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176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

首长眼中的泪光,在柔和的灯光下,一闪而逝。

办公室内陷入了长久的寂静,只有墙上挂钟的秒针在单调地行走,每一次跳动,都像是在敲打着在场每个人的心里。

刘清明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以为,只要把铁证如山的材料摆出来,这位以铁腕着称的首长一定会拍案而起,然后便是秋风扫落叶般的雷霆之怒。

但事实是,首长听完,良久无语。

没有任何表态。

哪怕他搁在膝上的手指,那不易察觉的轻微颤抖,已经泄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刘清明瞬间想明白了。

他在等,等隔壁房间的结果。

这种动摇根基的大案,绝不可能仅凭一通声情并茂的陈述就能得出结论。

“林峥同志,”首长终于开口,打破了凝滞的空气,“当初选择你去清江,齐老的推荐给我很深的印象。他说,林峥这个同志,原则性强,有股子拗劲,或许能打开局面。”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林峥身上。

“我了解了一下你的情况,说实话,有点担心。我不担心你打不开局面,我怕你……收不住。”

林峥挺直腰杆,正色答道:“我的短处,老领导很清楚。我也一直在告诫自己,不过到了这个位置上,才感觉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我没有批评你。”首长摆摆手,“你让我很惊讶。像今天这种情况,换了别人,可能会权衡,会犹豫,会为了所谓的大局隐忍。但你没有,你连白天都等不了。林峥同志,我承认,我过去不够了解你呀。”

林峥的脸上露出一丝诚恳:“我也犹豫过。最终促使我下定决心的,是一位同志的一句话。”

首长果然来了兴致:“哦?什么话?”

“他说,共和国没有罪恶滋生的土壤。”

首长重复了一遍,细细品味:“这话平常,但又不平常。”

“是的。”林峥接着说,“他说了两遍。第一遍是在715大案侦破期间,那时候困难重重,前路不明,我们形单影只。他的话,让我下定决心向中央求助,以力破局。”

“第二遍,就在我上飞机前。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林城的人民,他们对我们一个迟来了二十年的举措,依然抱以那般纯粹的热情。这是多么可贵的人民呀。”

首长沉默片刻,眼中的情绪复杂难明。

“这句话,应该出自一个法制人员之口。但值得我们所有的党员干部警醒。”

他的目光,缓缓转向一直低头做着笔记的刘清明。

“是你吧,小同志。”

刘清明只觉得全身血液瞬间冲上头顶,脸颊发烫。他下意识地就要站起身。

首长抬手制止了他:“坐下说。”

刘清明只好把半个身子欠在椅子上,姿态谦逊:“林书记夸张了,我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当时,只是有感而发。”

“有感而发的,才是真话呀。”首长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

林峥说:“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当初刚刚毕业进入体制的自己。一腔热血,无所畏惧,为了与错误做斗争,哪怕失去一切也不在乎。区别在于,他做到了,而我,没有做到。”

“不是每个人,都有不顾一切的勇气。”首长点点头,“有时候,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好同志,让他们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林峥接过了话头,语气变得郑重:“首长,我记得您曾经在人民大会堂,当着中外记者的面说,前方无论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都要趟过去。直到这次去清江,我才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重量。”

刘清明听得心惊胆战。

原来大佬们并不是在花式吹自己,只是借他这个人,在巧妙地点题。

这些对话,句句都藏着深意。

看似是汇报工作,实则包含了试探、坦白、追问、表决心等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思考。

他只是一个旁观者,可以没有压力地去猜测其中的机锋。

可如果自己是当事人呢?能不能在一瞬间,领会这些话里话外的意思,并做出最合乎逻辑的回答?

答案是,不能。

前世那点微不足道的经验,根本不足以让他站到如此高的政治维度进行思考。

这是数十年宦海沉浮磨砺出的政治智慧,书本上永远学不到,也没有人会教,只能靠自己去悟。

办公室的房门突然被敲响。

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径直走到首长身边,低声报告:“首长,经过公安部的同志细心甄别,箱子里的都是第一手原始材料,证据真实有效。”

首长身体微微前倾:“那就是有了初步结论?”

工作人员点头:“是的。鲁副部长想亲自向您做个汇报。”

“请他进来。”

鲁明穿着一身警服,大步走进办公室,他先向首长敬了一个礼。

“报告首长,我和其他同志初步整理了这些证据,结论是……这里面的情况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鲁明的声音沉稳而清晰。

“一是涉嫌卖官鬻爵,金额和人数都很大。二是行贿受贿,以权谋私,涉及大量的商业犯罪。三是大量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私生活糜烂、涉嫌强迫妇女、吸毒、打击报复,还有……”

鲁明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

“杀人。”

最后两个字,像两记重锤,狠狠砸在寂静的办公室里。

首长蓦地一惊。

他能想到事情很严重,但完全没想到,会严重到这个地步,恶劣到这个程度!

他也终于彻底理解了林峥那份不顾一切的急迫。

如果这件事被压下去,一旦对方顺利离开清江省,那些被提拔起来的劣质干部会继续盘踞在各个岗位上,只会变本加厉,带给清江人民更大的伤害。

而那个元凶,甚至会去到另一个地方,把当地变成又一个清江。

首长猛地站起身。

林峥和刘清明也立刻跟着站了起来。

只听首长的语气异常坚定:“把你们整理出来的材料拿来,我全都要看。”

鲁明立刻应下,转身出去准备。

首长转向林峥:“林峥同志,事情我知道了。等我看过材料,再向中央汇报。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好的,我等中央的通知。”林峥干脆地回答。

说完,他便转身准备离开。

刘清明跟在他身后,转身前,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首长,再见。”

首长脸上竟然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向他伸出了手。

刘清明很是激动,赶紧上前,双手紧握。

“再见了,小同志。”首长的手温暖而有力。

走出办公室,已经落后了许多。

刘清明看到,林峥与等在门口的鲁明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什么也没说,但意思都带到了。

出来以后他才知道,鲁明把自己的车留给了林峥。

上车之前,林峥忽然转头,对刘清明吩咐。

“我现在去见老领导。你辛苦一趟,去清江驻京办,可以在那里休息一下。”

“好的。要不要我马上订回程的机票?”刘清明问。

林峥摇摇头:“你去了驻京办,想办法打听一下,甘副书记坐哪一趟航班回清江。打听到了,就订那一班。”

“我记下了。”

林峥看着他,又补充了一句:“还有,看看卢省长到了没有。如果他到了,给我打个电话。”

刘清明心头一震:“啊?”

林峥的嘴角微微扬起。

“怎么,以为事情就这么成了?这才刚开始啊。”

他拍了拍刘清明的肩膀。

“记住我的话了吗?”

刘清明立刻回过神,立正站好。

“记下了。”

他明白了,事情捅到了中央,势必会涉及更高层次的斗争。

首长不是一号,他决定不了这么大的事,他还需要去说服核心层的其他领导。

中央一直就有两种不同的声音,现在,因为清江的问题,这个矛盾被激化了。

最终的结果,早已写在了历史书上。

而他,刘清明,正在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看着远处天边露出的鱼肚白,这平静的一夜。

实则风雷激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