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170章 各方预测!今年的状元会是他吗?

当高考的最后一抹余晖沉入地平线,那根紧绷了三年的神经,终于在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中“啪”地一声,宣告了阶段性的松弛。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彻底的解放,反而像是一场盛大戏剧落幕前的最后屏息,空气中弥漫开一种更为浓烈、也更为焦灼的气息——那是对未知分数的期盼,对未来命运的忐忑,以及对那张即将揭晓无数人悲欢的成绩单的集体仰望。

江城市,乃至整个华夏大地,都因为这场刚刚结束的,被冠以“神迹频出”标签的高考,而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舆论狂欢。而这场狂欢的绝对中心,无疑只有一个名字——秦风!

对于嗅觉比警犬还要灵敏的媒体而言,秦风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自带核动力引擎的“流量金矿”!

“号外!号外!本年度高考状元预测排行榜新鲜出炉!江城一中神秘考生秦风,以断层式领先优势,雄踞榜首,赔率低至1.00001!”——某知名教育论坛置顶热帖,标题醒目得像是要闪瞎人眼。

“震惊!高考三大‘神迹’缔造者秦风,其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等惊天秘密?是外星科技的降维打击,还是隐世高人的隔代传承?本报特约评论员将为您深度剖析,揭开‘秦学神’现象背后的层层迷雾!”——《江城都市报》头版头条,配上了一张秦风走出考场时抓拍的、带着迷之微笑的侧脸照片,神秘感直接拉满。

“深度追踪:从‘学渣’到‘学神’的华丽逆袭!秦风的成长之路,究竟是天赋异禀还是后天勤奋?我们采访了秦风的邻居王大妈、初中班主任李老师、以及江城一中门口卖了三十年煎饼果子的张大爷,他们眼中的秦风,竟然是这样的……”——某电视台教育频道专题报道,试图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拼凑出一个“接地气”而又不失“传奇色彩”的秦风形象。

一时间,关于秦风的各种报道、分析、猜测、甚至……离谱到姥姥家的八卦,如同海啸般席卷了各大新闻媒体的版面和时段。

记者们如同打了鸡血的猎犬,不放过任何一个与秦风可能产生过交集的人。

“王大妈,请问秦风同学小时候是不是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比如三岁能背圆周率,五岁能解微积分之类的?”某电视台记者将话筒怼到了一位正在小区花园里遛弯的王大妈面前。

王大妈被这阵仗吓了一跳,想了半天,才颤巍巍地说道:“那……那孩子啊,小时候挺皮的,有一次还把我家的窗户玻璃给打碎了……不过,他认错态度倒是挺好,还……还帮我把院子里的草给拔了……”

记者眼睛一亮,立刻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重大发现!秦风同学从小就展现出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优良品质,并且热爱劳动,为社区和谐做出过突出贡献!”

王大妈:“???”

“李老师,作为秦风同学的初中班主任,您认为他取得今天的成就,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是不是您当年独具慧眼,发现了他隐藏的‘学神’潜质,并对他进行了秘密的‘特训’?”另一路记者则堵在了江城某初中一位退休老教师的家门口。

李老师扶了扶老花镜,回忆了半天,才有些不确定地说道:“秦风啊……印象中是个挺普通的孩子,成绩中等偏上吧,就是……就是有时候上课喜欢……喜欢看窗外发呆,偶尔还会问一些……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宇宙的外面是什么’之类的……”

记者闻言大喜,立刻在报道中写道:“独家揭秘!秦风初中时期便已展现出对宇宙奥秘的浓厚兴趣和超凡的哲学思辨能力,其深邃的目光早已穿透了教室的窗棂,投向了那无垠的星辰大海!”

李老师看到报道后,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心想我当年明明是觉得这小子思想不集中,差点请他家长来着!

就连江城一中门口卖煎饼果子的张大爷,也没能逃过记者们的“魔爪”。

“张大爷,您作为秦风同学高中三年早餐的‘指定供应商’,您觉得他平时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比如,他是不是每天早上都会一边吃煎饼一边背诵《相对论》?”

