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108章 这道题的背景?出题组教授的震惊!

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考场内,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质,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窗外的阳光努力地想要挤进这间弥漫着绝望气息的阶梯大教室,却似乎也被那一道道难题散发出的“怨念”给挡了回去。

此刻,距离考试结束只剩下不到一个半小时。

大部分考生的状态,已经从最初的“雄心壮志,势要屠龙”,演变成了“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选择数学这条不归路”的哲学三问。

尤其是那最后一道压轴大题,简直就是出题组老教授们精心熬制的一锅“孟婆汤”,喝上一口,保证让你忘却前半生所学的所有数学知识,只剩下两眼发直,口吐白沫的份儿。

题目是这样的:

“考虑一个在三维欧几里得空间 R3\\mathbb{R}^3R3 中的有限点集 ppp,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任意四点不共面。如果对于 ppp 中任意两点 A,bA, bA,b,线段 AbAbAb 上都至少存在 ppp 中的另外两个点(不包括 A,bA, bA,b 本身),我们称这样的点集 ppp 具有‘稠密线段’性质。

请给出一个具有‘稠密线段’性质的最小点数 ipimin?|p|_{\\min}ipimin 的例子,并证明其最小性。

探讨当点集 ppp 的点数 ipi|p|ipi 趋向于无穷大时,其空间分布可能呈现的几何结构特征,并尝试给出一个关于此类‘无限稠密点集’的猜想。”

“稠密线段?最小点数?无限稠密点集的猜想?”

“小法拉第”周凯同学,此刻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不是进水了,而是直接被水泥给灌满了。他看着这道题目,每一个汉字他都认识,每一个数学符号他也都见过,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异星文字”。

“这……这题目是认真的吗?第一问找最小点数,我感觉我能找到明年去!第二问还让我们猜想?我猜出题老师您今天没吃药,这个猜想靠谱吗?”周凯在心中疯狂吐槽,手中的笔已经被他掰成了好几截。

坐在他不远处的魔都队王牌苏沐橙,那张一向清冷的俏脸上,此刻也罕见地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她面前的草稿纸上画满了各种点和线,试图从最简单的二维情况入手,但很快就发现,这个“稠密线段”的条件,简直就像一个无底洞,无论她怎么构造,似乎都无法满足那个“至少另外两个点”的苛刻要求。

“这个约束条件太强了……任意两点之间都要有两个以上的点……这……这点的密度得有多大?”苏沐橙的眉头紧紧蹙起,她感觉自己引以为傲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这道题面前,像是撞上了一堵看不见的墙。

京城队的李傲天,更是脸色铁青。他作为夺冠热门,原本对这最后一道压轴题寄予厚望,希望能凭借此题一举奠定胜局。但现在看来……他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数学迷宫,转来转去,却始终找不到出口。

“这道题……绝对不是高中生能做出来的!出题组这帮老家伙,是存心不想让我们拿满分啊!”李傲天咬牙切齿,心中充满了不甘。

考场内,一片愁云惨雾。

然而,在这片“数学末日”的景象中,秦风所在的区域,却依旧是一片“风和日丽,岁月静好”。

他不仅早就完美地解答完了前面所有的题目,包括这道让无数英雄好汉竞折腰的压轴大题,而且……他此刻正在做一件让所有人都匪夷所思的事情。

只见他好整以暇地靠在椅背上,左手端着一杯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的枸杞保温杯(刘爱国老师友情赞助,据说是“考场续命神器”),右手则拿着派克钢笔,在那张已经写满了完美解答的答题卡的末尾空白处,不紧不慢地……写着什么。

那姿态,悠闲得仿佛不是在参加一场决定命运的国赛,而是在某个午后阳光明媚的咖啡馆里,给远方的笔友写信。

“他在干什么?难道是写不下去了,开始画小人诅咒出题老师了?”

“不对啊,我看他前面都写满了,字迹还那么工整,不像是放弃治疗的样子啊!”

“难道……难道他是在给自己的答案写‘后记’或者‘获奖感言’?”

周围一些已经彻底放弃治疗,开始东张西望的考生,注意到秦风这古怪的举动,纷纷在心中猜测起来。

而此刻,两位身穿深色西装,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老者,正迈着不疾不徐的步伐,在考场内巡视。他们便是本次数学国赛出题组的核心成员——华夏数学会副理事长,燕京大学数学科学院的泰斗级人物,吴思远教授,以及另一位来自华夏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陈景同教授。

这两位,可都是国内数学界响当当的大人物,跺一跺脚,整个数学圈都要抖三抖的存在。他们亲自下场巡考,足见对本次竞赛的重视程度。

“老吴,你看这届孩子们的状态,似乎……不太乐观啊。”陈景同教授看着考场内那一片“生无可恋”的景象,微微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尤其是这最后一道压轴题,是不是……出得有点太偏太难了?”

