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明嫁妹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明嫁妹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20:52 来源:小说旗

孙良元最后还是没被遣送回原籍,李家台子这边不接收,县知青办也只能安排他去了永河县一个很偏僻的村子插队。

条件自然不像李家台子这么好,用知青办负责人的话说,像孙良元这种革命意志不坚定的知识青年,就应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好好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能得到这个结果,孙良元没敢再多说什么,老老实实地带上行李,跟着知青办安排的车走了。

对此,李学庆也没再深究,只要这个祸害不回李家台子就行。

以后咋样,就是那个村子的主任该操心的事了。

从县城回来,已经是下午了。

“还没吃饭吧?”

看着无精打采的李天明,宋晓雨心疼得够呛。

早饭一口没吃,午饭也没赶上,可李天明这会儿是又累又冷,摆了摆手。

“我先睡会儿,等晚上一起吃吧!”

说完脱掉棉衣上了炕,拉过被子往身上一盖,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被鞭炮声吵醒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在忙着准备年夜饭。

看了眼手表,四点多了。

听到堂屋有人在说话,李天明出来就看见宋晓雨正带着大莲、小蓉等人正在包饺子。

“哥!”

李天明应了一声。

“振华呢?”

“三婶儿带去厢房玩呢,怕吵着你。”

李天明洗了把脸,坐在灶台上点了根烟。

这趟确实被折腾得惨了。

也不知道那个孙良元是咋想的,难道真以为能这么一路顺顺当当地回到杭州?

这年头没有介绍信,别说火车票了,他这么一张生脸,到了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被人盯上,分分钟就得接受盘问。

也就是李学庆人不错,发现人没了,还知道组织大家伙沿路去找,否则的话,这会儿怕是人已经过了奈何桥。

问起孙良元的事,李天明只是简单说了几句。

反正人已经不在李家台子了,这辈子还能不能见着面都不一定,犯不上为了这么一个祸胎多费心思。

饺子包完,大莲几人也都回家了。

宋晓雨和小蓉紧接着又开始忙活年夜饭。

现如今日子越过越好,年夜饭也变得越来越丰盛,鸡鸭鱼肉摆满了一大桌子。

李天明作为一家之主,等全家人落座,端起酒杯。

“过年好!”

“过年好!”

几只杯子碰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新年的喜气。

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哪怕是在除夕夜里,他们兄妹几个还过得栖栖惶惶,桌子上只有一碗白菜猪肉炖粉条,就连那么一点儿肉,还是两个叔叔家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看看老婆孩子,再看看弟弟妹妹,李天明也在心里默默地感谢上天,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

这一世,成功摆脱了糟心的婚姻,甩开了吸血的亲爹继母,也改变了弟妹的人生轨迹。

于他而言,已经知足了。

吃完饭,李天明又去村里几个长辈家坐了坐。

李学成?

这辈子是别想了。

父子俩的缘分,早已经消磨得一干二净。

要是还为了面子委屈自己,反倒是会让人觉得虚伪。

到了半夜,接年饺子下锅,今天就连电视台都延长了节目播放时间。

《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三大革命样板戏轮番上演。

饺子端上桌,时间正好来到了0点。

李天明先带着老婆孩子、弟弟妹妹对着张翠娟的遗像磕了头。

接着又给伟大领袖敬了酒。

饺子吃完,杯盘碗筷都堆在锅里,等着明天再洗。

这是财,天不亮,不能动。

等到正月初一给长辈们拜完年,这个春节也就算是过完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天明除了去了趟海城给李学军两口子拜年,又按规矩给宋家带了份年礼,就没再出门。

大莲过几天要过礼,今年也就没去宝安县看望姥姥姥爷。

李天明去海城的时候,给姥爷邮了200块钱,算是替过世的张翠娟尽了孝心。

时间很快到了正月初五,李天明早早地就带着全家人到了李学工家,帮着忙活过礼的喜宴。

亲友们也陆陆续续的到了。

只是少了石淑玲的娘家人。

上次的事情过后,石淑玲和石淑慧也闹翻了,李莲过礼的大日子都没通知对方。

两个娘家哥哥,当初因为赡养父母的问题,也早就断了来往。

用石淑玲的话说,她现在是没有娘家的人了。

10点钟,孙长宁和大莲到了家。

大莲初三就回了棉纺厂上班,今天和孙长宁请了假回村。

12点整,准时开席。

李天明今天的担子个不轻,整个喜宴都要他来操持,忙得脚不沾地,还得指挥着十几个堂兄弟搬凳子,上菜。

等到亲友们散了席,他们哥几个才得空歇歇。

“哥!我敬您!”

孙长宁给李天明满上了一杯酒。

李天明却没有立刻端杯,而是看着孙长宁道:“瞧见没有,我妹娘家兄弟可都在这儿呢,往后你要是敢欺负大莲,我们可不答应!”

听到这话,天生、天会等人心领神会,也是纷纷帮着吆喝。

“对,我们可不答应!”

孙长明见状忙道:“诸位哥哥弟弟,我……我哪敢啊!”

他又不是第一天等李家的门,大莲的这帮兄弟,他也早就熟悉了。

单单李天明这个大舅哥,他就惹不起,更别说加在一起有十四个,真要是哪天惹了大莲不高兴,她这帮兄弟还不得把自己给揍瘪了。

说着,孙长宁站起身:“我和大家表个态,结婚以后,家里无论大事小事全都由大莲做主,家务活我全都包了,绝对不让大莲受一丁点儿委屈,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大家看我的实际行动!”

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李天明这才端起酒杯。

“你这话我可记住了,就看你的实际行动,还愣着干什么啊,给新姑爷敬酒啊!”

这么多大舅子、小舅子一起上,孙长明也是来者不拒,只是无奈酒量一般,很快就被灌得不省人事。

转天,孙长宁和大莲还要返回海城。

一大早,李天明就开着拖拉机到了李学工家门口,将大莲的嫁妆全部装上车。

几个大件,像自行车、收音机、电风扇都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那辆自行车,还是李天明托了孙立才搞到的票。

这些东西都是大莲的脸面,是要给棉纺厂工友们看的。

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大莲虽然是个农村姑娘,底气却是很多城里人都比不上的。

“天明,路上慢点儿开!”

“放心吧!”

李天明回了一声,叮嘱天生看好车斗上的嫁妆,捏住了油门出发!

等他们赶到棉纺厂职工宿舍,小院里人头攒动,都是前来道贺的工友。

车刚停稳,孙长宁的同事们便迎了出来,往屋里搬嫁妆的时候,围观的邻居们也不禁发出了一阵阵的惊叹。

一般人家嫁闺女,能配送一个大件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大莲的嫁妆如此丰厚,着实出乎了众人的预料。

在他们看来,大莲一个农村姑娘,出嫁的时候,娘家最多也就能配送点儿被褥、暖水瓶什么。

可现在……

收音机、电风扇,居然还有自行车。

现在农村的日子真的已经过得这么富裕了?

等把嫁妆卸下去,李天明又把拖拉机开到了职工宿舍区的外面,这么一个大家伙停在小院儿门口,整条街都被堵得严严实实的。

寻了个不碍事的地方,把拖拉机挺好,李天明还没等下车,就见一个人朝他这边走了过来。

“李天明!”

看着许久未见的庄薇薇,李天明下意识地蹙眉,也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