张大爷被问得一愣一愣的,挠了挠油腻的围裙,憨厚地笑道:“那倒没有。不过那孩子饭量是真不小,每次都让我加两个蛋,再来双份的里脊和薄脆,他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嗯……思考人生?”

于是,第二天的报纸上便出现了这样的标题:“探寻学神的能量之源!秦风每日特制‘双蛋双料至尊煎饼’,为大脑高速运转提供澎湃动力!”

一时间,张大爷的煎饼摊生意火爆,无数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排队购买“秦风同款状元煎饼”,希望能沾点“学神”的仙气。张大爷乐得合不拢嘴,甚至还推出了“秦风学神套餐A、b、c”,以及“买煎饼送秦风考神祝福语”等一系列促销活动。

一场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在媒体的推波助澜和公众的集体狂欢中,愈演愈烈。秦风的形象,在各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报道中,被无限拔高,逐渐脱离了“凡人”的范畴,向着“行走的人形自走挂”、“两脚书橱精”、“人形AI”、“文理双修大宗师”等一系列不明觉厉的称号无限逼近。

媒体的疯狂输出,自然也点燃了公众那颗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

“秦风”这个名字,如同病毒般迅速扩散,成为了上至八十老妪,下至三岁顽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顶级流量”。

在公园里遛鸟的大爷们,不再讨论国家大事,而是唾沫横飞地争论着“秦风那篇满分作文,到底是借鉴了《滕王阁序》还是《逍遥游》的笔法”。

在菜市场买菜的大妈们,也不再为几毛钱的差价而斤斤计较,而是兴致勃勃地交流着“我家隔壁老王的外甥的同学的表哥,据说跟秦风一个考场,亲眼看到他物理实验的时候,手上冒金光!”

在写字楼里喝着咖啡、敲着键盘的白领精英们,则在各种微信群、qq群里疯狂转发着关于秦风的“十大未解之谜”、“学神秘籍大公开”、“手把手教你如何培养秦风式学神”之类的“深度好文”。

甚至,在一些中小学的校园里,秦风的照片(大多是媒体抓拍的模糊侧脸或背影)已经被打印出来,贴在了教室的墙上,与牛顿、爱因斯坦、孔子、老子等先贤大能并列,成为了激励莘莘学子们奋发图强的新一代“精神图腾”。

“我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成为像秦风大神一样优秀的人!”——某小学生在周记中如是写道,旁边还画了一个秦风手持激光剑、脚踩七彩祥云、大战高考怪兽的q版漫画。

更有甚者,一些嗅觉灵敏的商家,已经开始围绕“秦风”这个超级Ip,开发起了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周边产品”。

“秦风同款‘学神开窍笔’,内含神秘能量晶石,一笔在手,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某文具店的广告语。

“最新研发‘秦风状元益智口服液’,萃取多种珍稀草本精华,特别添加‘学神因子’,喝一瓶,智商 10,喝两瓶,国清国北任你挑!”——某保健品公司的宣传单。

“独家定制‘秦风考神护体符’,由江城着名寺庙高僧开光加持,佩戴此符,逢考必过,遇难成祥,状元附体,神挡杀神!”——某网络小店的商品详情页。

甚至还有游戏公司连夜赶制出了一款名为《学神秦风之高考无双》的手机游戏,玩家扮演秦风,在各种奇葩的考场环境中,利用各种“黑科技”技能,碾压一切难题和竞争对手,体验当场打脸的极致快感……

一时间,“秦风经济”悄然兴起,其火爆程度,堪比当年的“脑白金”和“黄金搭档”。

与媒体的狂热和公众的娱乐化解读不同,教育界对于“秦风现象”的反应,则显得更为复杂、也更为深刻。

一方面,他们为华夏能够涌现出秦风这样一位百年不遇的少年奇才而感到由衷的振奋与自豪。秦风在高考中展现出来的超凡学识、深邃思想、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无疑是对华夏基础教育成果的一次强有力的肯定,也是对那些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园丁们的最好慰藉。