吴思远教授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老陈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道题,看似刁钻,实则考察的是学生最核心的数学素养——直觉、洞察力,以及……在绝境中寻找那一线生机的创造力。我们就是要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璞玉’,谁,又能给我们带来一点……意料之外的惊喜。”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全场,突然,在教室的后排,一个熟悉而又有些“刺眼”的身影,吸引了他的注意。

“咦?那个学生……不是上午开幕式前,那个在选手交流区,把京城队那个组合数学小子怼得哑口无言的秦风吗?”吴思远教授的眼神微微一凝。

陈景同教授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点了点头:“没错,就是他。这小子……有点意思。你看他那悠闲的样子,哪像是被压轴题给难住了?倒像是……在品茶赏月?”

两位老教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好奇。他们不约而同地放轻了脚步,缓缓朝着秦风所在的区域走去,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妖孽”,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当他们悄无声息地走到秦风的座位旁,目光落在他那张答题卡的末尾空白处时——

两位在国内数学界德高望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老教授,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他们的眼睛,越睁越大,嘴巴,也越张越开,那模样,活像两尊被施了定身法的石雕,还是表情特别夸张的那种!

只见秦风的答题卡上,在完美解答完那道压轴大题之后,居然……居然还用一种极其工整,却又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笔触,写下了一段额外的标注!

“关于本题的一些思考与注记:”

“1. 学术背景浅析:此题所探讨的‘稠密线段’点集,其核心思想与上世纪70年代由匈牙利着名组合几何学家[虚构人物:保罗·埃尔德什的弟子,伊姆雷·拉卡托什]提出的‘拉卡托什猜想’(关于高维空间中特定几何构型点集的最小密度问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拉卡托什猜想主要关注的是在满足特定距离或角度约束条件下,点集如何才能‘均匀’且‘稠密’地分布。本题的‘稠密线段’性质,可以视为该猜想在一种特殊线性约束下的简化模型。虽然拉卡托什猜想至今尚未完全解决,但其在离散几何、堆垒数论以及编码理论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本题的设计,无疑是对参赛者几何直观和构造能力的极大考验,同时也隐晦地指向了组合几何学中一个深刻而迷人的研究方向。”

“2. 可能的理论延伸方向:” * “方向一:维度推广与度量空间选择。将问题从三维欧氏空间推广至更高维的Rn\\mathbb{R}^nRn空间,或者更一般的度量空间(如闵可夫斯基空间、希尔伯特空间),探讨‘稠密线段’性质的定义及其最小点数ipimin?(n,metric)|p|_{\\min}(n, \\text{metric})ipimin(n,metric)如何随维度和度量变化,这可能需要引入更复杂的拓扑学和微分几何工具。” * “方向二:随机点集与概率模型。考虑在一个给定的有界区域内随机抛洒NNN个点,当NNN趋于无穷时,该点集出现‘稠密线段’子结构的概率如何?这可能与随机几何、渗流理论以及统计物理中的相变现象产生联系。” * “方向三:与图论的交叉。可以将点集ppp视为一个图的顶点,如果两点间的线段满足‘稠密’条件,则在这两点间连接一条边。研究这个图的性质,例如其连通性、直径、以及是否存在特定的子图结构(如图兰图、拉姆齐图等),可能会为理解‘稠密线段’点集的整体结构提供新的视角。” * “方向四:算法与计算复杂性。设计一个高效的算法,用于判定一个给定的有限点集是否具有‘稠密线段’性质,并分析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这在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以及大规模数据点云分析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

当吴思远教授和陈景同教授逐字逐句地看完秦风写下的这些“思考与注记”后,两人感觉自己的大脑像是被一颗颗重磅炸弹轮番轰炸了一遍,嗡嗡作响,一片空白!

“拉……拉卡托什猜想?!他……他居然知道拉卡托什猜想?!”吴思远教授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他指着秦风的答题卡,手抖得像帕金森晚期,“这个猜想,在国内……在国内知道的人都寥寥无几!就算是我们数学系的研究生,如果不是专门研究组合几何方向的,也未必听说过!他……他一个高中生,是从哪里知道的?!”

陈景同教授更是倒吸一口凉气,差点把自己的假牙给吸出来。他死死地盯着秦风列出的那几个“理论延伸方向”,脸上的表情,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变成了……骇然!

