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 第513章 三一同归(13)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第513章 三一同归(13)

作者:姒洛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0 20:39:26 来源:小说旗

三一门的残冬总带着料峭的风,本源之种的冰甲开始融化,融水顺着树干流淌,在根部汇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星桥上来往的人影。望舒蹲在水洼边,看着归真人偶用青铜手将逐风原带回的风草种子撒进水洼,草种遇水便抽出嫩芽,叶片像极了微型的风帆,正随着穿堂风轻轻摆动,与蚀骨崖带回的炼骨石粉末相映,在水面漾起细碎的涟漪。

“望舒掌门,‘空桑林’的使者在山门外等您。”守山弟子抱着捆干枯的树枝跑来,树枝上的树皮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的木质,却呈现出奇异的透明状,像冻住的琥珀,“说是林子里的‘回春藤’突然停止生长,藤蔓能让枯木返青,却会让人陷入昏睡,最近已经有采药人睡了三天三夜还没醒,林巫说,只有‘归一’的生机意能让藤蔓恢复自然。”

来者是个穿绿裙的姑娘,名叫桑柔,发间别着朵干枯的回春藤花,花瓣虽然失去了颜色,却依旧保持着绽放的姿态,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颗拳头大的果实,果皮上布满细密的纹路,像无数只眼睛:“回春藤本是空桑林的‘守护藤’,能让枯树重新发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可上个月突然开始‘贪睡’,缠住谁就让谁睡觉,连林子里的鸟儿落在藤上,都会闭着眼睛往下掉。”她捏开果实,里面的果仁泛着淡淡的绿光,“这是藤上结的‘困睡果’,闻一下就会打哈欠,林巫说,里面的‘嗜睡气’已经浓得化不开了。”

望舒接过困睡果,掌心的胎记泛起温润的暖意,本源之种的嫩芽突然“唰”地展开叶片——这是感知到生命停滞时才有的反应。果仁里的绿光猛地涌入鼻腔,眼前瞬间闪过无数破碎的画面:有空桑林的先民与回春藤共生的场景,有各族围着藤蔓祈祷丰收的虔诚,还有株巨大的绿色藤蔓,缠绕着棵千年古树,藤蔓的根部却缠着黑色的泥块,像在吸食树的生机。

“别闻太久!”归真人偶一把夺过困睡果,青铜手捂住果壳,逆生符文顺着指尖蔓延,将嗜睡气锁在果实里。“马先生说,回春藤的核心是‘生生不息’,黑色泥块是‘滞涩’的沉淀,专门拖慢生命的节奏,得用流动的暖意唤醒。”

李维辰坐在石凳上,手里捧着本泛黄的《草木经》,书页上的回春藤插图正与桑柔发间的干花产生共鸣:“万法阁的《异植录》里提过,空桑林的回春藤是上古‘草木族’的伴生藤,能与草木族共享生机,草木族消失后,藤蔓就成了森林的守护者,可惜时间久了,积累的滞涩超过了生机,才变得贪睡,连带着周围的生命都跟着放缓节奏。”他指着山门外的桃树,“你看那些桃树,明明该是蓄势待发的时节,枝条却还硬邦邦的,怕是被嗜睡气影响了。”

归真人偶早已将木箱装得鼓鼓囊囊:本源之种的嫩芽、蚀骨崖的活骨液、逐风原的风草粉末、镜湖岛的观心镜碎片,还有几罐夏禾新熬的“醒神汤”——用回春藤的嫩芽、三一门的桃花瓣和碎星渊的星泉水熬的,说是能驱散嗜睡气,让人精神焕发。

空桑林藏在连绵的丘陵里,林子里的树木都长得异常高大,树干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却听不到鸟鸣虫叫,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显得格外安静。桑柔提着盏萤火虫灯笼在前头引路,灯笼的光芒能让回春藤暂时退开,露出底下的小径,小径两旁的藤蔓像绿色的蛇,正缓慢地蠕动,时不时有叶片卷起来,像在打哈欠。

“前面就是‘共生树’,回春藤的母株就在树上。”桑柔压低声音,灯笼的光芒照向远处的一棵巨树,树干需要十个人才能合抱,树枝上缠绕着密密麻麻的回春藤,藤蔓的颜色已经从翠绿变成了深绿,像蒙上了层灰,“母株的根部扎在‘地脉泉’里,泉眼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现在泉眼被滞涩的泥块堵住了,母株才开始贪睡。”

靠近共生树时,周围的空气变得黏稠,望舒能感觉到无数细小的滞涩颗粒,像浸了水的棉花,裹得人呼吸都费劲。归真人偶将风草粉末撒向空中,粉末遇滞涩颗粒化作细小的旋风,将颗粒卷成一个个小团,露出底下流动的空气,空气里立刻传来微弱的虫鸣,像刚睡醒的声音。

“别碰藤蔓!”桑柔拉住想拨开藤蔓的归真人偶,“被缠住就会做很长的梦,梦里什么都有,就是不想醒来。”她从竹篮里拿出块透明的树脂,“这是‘醒木脂’,用共生树的树胶做的,能让藤蔓暂时清醒,我们快到树底下,去地脉泉眼。”

