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生1988,三个西瓜打天下 > 第353章 汴梁自行车厂

重生1988,三个西瓜打天下 第353章 汴梁自行车厂

作者:龙睛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25:02 来源:小说旗

“面膜的成份?”

这东西虽然女人经常用,但很少有人去详细的关注它的成份。恐怕大部分人除了无纺布,也就能再说出来几个“润肤”、“保湿”、“修补”的词儿。

好在苗蕾是医生,而且是整形美容科的医生,虽然不研究这个,但平时也有关注,听江南问起,掰着手指头说了起来。

“一般都是用甘油或者透明质酸做保湿剂,加一些烟酰胺,维c做美白,有些还会加些胶原蛋白来进行紧致抗衰老,还有一些针对敏感肌的,可能会加一些神经酰胺之类的东西···”

“你看,这些成份你不是门儿清么?”

江南抓住苗蕾的手,放在嘴边吻了吻。

“我问你,你刚才说的那些成份,有哪些是特别珍稀或者昂贵的?”

“珍稀或者昂贵?”

苗蕾摇了摇头,“这不都是常见的化工原料或者药物么?”

“对啊,如果面膜成份里都是你说的这些的话,这东西能有什么技术含量?你要是想卖面膜的话,还不如直接投资建个厂自产自销,不比你从南棒进口利润大得多?”

“啊?”

苗蕾瞪大了眼睛看着江南,半天没说话。

这难道就是她和江南的差距?

她只是偶然有了个主意,想借助乐康的医疗平台,给乐康多一个营收的项目,而江南却已经看穿了产品的本质,建议她从源头开始。

“可是···,可是就算你是自产自销,产品的价格也足够低,但是为什么消费者会买你的而不买别人的?”

“你的价格低,别人也可以价格低啊,这又不像乐康整形一样,有技术壁垒在?”

定了定神,苗蕾又想到一个问题。

“这就要看你怎么讲营销故事了···”

“刚刚你也说了,主要的成分就是那些,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而能够拉开销售价格的,就是在成分里面添加的那点噱头了。比如说,千年人参精华,天山雪莲提取物之类的。”

“不但能在销售的时候跟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区分开,还能够拉高你的产品成本价···”

“这能行?”

苗蕾表示怀疑。

“当然可以。到时候我找人给你拍个广告,你自己当女主角,乐康雪莲精华面膜,保湿修复,淡斑美白,苗医生为自己代言。”

“去你的,雪莲是治月经不调的···”

“我就是那么一说,你如果真想弄得话,可以弄一些芦荟的成份混合进去。”

“嗯···”

听江南说起芦荟,苗蕾点了点头,“芦荟倒是确实有嫩肤收敛,增白保湿的效果。”

“明天我跟柳师姐商量商量,再问问婉姐的意思。”

话题结束,终于可以作怪了,江南的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钻入了苗蕾睡衣的下面,抚上了腰下那部分隆起。

“其实,我这儿也有点精华,能嫩肤收敛,增白去皱的···”

“坏东西。”

···

因为苗蕾突然间冒出来的这个想法,江南在江城又多待了两天。

柳素英和肖婉自然没什么意见,能给乐康增加一个利润增长点,包括王援朝院长在内都举双手欢迎。

唯一的担心,其实还是跟苗蕾考虑的一样,凭什么消费者买乐康的不买别人的。

但江南对此却是有十足的信心。

乐康整形在江城本地已经小有名气,从就诊患者登记的地址来看,已经开始辐射到周边县市,甚至还有大冶和巴陵的女人到乐康求诊。

所进行的美容项目虽然各种都有,但主要还是集中为三大类。

一个是面部整形,主要是就是割双眼皮。

一个是胸部整形,嗯,往大了整。

最后一个,竟然是重新贴膜,而且重新贴膜好多还是老病人介绍去的。

小冯姑娘向江南介绍的时候,眼神中充满了鄙夷。

扯远了。

既然乐康在江城当地已经小有名气,那再过半年一年,等乐康投资的面膜生产企业投产的时候,说不定已经整个鄂省,甚至大部分华中地区都能产生影响了。

到时候借助医院这个平台,让这个坚持的效果要远远大于科技含量的产品一炮而红,怎么想都没啥问题。

当然,江南还让柳素英和苗蕾回母校找药理实验室的教授,希望能在乐康出资的情况下,调配出一款合适的,含有天然芦荟或黄瓜的面膜成份。

除了出资,还签下合同,承诺在产品投产后,药理实验室可以获得产品销售净利润的百分之十,换来的,是将来产品包装上的“与某某大学联合研制”。

本来只是芦荟一种的,但没人知道从哪儿能大量的弄到这东西,毕竟目前互联网还没有后世发达,但黄瓜的来源肯定能得到保证。

办完这些事儿,江南才跟苗蕾告别,回到了绿城。

···

···

戴局长已经从鹏城回来了,与华威的合同已经签署,甚至从汝南招商局辞职的报告也已经递交了上去。

只不过因为审计和工作交接的问题,流程还没有全部走完。

谢进借着戴局长辞职这件事,在常务会上向Jw黄书记狠狠地发了一通脾气,甚至把江南和港岛新纪元金融的关系也向班子里的成员展示了一遍。

反正事儿出来后,班子里很多人都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江南的英雄事迹。

得知把这么一个大财主的老丈人从体制内给逼走了,汝南今后可能再也没办法像之前一样在港岛顺利的完成招商工作,开会的各位常务们看黄书记的眼神充满了深意。

Jw,本来就是个容易得罪人的地方···

市长在常务会上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他和一把手都得到了消息,十一月份的大会结束之后,汝南班子很多干部的位置都会相应调整,包括他们两个。

华威安排了一组人为戴局长,现在应该叫戴总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设计和测试软硬件,戴局长自己则开始了与各地政府的沟通生涯。

第一站,江南让常凯旋帮他介绍了汴梁一个分管文化旅游工作的杨市长。

如果按照江南前世了解的临安模式,公共自行车项目是与当地公交公司合资运营,应该找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市长才合适。

但汴梁是个旅游城市,市内各处人文古迹众多,而且相互之间的距离并不算太远,戴局长和众位股东商量着,让游客骑着自行车进行深度城市游,也是一个能够打动当地政府的点。

选择汴梁作为第一站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汴梁有一家破产后改制的自行车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