“维度推广……随机点集……图论交叉……算法复杂性……”陈景同教授喃喃自语,每一个词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坎上,“这些……这些方向,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足以作为一篇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了啊!他……他居然就这么‘随手’给写出来了?!”

“而且你们看他的用词!”吴思远教授激动得脸都有些涨红,他指着“闵可夫斯基空间”、“希尔伯特空间”、“渗流理论”、“图兰图”、“拉姆齐图”这些专业到令人发指的术语,“这些……这些根本就不是一个高中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范畴!这小子……这小子的大脑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两位在国内数学界呼风唤雨,见惯了无数天才的老教授,此刻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眼前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少年,无情地碾压和重塑!

他们原本以为,秦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美地解出这道他们精心设计的压轴难题,就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

却万万没想到,这个少年,居然……居然还“附赠”了如此一份堪称“学术综述”级别的“课后作业”!

这已经不是“优秀”了,这简直是“妖孽”!

这已经不是“天才”了,这简直是“怪物”!

“老……老吴……”陈景同教授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声音干涩地说道,“我……我怎么感觉,我们出的这道压轴题,在他眼里……好像……好像只是个引子?他真正想玩的,是后面这些更深奥、更广阔的东西?”

吴思远教授沉默了。他看着秦风那张平静无波,甚至还带着一丝“意犹未尽”表情的脸,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以及……一丝深深的恐惧。

是的,恐惧!

一个高中生,对数学的理解,居然已经达到了如此恐怖的深度和广度!这让他们这些皓首穷经,在数学领域浸淫了大半辈子的老家伙,情何以堪?

“这道题的背景……他居然比我们这些出题人,还要清楚?!”吴思远教授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隐约记得,当年在设计这道压轴题的时候,他们确实参考了一些组合几何领域的前沿思想,其中就隐约涉及到了类似“拉卡托什猜想”的某些概念。但那也只是作为一种“灵感来源”,并没有指望有哪个学生能真正洞悉其背后的深层联系。

可现在……

这个叫秦风的少年,不仅洞悉了,而且……还将其清晰地、系统地、甚至带着几分“指点江山”意味地,给写了出来!

这……这简直是在用上帝视角,俯视他们这些凡人出题组啊!

“妖孽……真正的妖孽啊!”吴思远教授在心中发出一声长叹。

他突然想起,在集训队最终考核后,钱卫国那个老家伙曾经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过一句话:“老吴啊,今年的国赛,你可得把题目出得难一点,再难一点!不然……我怕有人会觉得不过瘾啊!”

当时他还觉得钱卫国是在开玩笑,现在看来……

钱卫国那老狐狸,怕是早就看出了这个秦风的“不凡”之处!

就在两位老教授心神激荡,三观尽碎之际,秦风似乎也察觉到了身旁有人。他缓缓抬起头,看到两位面容呆滞,眼神中充满了“我是谁,我在哪,我刚才看到了什么”的老教授,不由得微微一愣。

“呃……两位老师,有什么问题吗?”秦风礼貌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仿佛完全不知道自己刚才的“随手一笔”,给这两位数学界泰斗带来了多大的精神冲击。

吴思远教授和陈景同教授闻言,身体猛地一震,如同触电般,从石化状态中清醒了过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尴尬和……难以掩饰的激动!

“咳咳!”吴思远教授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那颗因为过度震惊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平复下来,他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道:“没……没什么问题,同学。我们……我们就是随便看看,随便看看。”

“哦。”秦风点了点头,也没多想,低头又看了一眼自己答题卡末尾的那些“注记”,似乎在检查有没有什么笔误。

陈景同教授则深吸一口气,用一种近乎“朝圣”般的目光,再次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遍秦风写下的那些内容,然后用一种只有他和吴思远能听到的声音,颤抖着说道:“老吴……这……这孩子……我们……我们是不是……捡到宝了?”

吴思远教授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宝!

何止是宝!

这简直是华夏数学界未来百年……不,是未来数百年都难得一遇的……旷世奇珍啊!

两位老教授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又“随便”地在考场内溜达了一圈,然后便以最快的速度,逃也似的离开了考场,直奔后台的阅卷中心。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把秦风这份“惊世骇俗”的答卷,拿给整个数学出题组的专家们“共赏”了!

他们预感到,一场因为这个名叫秦风的少年而引发的“学术地震”,即将在整个华夏数学界,猛烈爆发!

而始作俑者秦风,在确认自己的“注记”没什么问题后,又好整以暇地喝了一口枸杞茶,然后……开始闭目养神,等待着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

对他而言,这场数学国赛,似乎……已经提前结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