共生树的根部有个巨大的树洞,洞口被回春藤缠绕成一个绿色的门帘,门帘的缝隙里能看到底下的泉水——地脉泉的水本该是流动的翠绿色,此刻却像凝固的翡翠,表面漂浮着层黑色的泥膜,泥膜上不断冒出细小的气泡,每个气泡破裂,都会释放出淡淡的嗜睡气。

归真人偶将本源之种的嫩芽贴在门帘上,嫩芽的生机与藤蔓产生共鸣,门帘缓缓分开,露出通往泉眼的通道。“快倒活骨液!”它大喊着,从木箱里拿出醒神汤,分给跟来的采药人,“马先生说,用流动的生机冲击滞涩,比硬闯管用!”

望舒将活骨液倒进地脉泉,金色的液体与绿色的泉水相遇,激起细密的泡沫,黑色的泥膜开始龟裂,里面的滞涩颗粒像受惊的鱼,四处乱窜。他运转归一境的生机意,让体内的炁像泉水一样流动,掌心的胎记与泉眼产生共鸣,泉底突然冒出细小的气泡,这次的气泡是鲜活的翠绿色,破裂时释放出清新的草木香。

“回春藤在动!”桑柔指着缠绕在树上的藤蔓,深绿色的叶片正在褪去暗沉,边缘泛起嫩黄,“林巫说的‘唤生咒’!是‘枯荣有序,生生不息’!”

望舒跟着念出咒语,归一境的流动意与地脉泉的生机融合,黑色的泥膜彻底碎裂,化作黑色的粉末,被泉水冲进土壤里,竟成了最好的肥料,让周围的苔藓瞬间变得翠绿。回春藤的藤蔓开始向上攀爬,不再缠绕靠近的生灵,反而在共生树的树干上织出绿色的网,网眼里冒出无数新芽,像在欢迎春天。

那些被藤蔓缠住昏睡的采药人渐渐苏醒,揉着眼睛四处张望,手里的药篓里,枯萎的草药竟在不知不觉间重新焕发了生机。有个老药农捡起片掉落的回春藤叶,叶面上的纹路正在流动,像条小小的溪流,他笑着说:“这藤啊,是困太久想伸懒腰了,不是故意害人。”

归真人偶将观心镜碎片扔进地脉泉,碎片在水中折射出无数光影,都是回春藤曾经的活力:有藤蔓给干涸的土地送水的画面,有帮受伤的小鹿包扎伤口的温柔,还有与草木族一起在月光下跳舞的欢快……这些光影顺着藤蔓蔓延,让回春藤的绿色越来越鲜亮。

共生树的树干突然传来“咚咚”的响声,像心脏在跳动,树洞里的地脉泉开始流动,翠绿色的泉水顺着树根蔓延,所过之处,枯黄的草丛冒出绿芽,掉落的树叶在地上画出新的叶脉。桑柔抱着树干,耳朵贴在树皮上,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树在说话!它说谢谢我们,让它感觉到春天要来了!”

回春藤的意识在望舒脑海中响起,声音像刚睡醒的孩童,带着浓浓的鼻音:“谢谢你,让我想起该醒了。”它从母株上垂下一根带着花苞的藤蔓,花苞在接触到望舒指尖的瞬间绽放,露出里面的种子——竟是颗小小的绿色晶石,“这是‘生息石’,能让你永远记得,生命该像泉水一样流动。”

三日后,空桑林的共生树下立起了座新的石碑。

望舒亲手刻下“生息”二字,左边是三一门的逆生符文,右边是草木族的叶纹,中间用回春藤的藤蔓缠绕,藤蔓上还开着几朵小小的白花,在风里轻轻摇曳。桑柔将地脉泉的泉水装在玉瓶里,送给望舒:“这是‘活泉露’,能让蔫了的植物重新开花,也能让人想起该做的事,不再拖延。”

空桑林的居民正在举行“迎春祭”,围着共生树唱歌跳舞,回春藤的藤蔓在他们头顶织出绿色的穹顶,穹顶上的花苞不断绽放,花瓣落在人们的肩头,像撒了层春天的信笺。有个曾昏睡三天的年轻人,正拿着斧头帮共生树修剪枯枝,动作轻快,嘴里哼着沈星河新谱的《生息谣》,调子像地脉泉的流水一样欢快。

归真人偶用生息石给每棵古树系上绿色的绳结,青铜手打的结虽然简单,却带着流动的生机,系过绳结的古树,树洞里都飞出了苏醒的鸟儿,在林间盘旋鸣叫。

离开空桑林时,回春藤的藤蔓在他们身后织出绿色的拱门,藤蔓上的白花不断飘落,像在挥手告别。望舒回头望去,只见生息碑前的土地上,长出了片新的蕨类植物,叶片上既有草木族的叶纹,又有本源之种的嫩芽纹路,在阳光下舒展,像在向他们传递春天的消息。林子里的鸟鸣越来越响亮,与三一门的风声、逐风原的草动、蚀骨崖的泉涌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流动的歌。

