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四百六十九章 慈不掌兵,义不经商

“哥!我认真学了!”

天和站在李天明面前,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

复习班最近又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天和的成绩有了一些进步,但除了语文和政治以外,数学、化学和物理还是通通不及格。

拿到成绩单的时候,天和是真觉得天都要塌了。

和他那糟糕的成绩相比,天敬和天元这次双双考进了前十名。

李天明半晌没说话,天和顿时感觉喘气都费劲。

即便是面对李学军的时候,天和都没这么紧张过。

生怕下一秒,一个大脖溜子抽过来。

“天明,天和还是……进步了!”

宋晓雨见状,也帮着说话。

李天明把成绩单折好,放在桌子上,抬手在上面轻轻拍了两下。

“时间不多了,你这个成绩,能考得上哪?该说的话,我也说不少了,前程是你自己的,你要是不当回事儿,就别指望别人帮你,行了,回屋看书去!”

天和闻言,如蒙大赦,赶紧拿着成绩单回了西厢房。

天敬和天元还在学习,看到两个弟弟,天和感觉脸上一阵发烫。

年纪轻轻的大小伙子,谁还能不要面子。

真要是两个弟弟都顺顺当当地考上大学,他连根毛都没考上……

往后怕是家里都没法待了。

“天敬,你……过来给我讲讲!”

转天就是天满和乔萍结婚的日子,李天明带着全家人,还有李学工一家,李学农一家乘公交车到了市里。

见三个儿子都没跟着回来,李学军和严巧珍也知道是咋回事。

有李天明盯着,他们两口子放心。

婚礼并不隆重,这也是两家人共同商定的。

这年头,人们普遍认为离婚和再婚并不是啥光彩的事,低调一些,是那个意思就行了。

只要往后两人能好好过日子,仪式什么的都不重要。

李学娟一家也来了,只是少了杨维德。

对这位大姑,李天明全程无视,早就撕破脸,没必要还顾着面子上的那点事,委屈了自己。

而李学娟也依旧硬撑着她那莫名其妙的骄傲,真不知道她到底有啥可牛气的?

一个普普通通的盐厂工人,每个月赚那几十块钱的死工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

家里老大杨红文现在都22了,因为没房,连个媳妇都说不下。

还牛?

牛个六啊!

李天明懒得搭理李学娟,对他们家的事,也只会当成笑话看。

两家的至亲在一起吃了顿饭,这婚就算是结了。

希望这一世,天满往后的日子能……一切顺遂吧!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时间也被按下了快进键。

六月中旬,按照规定,海城组织了一次预考。

报名高考的人数太多,必须先进行筛选,只有成绩合格的,才能真正踏上高考的考场。

等待成绩的这几天,天和就好像丢了魂一样坐立难安。

担心自己连走进高考考场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好在,他这段时间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成绩虽然不咋样,但还是通过了预考。

整个李家台子高考复习班没通过预考的只有牛家店的一个知青。

这人倒是很看得开,他已经在村里结了婚,孩子都有三个了,参加复习,也只是想试一试,现在没通过预考,也不觉得多遗憾。

结束了预考以后,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也变得更加紧张了。

天和三兄弟每天都要在学校待到10点多才回家,回来以后,还要接着学,一刻都不敢放松。

天敬和天元靠的是自觉,至于天和……

完全是被逼的。

两个弟弟这么努力,他好歹是做哥哥,总不能被弟弟落下太多。

真到了高考结束,天敬和天元都考上了大学,就自己名落孙山,用天和的话来说。

面子上过不去。

更何况,还有李天明在一旁盯着,天和就算偶尔动了想要偷懒的心思,也会自行忍住。

下地干活的滋味,他是不想再尝一遍了。

学习上的事,李天明帮不上忙,只能叮嘱宋晓雨平时多做点儿好的,给家里的几个考生补充营养。

到了七月,钢铁厂职工宿舍也要开工了。

李天明亲自带着张学振、李光强,还有三百多号工人出发前往海城。

这次进城揽工的名额,是从整个大柳镇选的。

李家台子这边,李天明提前和李学庆打过招呼,如今村里除了之前退股的那十几户人家,乡亲们靠着厂里的分红,家家户户的日子越来越好,这次也就不参与了。

“孙哥,村里事多,我在这边待不住,工地上的事,我都交给学振和光强了。”

李天明之前也曾带两人和孙立见过面,对他选的这两个人,孙立也很满意。

一个老实稳重,一个机灵精明。

最重要的是,这两人是李天明未来的妹夫,有这一层关系在,既不用担心两个人不上心,也不用担心李天明做甩手掌柜。

“他们这边有啥事,孙哥,你多费心!”

“没说的,都是自己人,我还能不照应好了!”

孙立接住李天明递过来的烟。

“待遇还和当年一样,全都参照厂里工人的标准,平时要是遇到别的事,让他们随时来找我。”

把张学振和李光强等人托付给了孙立,接着,李天明又去和孙福满见了一面。

孙福满最近也忙得很,既要组织厂里的生产工作,还要应对某些人的反攻倒算。

时代变革的关键时期,出现一些乱相在所难免,毕竟,谁也不会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李天明待了没一会儿,孙福满又要去冶金局开会。

“工程上要是遇到事,就去找孙立,让他负责解决,他解决不了的,直接来找我。”

“孙叔,有您这句话就行,得嘞,您忙着,我就不打扰了!”

在钢铁厂待了一个星期,李天明也要回村了。

市物资局又下了新的生产任务,出口创汇的大事,要比工地上的事重要得多。

“遇到事解决不了的,就去找孙立,这帮人,你们得盯住了,规矩我强调好几遍了,谁要是违反规定,记住,该开除的时候,坚决不能手软,慈不掌兵,义不经商,这个道理,你们得记住!”

这次进城的,绝大多数都是张学振和李光强的亲戚,对此李天明也没说啥。

人之常情,有好处了,谁不先想着自家人。

“还有,平时多向二建来的技术员、监理学习,技术攥在自己手里,这才是真格的。”

来海城之前,李天明也曾和两人提到过,往后城里的基础建设项目会越来越多,他们这次要是把活干好了,名气打出去,将来未必不能在这个领域闯出一番事业。

李天明说的这些,两人虽然不是太懂,但是,大舅哥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把事情交代清楚,李天明转天回到村里。

家都没顾上回,先把天生和张丽梅叫到了一块儿。

“下一批的订单!”

两人连忙接过去,先看上面的数字,然后再看交货时间。

“咋样,你们这边有啥问题吗?”

上一笔订单要七月底交货,现在还没完成呢,新的订单就下来了。

时间上……

“我这边没问题!”

“我也没问题!”

李天明本来还想说些鼓劲儿的话,现在看来,根本没必要。

“行,既然都没问题,明天把这笔订单的生产计划给我。”

正说着,李天明听到外面一阵汽车发动机的声响,等他出来,便看到天洪正开着那辆大解放,从厂门口经过。

“你小子……”

话没说完,李天明便注意到大解放的车斗里,站着一帮人,正是村里的那些知青,天和、天敬、天元三兄弟也在。

“哥!你啥时候回来的?”

“刚到,你这是……带他们去哪?”

“县城啊!哥,明天就是那个……高考了!”

高考?

李天明这些天一直泡在工地,早就把这件事给忘到了脑后。

“把我东西送家里去,我来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