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 第281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第281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家有十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22:40 来源:小说旗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艺形式。

其实不管是诗歌、小说还是电影,本质上都是在表达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寄托。

能够在当前时代流行的文艺作品,都是从极大程度上,反应了这个时代,人民群众最根本的精神需求的。

而电影作为全民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这个年代,不管是在高层,还是老百姓当中,那可是相当有分量的。

这时的电影行业从业者,不管是从导演、摄像到演员,个顶个都足以被称作一句人民艺术家的。

因为这时候拍电影,完全没有后世那种功利和投机,整个电影的剧组,从上到下就只有一个目标,如何将这部电影拍好,拍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样子,拍出这个时代所要展现的精神风貌来。

所以,后世的人回看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这些电影,第一个感觉,便是电影里展现出来一种纯真与淳朴。

甚至还会觉得许多场景的拍摄,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比如拍摄一些战争场面的时候,那可是电影厂真的找到了军区方面帮忙配合,甚至最高的记录,有出动几十万的军队协助拍摄的场景。

这在后世,完全是不敢想象的一个成本,但在这个年头,电影厂要拍摄一部电影,其实所花费的成本并不高。

一般的电影,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就能很宽裕的搞定。

只有一些需要采用特殊场合、道具,以及耗费胶卷的电影,成本才会稍微大一点。

哪像后世拍电影,啥都还没有呢!先把演员的工资算一下,好嘛,几个亿就出去了。

这年头演员的工资,都是各自的原单位发放的,电影厂顶多再给一些津贴罢了。

就像龚雪现在从总政话剧团被春城电影制片厂借调过来拍摄电影,她的组织关系和工资,依旧由总政话剧团那边按月发放。

只不过,额外春城电影制片厂这边,按天数给她每天三元的一个伙食和拍摄津贴。

就这在当时,已经是算多的了。

像后来拍摄《庐山恋》大火的女主角张喻,在一九八三年,从北影厂借调到上影厂拍摄《明姑娘》期间,就由上影厂支付每个月两百元的一个额外津贴,作为张喻的外借报酬。

和龚雪一起来的那位北影厂的大导演,人家每天的津贴也才五块钱。

这位大导演的来头,可真的是不小呢!

他名叫陈怀凯,或许新生代的年轻人,对他的名字数相当陌生。

但他的儿子,或他儿子的儿子名字,一定不会陌生。

他的儿子叫陈凯哥,孙子叫阿瑟,但凡关注一点国内娱乐圈,应该都不会陌生。

而陈怀凯本人,却可以说是实打实的老艺术家,建国前就已经是资深的电影行业从业人员,建国后更是拍摄了《杨家将》、《小兵张嘎》等诸多广为人知的优秀电影作品。

可以这么说,当前国内最顶尖的导演,必然有陈怀凯一个位置。

春城电影制片厂的苏厂长,会亲自到火车站来接人,绝大部分的原因,都是为他而来。

所以……

当龚雪下车后,看着一大堆人朝着自己这边热情地过来,也是被吓了一跳,赶紧往导演陈怀凯的旁边本能的躲了躲。

陈怀凯却是笑着,宽慰她道:“龚雪同志,别怕!他们就是来接我们的春城电影制片厂的同志们。”

“哦哦哦!真好。他们直接到站内来接我们,就免得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了。”

龚雪这才松了一口气。

然后就看到,带头的春城电影制片厂苏厂长,直接热情地握紧了陈怀凯的手,热烈的欢迎道:“陈导,可算把你给盼来了。你能来支援我们春城电影制片厂,是我们的荣幸啊!”

“苏厂长,这话说得就太客气了,天下电影厂是一家。况且,你们让我指导的是海子写的《伤痕》,我真的是求之不得呢!”

陈怀凯也是一番感慨,因为他自身也拥有着类似的被下放的经历,住了几年的牛棚。

第一次看到《伤痕》这篇小说的时候,他的眼泪根本就止不住。

“那看来我们这是……情投意合,一拍即合咯?陈导,你放心。《伤痕》的剧组和剧本,全权由你来把控,我们春城电影制片厂这边只提供资金和协助。

希望我们的合作,可以将海子同志的《伤痕》,完美的呈现在大荧幕上。”

苏厂长也是哈哈大笑,松开了陈怀凯手,然后才看向一旁的龚雪,也是热情地握手欢迎道:“龚雪同志,欢迎你到东北来。你的演技非常好,我们也希望在这三部电影作品当中,看到你的出色表现。”