归真人偶突然指着自己的青铜腿,上面的逆生符文正与生息石的绿色光芒共鸣,它用新学的草木族手势比划着:“生命就像风草,得动起来才好看。”

回到三一门时,残冬的寒意已经渐渐消退。本源之种的枝头爆出无数新芽,嫩芽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那是空桑林的活泉露与归真意融合的痕迹,顺着枝干流淌,滋养着每一寸树皮。陈朵的《六和记》又添了厚厚的一卷,最新的插画里画着回春藤的样子,旁边写着:“停滞不是休息,是生命在提醒你该换种节奏,就像冬天不是终结,是春天的序章。”

赵玄通正在演武场教弟子们新创的“生息拳”,招式里融入了草木族的柔韧与归一境的流动,出拳时像藤蔓伸展,收拳时像泉水回流,拳风带起的泥土里,竟冒出了细小的草芽,引得弟子们阵阵欢呼。夏禾的茶馆里,胡越正在用生息石的粉末泡茶,说是能让茶水带着春天的味道,喝一口,连心里的拖延都少了几分。

望舒站在山门口,看着星桥上来往的生灵:有空桑林的桑柔,背着活泉露,要去逐风原给野马们解渴;有蚀骨崖的石敢当,正用炼骨石帮碧游村的人偶们打磨关节,让他们活动更灵活;还有个穿“瀚海洲”服饰的老者,驾着艘小小的木船,船舷上挂着贝壳,说是要请望舒用归一境的流动意,看看洲里的“定海神针”为何突然倾斜,让海水倒灌进村庄。

“望舒掌门,瀚海洲的老渔民说,定海神针一倾斜,洲里的潮汐就乱了,渔网总被暗流冲破,连最有经验的舵手都找不到航向,想请您去看看是不是和回春藤的滞涩有关。”守山弟子笑着跑来,手里拿着个小小的罗盘,指针正围着中心胡乱转动,像被什么东西干扰着。

望舒接过罗盘,指针在他掌心的胎记旁渐渐稳定,指向瀚海洲的方向。归真人偶早已提着木箱候在一旁,青铜脸上的符文闪烁,映着远处的海平面,像在期待新的旅程。

李维辰和赵玄通坐在石桌旁,看着他们,石桌上的棋盘又扩展了一圈,新添的空桑林版图上,用草木族的叶纹画着生息碑,正与三一门的本源之种、逐风原的风草、蚀骨崖的化骨泉连成一片,像一幅流动的画,画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听说瀚海洲的定海神针,是根万年的海铁树,能随着潮汐转动,比任何罗盘都准。”赵玄通喝着新泡的生息茶,笑着说,“老道倒要看看,这能定住大海的神针,是不是也会有迷茫的时候。”

望舒笑着点头,与归真人偶一起朝着星桥的方向走去。春风拂过,卷起地上的草种和花瓣,在空中织成一张绿色的网,将三一门、空桑林、瀚海洲和更远的星海都网在其中,像一个正在苏醒的梦,梦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在等待着新的故事。

星桥的尽头,瀚海洲的涛声越来越近,与望舒掌心的罗盘、归真人偶的生息石、本源之种的嫩芽交织在一起,像在说:新的旅程永远在路上,那些关于流动、关于平衡、关于生生不息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最动人的篇章。

三一门的初春总带着湿润的朝气,本源之种的新叶在细雨中舒展,叶尖的露珠滚落,顺着星桥的玉石栏杆汇成细流,像条银色的丝带。望舒蹲在万星园的风草旁,看着归真人偶用青铜手给瀚海洲带回的“定海珠”擦拭——珠子呈靛蓝色,表面的水纹会随着潮汐的节奏起伏,此刻被雨水冲刷后,光芒透过雨幕,在地上映出细碎的浪影,与空桑林带回的生息石粉末相映成趣,泛着流动的光泽。

“望舒掌门,‘落霞坞’的使者在山门外等您。”守山弟子撑着油纸伞跑来,伞面上画着落霞坞的晚霞,此刻却被雨水打湿,颜色晕染开来,像幅流动的画,“说是坞里的‘染云石’突然失了色,石头能将晚霞的颜色染在布匹上,却会让人的记忆变得模糊,最近已经有绣娘忘了自己最擅长的针法,连家人的名字都记不清了,坞主说,只有‘归一’的铭记力能让石头恢复光彩。”

来者是个穿彩绸裙的女子,名叫云锦,裙摆上的云霞图案正随着她的动作变幻,却在转身时突然褪色,变成灰蒙蒙的一片,手里捧着匹褪色的绸缎,缎面上的金线已经失去光泽,像蒙着层灰:“染云石本是落霞坞的‘天染缸’,能把朝霞晚霞的颜色留在布上,人沾一点,能让记忆更鲜活,可上个月突然开始‘褪色’,沾多了就会忘事,连坞里最老的染匠,都忘了染布的秘方,只记得要往水里加石头。”她指着绸缎上的灰斑,“这就是被褪色气染的,越擦越模糊,像被雨水冲淡的墨迹。”

