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四百八十六章 起风了,猪也该飞了

“我准备在这边,紧挨着电饭煲厂,再建一个车间,专门用来生产空气炸锅,还有路对面,罐头厂左边,建一个……”

“等会儿,等会儿,你说慢点儿。”

李学国听李天明说了半晌,脑子明显跟不上了,赶紧将他拦下。

那天,李天明向李学庆介绍过他准备大展的宏图,李学庆回到家以后,怎么想都觉得心不安,于是,第二天给李学国打电话,想要找他打听一下政策上的事。

别的事,他不懂,也帮不上忙,能做的只有当李天明这一步跨出去的时候,落地稳当一些。

又过了几天,李学国便到了李家台子,这才有了眼前的一幕。

知道李天明要搞大动作,可李学国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大。

感觉大跃进那几年,步子都没疯成李天明这样。

“不怪学庆不放心,你这心思也太大了吧,真要按你说的,把这些厂都建起来……”

还不得引来全国瞩目。

“也不是一下子干完,就是个初步的计划,先定下个目标,具体怎么干,还是得慢慢来。”

李天明嘴上说着慢慢来,可却没打算将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拉得太长。

眼瞅着风就要起来了,猪也该到了上天的时候了。

李天明可不想落于人后。

上一世,他光顾着全家人的吃饭问题,根本没心思关注政策上的事。

只记得有段时间,村里的大喇叭一天到晚的反复宣讲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政策改革。

可改革开放到底是哪一年开始的,李天明也说不清楚。

那股风吹到北方,好像已经是80年代了。

当时,他能感受到最大的变化就是,做小生意的突然多了起来,县城里还有些小商贩经常将“南方货”这三个字挂在嘴边。

后来在网上也了解到一些相关的信息,改革开放始于南方某特区,是中国最先与世界接轨的地方。

再加上,最近李天明能感觉到,风向越来越不一样了。

要是不抓紧时间,可能就要被别人抢占先机。

“你说的那个空气炸锅,到底是个啥东西,我就听说过油炸,这空气……咋炸?”

“您要想知道原理,我带您去找吴老师,她比我解释得更清楚。”

李学国闻言,连连摆手。

“还是别了!”

他经常来李家台子,也曾接触过那位吴月华老师。

印象当中就是个倔脾气的小老太太。

人家可不管他是不是县革委主任,三句话听着不顺心,立刻就开怼。

“天明,你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不光李学庆担心,李学国心里也觉得不踏实。

他虽然想让李家台子来做永河县发展经济的急先锋,通过李家台子来带动县内其他地区的发展。

可是……

李天明一下子就要把摊子铺得这么大,万一出事咋整?

毕竟现在的中枢,老人家在领导层中的排名还并不算高。

“敢想就得敢干,叔,您这是要给我敲退堂鼓?”

呃……

臭小子,不识好人心。

“钱呢?你要做成这么大的事,资金可是个大问题。”

政策上的事先不管,李天明又要建厂生产那个空气炸锅,又要建车间生产别的东西。

建厂房要钱,购置相应的设备也需要钱。

资金的问题怎么解决?

“坚持集体领导这一点,坚决不准动摇!”

李学国突然想到,李家台子的这些产业,占股最多的就是李天明。

虽然不清楚李天明这些年到底得了多少分红,可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看过县里储蓄所,关于李家台子这些企业的账目,往来资金的数目,他都不免心惊。

这小子该不会是动了,自己投资建厂的心思吧?

别的事,李学国都能支持,唯独这件事,在他这里就通不过。

独立投资建厂,李天明要干啥?

当资本家啊?

这还了得。

“您想啥呢,我又没疯。”

李天明倒是动过这个心思,但还没等酝酿开,就被他自己给掐灭了。

私人建厂,至少还得再等十几年,政策才会松动。

现在?

他要是敢这么干,消息不等传到王作先的耳朵里,李学国第一个就得把他给镇压了。

傻子瓜子了解一下。

要不是老人家及时出面,提出要对“傻子瓜子”采取包容态度。

老年头儿怕是挺不过那一波冲击。

“我是给你提个醒,千万别动歪心思。”

李学国也很看重李天明,可不想他一时不慎,铸成大错。

“叔,您放心,集体这面旗,我扛起来了,就没想过撂下!”

李家台子的企业为什么经历这么多的风浪,都能挺过来,中枢那边针对他们的行为,曾多次展开讨论,甚至认为李家台子的企业性质带有明显“Zb主义”的声音还占据了上风,却还能一直到现在都平安无事。

关键就是其集体属性,坚持集体领导。

“你明白就好!”

李学国见李天明没犯糊涂,也就放心了,既然他要干,就由着他吧,要是被他给干成了,未来永河县在海城的行政单位中,绝对能一飞冲天。

越想,李学国的心里越畅快,看着眼前的这一大片荒地,心里想的却是未来某一天,工厂林立的情形。

“既然你都想好了,我就不说啥了,需要县里做什么,你只管说。”

话刚出口,不等李天明说话,李学国连忙又补充了一句。

“资金支持除外,我可没钱!”

永河县被白江涛折腾了一通,县财政账面上的钱,被浪费了好些。

就连李家台子占地的这笔款子,也用来顶被白江涛挪用的那笔钱了。

如今县里方方面面都需要钱,尤其是去年大地震中,被损毁的公共设施,李学国这位当家人现在也是捉襟见肘,之前甚至想过来李家台子化缘。

“叔,您踏踏实实的,就算是缺钱,我也不能向您开口啊!”

一个穷衙门,能榨出几两油。

“到了动工的时候,需要用到的红砖,还有砂石料,县物资局可得敞开了供应。”

李学国在心里盘算了一番,点头道:“钱到位,我亲自去烧窑都行!”

永河县如今当真是精穷了,县财政那点儿收入根本不够用,市里的资金支持又很有限。

李学国突然发现,李天明要建厂,对县里也是个机会,供应一部分原材料,还能缓解一下财政压力。

好事,天大的好事!

还不光如此,建厂就要用地,这土地……

可是国家的啊!

“叔,您要是不当领导,改行去做生意,肯定是把好手!”

“别扯淡,跟你说正事呢,你要把这么大一片地都给占了,可别想仨瓜俩枣的就把我给打发了!”

“干啥,干啥,学国,要打劫啊?亏你还是咱李家人。”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李学庆,见李学国要伸手,哪还忍得了。

“说啥呢,打劫?国家的地难道让你们白占啊?”

利益问题,李学国也是坚决不让步。

“我也不占你们的便宜,这么大的一片地,每年……”

李学国伸手一划拉,恨不能把苇海都给划进去,李天明赶紧把他的胳膊给拉住了。

“叔,要不了这么多,再说了,我也没说一次性都给占了,咱们还是……一笔一笔的算吧!”

上桌就要把大菜给端走,哪有这么办事的。

计谋没能得逞,李学国暗道可惜。

“行,就按你说的,一笔一笔的算,我不占你们的便宜,可你们也别想占国家的便宜!”

李天明闻言,和李学庆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下了个决定。

今天中午,绝对不管李学国的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