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百九十章 又到了让人眼红的这一天

“回去的时候,路上当心点儿。”

孙立一直送到了大门口。

这个时候,信息传播速度虽然不快,但李天明半路遇到抢劫,还有李家台子出了人命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还是传到了市里。

不像后来,网络咨询发达,出点儿事,要不了一个小时,就能传得人尽皆知。

“放心吧!孙哥,提前给你拜年了。”

今天是腊月二十,送鱼的营生本来早该停了,可临近年关,孙立给村里打电话,又要了一车。

“过年好!”

孙立笑着回了一句。

离开钢铁厂,两兄弟一路往家赶,早上出门的时候,就下起了雪,现在越下越大,路上已经铺了厚厚的一层。

“哥,这是啥?”

天生从纸箱子里拿出一个竹编的篮子。

李天明看了一眼,也觉得稀奇:“荔枝,钢铁厂还有这好东西。”

荔枝在北方本就不多见,而且还是冬天,应该是别人送给厂领导的,被孙福满拿来借花献佛。

今年国内的经济形势虽说好了一点儿,但各类物资还是稀缺。

尤其是南边的邻居在打仗,政府大力支援,让国内的物资缺口越来越大。

靠着分配给钢铁厂的那点儿肉类定量,根本没办法满足工人的需求。

孙福满也只能指望李家台子的养殖场了。

“这下家里的年货不缺啥了吧?”

天生笑着,他跟着李天明跑了几个月,时不时的就能往家里带些好东西。

回到村里的时候,拖拉机已经快拱不动了。

村口电风扇厂的工地,上个礼拜就停工了,要等到明年开春再继续。

“天生,你先回吧!”

天生答应了一声,跳下车,抱着他那份年货,兴冲冲地回了家。

把拖拉机来回村支部,隔着门都能听见李学庆在骂人。

明天就是分红的日子了,今天各个生产队的队长又来找李学庆对账。

“少特娘废话,跟你们说了多少遍了,集体的便宜就那么好占?一个个都咋想的,非得逼着老子骂人。”

李天明推门进了会议室。

“天明!”

“天明回来啦!”

“冻坏了吧!”

“快进来暖和暖和!”

众人纷纷开了口。

如今李天明在村里的地位,就算是李学庆这个主任都比不上。

“天明,坐!”

李学庆说着递过来一支烟。

李天明接过点上,坐在炉子旁边烤火,随手把这次的鱼钱给了马长山。

“还没封账呢?”

李学庆听到这个就来气。

“封账?你瞅瞅,这一个个的都来和我打擂台呢,也不知道咋想的,就缺那几个工分。”

五个生产队长,讪讪的笑着。

显然,人人都在记花账。

“几位叔,真不怨学庆叔发火,集体的便宜哪能随便占,真要是被有心人给抓住把柄,那可不是小事,现在都盯着咱们村呢,更要小心一点,不能因小失大。”

从刚进腊月就开始对账,一直对到腊月二十,还没对完。

明天就是分红的日子了,账上还有出入的话,镇上、县里都要过问。

李学庆骂了好几回,可几个生产队长还是抱着侥幸心理。

但随着李天明一开口,五人立刻从怀里又掏出了一本小账。

“天明说得对,不能因小失大。”

“嗐,都是前些年穷闹的,这小家子气的习惯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了。”

“天明,你放心,往后绝对实打实的记,绝对不给村里惹麻烦。”

这下重新再对,有出入的地方,几个生产队长也都做了让步。

没一会儿就完事了。

“你瞅瞅,我拍桌子骂人,一个个的都跟我打马虎眼,你一开口,他们全都老实了。”

看到这一幕,李学庆又动了把村主任的位子让给李天明的念头。

他心里也清楚,李天明才是那个能让乡亲们奔好光景的带头人。

几个生产队长嘻嘻哈哈的走了。

会议室里只剩下了李天明和李学庆两个人。

“天明,等你明年入了党,这村主任还是你来当吧!”