望舒接过绸缎,掌心的胎记传来轻微的麻痒,本源之种的新叶突然“唰”地合拢——这是感知到记忆流失时才有的反应。绸缎上的灰斑猛地扩散,眼前瞬间闪过无数破碎的画面:有落霞坞的先民对着染云石祈祷的场景,有各族围着石头晾晒染布的热闹,还有块巨大的五彩岩石,嵌在落霞坞的悬崖上,石缝里渗出银白色的雾气,正缓慢地吞噬着周围的色彩。

“别盯着灰斑看!”归真人偶一把将绸缎夺过,青铜手按住缎面,逆生符文顺着丝线蔓延,将褪色气锁在布料里,让云霞图案重新显露出淡淡的轮廓。“马先生说,染云石的核心是‘铭记’,银白色雾气是‘遗忘’的沉淀,专门模糊生命的印记,得用鲜活的记忆暖意唤醒。”

李维辰站在廊下,手里摩挲着块旧玉佩,玉佩上的纹路已经被磨得光滑,却依旧能看出是三一门的逆生符,与云锦裙摆上的褪色图案产生共鸣:“万法阁的《记忆录》里提过,落霞坞的染云石是上古‘织忆族’的遗物,能将记忆中的色彩凝结在石头里,织忆族消失后,石头就成了保存记忆的容器,可惜时间久了,储存的记忆被遗忘覆盖,才开始褪色,连带着周围的记忆都跟着模糊。”他指着星桥上来往的生灵,“你看那个卖糖画的老汉,刚收了钱就忘了要给人找零,怕是路过落霞坞时沾了褪色气,再这么下去,怕是连回家的路都记不清了。”

归真人偶早已将木箱装得满满当当:本源之种的新叶、空桑林的活泉露、瀚海洲的定海珠粉末、蚀骨崖的活骨液,还有几盒陈朵新整理的《记忆笺》——用落霞坞的染云石粉末、三一门的桃花纸和回音谷的共鸣石粉末做的,上面记着各族最珍贵的记忆片段,说是能加固记忆,不让其褪色。

落霞坞坐落在连绵的丹霞地貌中,坞里的房屋都是用红砂岩砌成的,墙壁上涂着染云石的粉末,在阳光下泛着五彩的光,却在阴影处呈现出灰色,像被遗忘的角落。云锦提着染桶在前头引路,桶里的染液本该是晚霞的颜色,此刻却像浑浊的泥水,染在布条上,只能留下模糊的印记,风一吹就簌簌脱落,像褪色的记忆。

“前面就是‘映霞池’,染云石就在池底。”云锦指着前方的湖泊,池水呈现出奇异的渐变色,从岸边的灰到湖心的淡粉,像记忆正在慢慢恢复,“池里的水是‘忆念水’,能倒映出人的记忆片段,颜色越鲜艳,记忆越清晰,现在连湖心都快成灰色了,怕是染云石的核心已经被遗忘覆盖。”

靠近映霞池时,周围的色彩开始变得不稳定,红砂岩的墙壁时而鲜红,时而灰败,云锦裙摆上的图案更是忽明忽暗,像在挣扎。望舒运转归一境的铭记力,让心神沉浸在最深刻的记忆里——第一次握住李维辰的手学拳,第一次看到本源之种发芽,第一次与归真人偶并肩走过星桥……这些记忆像锚,稳住了周围晃动的色彩,红砂岩的颜色渐渐稳定下来,恢复了鲜亮的红。

归真人偶将《记忆笺》撒向空中,笺纸遇风化作无数彩色的蝴蝶,蝴蝶翅膀上的文字与图案正是各族的珍贵记忆:北境的驯鹿迁徙路线、西域的商道地图、三一门的建门往事……蝴蝶落在灰色的岩壁上,岩壁顿时显露出被遗忘的壁画,画的是落霞坞的先民与织忆族一起染布的场景,色彩鲜亮,像昨天才画上去的。

“别碰池里的水!”云锦拉住想掬水的归真人偶,“被褪色气污染的忆念水,会让人忘记最珍贵的记忆,上个月有个孩子喝了池里的水,连自己叫什么都忘了,现在还在坞里等着有人认出他。”她从怀里掏出块小小的染云石碎片,“这是‘忆色片’,能暂时挡住褪色气,我们快到池中央的礁石,那里离染云石最近。”

映霞池的中央有块巨大的礁石,礁石上刻满了织忆族的染纹,每个纹路里都嵌着小块染云石,此刻却大半失去了颜色,只剩下灰蒙蒙的底座。池底的染云石隐约可见,像块巨大的五彩玛瑙,表面覆盖着层厚厚的灰色淤泥,淤泥里不断冒出银白色的雾气,正是褪色气的源头,每冒一次,周围的色彩就暗淡一分。

归真人偶将本源之种的新叶碾碎,撒向池底,新叶的绿意与染云石的色彩产生共鸣,灰色淤泥开始龟裂,露出底下的五彩石质。“快倒活泉露!”它大喊着,从木箱里拿出定海珠粉末,撒向空中,粉末遇雾化作细小的水珠,像无数面小镜子,反射着周围的色彩,让褪色的岩壁重新显露出斑斓的图案。