但另一方面,秦风那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甚至可以说是“降维打击”式的表现,也像一面锃亮的照妖镜,照出了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灵魂拷问”和“集体反思”。

“秦风同学的满分作文《星辰为引,跬步不休》,其立意之高远,格局之宏大,思想之深邃,文采之斐然,已经完全超越了我们对高中生应试作文的传统认知和评价标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以往的作文教学,过于强调所谓的‘审题立意’、‘结构技巧’、‘素材积累’,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最重要的人文情怀和家国担当的培养?”——在一次由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考语文阅卷总结与教学研讨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特级语文教师,语气沉重地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他的话,引起了在场所有语文老师的深思。

“秦风同学在数学压轴题上,‘顺手’写下的那种全新的、基于‘空间映射’和‘几何化约束’的解题思路,其简洁性、深刻性与普适性,足以对我们现有的高中数学教材和教学大纲构成颠覆性的挑战!这是否说明,我们的数学教育,在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的同时,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数学本质美的探索**?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解题机器’向‘数学思想家’转变?”——在另一场由省数学学会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国内知名的数学教授,言辞犀利地指出了当前数学教育的某些弊端。他的发言,在数学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而亲身经历了秦风“手搓微型马赫环”那一幕的物理实验主考官钱学敏教授,更是逢人便说,见人就讲,几乎成了“秦风现象”的义务宣传员。

“我们现在的物理实验教学,太过于强调对标准步骤的模仿和对既定结论的验证,学生们往往只是机械地按照实验指导书操作,缺乏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的勇气!而秦风同学,他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利用最基础的器材,去尝试验证一个远超教学大纲的、极具前瞻性的物理构想!这种科学探究精神,这种‘格物致知’的勇气,才是我们物理教育最应该培养的核心素养啊!”钱学敏教授在接受一家权威教育杂志专访时,慷慨激昂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

一场关于“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何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如何改革现行教育评价体系”的大讨论,在整个教育界,从上到下,从理论到实践,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仅仅是一个名叫秦风的十八岁少年,和他那份“平平无奇”的高考答卷。

在这场席卷全国的“秦风热”中,感受最直接、也最“痛并快乐着”的,无疑是秦风的父母、老师和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或者被他单方面碾压)的同学们了。

秦建国和王秀兰夫妇,这几天家里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有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提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大部分是各种保健品和儿童益智玩具),上门“认亲”,嘘寒问暖,顺便打探一下“未来状元郎”的“成长秘辛”和“择校意向”。

有各种名牌大学的招生办老师,带着印有学校LoGo的精美宣传册和“诚意满满”的招生承诺(什么全额奖学金、独立实验室、院士导师一对一辅导、本硕博连读绿色通道……),轮番登门拜访,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抢人大战”。

甚至还有一些自称是“星探”、“导演”、“经纪人”的神秘人士,也想方设法联系到秦家,希望能将秦风打造成新一代的“学霸偶像”,进军娱乐圈……

搞得秦建国夫妇焦头烂额,不胜其扰,最后不得不效仿古代的“孟母三迁”,暂时“躲”到了乡下老家,才算勉强清净了几天。

但即便如此,他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也总能感受到乡亲们那如同x光射线般好奇而敬畏的目光,以及各种“哎呀,建国啊,你家小风可真是咱们老秦家的麒麟儿啊!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提携提携咱们这些穷亲戚啊!”之类的“热情问候”,让他们既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又有些哭笑不得。

秦风的班主任王爱国老师,数学老师刘建军,以及物理实验主考官钱学敏教授等人,也一夜之间成了教育界的“红人”和媒体追逐的焦点。

他们每天都要接无数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有教育部门领导的“关怀慰问”,有兄弟学校同行的“取经学习”,有新闻记者的“深度专访”,还有各种培训机构开出的“天价顾问费”……

起初,他们还乐此不疲地向外界介绍着秦风的“优秀事迹”和自己的“育人经验”。但渐渐地,他们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客观、理性地描述,外界对秦风的想象,总是朝着越来越“神化”、“玄幻化”的方向一路狂奔,拦都拦不住。

王爱国老师:“秦风同学啊,他平时学习确实很努力,也很自律,遇到难题呢,就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琢磨,不搞懂绝不罢休……”

媒体报道第二天标题就变成了:“独家揭秘!学神秦风竟是‘孤独的思考者’,为悟大道曾面壁九年,一朝顿悟,震惊天下!”

