。”王至诚笑着回答。

藤原朴田慢下语速,认真说道:“小六子,姓张,名学良,字汉卿,号毅庵,别名双喜、张学良。”

“看来我不能小看我的同学。”王至诚感慨。

“我只不过是受佐藤松本的委托,对你进行调查。”藤原朴田坦言。

“调查我?”王至诚惊讶,没想到藤原朴田对自己如此关注。

“不调查,怎么能办理护照呢?”藤原朴田走近王至诚,低声说:“办理护照只是个借口,我能不答应吗?不过,调查只是表面,实际上是想找机会帮助你,而你却对我不信任!”

“我们是拜过把子的兄弟。1919年,张学良被父亲派往日本留学,还是我亲自送他去登船。”王至诚解释。

“我们调查过许多资料,甚至一些野史,并没有提到张学良在日本留学,留过那所学校,张学良也没有一个叫王至诚的拜把子兄弟——”藤原朴田皱起浓眉。

王至诚微笑道:“我的祖父王怀兰曾是张氏父子的书法教师。小时候,我和汉卿、冯庸、梁思诚结为异姓兄弟。长大后,我们各自发展,我赴北京美专深造。不久后,我受张作霖邀请来到北京的顺承郡王府,为张闾瑛、张闾珣、张闾玗、张闾琪及张绍纪(张景惠之子)教授书法,我相信汉卿不会拒绝我。”

“可是,汉卿未必能做主。”藤原朴田说。

“什么意思?”王至诚疑惑。

藤原朴田问:“你还记得郭松龄吗?”

“当然记得。”王至诚回答,“字茂宸,生于奉天,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具有爱国精神和革命理想的将领。”

“你知道他是怎么去世的吗?”藤原朴田继续追问。

王至诚答道:“张作霖对郭松龄十分器重,但面对郭松龄的背叛,张作霖义愤填膺,派人将郭松龄与妻子韩淑秀枪杀,甚至不允许下属为郭松龄收尸,郭松龄曝尸三日才被埋葬……”

“为什么要杀他?”藤原朴田紧接着问。

“因为郭松龄发动了反奉战争。”王至诚解释道。

这段故事源于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张作霖与冯玉祥、段祺瑞曾相约,邀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郭松龄深受孙中山影响,认为张作霖作为东北王应当以救国救民为重,早日结束军阀混战,而张作霖却更看重实际利益与权力的巩固。

1925年,郭松龄与妻子韩淑秀赴日本考察军事,得知张作霖在日本购买武器并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郭松龄愤怒不已,决定联络冯玉祥共同反奉……这一举动触动了张作霖的底线。

“张作霖身世匪徒,属于东北军老派代表,而郭松龄则是新派人物,保路运动后投靠了孙中山,成为同盟会早期成员之一。两者在派系斗争中互不相让,因此张作霖对郭松龄始终心存猜忌,误以为他并非诚心归附奉军,心怀二志。”藤原朴田分析道。

“郭松龄在奉军中表现出色,得到了张学良的推荐与信任,逐渐掌握了东北军的精锐部队。”王至诚补充。

“这让张作霖更担心郭松龄会成为潜在威胁。”藤原朴田说道。

1925年,在冯玉祥的支持下,郭松龄起兵反叛张作霖,提出反对内战、要求张作霖下野等主张。郭松龄的反叛行为与张作霖对信义和忠诚的重视形成了冲突,加速了张作霖决心除掉郭松龄的步伐。

同年11月,郭松龄在滦州起兵,枪杀姜登选,发表反奉宣言,亲率七万大军攻占山海关,夺取绥中、兴城,攻破连山防线,占领锦州。

奉军全线退至辽河东岸,遭到郭松龄的猛烈攻击,被打得一败涂地。郭松龄与妻子化装逃跑。

12月24日,郭松龄在新民县一个农家的菜窑里被奉军逮捕。25日,郭松龄与妻子被押至辽中县老达房后,双双遭到枪杀。

“郭松龄的失败不仅是因为张作霖的决策,还因为奉军和关东军的双重镇压。他的部队在攻击新民县巨流河时遭到日本关东军的袭击,而郭松龄的后方又被奉系的吴俊升切断,日军趁机对军阵进行轰炸,白旗堡的弹药库被烧毁,郭松龄兵败被杀也在所难免。”王至诚总结道。

藤原朴田沉默片刻,问道:“至诚君,我并不是想强调这个。”

“那你想表达什么呢?”王至诚追问。

“当时的张学良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郭松龄死在乱枪之下,悲痛万分。”藤原朴田面露惋惜。

“郭松龄是张学良的恩师。”王至诚淡淡说道。

藤原朴田突然站起身,大声说:“连他的恩师都保护不了,能保护你吗?”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失控,立即冷静下来,“对不起,至诚。”

“我能理解您对我的关心。”王至诚回应道:“汉卿无法左右父亲,但总会有人承担起郭松龄反奉的重任,继续前进。”

藤原朴田问:“你是指刘哲吗?”

1926年,安**成立,张作霖就任总司令。在此期间,张作霖邀请刘哲赴奉天担任东三省财政巡阅使兼帅府一等秘书官、东北政府教育总长及中东铁路理事会理事等职务。王至诚说:“刘哲只是一名文人,结识了张作霖后便一路顺风顺水。”

“那么,可以说是张作霖推荐了刘哲,而刘哲再推荐了你?”藤原朴田大胆猜测。

王至诚点头道:“吴佩孚、孙传芳接连败退,张作霖急于应对北伐军,并筹备就任陆海空大元帅,刘哲即将出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以及京师大学堂校长、京大美专部学长等职。正是我祖父的一封函电让张作霖做了这个顺水人情。”

“至诚君,假如你回国后安全来到大帅府,又能做些什么呢?”藤原朴田问。

王至诚思索片刻,回答道:“听说张作霖曾派人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想要《兰亭序》而被拒绝。如果我能在大帅府或东北省立大学创办《兰亭序》暨王羲之书法研究会,那也是一件幸事。”

“创建书法研究会绝非易事。”藤原朴田提醒道,“钢笔逐渐取代了毛笔,文言文被白话文所淹没,拉丁文化运动的兴起也对书法构成威胁,加之书法界的‘尊碑抑帖’现象,更是书法的隐忧。”

王至诚坚定地说:“废黜汉字的威胁至今不过是一场虚惊。书法艺术的历史惯性使其依然顽强生存,我在适当的时候会劝阻汉卿东北易帜……”

藤原朴田摇头道:“在乱世中,英雄的诞生需要环境的磨砺,光有笔杆子是不够的,必须有枪杆子。”说着,他将一把手枪放在桌上,目光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