望舒将活骨液滴在礁石的染纹上,金色的液体顺着纹路流淌,与织忆族的染纹融合,发出温暖的光。他运转归一境的铭记力,让最深刻的记忆在脑海中流转——李维辰的教导、赵玄通的鼓励、夏禾的笑容、归真人偶的陪伴……这些记忆化作彩色的光带,顺着掌心的胎记流入染云石,池底的灰色淤泥开始融化,化作透明的水,被忆念水吸收,露出底下完整的染云石,石上的色彩比记忆中更鲜亮,红的像火,粉的像霞,蓝的像海。

“织忆族的染诀!”云锦突然想起什么,指着礁石上的染纹,“是‘色由忆生,忆因情存’!”

望舒跟着念出染诀,归一境的铭记力与染云石的色彩融合,银白色的褪色气突然停止冒出,开始倒流回石缝里,像被记忆的色彩吓跑。那些被褪色气影响的人渐渐恢复了记忆:绣娘拿起针线,熟练地绣出落霞坞的晚霞;染匠往染缸里加了半勺定海珠粉末,染液顿时恢复了鲜亮的红;卖糖画的老汉拍了拍脑袋,连忙给顾客找零,嘴里念叨着“老糊涂了,差点忘了”。

归真人偶将《记忆笺》铺在礁石上,笺纸上的文字与图案在染云石的光芒下活了过来:北境的驯鹿在笺纸上奔跑,西域的商队在图案里跋涉,三一门的本源之种在文字间发芽……这些记忆顺着忆念水蔓延,让映霞池的水变得五彩斑斓,像融化的彩虹,池边的岩壁上,被遗忘的壁画全部显露出色彩,画的是织忆族与各族一起染布的场景,欢声笑语仿佛就在耳边。

染云石的意识在望舒脑海中响起,声音像染布时的水声,温柔而清晰:“谢谢你,让我想起了那些被遗忘的颜色。”它从石缝里挤出块小小的五彩碎片,落在望舒掌心,“这是‘忆色晶’,能让你永远记得,每个记忆都该有自己的色彩。”

三日后,落霞坞的映霞池边立起了座新的石碑。

望舒亲手刻下“忆彩”二字,左边是三一门的逆生符文,右边是织忆族的染纹,中间用《记忆笺》编成的彩绸镶嵌,在风中轻轻飘动,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七彩的光,将落霞坞的每个角落都染上鲜亮的颜色。云锦将染云石的五彩粉末装在琉璃瓶里,送给望舒:“这是‘留色粉’,能让褪色的记忆重新焕彩,涂在物件上,连时光都带不走它的光泽。”

落霞坞的居民正在举行“染忆节”,围着映霞池将《记忆笺》系在风筝上,放飞到空中,笺纸遇风化作彩色的蝴蝶,在坞里盘旋,每只蝴蝶飞过的地方,褪色的物件都会恢复色彩:绣娘的绸缎变得鲜亮,染匠的染缸泛着霞光,孩子的玩具重新染上油漆,连最老的染匠,都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与织忆族少女一起染布的往事,笑着笑着就湿了眼眶。

归真人偶用忆色晶给每个居民的染布工具刻上小小的印记,青铜手刻的印记虽然简单,却带着铭记的暖意,用过工具的人都说,染出的颜色里,能看到自己最珍贵的记忆,像是把时光织进了布里。

离开落霞坞时,映霞池的水已经变得五彩斑斓,像盛满了晚霞,池底的染云石在阳光下闪烁,石上的色彩随着记忆的流动不断变幻,永远不会再褪色。望舒回头望去,只见忆彩碑前的空地上,绣娘们正在合力绣一幅巨大的《万族图》,缎面上的三一门、落霞坞、瀚海洲、空桑林……每个地方都色彩鲜亮,像活过来一样。坞里的染布声、笑声、风声顺着风传到星桥,与三一门的雨声、本源之种的叶响、归真人偶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铭记的歌。

归真人偶突然指着自己的青铜脸,上面的逆生符文正与忆色晶的五彩光芒共鸣,它用新学的织忆族手势比划着:“记忆的颜色,比晚霞还好看,不能丢。”

回到三一门时,初春的雨水已经停了。本源之种的枝头开出了第一朵桃花,花瓣上的色彩随着记忆的流动变幻,那是落霞坞的留色粉与归真意融合的痕迹,粉的像云锦的裙摆,红的像蚀骨崖的活骨液,蓝的像瀚海洲的定海珠,在阳光下绽放出夺目的光彩。陈朵的《六和记》又添了厚厚的一卷,最新的插画里画着染云石的样子,旁边写着:“遗忘不是解脱,是生命在提醒你该珍藏什么,就像褪色不是终点,是为了让重新焕彩的记忆,更加夺目。”

