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成身退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成身退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20:52 来源:小说旗

自从去年年底之后,李天明就再也没见过王作先了,年初去了趟海城,结果连王作先的面都没见着,只是听刘秘书说,王作先的情况不是很好。

时隔半年,再次见到王作先,感觉他明显消瘦了不少,倒是精神头一如当初。

立刻有一起来的乡亲上前,接过了担架。

说是担架,其实不过就是一块门板。

“天明,你怎么在这儿?”

来的路上经过李家台子的时候,王作先还曾想着拐进去看看,但又实在担心永河县城的情况,准备晚上抽时间再去。

没想到却在县城见到了李天明。

不等李天明说话,李学国便替他答道:“天明是来帮着救灾的,李家台子一共来了三十多人。”

如果不是那辆大解放实在装不下了,来得还会更多。

王作先闻言,心里感到了些许安慰,他果然没看错人。

“村里的情况怎么样?”

“没多大事,塌了几间土坯房,就是……有个女知青的腿被砸断了,已经送过来做了手术!”

听到人没事,王作先就放心了。

“王主任,我们还得去救人,先不和您说了!”

王作先点点头:“注意安全!”

余震时不时的发生,之前在救人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人被砸伤了,好在并不严重。

临近天黑,海城市发来的救灾物资,防疫物资,还有人员终于赶到了。

王作先当即指示,先搭建帐篷,救治伤员。

只有将受灾群众安顿下来,局势才能初步得到控制。

人手多了,干起活来,也是进度飞快。

天黑之前,县城几个比较空旷的地方,搭起了成片的帐篷。

有了栖身之所,吃着热乎的饭菜,人们的情绪也渐渐平稳,只是被埋在废墟下的亲人还不知道是死是活,实在让人揪心。

呼……

李天明披着件雨衣,靠着一处断墙坐下,顾不上脏净,三两口就把手里的馒头给吃了下去。

肚子里有了粮食,感觉力气又渐渐地恢复了。

不远处的一个帐篷里亮着灯,王作先正和永河县委的领导班子,商量接下来的救灾事宜。

“县医院这边已经清理干净了,一共有……”

李学国说着,突然感觉嗓子一阵干涩,好半晌才接着说道。

“两名医生,四名护士遇难,另外还有十三人不同程度受伤。”

王作先强撑着沉重的心情,问到:“确定没有漏掉的?”

“已经让县医院的院长、副院长,还有各个科室的主任确认过了,没有漏掉的!”

“县里的中学和小学的情况怎么样?”

“地震的时候是在半夜,小学校里除了门卫没有人,中学……”

永河县一共有两所中学,其中高中部大部分都是住校生。

“一中现在……遇难的学生有……75人,二中……遇难59人,还没有被找到的学生一共有……92人!”

说到最后,李学国已经红了眼眶,声音哽咽着,几乎要哭出声来。

“现在是哭的时候吗?”

王作先语气严厉。

“组织人竭尽全力的搜救,活要见人,死……死要见尸!”

王作先同样难受。

“市委已经向所有的县、乡镇、村庄派了联络员,永河县这边,每一个乡镇、村庄,县委也要派人一同下去,务必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人,所有的数字,你也要统计好,明白没有?”

李学国点头,他当然明白,等到救灾结束之后,上级领导也要向海城要数据。

“县城内部,也要展开地毯式搜寻,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到百分之百的努力,竭尽全力挽救每一名群众的生命。”

“是!”

交代完工作,王作先紧接着又去了几个临时的安置点,慰问受灾群众,面对着亲人离世,痛哭哀嚎的人们,王作先的心情也是越发沉重。

等回到临时指挥部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刚要进帐篷,就看到不远处正躺着一片人,上面只搭了块塑料布避雨。

“那是学庆、天明他们!”

李学国看着也心疼,但是没办法,救灾物资有限,帐篷要安置县城的受灾群众,只能先委屈李家台子的乡亲们了。

同样的还有协助救灾的军人、警察,有的甚至连块塑料布都没有,只能披着雨衣,坐在雨中。

唉……

王作先叹了口气,他也同样很无奈,物资就这么多,实在是没有富余的了。

“喂!老楚!”

此刻王作先的情绪也已经稳定了,说话的时候,与其不再像白天那样带着火药味儿。

而且……

永河县如今缺少物资,只能朝楚明玉伸手。

“我不说虚的,帐篷、药品,明天有多少,发多少过来,还有医护人员。”

“老王,发往永河县的物资和人员已经很多了,海城不是只有一个永河县,下面五个县城,这次都不同程度地受灾,市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之前楚明玉只去了几个大型国营工厂,根本没深入调查,等到得知永河县的受灾情况,这才派人去了解,得到的消息把他也给吓了一跳。

“难道你要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因为缺医少药,明明能活下来的,全都被拖死?还有参与救灾的同志们,现在连个帐篷都没有,全都在雨里泡着呢!”

楚明玉这次真不是给王作先出难题,而是……

海城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应急物资。

如今全国的注意力又都在唐市,那里才是震源中心,是重灾区。

这个时候朝上级伸手……

“楚明玉,难道人民群众的性命,比不上你的乌纱帽?”

王作先怎么可能猜不到楚明玉心里在想些什么。

或许上级领导已经询问了海城的情况,楚明玉却……

没说实话!

“老王,注意你的言辞!”

“我他妈的注意不了,我就知道,我现在人在灾区,这里的老百姓要活命,楚明玉,明天如果我看不到帐篷、药品、医护人员,官司就算打到中枢,老子也和你没完!”

啪!

王作先摔了电话,额头上青筋暴跳。

都什么时候,心里居然还想着狗屁政绩,在领导心里的形象。

“学国同志,不能把希望全都放在那些人身上,这样,明天组织人手,搜集材料,咱们自己搭些简易房,你觉得怎么样?”

李学国自无不可,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目前面临的问题就行。

转天,天刚蒙蒙亮,救灾工作又开始了。

这年头可没什么生命探测仪,连搜救犬都没有,大家伙也只能像王作先说的那样,展开地毯式搜索,清理每一处废墟,寻找每一个有可能生还的人。

每当有人被救出来的时候,人群中就会立刻发出一阵欢呼,而当遇难群众的遗体被挖出来的那一刻,心头又不免一阵唏嘘。

连着好几天,李天明感觉都快要麻木了。

原来生死……

也就是那么回事。

但即便再怎么麻木,李天明还是无时无刻被感动着。

有一对老夫妻,听邻居说,两人行动不便,地震发生的时候,两人大概知道逃不出去,于是便选择了用最后一个拥抱来直面死亡。

还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当房梁砸下来的时候,用身体护住了她的孩子,孩子最终得救了,而那位年轻的母亲却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最美好的年华。

像这样的事,经历得多了,情绪被不断地牵动,人已经快要崩溃了。

连着半个月,李天明等人一直处在救灾的第一线,直到越来越多的救援队抵达永河县,他们也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

“学庆同志,天明同志,还有……大家,都辛苦了!”

王作先除了期间回了一趟海城,向市革委汇报工作以外,也始终在永河县指挥救灾,连着半个月,每天最多也就能睡一两个小时,他这个年纪的人,身体早已经透支严重。

“王主任,您……多保重!”

招呼着疲惫不堪的乡亲们上了车,李天明朝王作先挥挥手,驾车离开。

家里……

应该一切平安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