刘建军老师:“秦风同学的数学天赋,是我见过最高的,没有之一!他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深的境界,很多时候,他看问题的角度,都跟我们这些教了一辈子数学的老家伙不一样……”

媒体报道:“重磅!数学界泰斗惊呼‘后生可畏’!秦风的数学思维已超越三维空间,疑似能与高维数学文明进行信息交流!”

钱学敏教授:“秦风同学在物理实验中展现出来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对物理本质的深刻洞察,让我自愧不如!他用最简单的器材,实现了最不可思议的效果,这充分说明,真正的科学,源于生活,源于实践,源于一颗永不满足的好奇心……”

媒体报道:“官方盖章!秦风已掌握‘点石成金’之术的物理学原理!或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华夏科技的未来,在他手中!”

面对这些越来越离谱、越来越不着边际的报道,王爱国、刘建军、钱学敏等几位“当事人”,除了在风中凌乱,也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竖起一根中指,然后无奈地叹息一声:“唉,现在的记者啊,为了流量,节操都不要了……”

至于秦风的那些同班同学,尤其是曾经将他视为“潜在竞争对手”的王浩同学,此刻的心情,就如同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

一方面,他们为自己能够和这样一位“史诗级学神”、“人形bUG”、“位面之子”同窗三年而感到与有荣焉,以后出去吹牛逼都有了资本:“想当年,老子和秦风大神可是睡上下铺的兄弟(虽然并没有)!他考试的时候,我还给他递过橡皮呢(虽然他根本用不上)!”

但另一方面,秦风那如同黑洞般深不可测、碾压一切的实力,也让他们这些曾经自诩为“天之骄子”的学霸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降维打击,自尊心碎了一地,甚至开始深刻地怀疑人生。

王浩,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目标直指省状元的“江城实验中学第一人”,在经历了高考考场上被秦风从语文到数学再到物理实验的全方位、无死角、花式吊打之后,据说已经彻底放弃了治疗。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出来之后,整个人都像是变了一副模样。

他不再关注什么高考成绩,也不再关心什么名校录取,而是……开始潜心研究起了《周易》、《道德经》、《量子佛学导论》以及《从零开始学习如何与外星人进行友好沟通》等一系列“高深莫测”的典籍。

他还将自己房间里所有关于“高考必胜”、“金榜题名”的标语都撕了下来,换上了一张用毛笔歪歪扭扭写着“道法自然,学神无为”的横幅。

据他父母说,王浩同学现在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对着窗外的星空发呆,嘴里还时不时地念叨着:“宇宙如此浩瀚,我等皆为蝼蚁……秦风大神,恐怖如斯……恐怖如斯啊……”

其状之“顿悟”,堪比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的释迦牟尼,只不过,他悟的可能是“如何才能在学神的阴影下苟延残喘”的“躺平之道”。

而在这场席卷全国的舆论风暴和集体狂欢的绝对中心,我们的主角秦风同学,却依旧保持着他那份独有的、仿佛与整个世界都隔着一层“结界”的淡定与从容。

外界的喧嚣也好,媒体的追捧也罢,公众的膜拜也罢,对他而言,都如同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丝毫无法在他那颗早已被【学神黑科技系统】“格式化”并“超频运行”的大脑中,激起半点涟漪。

他依旧每天宅在家里,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及各种黑科技图纸和超时代论文)”的规律生活。