赵玄通正在演武场教弟子们新创的“织忆拳”,招式里融入了织忆族的灵动与归一境的铭记,出拳时像染布的丝线舒展,收拳时像记忆的锚点收紧,拳风带起的桃花瓣在空中织成彩色的网,引得弟子们阵阵欢呼。夏禾的茶馆里,胡越正在用留色粉调制新的茶点,糕点上的花纹用忆色晶勾勒,吃起来带着淡淡的回忆味道,有人尝到了童年的甜味,有人尝到了故乡的咸味,还有人尝到了与亲友相聚的暖意。

望舒站在山门口,看着星桥上来往的生灵:有落霞坞的云锦,背着染好的《万族图》,要去万法阁裱起来,让各族都能看到自己的色彩;有空桑林的桑柔,正用生息石的粉末给桃花树施肥,粉末与留色粉相遇,让花瓣上的记忆色彩更加鲜亮;还有个穿“望月峰”服饰的少年,抱着只雪白的兔子,兔子耳朵上系着根红绳,绳结上的纹路与染云石的染纹相似,说是要请望舒用归一境的铭记力,看看兔子为何总在月圆之夜对着月亮哀鸣,像是在寻找什么。

“望舒掌门,望月峰的使者说,峰上的‘唤月石’最近总在月圆时发光,光里能看到模糊的人影,像是在寻找失落的同伴,兔子的哀鸣就是被人影引来的,想请您去看看是不是和织忆族的记忆有关。”守山弟子笑着跑来,手里拿着片兔子耳朵上的红绳,绳结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与忆色晶的光芒相呼应。

望舒接过红绳,绳结上的纹路与掌心的胎记产生共鸣,散发出温暖的光。归真人偶早已提着木箱候在一旁,青铜脸上的符文闪烁,映着远处望月峰的方向,像在期待新的旅程。

李维辰和赵玄通坐在石桌旁,看着他们,石桌上的棋盘又扩展了一圈,新添的落霞坞版图上,用织忆族的染纹画着忆彩碑,正与三一门的本源之种、空桑林的生息碑、瀚海洲的定海神针连成一片,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画里的每个角落,都藏着被铭记的温暖记忆。

“听说望月峰的唤月石,能在月圆时唤醒最深刻的思念,连天上的月亮都会因此变圆几分。”赵玄通喝着新泡的记忆茶,笑着说,“老道倒要看看,这石头里藏着的思念,是不是比落霞坞的晚霞还要动人。”

望舒笑着点头,与归真人偶一起朝着星桥的方向走去。春风吹过,卷起地上的桃花瓣和彩绸碎片,在空中织成一张五彩的网,将三一门、落霞坞、望月峰和更远的星海都网在其中,像一个被精心收藏的记忆宝盒,盒里的每一件藏品,都在等待着被赋予新的故事。

星桥的尽头,望月峰的方向传来隐约的兔鸣,与望舒掌心的红绳、归真人偶的忆色晶、本源之种的桃花瓣交织在一起,像在说:新的旅程永远与记忆同行,那些关于铭记、关于思念、关于色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最温柔的篇章。

三一门的暮春总带着花瓣的甜香,本源之种的桃花开得正盛,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满星桥的玉石栏杆,像条粉色的地毯。望舒蹲在万星园的染云石旁,看着归真人偶用青铜手给望月峰带回的“唤月草”浇水——草叶呈银白色,叶尖的露珠在月光下会化作细碎的星点,此刻被桃花瓣覆盖后,光芒透过花瓣,在地上映出粉白相间的光斑,与落霞坞带回的忆色晶粉末相映,泛着温柔的光泽。

“望舒掌门,‘听风寨’的使者在山门外等您。”守山弟子抱着个竹编的风哨跑来,哨子上的竹纹已经磨损,却依旧能吹出清亮的调子,只是在转身时突然变调,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气孔,“说是寨里的‘传声树’突然哑了,树能把远处的声音传到寨里,却会让人的话语变得混乱,最近已经有商贩因为说不清价格吵了起来,寨主说,只有‘归一’的表达力能让树恢复声音。”

来者是个穿短打劲装的汉子,名叫风啸,腰间挂着串风哨,跑动时发出此起彼伏的哨声,却在停下时突然沉默,像被按了静音键,手里拿着块开裂的树皮,树皮上的孔洞本是传声的通道,此刻却被白色的絮状物堵住,“传声树本是听风寨的‘消息树’,能把十里八乡的声音传到寨里,人对着树说话,远处的亲友都能听见,可上个月突然开始‘哑声’,靠得近了就会说不出话,连寨里最会喊山的猎户,对着树喊都只能发出‘呜呜’的声,像被捂住了嘴。”他指着树皮上的白絮,“这就是‘滞言絮’,越抠越多,像堵住喉咙的痰。”

望舒接过树皮,掌心的胎记传来轻微的刺痛,本源之种的桃花瓣突然“唰”地飘落——这是感知到表达受阻时才有的反应。白絮里的滞言气猛地钻进鼻腔,喉咙顿时像被堵住,想说的话卡在舌尖,眼前瞬间闪过无数破碎的画面:有听风寨的先民围着传声树欢呼的场景,有各族对着树传递消息的急切,还有棵巨大的古树,树干上布满传声的孔洞,树根却缠着灰色的藤蔓,像在勒紧树的喉咙。

