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生1978,深山打猎成为万元户 > 第156章 药材厂来消息

重生1978,深山打猎成为万元户 第156章 药材厂来消息

作者:古原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28:54 来源:小说旗

“洮河水库知道不?”

莫狗娃现在只想赶紧离开这里,他偷摸钓鱼这事儿现在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要是搁在几年前。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国家的,自己偷摸去钓鱼要是被街道办或者是联防的抓到,那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好在现在改开了,这事儿也就没人提了。

但这化龙池在刘家镇生产队的后面,相隔不到两公里,真要是生产队的集体财产,这事儿就闹大了。

林阳扮演的民兵权利可大了去了,分分钟能把他拿下,送到公社,甚至是送到公安局去处理。

“你这老东西,陷害我们哥俩?”

还没等林阳说话,林山气得差点抡起拐杖。

“老大,咋了?”

林阳搜索了原主的记忆,貌似只知道洮河水库这个名字,也没去过,更不知道是个啥地方。

看老大的反应挺大,林阳有些好奇。

“洮河水库是咱们忠县水利局下属的地方,是国营单位直属的蓄水库。”

“这老小子让我们去洮河水库摸鱼,这和让我们直接去劳改所蹲大狱有什么区别,沙家村的这帮狗日的还真是一帮坏心眼。”

林山骂了一句。

“同志,别误会。”

“洮河水库是国营单位的产业,但是下游的洮河可没人管,我和几个钓鱼佬之前去过好几次,冷不丁的就有水库里的鱼顺着闸口跳出来的。”

“咱们不说一网兜下去能搞几十只,但是运气好,搞两只老鳖回家炖汤还是可以的。”

一说老鳖汤,莫狗娃的嗓子剧烈蠕动,已经在不停地咽口水了。

“拿着你的东西,赶紧走!”

“要是让我们队长发现了,你可就没机会了。”

林阳手中的枪一晃,厉喝了一声。

“走,这就走。”

“民兵同志辛苦了,辛苦为人民服务。”

看着莫狗娃拿着装备,跑得飞快,消失在了眼前,林山才收回了目光:“老二,看你刚才谝传不像是第一次啊,倒像是个老手。”

“哪有。”

“赶紧进去泡着,我搞个网兜,刚才跑的那几只必须要楼上来才行,否则都对不起刚才费的口舌。”

等林山脱掉衣服裤子钻进了化龙池的温泉,林阳才开始布置网兜子。

“玛德,刚才还是冲动了,踢翻桶子干啥,直接没收完了。”

“谁知道莫狗娃这个老不死的这么识趣,我还以为得费点功夫。”

林阳布置网兜的时候就后悔了。

这就是典型的装逼过头了,到头来还要自己动手。

搞好了网兜,等着愿者上钩。

林阳也扎进了化龙池,舒舒服服地泡着澡:“老二,咱们眼睛放亮点,要是有鱼,咱们抓两只回去给娘和小妹吃。”

“闭目养神,好好享受。”

“抓鱼的事情交给它就行。”

林阳吹了一个口哨,站在树枝上的苍鹰瞬间展翅高飞,从偌大的化龙池上面低空掠过,来回的盘旋。

这鹰训练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分担了。

开了春的温泉比之前还要热两三度,兄弟俩光着膀子泡着澡,舒服地打起了呼噜。

等醒来已经两个小时后。

“好家伙,真行啊。”

林阳一扭头,就看到岸边还在翻滚的鱼。

他出了化龙池,看着地上的四只鲤鱼,朝树枝上站着的苍鹰竖起了大拇指:“干得漂亮,回头奖励你半只。”

“老二,你养的这老鹰挺靠谱的。”

泡完澡的林山感觉腿脚也舒服了不少,兄弟俩一并把不远处的网兜拉上来:“瞧瞧,咱们今天这运气真是爆棚了,两只乌龟。”

“行,见好就收,回去给你炖王八汤补补身体。”

今天的收获不小,四条鱼,两只王八,都是新鲜的水货。

这几条,林阳也没想着卖。

一条鱼能卖几毛钱,主要还是赶山靠谱。

摸鱼这事儿也就是为了调节一下家里的饮食,顿顿吃羊肉,不出半年就得三高。

回去的路上。

林山坐在后排,手里抱着沉甸甸的背篓:“老二,刚才莫狗娃说的洮河水库的下游水货多,咱们啥时候去看看?”

“过些日子再说。”

“今天马叔带着人到公社领取春耕的种子和肥料了,估摸着明天要分,这几天要春种。虽然咱们家的地拜托给了赵二蛋的爹,不过咱们还要操点心。”

“等春耕完了,再说呗。”

“暂时,咱们家也不缺钱。”

林阳心里早已经锚定了主意,正好趁着春耕这个时间让大青山的山货好好地繁衍一下,一个月后再进山,那场面指不定多热闹呢。

79年的生产队,春种都是纯人工,条件好的还能借一头牛帮忙。

先要锄头翻地,这就是个耗费体力和时间的活儿。

加上春天雨水多,一家子一天都翻不了一亩地。

再加上播种。

还要第一次春灌,几亩地下来少说要半个月。

79年的潘家公社是第一年的包田到户,条条框框还挺多的。

春耕结束,已经是四月出头。

生产队的地埂上,野草冒了绿芽,树上也有了新苗。

“娘,这什么东西,看着挺香啊。”

林阳刚刚从马福明家里回来,他是去还生产队的老黄牛的,春耕就算是告一段落。

忠县这边热得快,已经有18度左右。

白衬衫套个绿军装外套,还理了一个短发,看着很精神。

“榆钱儿!”

“娘给你们凉拌了,降降火,开了春容易上火。”

“说起这个,当年闹饥荒的时候可没少救命。”

看一家人都进了屋,张桂英笑吟吟地介绍着,和林小花开始盛米饭:“不过这些年没吃了,每年开了春就一个月左右的花期,今天我都是去村后面抢的,大家伙都在摘。”

榆钱儿就是榆树的嫩芽,凉拌,蒸馒头,熬粥都不错。

在50年代末大旱那些年,这玩意熬得稀饭可是没少救命。

搁在几十年后,转基因产品冒出世面的那些日子。

这种野菜放在城里卖得比肉都贵,毕竟纯天然嘛。

“老大,以后你想吃娘的凉拌榆钱儿可就不容易了,还要我和小妹给你送城里去。”

林阳蹲在凳子上,端着碗大口干饭,嘟囔道。

“老二,你是说老大的工作有着落了?”

张桂英一听,笑出了声来。

“娘,要说咱们家还是你最聪明。”

林阳从凳子上下来,放下碗,接着从口袋拿出一张通知书:“老大,刚刚忠县药材厂来的通知书,让你明天去厂子里报道,相关的手续马叔已经给公社打申请了,这些天就能办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