李天明闻言,并不觉得意外,之前李学庆也曾和他说过。

“叔,这个事,最少五年之内,您就别提了。”

时代洪流期间,李天明还需要李学庆在前面顶着,他的身份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就凭家里那些牌牌,谁都不能把他怎么样。

李天明要是这时候顶上去,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李学庆听了,也能猜到是因为什么。

“行,叔就再顶几年,放心,有我这把老骨头在,你就可劲儿的折腾。”

李天明笑了,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起了村里的结余。

“这些日子往城里送鱼,账上又攒下了七万多,不到八万块钱,县物资局还是和往年一样,拉走了5000斤,剩下的……菜园子的菜换了点儿钱,还有就是县里的财政拨款。”

今年因为多了一家电机厂,而且开始送鱼的时间也早,之前建电风扇厂已经用掉了一笔,现在账上居然还有七万多块钱。

这下,又该其他村眼红了。

他们只有工分那点儿结余,分完口粮,根本剩不下多少,家里壮劳力少的,说不定还要欠村里的钱。

“叔,今年记得和大家伙说说,都低调点儿,财不外露的道理还能不懂。”

“我说了,他们就听?再说了,现在谁不知道咱李家台子有钱。”

这倒也是。

那就……

继续眼红吧!

转天便到了让其他村人眼红的日子。

吃过早饭,乡亲们纷纷到了村支部。

除了一袋袋的粮食,成垛的萝卜、白菜,还有一条条剁好的猪肉,一篮子一篮子的鸡蛋。

村里人虽然人人脸上都带着喜色,却并不惊讶,只有那些刚来没多久知青,一个个被惊得瞪大了眼睛。

这里难道已经提前进入Gc主义了吗?

“建设哥,那些……也分?”

孙良元指着条案上摆放好的猪肉,感觉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自从下乡,他都快忘了肉是什么味儿了,每天都是萝卜白菜,偶尔吃上一顿细粮都算改善生活。

现在看见猪肉,眼睛都挪不开了。

谢建设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猪肉确实会分,但是……

有没有他们这些新来的知青,就不一定了。

“都别吵吵了,我先说两句啊!”

李学庆的大嗓门,将村民们的声音给压了下去。

“今年咱们村大丰收,家家户户的口粮肯定是足量的发,等会儿先发口粮,然后是菜,最后是猪肉和鸡蛋,话说在前头,发肉发鸡蛋的时候,谁也不许挑肥拣瘦的,轮上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再和往年一样瞎吵吵,明年养殖场的猪全都卖了,连根猪毛也不留,想吃肉,都去镇上换肉票,自己买去!”

李学庆说完,底下顿时一阵哄笑声。

因为分肉吵架,几乎每年都会有,谁都不愿意要瘦的,什么五花三层根本没人稀罕,都喜欢肥肉多的,越厚越好。

一年到头就这么点儿油水,不争不行。

但今年不一样了,养殖场分了两次红利,等会儿还有卖鱼的钱要分下来,就算建电风扇厂,拿出去不少,可家家户户都要比以前宽裕多了。

见没人说话了,李学庆大手一挥。

各支生产队开始唱名分红。

新房距离村支部不算远,李天明就没动用拖拉机,有他和天亮这两个壮劳力,几趟就把粮食和菜给运了回去。

接下来就是分肉,看着小队会计递过来至少四指厚的肥肉膘,李天明赶紧给推了回去。

重新从桌子上拿了两条五花三层的肉。

家里不缺油。

李天明借着去海城的机会,找孙立换了不少油票,囤了好几桶花生油和大豆油。

“天明,这可不是发扬风格的时候!”

“别了,我就喜欢吃这五花三层的,这肥肉还是给别人吧!”

前世,上了年纪以后,讲究健康饮食,肥肉已经很少吃了。

李蓉在一旁干着急也没办法,家里都是李天明说了算。

今年分肉不论大人小孩儿,一律半斤,李天明家里有五口人,分了两斤半,金利觉得李天明吃亏了,做主把那几根大骨头都给了他。

鸡蛋也是按人头分,每人五个。

李蓉小心翼翼的兜着鸡蛋,生怕给打碎了。

“天亮,你和小蓉把肉和鸡蛋拿回去!”

孙良元看着手上的半斤肉,恨不能先咬上一口油油嘴。

他们这些新来的知青,原本是没有的,还是昨天李天明帮着争取来的。

宁落一群,不落一人。

既然到了李家台子,就是村里的人,快过年了,大家都高兴高兴。

再往后,就是分钱了。

这时候,村支部门口也出现了不少生面孔,不用问也知道,都是附近村子过来看热闹的。

只是这份热闹实在不应该看,大过年了,落个红眼病回去,心里不堵得慌吗?

「今天第三更,留存率低的我都不敢看了,大家受累帮着点一点,谢谢了,今天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