“别碰絮状物!”归真人偶一把夺过树皮,青铜手按住孔洞,逆生符文顺着木纹蔓延,将滞言絮逼回树洞。“马先生说,传声树的核心是‘畅所欲言’,灰色藤蔓是‘阻塞’的凝结,专门卡住表达的通道,得用流畅的暖意疏通。”

李维辰坐在桃树下,手里转着枚青竹哨,哨声与风啸腰间的哨子产生共鸣,却在靠近传声树树皮时突然中断:“万法阁的《异木志》里提过,听风寨的传声树是上古‘声语族’的共生树,能与声语族共享声波,声语族消失后,树就成了消息的传递者,可惜时间久了,积累的阻塞超过了流畅,才变得哑声,连带着周围的表达都跟着卡顿。”他指着演武场的弟子,“你看那些弟子,明明想请教招式,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怕是被滞言絮影响了,再这么下去,怕是连最简单的问候都难说出口。”

归真人偶早已将木箱装得满满当当:本源之种的桃花瓣、望月峰的唤月草粉末、落霞坞的忆色晶、瀚海洲的定海珠,还有几捆夏禾新做的“通声糖”——用传声树的嫩芽、三一门的蜂蜜和回音谷的共鸣石粉末熬的,说是能化掉滞言絮,让人说话流畅。

听风寨藏在连绵的山谷里,寨子里的房屋都依着传声树建造,树干上的孔洞像无数只耳朵,却听不到任何声音,只有风穿过孔洞的“呜呜”声,像在哭泣。风啸带着他们穿过寨门,路边的传声树都歪歪扭扭,树干上的孔洞被白絮堵得严严实实,几个孩子正对着树比划手势,想说话却只能发出含糊的音节,急得直跺脚。

“前面就是‘共鸣坪’,传声树的母株就在坪中央。”风啸指着山谷深处的巨大古树,树高百丈,树冠覆盖了半个山寨,树干上的孔洞密密麻麻,却都泛着死气,“母树的根扎在‘声脉泉’里,泉水能滋养传声的脉络,现在泉眼被灰色藤蔓缠住了,才让整座山的传声树都哑了声。”

靠近母树时,周围的空气变得粘稠,想说的话像被粘在喉咙里,风啸腰间的风哨彻底没了声音,连归真人偶敲击青铜手的“当当”声都变得沉闷,像隔着层厚厚的棉花。望舒运转归一境的表达力,在脑海中清晰地默念:“声音是用来连接的,不是用来阻塞的。”这句话像把钥匙,打开了被堵住的喉咙,他试着喊出“归真人偶”,声音虽然微弱,却清晰地传了出去,归真人偶立刻举起青铜手回应,发出清脆的响声。

归真人偶将通声糖捏碎,撒向母树的孔洞,糖末遇滞言絮化作淡金色的液体,像化开的蜂蜜,顺着孔洞流进树干,白絮顿时开始融化,露出底下的传声脉络。“快倒望月峰的唤月草汁!”它大喊着,从木箱里拿出风哨,吹出三一门的调子,“马先生说,用熟悉的声音配合表达力,效果更好!”

望舒将唤月草汁倒进声脉泉,银白色的液体与泉眼的清水相遇,激起细密的气泡,灰色藤蔓的蠕动顿时放缓。他运转归一境的表达力,让体内的炁像声波一样流动,掌心的胎记与母树的传声脉络产生共鸣,树干突然轻轻颤动,被堵住的孔洞里冒出细小的气流,发出“嘶嘶”的声,像在吸气。

“声语族的传声咒!”风啸突然想起什么,对着母树大喊,“是‘言为心声,声达意至’!”

望舒跟着念出咒语,归一境的表达力与传声树的声波融合,灰色藤蔓突然剧烈扭动,松开了缠绕的泉眼,露出底下的声脉泉——泉水正在欢快地冒泡,发出“叮咚”的响声,像在唱歌。那些被滞言絮影响的人渐渐恢复了声音:商贩清晰地报出了价格,猎户对着山谷喊出了响亮的号子,孩子对着树说出了“我想吃糖”,声音顺着传声树的孔洞传到远处,引得山外的亲友纷纷回应,笑声、喊声、回应声交织在一起,像场热闹的集会。

归真人偶将落霞坞的忆色晶粉末撒向母树,粉末遇风化作彩色的声波,声波穿过传声树的孔洞,将各族的声音送到更远的地方:三一门的晨钟、落霞坞的染布声、望月峰的兔鸣……这些声音像纽带,连接着不同的地域,让沉默的山谷重新变得喧嚣。

传声树的意识在望舒脑海中响起,声音像风吹过竹林,清脆而流畅:“谢谢你,让我想起了说话的快乐。”它从树干上落下块带着孔洞的树皮,落在望舒掌心,“这是‘通声片’,能让你永远记得,有话要说出来才舒服。”

