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医圣传 > 第38集:同门交流

医圣传 第38集:同门交流

作者:竹晴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4:35 来源:小说旗

《医谷医术交流,成长的别样契机》

在医谷那被青山绿水环绕,终日弥漫着药香的世界里,医术的传承与交流宛如潺潺流淌的溪流,从未间断,滋养着每一位弟子的求知之心。医谷定期举办的同门医术交流活动,便是这溪流中最璀璨的浪花,每次都会掀起一场知识与智慧交融的风暴,而这一次,陆凡有幸获得了参与其中的宝贵资格,怀揣着复杂而又激动的心情,准备踏入这场意义非凡的集会。

交流会举办的那一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通往交流会场的小径上,仿佛为这即将开启的盛会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会场设在一处宽敞而雅致的楼阁之中,楼阁四周悬挂着一幅幅古代医家的画像,画像上的先辈们目光深邃,仿佛也在默默注视着这场新一代医谷弟子的医术切磋与交流。楼阁内,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弟子们陆续入座,彼此间轻声交谈着,欢声笑语中夹杂着对即将开始的交流活动的期待,整个氛围热烈而又融洽。

陆凡迈着略显拘谨的步伐走进楼阁,看着满屋子的同门,心中那紧张的情绪如同涨潮的海水,一波一波地涌来。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有的是平日里一起研习医术的熟悉面孔,有的则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陌生同门,大家身上似乎都散发着一种对医术钻研后特有的沉稳气质,这让陆凡愈发觉得自己像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即将要在众人面前袒露自己的所学所思,心里着实没底。可即便如此,那潜藏在心底的兴奋之情却也难以抑制,毕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能站在这个平台上与大家分享交流,无疑是对自己医术成长的一次绝佳历练。

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响,交流会正式拉开了帷幕。一时间,原本还稍显喧闹的楼阁内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前方的发言台,眼神中满是期待与专注。

率先起身的是一位身着青衫的弟子,他步伐沉稳地走上台,先是向众人抱拳行礼,而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开始分享自己的医术心得。“各位同门,我这些日子在钻研经络气血之学时,颇有一些感悟。大家都知晓,人体经络如同一张纵横交错的大网,气血便在这网中川流不息,维系着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而我在实践中发现,当我们运用针灸之术去疏通经络时,不能仅仅着眼于病症所在的局部穴位,更要从整体的经络走向去考量。”说着,他拿起桌上的一幅人体经络图,指着上面的几条经络详细讲解起来,“就比如,当遇到一位时常感到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的患者,我们往往会先想到去调理肾经和肝经上的穴位,但若是只注重这两条经络上的穴位施针,效果可能未必理想。此时,我们若能从与之相连的其他经络入手,比如通过刺激膀胱经上的相关穴位,来辅助调节气血的运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便是我所领悟到的从整体出发去看待经络气血与针灸之间的关系,还望各位同门批评指正。”

青衫弟子的发言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大家都被他那独到的见解所吸引,纷纷在本子上记录着要点。紧接着,又有一位面容清秀的女弟子站了起来,她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山间的清泉流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草药炮制方面的一些心得。我们都知道,草药从采摘下来到成为可以入药治病的药材,其间的炮制过程至关重要。不同的炮制方法会改变草药的药性,使其更能契合病症所需。就拿地黄来说,生地黄性寒,有着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效,多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等病症。但经过蒸制等炮制工序后,熟地黄则性微温,功效变为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多用于血虚萎黄、肝肾阴虚等症。而在炮制过程中,火候、时间以及辅料的运用,都需要精准把控,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到草药最终的药效。我曾多次尝试不同的炮制方法,对比它们所呈现出的药性变化,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女弟子的讲述同样引人入胜,让众人对草药炮制这一环节有了更深的认识。就这样,一位又一位弟子上台分享着自己在各个医术领域的独特见解,有的关乎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之法,如何通过细微的神色、气息变化去精准判断病症;有的则聚焦于病症的辩证论治,如何在复杂的症状中抽丝剥茧,找准病因,制定出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陆凡坐在台下,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精彩的观点。他手中的笔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时而眉头紧锁,似乎在思索着其中的深意,时而又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仿佛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医术新境界的大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心中原本那紧张的情绪也在不知不觉间被浓厚的学习热情所取代,满心期待着自己上台分享时,也能将自己的感悟传递给大家,同时从大家那里收获更多的反馈。

终于,轮到陆凡上台了。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感觉自己的双腿都有些微微发颤,可还是努力稳住身形,一步一步朝着发言台走去。站定在台上后,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台下的同门行了一个大礼,抬起头时,目光扫过众人,心中又是一阵紧张,但他很快调整好心态,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自己在学习针灸与草药知识过程中的感悟。

