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 第266章 大俗大雅,吾弗如也!

对于《人民日报》社的编辑们来说,海子的来稿,绝对是每一个人都想要先睹为快的。

所以,当有编辑说,收到海子最新来稿的小说《亮剑》时,包括主编张光年在内的所有编辑,全都聚拢了过来。

“呀!真的是海子的稿子,太好了。原来海子这么久没有来稿,是在憋这么一泡大的呀!”

“去去去!说的什么话啊!怎么能这么形容呢?简直是有辱斯文。”

“《亮剑》?海子这是要写什么小说,这么厚,字数不少吧?”

“抗日小说!天哪!海子居然又转型了,不写《伤痕》那样的伤痕文学,转而写起了抗日战争期间的小说,说的好像是一名八路军独立团团长的故事……”

“快快快!你赶紧看,拆开来,大家一起看,速度快一点。”

……

在第一个发现的编辑看完第一页之后,大家就开始抢着看了起来。

盛名之下,自然没有虚士。

林火旺的笔名海子,已经不是当初投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籍籍无名的新人了。

如今的海子,可以说是中国新生代文学圈当中,最负盛名的诗人和作家。

不管是他的诗歌,还是他写的小说《伤痕》,都获得了绝大部分文学领域专家们的肯定与认可。

更不用说,广大的文学青年们,对于海子的狂热追捧,更是让其成为了大众偶像。

“好呀!太棒了。我是真没想到,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文学创作,竟然还能写出这般的新意来。

快意恩仇,这个独立团的团长李云龙的形象,简直是太……太生动了。

而且,我是查过资料的,知道在我们八路军的干部队伍当中,是有不少像李云龙这般带着匪气,却一心抗日,能打硬仗的指战员的。”

第一个看到《亮剑》的编辑,看完一个大章之后,大呼过瘾,丝毫不吝啬对《亮剑》的赞美之词。

他这般一说,后面还没轮到《亮剑》第一章的很多编辑,立马心里将像是被挠了一样,痒得不行,急忙探着脑袋过去。

幸得,这些编辑日常审稿,都是一目十行,看稿的速度非常快。

很快……

大半本的《亮剑》,在《人民文学》编辑部里传阅完毕。

是的!

为了保险起见,林火旺并没有将一整本的《亮剑》给寄出来,只寄了大半本,剧情大概在李云龙等人上军校那里,还没有涉及到后面敏感的剧情。

哗啦一下!

第一个看完这些内容的编辑,那叫一个神清气爽,猛拍了一下桌子,叫嚷了起来:“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啊!海子这本《亮剑》绝对又能引领一次文学狂潮。

真是难以想象,他才刚以《伤痕》小说开辟了伤痕文学。

现在,我敢肯定,只要他的《亮剑》发表出去,立马又能引领一次抗战小说的亮剑文学风潮来。”

“太棒了!上一次,海子发表的《伤痕》,使得全国各地的杂志期刊,现在刊登的稿子,十篇里面有八篇都是伤痕文学。

这一次,我们《人民文学》将再次走在全国文学杂志的前列,再次以海子的《亮剑》引领新的潮流。”

“主编!主编你快发表一下意见呀!海子这篇《亮剑》,能不能刊登?”

……

所有的编辑,都将目光聚焦到了主编张光年的身上。

张光年则是恋恋不舍地放下最后一页稿子,笑容满面地说道:“如此精彩卓绝的稿子,当然要刊登了!刚好新的一期就要刊印了,马上撤下一篇稿子来。

将《亮剑》的第一章,就放在新一期《人民文学》的第一篇上。

哈哈!这一次我们《人民文学》又要大出风头咯!”

不过这个时候,却有编辑谨慎地提出了一点疑问道:“主编,可是海子的这篇《亮剑》看起来,还没有完全写完呀!

这要是我们刊登出去了,他后面的内容迟迟没有寄过来,或者寄过来的内容,问题很大,那怎么办?”

“切!你担心这个做什么?那可是海子呀!海子让我们失望过么?”

“就是了!既然海子将稿子寄给我们,就是对我们《人民文学》的信任。我们可不能辜负了海子的信任,更加要相信海子。”

……

最后,依旧是主编张光年一锤定音道:“海子的稿子,必须发,马上发!”

