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百七十九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到头了。

众人知道,再纠缠下去也没啥用,只能盼着当真能如李学国说的那样,李家台子的那位能人尽早想出新的营生,到时候不计前嫌,带着他们一起奔好光景。

只是错过了这次好机会,让几个村的人恨透了他们的主任。

这样一来,反倒是没人再提和李家台子的那点儿陈年旧怨了。

当年的事,也分不清谁对谁错,都是为了活着。

将众人劝走,李学国随后便骑着自行车去了李家台子。

今天是村里小学校动工的日子。

之前地基已经挖好了,原来的校舍也全部被推平,这段时间孩子们上课都是在村支部。

李学国这位大柳镇的***没到,还不能立刻开干,所有人都在一旁围着。

郄国良等人也都过来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如今这个知识分子被打成了“臭老九”的时代,还有人这么重视教育,且愿意为了教育投入,殊为难得。

“老郄,想什么呢?”

郄国良看着身旁的妻子,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没想什么,我就是……感觉看到了希望!”

李爱华闻言,瞬间明白丈夫的想法。

他们都是经历过那个最混乱时期的,尤其是她,作为大学教授,当年更是亲眼看着所有的学生就像是疯了一样,将师长打倒,肆意破坏学校的图书馆,甚至闹出了不少人命。

整个教育系统几乎到了彻底瘫痪的程度。

如今虽然要建起来的只是一所小学校,却真真切切的让她也感觉到了希望。

知识不单单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改变这个国家。

只要这所小学校,将来能多培养出一个中专生,一个大学生,都算是为国家贡献了一分元气。

“来了,来了!”

人们循声看过去,只见李学国骑着自行车,很快就到了面前。

“这是都等着我呢?”

刚刚为了安抚那几个村的代表,耽误了一些时间。

“学国,你来讲两句!”

“不忙,我有事和你说,天明,你也过来!”

李学国将两人叫到了一旁,随后便把大鱼淀等村的村民代表找他的事说了一遍。

“我可是替你们应承下来了,将来无论干什么,都得带着另外几个村!”

李天明和李学庆对视了一眼。

这事上次开大会,为电风扇厂集资的时候,曾提过一句,当时乡亲们的反应可是人人拒绝。

不过几个村子之间的隔阂,还是要尽快打破为好。

电风扇厂只是开始,李天明将来还要带着乡亲们干大事,到时候最缺的就是人工。

同在大柳镇,几个村子离得也近,到时候就近招工,还能节省很多成本。

退一万步讲,当年的事……

咋说也是李家台子占了便宜,现在人家都能放下陈年旧怨,要是他们还抓着不放,反倒是落了下成。

见李天明点头,李学庆这才不情不愿的说道:“你都开口了,我还能说啥,不过有句话我得说在前头,将来就算是真的要一起干点儿事,李家台子必须是牵头的。”

一百个人能有一百个主意,这次电风扇厂的事能顺利的在村里通过,也是李天明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威望。

要是将来真的让其他村都参与进来,你一句,我一句,到底听谁的?

李学国立刻答应下来:“这还用说,必须李家台子牵头,他们几个村可没有天明这样的能人!”

好嘛!

当面硬夸啊?

饶是李天明八十多岁的心理年龄,早就修炼出的厚脸皮也不禁发烫。

“没别的了?那就赶紧的,乡亲们都等着呢!”

“急什么啊,我还有话没说完呢!”

李学国来的路上,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准备找李学庆,还有李天明商量一下。

他知道,如今在李家台子,任何事李天明要是不点头,十有**办不成。

“还有啥事?电风扇厂,你就别惦记了。”

“没人惦记,我想说的是……学校!”

各村都有小学校,但初中只有大柳镇一家,年久失修,那些校舍早就不能用了,夏天漏雨,冬天透风,李学国和县里反应了好几次,可上面只是推脱。

他是大柳镇的公社主任,最后这事只能落在他的头上。

但镇上也没钱啊!

所以,李学国就惦记上李家台子了。

“把镇上的初中搬到李家台子?”

“我看了,小学校后面还有好大一片地,干脆都利用起来,把初中安置在李家台子,以后村里的孩子就不用每天走十几里路去镇上读书了,还能避免危险!”

听上去倒是个好事,李学国说的危险也的确存在。

从李家台子去大柳镇,要绕过长甸河,冬天的时候,河面结冰,很多学生都是直接踩着冰过去。

去年李天明一个同辈的兄弟,就在过河的时候,掉进了冰窟窿里,幸好当时结伴同行的人多,给捞了上来。

要是能把中学放在李家台子,倒是能省不少麻烦事。

可关键问题是……

“钱谁出?人工我们村负责,可钱呢?”

呃……

提到钱,李学国也犯了难。

现在连县里的财政都困难,要不是李家台子结了几万块钱的猪崽钱,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发着都困难。

更别说是大柳镇了!

镇上又没有收入,只能靠县里的财政补贴,李学庆现在问李学国要钱,可真是找错人了。

“我要是有钱,还用得着跟你张嘴,直接把镇上的中学翻盖就行了。”

得嘞!

这是想要打土豪啊!

李学庆不想答应。

盖个小学用不了多少钱,李家台子人口少,适龄的孩子加在一起也就百多号人。

分成六个年纪,也就是六间教室,再加上老师的办公室,还有其他一些用途的房子,按照规划,12间房子就够了。

【1971年的时候,我们这个地区小学是六年制,有的地区是五年制,我堂哥1971年读的小学,找他问的,勿考!】

可初中就不一样了,六个村的孩子,那可就不是十几间房子能解决的了。

“学国叔,要建中学,需要的钱可不是一两万能办成的。”

李学国也知道,这事难为人,可总不能让孩子们一直在破房子里念书吧!

“我有个想法!”

“说!”

李天明掰着手指头说道:“地方、人工,还有玻璃、砂石料这些建材,我们村可以出,但是,镇上要出砖瓦,既然要盖,那就盖个能用十几二十年的学校。”

李学国听得一愣,指着李天明无奈道:“你小子在这儿等着我呢?”

大柳镇的砖厂是镇上唯一能创收的单位。

只是因为这年头,很少有能盖的起砖瓦房的,所以砖厂每年最多也就能保持收支平衡。

李天明要镇上出砖瓦,将来这笔账只能挂在镇公社的头上。

李学国权衡着利弊,甭管咋革命,读书总不是坏事。

将来考量他这个镇公社革委主任,教育发展同样是其中一个标准。

而且,真要是因为中学那破破烂烂的校舍,再出了大问题,那可就不是一些砖瓦能弥补的了。

“行,这事我应了。”

说完,像是怕李学庆和李天明后悔,李学国撇下两人就走了。

“天明,你咋真答应了,就算镇上出砖瓦,剩下的也要不少钱呢。”

“叔,这是好事。”

“我当然知道是好事,可咱们村账上没有这笔钱啊!”

如今村里的每一笔钱都有了去处,要建中学,刚刚李天明也说了,不是一两万就能行的。

“这学校又不是咱李家台子自己的,别的村难道没份?”

呃……

“你是想……”

话还没说完,一辆吉普车停在了小学校的大门口,从车上下来几个人,为首的看着眼熟。

「今天第二章,继续求推荐票,小伙伴们再支持一下,拜托了!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