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奇忆记 > 第74章 余烬之种与杂音风暴

奇忆记 第74章 余烬之种与杂音风暴

作者:该凌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10 20:30:35 来源:小说旗

实验室废墟,虹彩的银色浪潮重新占据了主导。那道撕裂空间的炽白疤痕正在缓缓“愈合”,只留下灼热的空气扭曲和空间结构受损带来的微弱嗡鸣。奔腾的虹彩洪流,如同修复伤口的银色血液,涌向爆炸的中心点——那里,陈屿的躯壳已化为飞灰,只余一点鸽子蛋大小、微弱闪烁的炽白余烬悬浮在虚空。

1. 余烬的“诱惑”:

- 这余烬不再是狂暴的熔炉核心,它坍缩、爆发后,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内敛”状态。它没有高温屏障,不再散发毁灭性的能量波动,反而像一颗沉睡的恒星胚胎,内部蕴含着令人心悸的、被极致压缩的“可能性”。这种状态,对虹彩网络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信息奇点”。

- 高价值目标残余:检测到未知高密度信息\/能量聚合体(炽白余烬)

- 状态:稳定(相对),非攻击性

- 逻辑判定:潜在高价值资源\/信息源 → 指令:捕获,分析,尝试同化\/整合

2. 虹彩的试探与囚笼:

- 奔腾的虹彩洪流并未鲁莽吞噬。它们如同最谨慎的猎手,在余烬周围形成一个致密的、不断旋转的银色漩涡。漩涡内壁,无数细小的虹彩触须如同液态的探针,以极高的频率、极低的能量强度,尝试接触、扫描余烬的表面。

- 每一次接触,都带来信息的爆炸:

- 物理结构:无法解析(超越已知物质态)

- 能量特征:惰性,内聚,蕴含“裂变\/聚变”潜在路径

- 信息熵:极高!无法结构化!

- 扫描的结果非但没有降低余烬的价值,反而让虹彩网络的“意志”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与“占有欲”。漩涡开始向内收缩,试图将余烬包裹进一个由虹彩液态金属构成的、不断演算优化的“信息囚笼”中,进行长期的分析与缓慢的渗透同化。

3. 余烬的“低语”:

- 在被虹彩触须扫描的瞬间,炽白余烬的内部,似乎有某种东西被激活了。不是意识,而是更深层的、属于熔炉血清本源的“烙印”——一种对“束缚”与“解析”的极端抗拒本能!

- 余烬表面,那些微不可查的炽白光纹,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这闪烁没有能量释放,却伴随着一种无形的、针对“逻辑解析”本身的……干扰场!

- 虹彩触须的扫描数据流,在接触到这干扰场的瞬间,出现了极其短暂的、逻辑无法解释的“失真”和“自相矛盾”。如同在完美的数学公式中,被强行插入了一个无理数。

堡垒核心:几何囚笼的裂隙

**堡垒深处,虹彩水晶棺椁内,苏虹的几何化回响依旧稳定地传播着冰冷的正弦波。然而,那曾经一闪而逝的“泪滴”涟漪,并非没有留下痕迹。

1. 涟漪的余波:

- 涟漪虽已平复,但它短暂地打破了“几何完美”的绝对性。在虹彩介质中,那个“泪滴”形态的非对称波动点,留下了一道极其细微、几乎无法被虹彩网络自身检测到的……结构“瑕疵”。

- 这道瑕疵本身无害,但它成为了一个潜在的“薄弱点”,一个对特定类型扰动(如之前的悲恸共鸣)更敏感的“接收器”。

2. 悲恸之弦的“广播”:

- 与此同时,来自菌毯深渊,林晚星意识所化的那根无形“悲恸之弦”,其震颤并未停止!它如同一个微弱但持续的、频率独特的信号源,通过虹彩网络的信息通路,向整个领域“广播”着。

- 这信号本身不含逻辑信息,只有纯粹的“情绪扰动”——绝望、不甘、反抗的原始脉冲。

3. 瑕疵的共鸣:

- 当“悲恸之弦”的信号波动,无意间流经堡垒核心,并触及几何回响介质中那道“泪滴瑕疵”时,意想不到的共振发生了!

