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68章 评委的震撼!这真是高中生?

省物理竞赛实验中心的计时器,终于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沉寂(以及少数几个角落里传来的,若有若无的,带着解脱意味的啜泣声,还有几声因为长时间憋尿而发出的奇怪“咕噜”声)中,不情不愿地、慢吞吞地,如同一个跑完了马拉松全程的老大爷一般,走到了它生命的尽头。

“时间到!所有考生请立刻停止操作!放下你们手中一切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你们那颗早已破碎成二维码的玻璃心!整理好你们的实验报告和答题纸,双手抱头,原地蹲下……呃,不对,是坐在座位上,等待监考老师统一收取!”

主席台上传来主考官那不带丝毫感**彩,却如同阎王爷的催命符一般威严,甚至还带着一丝丝“终于可以下班了”的如释重负的声音。

大部分参赛选手,在听到这声如同“大赦天下”般的号角后,都如同被抽干了所有力气,晒了三天三夜的咸鱼干一般,毫无形象地瘫软在了冰冷的实验椅上。他们看着自己实验台上那一片狼藉——东倒西歪的支架,纠缠不清的导线,不知所踪的透镜,以及……几滩颜色可疑的不明液体(天知道他们往里面加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再看看自己那份几乎可以用来当草稿纸,上面画满了各种鬼画符和绝望涂鸦,数据栏里要么是一片空白,要么就是几个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天文数字”的实验报告,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生无可恋,仿佛身体被掏空的表情。

三个小时!整整三个小时的“十八层地狱VIp体验套餐”!

他们感觉自己经历的,不是一场旨在选拔物理人才,弘扬科学精神的省级物理竞赛实验操作,而是一场由魔鬼精心策划的,针对他们这些所谓“物理天才”的智商、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物理学这门学科是否还存有“初恋般美好幻想”的……全方位、无死角、惨无人道的……灵魂拷问与残酷鞭挞!

“结束了……终于特么的结束了……”一个来自省城名校,平日里也是走路带风,鼻孔朝天的“学霸级”人物,此刻却像个刚从伊拉克战场上回来的难民,有气无力地将手中的游标卡尺(他甚至都忘了自己为什么要拿这个,明明实验题目跟长度测量关系不大)重重地扔在冰冷的实验台上,发出“哐当”一声刺耳的声响,眼神空洞,面如死灰,仿佛灵魂都已出窍,正在九霄云外思考着“宇宙的尽头到底是不是铁岭”这种高深的哲学问题。

“我……我发誓!我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再也不想看到激光器、棱镜、还有那个该死的旋转平台了!谁再跟我提‘折射率’三个字,我……我就跟他同归于尽!”另一个打扮时髦,画着精致淡妆,本来还想在实验操作环节展现一下自己“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生,此刻则捂着脸,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哭腔,显然是被这道变态到令人发指的实验题目,和那些“不听话”到令人抓狂的仪器,给折磨出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估计回去之后得看好几部“甜宠剧”才能缓过劲来。

而那个在理论笔试中取得了190分高分,被无数人寄予厚望,来自省实验中学的“种子选手”——孙悟空,此刻更是面如死灰,双目无神,仿佛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刚刚才被放出来一般。他最终也没能成功地用他那套听起来很牛逼,实则操作起来处处是坑的“直角棱镜全反射临界角法”,测出哪怕一个稍微能见人,不至于让他当场羞愧到自刎的实验数据。他看着自己那份几乎可以用来当“抽象派”画作欣赏的实验报告(上面除了几个歪歪扭扭的标题和一些意义不明的符号之外,几乎一片空白),以及实验台上那堆被他像“拆迁队”一样摆弄得乱七八糟,几乎看不出原来面目的零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屈辱、不甘、以及……对那个角落里,从始至终都平静得像个局外人,甚至还抽空喝了口自带保温杯里泡的枸杞茶的“非人类”身影的……深深的恐惧与……一丝丝难以言喻,却又无法抑制的……敬畏。

是的,敬畏。一种学渣对学神,凡人对仙人,地球人对三体人的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不可名状的敬畏。

因为,就在刚才那堪称“人间炼狱”般的三个小时里,他亲眼目睹了,那个叫秦风的,来自名不见经传的江州三中的少年,是如何用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甚至可以说是“颠覆三观,重塑认知”的方式,将那些在他看来简直就是“电子垃圾”、“工业废品”、甚至可以说是“幼儿园小朋友手工课都不屑于使用的破烂玩意儿”,硬生生地,如同变魔术一般,“手搓”成了一套……一套虽然看起来简陋得令人发指,丑陋得不忍直视,甚至可以说是“丐中丐plus典藏纪念版”,但仔细一看却又隐隐透着一股“不明觉厉”的专业气息,甚至……还特么自带“手动调焦”和“肉眼十字分划”功能的……光学测量装置!

