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六百二十三章 谁让他是当大哥的呢

“哥,你咋才回来啊?为了等你,我都在家住好几天了。”

来的是三红,开口就埋怨上了。

“找我啥事?”

“哥,当初说好了的,你不会忘了吧?”

李天明苦笑:“还惦记着进城呢?”

本以为生了孩子,三红也该消停了,谁知道这丫头还没打消进城的念头。

“我妈说的,等孩子生下来就不管我了。”

“进屋说吧!”

李天明心里清楚,三红的性子执拗,认准了的事,撞了南墙都不回头。

他就算劝阻也没用,就算他不帮忙,这丫头说不定啥时候就自己跑城里去。

“三红来啦!”

“嫂子,小四儿睡了?”

“刚放下,找你哥有事?”

宋晓雨说着,看向了李天明,显然她也猜到了三红这会儿过来的目的。

孩子都拴不住三红的心,他们做哥嫂的劝也没用。

“你先说说,进城打算干点儿啥?”

关于这个问题,三红还真考虑过了。

“哥,咱们村做的方便面在城里买得那么火,我干这个咋样?”

批发零售,这倒是个路子。

三红上一世真正把事业做大,就是在县城里搞自行车专卖,进入新世纪之后,又开始做电动车的代理。

现在想搞方便面的批发零售,路子都是一样的。

“和学振商量了吗?”

“他都听我的!”

李天明知道,三红这是铁了心要去外面闯一闯。

“孩子咋办?”

三红的孩子还没过百天呢。

“我婆婆给我带,等我在城里站住脚,再把孩子接过去,以后……让孩子在城里上学。”

嚯!

有这个想法本身就不简单。

现如今农村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不怎么重视。

有本事往上考,家里就供,考不上就回来种地。

不做睁眼瞎,就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了。

三红能想到让孩子去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倒是让李天明刮目相看。

“你有打算就好,这样吧,我明天去海城,先看看能不能给你解决住的问题,你想要做生意,总不能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总得有个店面,还有就是……光卖方便面不行,还得有其他的东西,我再去物资局看看,给你找个进货的渠道。”

谁让李天明是做大哥的呢,家里这些弟弟妹妹有事找到他,他没法不上心。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三红终于笑了。

“我就知道,哥一定帮我。”

“少来这一套,做生意没你想的那么容易,你得做好了吃苦都准备。”

“我不怕吃苦,哥,你放心,路是我自己选的,再苦再难,我也能咬牙坚持下去。”

得偿所愿,三红兴高采烈的走了。

“天明,我还真挺佩服三红的,供销社的工作那么好,她说不完就不要了。”

如果换作宋晓雨的话,她能安安分分的在供销社干一辈子。

“这丫头心野,以后少不了要栽跟头。”

“你呢?”

要说心野,这么多兄弟姐妹中,还有谁比李天明的心更野。

要不然村里的养殖场、果木园、蔬菜大棚,还有村口那一大片厂房是咋来的。

“我?我不一样,三红是闷头闷脑的乱闯,我是……谋定而后动!”

说着,看向了躺在小被窝里呼呼大睡的小四儿。

“老闺女睡得挺实啊!”

多年的夫妻,宋晓雨还不知道李天明在打什么哑迷。

“东屋今天没烧炕!”

“没事,我火力壮!”

宋晓雨白了嬉皮笑脸的李天明一眼。

“贫死你!”

东屋的灯亮了一下,很快又熄灭了。

转天,李天明吃过早饭又出了门,开车直奔海城。

先去了钢铁厂找孙立,要给三红在海城安个家,这事也就孙立能办。

“这还不容易,厂里原先在和平里有一片平房,是给职工的福利房,后来盖了楼,搬走了一部分,还有些空置的闲房,你要用的话,我走个手续就行。”

“不会有麻烦吧?”

李天明知道,厂里有些青工还住集体宿舍呢。

“这能有什么麻烦的,放在那里也是空着,你不知道,那些等着分房的都盯着下半年开工的职工小区二期工程呢,现在就算是给他们分房,恐怕都没人愿意要。”

谁不想住新楼房,一旦分了老旧的平房,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后续的分房资格。

“那行,等回头我带着我妹过来,让她自己挑。”

李天明没想到住的问题,这么容易就解决了。

“孙哥,您上回和我说的那个事,现在有眉目了吗?”

孙立起身,把办公室的门关上。

“就差最后的公示了,我大伯最近已经开始和李叔交接工作了,我估摸着……最多下半年,就得正式公布。”

李学军能再进一步,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天明,我正好有事找你,你上回和我说的,在京城买房……有门路吗?”

这个事,孙立和马小云商量过后,一直决定,紧跟着李天明,绝对没亏吃。

“有啊!咋?和嫂子商量好了。”

孙立笑道:“跟着你学,还能吃亏了?”

李天明也跟着笑了:“我给你个地址,你有空去京城,先找天亮,让他带你去找一个叫黄老四的人,这个黄老四有这方面的资源。”

“天亮?天亮在京城?”

李天明点了下头。

“他不是……”

“出了点儿意外。”

接着李天明把天亮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虽然违反战场纪律,但这事没啥丢人的,李天明也不怕被别人知道。

“天亮是真爷们儿!”

孙立听了,也不禁连声称赞。

“天亮站在咋样?”

“他的老营长帮忙,现在留京城,在西城分局当刑侦大队的大队长。”

嚯!

“这可是正科级的干部了!”

孙立说着,也不禁在心里感叹,农村出身都两兄弟,如今一个比一个混的好。

“不说这个,孙哥,钱凑手吗?京城现在的四合院可不便宜,你要是差钱,随时和我说。”

“不用,钱……我还有!”

上次刚和他说这事的时候,还哭穷呢。

李天明也没戳破,三红的住宿问题解决了,他还得去物资局,进货渠道只能找周振国想办法。

一直等到下午,周振国才回来。

最近市委正开会研究上面下达的新文件,还是关于经济这方面的。

最近南边的改革进城越来越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沿海城市。

尤其是……

个体经济。

关于这个现在从上到下的争议声很大。

有人认为个体经济自由散漫,一旦任其发展,会动摇根本。

也有人认为个体经济会丰富市场活力,对经济环境带来正面的影响。

各地对此的态度都不一样,上面的意见是先看看。

“杜主任是什么态度?”

“不鼓励,不支持,不阻拦。”

还是继续观望呗!

“那要是现在申请个体经营执照呢?”

周振国笑了,他就知道李天明是个聪明人,一句话就问到了根子上。

“这事你得去找卢局,他管这个。”

明白了!

不公开宣传,可要是有人跨出这一步,也不会设置障碍。

“要是真干起来,进货渠道您这边……”

“只要是合法经营,我难道还会使绊子?”

李天明要的就是这句话。

“得嘞,周局,谢谢您了!”

“谢我做什么?我可什么都没说。”

“明白,我也什么都没听见!”

改革的关键转型时期,人人都要小心些,尤其是处在领导岗位上的。

离开物资局,李天明接着又去了商贸局。

现在各个衙门口的工作职能范围还没细化,基本上都是大衙门口一把抓。

说了要办个体经营执照的事,卢源倒是很痛快,都不用三红出面,李天明就给代办了。

在填写经营范围的时候,李天明把能想到的,全都给加了进去。

上面有人好办事,卢源看过以后,也只是玩笑了两句,然后就给批了。

从商贸局出来的时候,李天明手上已经多了个盖着公章的营业执照。

上了车,李天明又去了此行的最重要一站,轻工业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