偶尔被父母“押解”出去参加一些七大姑八大姨举办的“庆功宴”(虽然成绩还没出来,但大家似乎已经默认了他就是今年的省状元甚至全国状元),面对那些亲戚朋友们关于他高考“神迹”的各种好奇提问,他也只是礼貌地笑笑,然后用他那套已经炉火纯青的“秦氏凡尔赛文学”轻松应对:

“啊?那篇作文啊?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考场上突然有点灵感,随便写了写,没想到阅卷老师们还挺喜欢的,可能是他们比较欣赏我这种‘朴实无华’的文风吧。”

“数学那道压轴题?哦,您说的是那个用‘空间映射’的解法吗?其实也没什么啦,就是觉得标准答案太麻烦了,就自己琢磨了个简单点的,主要是为了节省点草稿纸,毕竟要为环保事业做贡献嘛。”

“物理实验那个‘小光环’?嗨,那更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我就是看考场器材太破旧了,怕它们提前报废,就随便鼓捣了一下,想看看能不能激发一下它们的‘潜能’,谁知道就弄出那么个玩意儿,让大家见笑了,见笑了……”

一番话说得那些原本想从他口中挖出点“学神秘籍”或者“考场内幕”的亲戚朋友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瞠目结舌,最后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吐槽一句:“这小子……装逼的技术,比他考试的水平还要高深莫测啊!”

此刻,秦风正坐在他那张堆满了各种书籍和稿纸的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以及几所国内外顶尖大学的招生简章和专业介绍。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那些代表着世界科技前沿的城市和学术中心之间,缓缓地移动着,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在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战略布局。

“国清的‘姚班’和‘智班’,专注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听起来很不错,符合我对未来信息时代的判断。”

“国北的物理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底蕴深厚,大师云集,如果想在基础科学领域有所建树,也是绝佳的选择。”

“华夏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可以本硕博连读,大大缩短培养周期,对于我这种‘赶时间’的人来说,似乎也很有吸引力。”

“或者……也可以考虑一下国外的顶尖学府?比如麻省理工的‘媒体实验室’,据说那里是各种黑科技的诞生地;斯坦福的计算机系,硅谷的摇篮;加州理工的物理系,更是诞生了无数诺贝尔奖得主……”

他摸着下巴,眉头微蹙,脸上露出了只有在面对“终极选择困难症”时才会出现的“苦恼”表情。

这种“苦恼”,如果被那些还在为能不能挤进一本线而彻夜难眠的普通考生看到,估计能当场化身柠檬精,酸得满地打滚。

学神的烦恼,果然是凡人无法想象的“诗和远方”啊!

“系统,你说,我到底该选哪个专业,才能更快地解锁你那些更高级的黑科技图纸,比如那个‘曲率引擎’或者‘戴森球’什么的?”秦风在心中默默地问道。

【学神黑科技系统】的电子音依旧毫无波澜:“宿主,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科技的道路永无止境。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深入研究,都能触类旁通,最终指向宇宙的终极真理。选择何种专业,取决于宿主当前的兴趣偏好与短期目标。但请谨记,无论选择何种道路,唯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探索与创新,方能不断提升自身等级,解锁更高权限,最终实现那‘给太阳戴上能量腰带’的‘小目标’。”

“说得也是。”秦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看来,在考虑那些‘高大上’的黑科技之前,还是得先把大学的基础课程给学扎实了。”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三个选项上,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或许,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毕竟,对于一个拥有【学神黑科技系统】的男人来说,时间和精力,从来都不是问题。

窗外的蝉鸣,依旧不知疲倦。

空气中的燥热,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整个华夏,都在屏息以待,等待着那份足以印证所有“神迹”、揭晓最终悬念的官方公告——高考成绩的公布!

而秦风,这位站在风暴最中心的少年,却早已将目光投向了那更加遥远、也更加璀璨的未来。

高考状元?

他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略带几分不屑的笑容,在心中默默地想道:

“如果今年的高考状元不是我,那只能说明……出题组的老师们,还是太低估一个‘开挂玩家’的实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