三日后,听风寨的传声树旁立起了座新的石碑。

望舒亲手刻下“畅言”二字,左边是三一门的逆生符文,右边是声语族的声波纹,中间用通声糖的糖稀镶嵌,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光,将听风寨的每个角落都笼罩在流畅的声波里。风啸将声脉泉的泉水装在竹筒里,送给望舒:“这是‘清声泉’,能让人的声音更清亮,想说的话一出口就停不下来,像打开的话匣子。”

听风寨的居民正在举行“开声宴”,围着传声树吃通声糖,吹风哨,每个人都在大声说话,分享着最近的趣事,连平时最沉默的老人,都在给孩子们讲声语族的故事,声音顺着传声树传到十里八乡,引来无数回应,山谷里的笑声此起彼伏,像沸腾的水。

归真人偶用通声片给每个风哨刻上小小的纹路,青铜手刻的纹路虽然简单,却带着流畅的声波,吹过哨子的人都说,声音里带着三一门的暖意,再远的亲友都能听出自己的语气,像是就在身边说话。

离开听风寨时,传声树的孔洞里飞出无数彩色的声波,像在向他们挥手告别。望舒回头望去,只见畅言碑前的空地上,长出了片新的竹林,竹节上既有声语族的声波纹,又有本源之种的桃花纹,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像在重复着他们的告别。寨里的风哨声、说话声、笑声顺着风传到星桥,与三一门的花瓣声、听风寨的传声、望月峰的唤月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流畅的歌。

归真人偶突然指着自己的青铜嘴,上面的逆生符文正与通声片的金色光芒共鸣,它用新学的声语族手势比划着:“心里的话,要说出来才好听,别憋着。”

回到三一门时,暮春的阳光已经变得炽热。本源之种的枝头结满了小小的桃果,果实上的纹路会随着声音的节奏跳动,那是听风寨的清声泉与归真意融合的痕迹,在风里轻轻晃动,像在回应着周围的声音。陈朵的《六和记》又添了厚厚的一卷,最新的插画里画着传声树的样子,旁边写着:“沉默不是金,是生命在提醒你该表达什么,就像阻塞不是终点,是为了让畅通后的声音,更加有力。”

赵玄通正在演武场教弟子们新创的“畅言拳”,招式里融入了声语族的明快与归一境的流畅,出拳时像说话的节奏,收拳时像换气的停顿,拳风带起的桃果在地上滚动,发出“咚咚”的声,像在为招式打节拍,引得弟子们阵阵欢呼。夏禾的茶馆里,胡越正在用通声片的粉末泡茶,说是能让茶水带着清咽的效果,喝一口,连平时不好意思说的话都能坦然讲出口,引得茶客们纷纷敞开心扉,分享着各自的故事。

望舒站在山门口,看着星桥上来往的生灵:有听风寨的风啸,背着风哨,要去落霞坞给绣娘们送新的染布样式,风哨声一路响个不停;有望月峰的少年,正用唤月草逗着怀里的兔子,兔子的哀鸣已经变成了欢快的叫声,与风哨声相映成趣;还有个穿“踏雪城”服饰的姑娘,抱着只雪白的雪橇犬,犬脖子上挂着块冰晶,冰晶里冻着朵桃花,说是要请望舒用归一境的表达力,看看雪橇犬为何总在雪地里刨坑,对着冰层呜咽,像是在寻找被冻住的声音。

“望舒掌门,踏雪城的使者说,城里的‘冰语石’最近总在降温时发光,光里能看到模糊的字迹,像是被冻住的留言,雪橇犬的呜咽就是被字迹引来的,想请您去看看是不是和声语族的声音有关。”守山弟子笑着跑来,手里拿着块冰晶碎片,碎片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与通声片的光芒相呼应。

望舒接过冰晶,碎片里的桃花与掌心的胎记产生共鸣,散发出温暖的光。归真人偶早已提着木箱候在一旁,青铜脸上的符文闪烁,映着远处踏雪城的方向,像在期待新的旅程。

李维辰和赵玄通坐在石桌旁,看着他们,石桌上的棋盘又扩展了一圈,新添的听风寨版图上,用声语族的声波纹画着畅言碑,正与三一门的本源之种、落霞坞的忆彩碑、望月峰的唤月石连成一片,像一张巨大的声网,网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流畅的表达与温暖的回应。

“听说踏雪城的冰语石,能把想说的话冻在冰里,等春天化冰时,远方的人就能收到,比传声树还灵。”赵玄通喝着新泡的清声茶,笑着说,“老道倒要看看,这被冻住的声音,是不是比听风寨的风哨更动人。”

望舒笑着点头,与归真人偶一起朝着星桥的方向走去。暮春的风卷起地上的桃花瓣和竹哨,在空中织成一张流动的声网,将三一门、听风寨、踏雪城和更远的星海都网在其中,像一个被打开的话匣子,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在等待着被聆听、被回应。

星桥的尽头,踏雪城的方向传来隐约的犬吠,与望舒掌心的冰晶、归真人偶的通声片、本源之种的桃果声交织在一起,像在说:新的旅程永远与声音同行,那些关于表达、关于聆听、关于连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最生动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