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四百二十一章 会亲家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四百二十一章 会亲家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20:52 来源:小说旗

几年没见面了,肯定有说不完的话,这个时候过去打扰,确实不太合适。

反应过来,李学军不禁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这个当大伯的,居然还没有侄子想得周到。

“对,是得让小琪和她爸妈说说话!”

说着又坐了回去。

“大伯,一直没顾得上问,天和、天敬的工作咋样了?”

说起两个儿子的工作,李学军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都安排好了,天明,真是多亏了你!”

两个二十郎当岁的半大小子,整天在街面上闲逛,都成李学军的一块心病了。

天敬还好,天和从小就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一直这么下去,李学军真怕天和学坏。

本来已经和严巧珍商量好了,实在不行就让他们两个下乡,走走孙福满的关系,看看能不能给安排到李家台子。

别的事孙福满不敢管,这点小事总不能还推辞吧!

万没想到,孙福满为了安抚李天明,居然直接抛出了两个岗位。

如今天和被安排到了连铸车间,天敬因为能写会画,直接被厂办要了去。

这下问题都解决了,李学军和严巧珍总算是松了口气。

“您说这话是拿我当外人啊?”

李学军闻言表情微怔,笑着摆了摆手:“行,我不说了,往后让他们哥俩再谢你!”

接着又问起了晚上这顿饭是怎么安排的。

席面已经定下了,由他和严巧珍出面陪着靳小琪的父母,可这次靳小琪的哥哥也一起来了,要是同辈人太少的话,倒显得他们李家不够重视。

“把天会两口子叫上,还有天满、天和、天敬,大莲两口子……”

“大莲就算了,孩子太小,没人照顾可不行,我给棉纺厂打个电话,把长宁叫过来!”

大莲和孙长宁如今也是儿女双全,大儿子孙思南3岁了,小女儿媛媛是今年生的,全都离不开人。

“听您的!我去找天满他们打个招呼,下班别走,全都去招待所集合!”

与此同时,招待所这边,靳小琪和靳母好不容易才止住了眼泪。

靳家虽然也免不了重男轻女,但并不像宋晓雨的娘家那样,所有的好处都让宋晓军一个人全占了。

对待几个孩子,靳父靳母还是能尽量把一碗水端平。

按照规定,每家只能留一个孩子,靳立桐是中专毕业,直接分配了工作,已经能帮着家里分担了,只是这样一来,剩下的几个儿女就只能去农村插队。

靳小琪的二哥和大姐刚到岁数,就去了西疆的生产建设兵团。

那个时候,靳小琪的年纪还小,靳父靳母费尽心思想要把小女儿留在身边,当时也曾动了靳母提前退休,让靳小琪去顶岗的念头。

可一旦这么做,家里的收入锐减,生活压力就太大了。

恰好当时,靳立桐的媳妇怀孕,日常开支越来越大,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但是,让小女儿下乡,两口子又实在舍不得。

任凭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轮番来家里做工作,两口子也始终不肯松口,到最后,甚至连靳父单位的领导都出面了。

如果继续留在杭州,靳父的工作都会受影响。

靳小琪眼见留城无望,便瞒着父母填了申请表。

“小琪,都是爸妈没本事,让你受苦了!”

说到受苦……

靳小琪自从到了李家台子,还真没受太多的苦。

除了农忙的时候要上工劳作之外,余下的时间……

一开始在养殖场当饲养员,后来又被安排在电风扇厂做质检员。

而且,这些年地里的农活,靳小琪也早就适应了。

“妈,我在村里真的挺好的!”

上工赚工分,上班赚钱,不但能养活自己,每个月还能往家里寄一笔钱,帮着父母分担养家的压力。

第一次收到小女儿寄来的钱,靳父靳母被吓了一跳,要不是工作太忙脱不开身,怕是早就过来了。

后来在信里得知,靳小琪插队的地方就是上过报纸的李家台子,他们才放下了悬着的心。

可即便如此,夫妻两个还是免不了时时挂念着小女儿。

“小琪,你真的想好了?”

尽管知道现在说这话已经晚了,但靳父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他倒是没有瞧不起女婿是个农民的意思,可一旦靳小琪在这边安家落户,以后怕是真的再没有机会回杭州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国家政策,靳父抗拒不了,可天底下为人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留在身边。

杭州和海城相隔一千多公里,以后想要见小女儿一面,怕是都不容易了。

“爸,现在还说这个做什么?已经定下的事,哪能说改就改的!”

对天亮这个未婚夫,靳小琪还是非常满意的。

两人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天亮就赶着回部队了,但靳小琪自问看人还是很准的。

唉……

靳父叹了口气:“你想好就行,往后不在爸妈身边,照顾好自己,有事就给家里写信!”

说着说着,靳父也感觉心头泛起酸涩。

靳小琪见状,同样是一阵默然。

“爸,妈,大哥,你们先休息吧,等晚上天明哥说要给你们接风!”

听靳小琪提起李天明,靳父靳母也不禁想到了刚刚见过面的那个年轻人。

确实如靳小琪在心里说的,是个顶有本事的人。

只报了个名字,就能安排他们住进钢铁厂的招待所,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天色傍黑,李天明一行人也陆陆续续地到了招待所。

双方见着面,又是一阵寒暄。

“亲家,一路辛苦了,我是天亮的大伯,现在才过来,实在是怠慢了,千万别见怪!”

李学军也是个场面人,说出来的话四平八稳,让人挑不出一点儿毛病。

“不会,不会,我们来得匆忙,已经很打扰了!”

说着话的工夫,孙立也到了。

“天明,现在开席?”

李天明去问了李学军和靳父的意见,一帮人接着又去了招待所的食堂。

何师傅得了孙立的吩咐,这一桌的席面拿出了十二分的本事,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端上桌,靳父靳母见了,不禁暗暗点头。

吃的好坏无所谓,关键是李家人的态度,能这么重视他们娘家人,也是看重靳小琪的表现。

想来小女儿婚后的生活,应该不会让他们操心了。

“亲家母,往后小琪嫁到我们家,您和亲家只管放宽心,绝对不会让小琪受一丁点儿委屈。”

严巧珍同样为人母,心里自然清楚靳母最担心的是什么。

“放心,放心,小琪年纪轻,往后还有好多事,要您多指点。”

靳小琪虽然在信里,也会提及李家的情况。

可是没亲眼看到,靳母始终觉得不踏实。

现在真的见着了,反倒是……

更不踏实了!

小女儿未来婆家的条件未免也太好了。

女婿的大伯是钢铁厂的处级干部,堂兄弟们都在国企上班,亲哥哥是李家台子的能人。

还有女婿自身更是部队的军官。

两相对比,他们只是个普通家庭,两口子都是工人,门第不相当,感觉倒是自家高攀了。

可事已至此,靳母也只能把一切往好处想。

但愿女儿婆家都是和善的人。

现在只剩下女婿还没见着,之前靳小琪的家信里曾寄过来一张天亮的照片,看着浓眉大眼,挺受端详的。

就是不知道人品如何,是不是真的像女儿说得那么好。

“亲家母,别撂筷子,多吃菜!”

“哦!好!”

心里装着事,这么一桌丰盛的宴席,靳母却也尝不出味道,只想着赶紧结束,回去以后,有些话要仔仔细细的叮嘱小女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