而且,他还亲眼看到(虽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自己的实验器材“相爱相杀”,但还是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像做贼一样偷偷地,持续不断地关注着秦风的一举一动),秦风用他那个看起来比小孩子玩的“过家家”玩具还要不靠谱的“小发明”,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一系列在他看来简直就是“神乎其技”,甚至可以说是“丧心病狂”的精密操作,并且……似乎……好像……还真的观测到了清晰无比的实验现象,记录下了一堆……看起来就很牛逼的实验数据!

这……这简直比亲眼看到奥特曼在面前跳“科目三”还要让人感到震撼和不可思议!

就在实验大厅内一片“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之中,秦风,依旧是那个最特立独行,也最令人瞩目的存在。

他早已在半个小时前,就从容不迫地完成了所有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此刻,他正低着头,用一支普通的黑色签字笔,在他那份同样普通的实验报告纸上,不疾不徐地书写着。

他的字迹,工整而流畅,如同印刷体一般清晰悦目。他的实验原理阐述,简洁而精准,直指核心。他的实验方案设计,巧妙而创新,充满了智慧的闪光。他的操作步骤描述,详尽而规范,无可挑剔。他的数据记录,清晰而完整,每一个数字都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精确感。他的误差分析,更是鞭辟入里,深刻透彻,将各种可能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来源,以及相应的控制和修正方法,都分析得头头是道,令人拍案叫绝!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打死那些评委也不会相信,这样一份堪称“教科书级别典范”的完美实验报告,竟然是出自一个年仅十七岁的高中生之手!而且,还是在如此紧张激烈,条件如此苛刻的省级物理竞赛实验现场完成的!

当主考官宣布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开始挨个收取实验报告和答题纸的时候,秦风也刚好写完了实验报告的最后一个字。

他轻轻地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抹如释重负的,淡淡的微笑。

他将自己的实验报告和那套由他亲手“手搓”出来的,凝聚了他无数奇思妙想的“小发明”——那个看起来依旧有些“寒酸”,但此刻在他眼中却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丐中丐plus典藏纪念版分光测量系统”,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实验台上,等待着监考老师的“检阅”。

他的动作,从容而优雅,没有丝毫的慌乱与不安,仿佛他刚刚完成的,不是一场决定命运的省级物理竞赛,而只是一次……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轻松愉快”的……课后作业。

这份与周围那些“哀鸿遍野,惨不忍睹”的景象形成了无比鲜明,也无比刺眼对比的淡定与从容,再次让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他……他好像……也写完了?”

“废话!人家半个小时前就做完实验了好吗?!剩下的时间,估计都在那里……呃……精雕细琢他的实验报告吧?”

“我靠!同样是三个小时,人家不仅完成了实验,还写出了一份看起来就很牛逼的报告,而我……我连实验装置都还没搭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别说了,我想静静,也别问我静静是谁……”

羡慕、嫉妒、不甘、以及……深深的无力感,如同潮水般,在那些“天之骄子”们的心中翻腾。

而主席台上的评委席,更是早已因为秦风的“异常”表现,而陷入了一种近乎“沸腾”的沉默。

当监考老师将所有考生的实验报告和他们搭建的(或者说,是试图搭建但最终失败了的)实验装置,都一一拍照记录,并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送到评委席前时,所有评委的目光,都如同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般,不约而同地,齐刷刷地落在了那个用破纸筒、烂胶带、几根橡皮筋和几块普通透镜“dIY”出来的,看起来简直就像是“行为艺术品”的“秦氏分光计”之上!

“这……这就是那个江州三中秦风……‘手搓’出来的……实验装置?”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看起来颇有几分学者风范的中年评委,指着那个“小发明”,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从……从外观上看,确实……呃……比较‘原生态’,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放荡不羁爱自由’……”另一位头发略显稀疏,但眼神却异常锐利的评委,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用一种带着几分调侃,又带着几分惊奇的语气说道,“但是……你们注意到没有?他这个‘纸筒望远镜’和‘纸筒平行光管’的长度比例,以及透镜的组合方式,竟然……竟然完全符合开普勒望远镜和标准平行光管的光学设计原理!甚至……他还在那个‘纸筒望远镜’的目镜端,用一根头发丝(天知道他是从哪里弄来的?!难道是……自己的?!)和两片极薄的透明塑料片(似乎是……从矿泉水瓶上剪下来的?!),制作出了一个……一个简易的十字分划板!这……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啊!”

“还有!还有!”旁边一位一直专注于研究秦风实验报告的光学女博士,也忍不住激动地插话道,“你们看他这份实验报告!他对实验原理的阐述,清晰透彻,对误差来源的分析,鞭辟入里!尤其是他提出的那个‘多次测量临界角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平均,同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折射率与波长的色散关系进行拟合修正’的方法,这……这已经完全是大学物理实验论文的水平了啊!甚至……比我带的某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还要写得好!”