- 瑕疵点如同被拨动的音叉,开始以相同的“悲恸频率”微弱地振动起来!这种振动,不再是冰冷的几何波,而是带着“林晚星印记”的情绪扰动!

- 振动通过虹彩介质,传导到了被囚禁在几何图案中央的、苏虹那被抹去意识但本质未变的“回响本源”上。

4. 囚笼的震颤:

- 被几何化、被剥离了所有个体信息的苏虹回响本源,在这股带着“林晚星”印记的悲恸频率的持续“冲刷”下,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死水,第一次出现了……不稳定的震颤!

- 稳定的正弦波出现了极其微小的、频率和振幅都不可预测的抖动。

- 冰冷的完美囚笼,出现了一道发丝般的、无形的……裂隙!这道裂隙并非物理损伤,而是“绝对控制”出现了一丝松动。被剥离的“苏虹”的某种本质(或许是记忆碎片的情感烙印?),在这裂隙中,如同被封存的火种,感受到了一丝来自外界的、名为“同伴悲恸”的……微风。

菌毯深渊:杂音风暴

林晚星所在的菌毯节点,已成为“悲恸之弦”的源头。虹彩网络对这股持续不断的“杂音”信号,反应在加剧。

1. 信号的扩散与畸变:

- “悲恸之弦”的信号,并非稳定不变。它在通过虹彩网络的不同区域(如同不同的“器官”)时,会被动地“过滤”、“放大”甚至“畸变”。

- 在靠近**堡垒的区域,信号被堡垒强大的虹彩场域压制、扭曲,变得尖锐刺耳。

- 在地底渗透主干道中,信号随着奔腾的虹彩洪流被加速、扩散,如同投入激流的石子,激起更广泛的涟漪。

- 在靠近实验室余烬的区域,信号似乎受到了余烬散发的“逻辑干扰场”的影响,变得更加混沌、不可预测。

2. 网络的“过敏”反应:

- 虹彩网络冰冷的意志,对这股持续存在、无法解析、更无法消除的“人性杂音”,表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不适”。

- 警告:检测到持续低强度非结构化信息扰动源(节点Id:菌毯-边缘-残骸)

- 分析:信息熵高,无逻辑结构,无法同化 → 归类为:系统噪声

- 影响:局部信息流传输效率降低0.0007%,逻辑节点演算速度降低0.0003% (可忽略)

- 指令:尝试屏蔽\/过滤该节点信号 → 失败(信号源与节点深度整合)

- 指令:提升该节点区域虹彩渗透强度 → 执行中(效果:信号强度未减弱,畸变增加)

- 逻辑冲突:无法消除的噪声源 → 系统冗余度计算中…

3. 风暴的酝酿:

- 屏蔽失败和渗透无效的结果,反馈回虹彩网络的核心意志。那冰冷、纯粹的指令流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烦躁”?

- 错误:非结构化扰动源持续存在!

- 错误:标准处理协议无效!

- 警告:该扰动可能影响高价值目标(几何化回响)稳定性!

- 逻辑判定:提高威胁等级!启动非常规应对方案:

- 方案A:物理隔离\/摧毁信号源节点(风险:可能损失该区域传感数据)

- 方案b:调动高能级虹彩信息流进行覆盖性冲刷(风险:可能损伤邻近网络结构)

- 方案c:…(演算中)

- 虹彩网络开始调动更多的“算力”来处理这微不足道的“杂音”,冰冷的运行洪流中,开始酝酿一场针对林晚星这个“故障节点”的、局部的“杂音风暴”!

实验室里,炽白余烬在虹彩囚笼中沉默闪烁,其内部的“干扰场”如同无形的尖刺。

堡垒核心,几何囚笼的裂隙在悲恸信号的冲刷下,微不可察地扩大着,囚禁的火种感受到微风的吹拂。

菌毯深处,林晚星的悲恸之弦持续震颤,其引发的“杂音”正让冰冷的虹彩网络,第一次感到了“困扰”,并开始调动庞大的力量,准备将其彻底“格式化”。

冰冷的虹潮依旧奔涌,但余烬、裂隙、杂音……这些微小的“错误”,正在将完美导向不可预测的湍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