“请苏厂长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组织的期望。”

龚雪同样也被这份热情给感染,立马保证道。

这个年代就有一点非常好,公对公的单位打交道,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都是相当的友好与顺畅的。

本着大家都是革命同志,加上这年头压根就没有什么利益纠纷,都是为了完成工作的共同目标奋斗,所以哪怕是天南海北不同地方的同志都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这一点,在东北工人的身上,体现得犹为明显。

东北老工业区,既是共和国的长子,也是全国工业发展的摇篮。

从建国后开始,东北向全国各省份的重点工业输出技术工人援助协建,就一直没有断过。

后面建设三线的时候,更是从东北抽调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人老骨干。

所以……

哪怕是从小在上海长大,后来又去京城工作的龚雪,来到了春城,一下火车就能够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东北工业风。

空气当中,闻着的都是工厂飘散出来的煤炭和化工味。

毕竟,这年头饭都吃不饱,国内的厂子压根也不会去考虑什么工业废气排放的问题。

因此像春城这样的工业大城,空气当中常年都飘散着不那么好闻的气味。

本地人倒是习惯了,但是外地人一来,大多都会忍不住掩着点口鼻,不大能接受这种刺激性的气味。

“不好意思呀!这是我们春城的特产,空气里都是工业的味道,哈哈!闻着闻着就习惯了……”

苏厂长请京城来的众人上车,笑着说道。

龚雪微微掩着点口鼻,上了车之后,却是一路四处张望着。

这就到了东北,距离海子越来越近了。

说不定……

突然哪一下,海子就蹦到自己的面前来呢!

只是……

龚雪有点遗憾,海子没有给她寄来照片。

她除了知道海子的具体地址,是白山县红星公社的林家沟生产大队之外,其他的一无所知。

海子长得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呢?

没有照片的话,哪怕海子真的从她的面前走过,恐怕都认不出来。

“不着急!我在东北拍电影,三部呢!恐怕得半年一年的时间了。其中两部,还是海子的作品,还能见不到他么?”

龚雪安慰着自己,心中满怀着期待。

毕竟,这年头作家的地位非常高。

一般作品被拍成电影,作家本人是肯定要到现场来给剧组做一些指导性意见的。

几辆接人的吉普车,开回了春城电影制片厂。

众人下车后,却是难免有些失望。

因为春城电影制片厂的历史悠久,建筑和厂区都比较老旧。

包括居住的宿舍条件,也只能说是一般吧!

从京城来的诸位,还以为东北工业发达,经济发展得好,来这里拍戏,待遇会更好得多呢!

龚雪倒是不在乎这些物质上的条件,她将自己的行李搬进了春城电影制片厂的员工宿舍。

带她来的一位女同志,笑呵呵地说道:“龚雪同志,我们这条件简陋,你多担待着一些。”

“大姐!都是革命需要,而且有单独的房间,开水和厕所都齐全,已经是很好的住宿条件了。”

龚雪一边整理着床铺,一边笑着说道。

然而……

就在这个时候,带她来的大姐,却是一句话,让她整个人激动得差点都要蹦起来了。

只听这位大姐侃侃而谈道:“我们厂原本人不多,这一层宿舍楼都空挺久的了。多亏了大作家海子,帮我们厂揽了大活,招了不少新人进来,控制的宿舍楼才陆续启用的。

你们这些京城来的同志,还真别嫌弃。连人家大作家海子,住的屋也和你们一样。

诺!海子就住在你对门这间,听说你是要演他的作品,那可得和他好好沟通交流一番呢!”

“什么?大姐,你……你说什么?海子同志,就住在我对门那一间宿舍么?”

哗啦一下!

幸福来得真的是太快太突然了!

前一刻,龚雪还在那踌躇担心着,害怕这一次到东北来个半年一年,结果却依旧连海子的面都见不到。

结果下一秒,就从大姐的口中,获悉自己居然就住在海子的对面?

瞬间……

龚雪看这简陋的小屋子,是哪哪都顺眼得不得了啊!

“是呀!是厂里分配给海子同志的,只不过,海子同志之前不怎么住在厂里,偶尔来过夜休息一下吧!

最近倒是听说海子同志,在春城第十一高中上学,所以这个宿舍就成了他常住的居所了。

这不……马上要傍晚五点了,应该过不了一会,海子同志就放学回来了……”

大姐非常自然地笑着说道,可她又岂会知道,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响鼓锤一样,狠狠地敲打在了龚雪的心房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