“各位同门,我初入医谷学习医术之时,对针灸和草药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只觉得针灸就是用银针扎扎穴位,草药就是那些长在山间的植物罢了。可随着跟随师傅悉心学习,日夜钻研,我才逐渐领略到这其中的深奥与奇妙之处。”陆凡微微停顿了一下,看着台下那一张张专注的面孔,接着说道,“先说针灸吧,我记得有一次,师傅让我为一位谷中偶感风寒的弟子施针治疗。起初,我心里很是忐忑,虽然平日里练习了不少次进针手法,但真到要给人治病时,还是担心自己会出差错。可当我拿起银针,按照师傅所教的方法,找准穴位,小心翼翼地将银针刺入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奇妙的连接,仿佛通过这根银针,我能触摸到患者体内气血运行的脉络,那是一种很难用言语形容的感觉。从那之后,我便越发痴迷于针灸之术,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进针角度和行针手法的重要性远超我的想象。哪怕只是微小的角度偏差,或者行针时力度、频率的细微不同,都可能会让患者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进而影响治疗的效果。而且,不同的穴位组合,针对同样的病症也会有着不一样的疗效,这就需要我们去深入了解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规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台下的弟子们都听得很认真,有的微微点头,有的则若有所思,陆凡见状,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继续说道:“再讲讲草药知识吧。我们医谷的草药园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草药,它们看似普通,实则每一株都蕴含着神奇的力量。师傅曾安排我进行一场草药试炼,在那片布满草药的区域里,摆放着各种对应不同病症的草药样本,我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病症挑选出合适的草药,并阐述用药原理。当时我穿梭在草药之间,心里是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怕自己挑错了草药,耽误了‘病情’,兴奋的是这是一次难得的检验自己所学的机会。在挑选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熟悉草药药性的重要性。就拿常见的柴胡来说,它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有着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等功效。当遇到一位外感病邪,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症状的患者时,柴胡往往就是方剂中的关键一味药,它能帮助驱散病邪,调和表里。但若是对它的药性、归经等了解不够透彻,就很难准确地运用它去治病救人。而且,草药之间的配伍也极为讲究,不同的草药搭配在一起,有的能相互增强药效,有的则能制约彼此的毒性,这其中的学问实在是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摸索。”

陆凡说完,再次向台下行了一礼,然后便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大家的反应。片刻的寂静之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让陆凡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了大家对他分享内容的认可,心中满是欣慰。

掌声渐息,便有弟子开始举手提问了。一位坐在前排的弟子站起身来,拱手问道:“陆凡师兄,你方才提到针灸时穴位组合的重要性,那我想请教一下,在面对一些慢性病症,比如长期的胃脘疼痛时,你觉得哪些穴位组合会比较有效呢?而且在施针的疗程安排上,又该如何把握呢?”

陆凡思索了一下,认真地回答道:“对于长期胃脘疼痛这一病症,我觉得可以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这几个穴位进行组合施针。中脘穴乃是胃之募穴,位于胃脘部,对于调理胃肠之气有着关键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有着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常被称为人体的保健要穴;内关穴则善于调节心胸胃脘部的气血阻滞。这三个穴位相互配合,能起到很好的理气止痛、和胃降逆的效果。至于施针的疗程安排,我认为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身体的恢复情况来定。一般初期,可以每日施针一次,待症状有所缓解后,可改为隔两日施针一次,后续再根据情况逐渐拉长间隔时间,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不过,这只是我个人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具体还需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来综合考量,仅供你参考呀。”

那位弟子听了陆凡的回答,微微点头,似乎很是满意,坐下后又陷入了沉思之中。紧接着,又有一位弟子站起来问道:“陆凡师兄,你说草药配伍很有讲究,那我想问问,在治疗一些温热病,出现高热烦渴、斑疹吐衄等症状时,常用的草药配伍有哪些呢?它们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陆凡略作思考后回应道:“在面对这类温热病症状时,常用的草药配伍比如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等。石膏味辛甘,性寒,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清热的要药;知母苦甘寒,既能清热泻火,又可滋阴润燥,与石膏相伍,能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且能防止石膏大寒伤阴;金银花和连翘则都有着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二者合用,对于温热病邪的驱散效果更佳。它们组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去清解热邪,缓解高热烦渴等症状,同时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当然,具体的用量以及是否需要加入其他辅助草药,还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来决定。”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问题抛向了陆凡,他都一一耐心地解答着,有时遇到自己也不太确定的问题,他也会坦诚地说出来,然后和大家一起探讨,寻求更合理的答案。而其他弟子们也不仅仅是提问,在陆凡回答后,他们也会分享自己在类似病症治疗中的经验或者不同的看法,一时间,整个楼阁内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大家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在这里不断碰撞、交融。

随着讨论的深入,陆凡越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知识的汪洋之中,自己此前所学不过是沧海一粟,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去探索。他看着那些积极发言、分享经验的同门,心中满是敬佩,同时也暗自庆幸自己能参加这次交流活动,结识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都有着对医术的热爱和追求,都希望能在传承中医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渐渐西斜,那柔和的余晖透过楼阁的窗户洒在众人身上,为这场医术交流活动披上了一层温馨的外衣。随着最后一个问题的讨论结束,这场交流会也缓缓落下了帷幕。

陆凡站起身来,和身边的同门们一一告别,大家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显然都从这场交流中收获颇丰。陆凡走出楼阁,回头望去,那座承载了一整日知识盛宴的楼阁在夕阳下显得越发古朴而庄重,他知道,这次的交流活动将会成为自己医术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通过这次交流,陆凡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见识到了同门们在医术各个领域的奇思妙想和宝贵经验,还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日后可以一起探讨医术难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更重要的是,陆凡深刻地明白了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医术的海洋浩瀚无垠,自己唯有保持一颗谦逊好学的心,不断地钻研、实践,才能在传承中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健康与希望。

在之后的日子里,陆凡时常会回想起这次交流活动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精彩的发言、热烈的讨论,都化作了他继续前行的动力,激励着他在医谷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更加刻苦地学习医术,去探索那无尽的中医奥秘,书写属于自己的医术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