“嘶——”

整个评委席,响起了一片此起彼伏的倒吸凉气的声音!

他们都是省内物理学界的顶尖专家,眼光何等毒辣,见识何等广博!他们一眼就能看出,秦风的这个“小发明”,以及他这份实验报告中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其背后所蕴含的物理学功底、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高中生,甚至是一个普通大学物理系本科生所能达到的范畴!

那位之前一直对秦风的“骚操作”持强烈批判态度的光学专业老教授,此刻也早已没有了先前的倨傲与不屑。他颤抖着双手,拿起那个由秦风“手搓”出来的“纸筒望远镜”,小心翼翼地放到眼前,对着远处的光源试着观察了一下。

虽然因为材料的限制,成像质量肯定无法与真正的精密光学仪器相比,但……竟然真的能看到清晰放大的图像!而且,通过那个用头发丝和塑料片制作的简易十字分划板,竟然真的可以进行大致的瞄准和读数!

“这……这……这怎么可能?!”老教授的嘴唇哆嗦着,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与……一丝丝因为自己之前的“有眼无珠”而产生的深深的羞愧!

他原本以为,秦风只是在哗众取宠,在投机取巧,在亵渎科学。

但现在,他才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这哪里是哗众取宠?!这分明是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这哪里是投机取巧?!这分明是对物理原理最深刻的理解和最灵活的运用!

这哪里是亵渎科学?!这分明是对科学探索精神最完美的诠释和最极致的展现!

“妖孽……这绝对是个不世出的物理学妖孽啊!”老教授在心中,发出了一声充满了敬畏与叹服的无声呐喊。

周文海教授看着评委们那一脸“见了鬼”的表情,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与有荣焉。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那颗依旧在“砰砰”狂跳的心脏,然后用一种带着几分自豪,又带着几分“我就知道会这样”的得意语气,缓缓开口道:

“各位,现在,你们还觉得,这个来自江州三中的秦风同学,只是一个理论笔试侥幸考了满分的‘幸运儿’吗?”

评委们闻言,纷纷摇头,脸上露出了苦涩而又钦佩的笑容。

幸运儿?

如果用一个破纸筒和几根橡皮筋,就能“手搓”出一套能用的分光测量系统,并且还能用它精确地测量出液体折射率,那他们这些搞了一辈子光学研究的专家教授,岂不是都成了“睁眼瞎”和“手残党”?!

“周会长,依我看,这个秦风同学,他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比他的理论知识,还要……还要恐怖!”一位评委心有余悸地说道。

“是啊是啊!”另一位评委也连连点头,附和道,“我刚才仔细看了他提交的实验数据,虽然因为器材简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误差,但他对误差来源的分析,以及提出的修正方法,都非常专业,非常到位!最终计算出来的折射率结果,与我们提供的标准参考值相比,竟然……竟然只相差了不到千分之五!这……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千分之五?!用……用他那个‘丐版’装置?!”

评委们再次被这个惊人的数据给震撼到了!

他们面面相觑,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同样的神情——那是混杂了震惊、错愕、难以置信、以及……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对“天才”的深深的敬畏与……一丝丝的无力感。

沉默。

良久的沉默。

最终,还是那位之前一直对秦风持批判态度的光学老教授,颤巍巍地抬起头,用一种带着几分沙哑,又带着几分迷茫,更带着几分……对整个物理学认知体系产生动摇的复杂语气,问出了在场所有人心****同的疑问:

“各位……你们说……这……这真的是一个……高中生……能做到的事情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所有评委的心中,都激起了层层的涟漪。

是啊……

这真的是一个高中生能达到的水平吗?

如此深厚的理论功底……

如此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

如此化腐朽为神奇的动手能力……

如此精准高效的问题解决能力……

以及……那份从始至终都保持着的,令人心悸的冷静与从容……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这一切,竟然会同时集中在了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身上!

“或许……”周文海教授的目光,望向窗外那广阔无垠的蓝天,眼神深邃,语气悠远,“我们今天,真的见证了一个……未来的物理学巨匠的……诞生?”

评委们,再次陷入了沉默。

但他们的心中,却都因为这个大胆的猜测,而掀起了更加汹涌澎湃的波涛!

秦风,这个来自江州三中的神秘少年,用他那惊世骇俗的表现,彻底征服了这些见多识广的物理学专家!

而关于他的传奇,也才刚刚开始,以一种更加不可阻挡的姿态,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席卷而去!

“这真是高中生?”

这个疑问,注定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萦绕在所有见证了这一幕的人们的心头,成为一个……津津乐道,却又难以解释的……“未解之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