不仅如此,张光年立马就让在场的这些编辑们放出风去了。

几乎是一个下午的时间,整个京城的文艺圈,都知道了大诗人大作家海子又要发新作了,而且依旧是让整个《人民文学》编辑部都觉得震撼的新类型作品。

哗啦一下!

消息又从京圈传了出去,电话电报齐发。

一天的时间之内,全中国有点影响力的文艺工作者们,都知道了海子发新作的消息,就在下一期的《人民文学》上。

立马就将大家的好奇心给勾了起来,业内纷纷在猜测,继《伤痕》之后,海子的新作品会是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呢?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消息传到作协大院,巴老和钱老也借此笑谈了起来。

“巴老,这个海子真是了不得。寻常文人,往往是十年磨一剑,一辈子能有那么一两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就非常了不得了。

可是你看看,《伤痕》才发布多久呀!海子又来新作了。

看张光年放出来的消息,定然质量不俗,否则他不敢这么肆意的将牛给吹出去的。”

钱老倒是很清楚,这是《人民文学》主编张光年的一点小聪明。

将期待拉高起来,到时候《人民文学》新一期的销量肯定又能再创新高了。

巴老也是哈哈笑道:“所以我就说嘛!将《人民文学》交给张光年来打理,是找对人了。

海子是个好同志呀!之前的《伤痕》发表,就启发了我们无数的文艺工作者们。

这段时间内,涌现出来的伤痕文学,就有不少的佳作。

所形成的影响力,也反作用于主流的意识形态了。

前些天,我和老人家聊天的时候,就提到过这件事。

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们,应该要清楚明白一件事,创作是要为思想为意识形态服务的。

通过我们笔下的文字,去阐述我们的思想和理念,去反应和表达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去抗争存在的那些不公,这才能赋予作品更深度的意义与职能。

像海子同志,就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棒的诗人与作家。

老人家点名表扬了海子,我们作协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引领我们的作家,着眼当下,展望未来,用笔下的文字,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多做思想上的引领……”

巴老看得更加透彻,钱老听了也是连连点头称是。

……

而另一位文学泰斗郭老,听闻到海子又出新作后,也是心痒难耐。

他想要马上看到海子的新作品,但《人民文学》的新一期,还要在几天以后才发行。

所以……

按捺不住的郭老,竟然直接喊来了两名学生晚辈,让他们陪着自己一起到《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部去。

咚咚……

“张主编!郭老来了。”

当郭老的学生,敲开《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大门。

里面的主编张光年和一干编辑们,立马有些受宠若惊起来。

毕竟,这两年随着郭老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他几乎都窝在小院里养病,从来不出门。

连人民大会都托病没有去参加,可今天却亲自登门到《人民文学》来拜访,如何能不让编辑部的众编辑们大惊大喜呢!

“快!郭老,快快有请,里面请。”

张光年其实心里很清楚,郭老绝对是被海子的新作给吸引来的。

但是,他却还是要装一下腔调的,请郭老在编辑部内坐好后,才笑吟吟地递上茶水问道:“郭老大驾光临,不知道所谓何事?是否是对我们《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工作,有什么重要的指示?”

郭老则是摸了摸下巴的胡须,笑了笑说道:“光年,你这是明知故问。我这是闻香而来,海子新作的香味,已经飘满四九城,可否先端上来,让我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家,先品尝品尝呢?”

“郭老说笑了,您的身体,那是要长命百岁的。”

见郭老直叙来意,张光年也不藏着揶着,让人直接拿来海子的手稿,把《亮剑》这篇意义非凡的抗战小说,展现在了郭老的面前。

“《亮剑》?这是……一本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说?有意思!真有意思!海子的创作,似乎没有瓶颈,风格多变,天马行空……妙哉!妙哉啊!”

就这样,郭老在《人民文学》的编辑部里,先是一阵夸赞之后,便立刻沉迷进《亮剑》的故事世界当中去了。

而所有的编辑们,也都没敢乱动,就这么静静地陪着郭老,整个办公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众人的呼吸声,以及郭老翻书页的沙沙声。

一直到天都黑下来,郭老才一副仿佛过了半个世纪般,缓缓放下书稿后,再次赞叹了一声:“《亮剑》之妙,大俗大雅,吾弗如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