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 > 第440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梦见家中那只京东大鼓转世成人叫做董述军

鼓魂入梦

玉皇大帝张兴东从紫霄宝殿的玉榻惊醒时,案上的金钟正敲到第四响。他抚着心口坐起身,耳中还回荡着咿咿呀呀的唱腔,混着牛皮鼓面被敲响的\"咚咚\"声——那是凡间京东大鼓的调子,三百年了,竟还在梦里缠得紧。

侍立在侧的太白金星见他玄色龙袍的褶皱里夹着片干枯的鼓皮碎屑,惊得拂尘都颤了颤:\"陛下这是......魇着了?\"

\"金星,\"张兴东的声音带着未散的恍惚,他捏起那片碎屑,竟在天界的金光里泛出温润的光泽,\"你说,一件器物若有了灵性,跟着人久了,会不会也想尝尝轮回的滋味?\"

太白金星稽首:\"器物成精需历千年修行,转世更是难上加难。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沾了人气太深,藏着执念,又蒙了天恩,才能挣脱器物之身,入六道轮回。\"老神仙目光落在那片鼓皮上,\"陛下莫不是又梦到当年的物件了?\"

张兴东望向云海深处的南天门。三百年前他历劫时,曾在京东地界的通州城做过说书先生的学徒,化名张九,跟着师父周老弦走街串巷。师父有面传家的京东大鼓,鼓身是陈年桑木,鼓面蒙着黄牛皮,敲起来\"咚咚\"作响,像闷雷滚过胡同。师父叫它\"老弦\",说这鼓里住着个戏魂。

那鼓确实通灵性。每逢师父唱到悲处,它会自个儿微微震颤,像是在哭;唱到喜处,鼓点会格外清亮。有次师父生病,张九试着自弹自唱,明明生疏得很,那鼓却像是在帮他找调子,敲出来的节奏竟格外合拍。

归位那天,他在破庙里最后敲了次\"老弦\",鼓点沉沉的,像在挽留。他心里一动,指尖凝了滴瑶池的晨露抹在鼓皮上:\"若你有灵,来世便去个能让你尽情响的地方吧。\"

原是句无心之语,却成了三百年间反复萦绕的梦。昨夜的梦尤其清晰——他又回到那间破庙,师父倒在地上,几个兵痞正抢\"老弦\",说要劈了当柴烧。他扑过去护着,却被一脚踹开,眼睁睁看着刀劈在鼓身上,鼓皮裂开道大口子,像道流血的伤口。再睁眼时,是间青砖瓦房,产婆抱着个男婴出来,笑着说:\"董家添丁了!这小子哭起来,嗓门跟敲鼓似的!\"

那婴儿的后颈,有块铜钱大的浅褐色胎记,正落在当年他抹晨露的地方。

\"他叫董述军。\"梦里董家男人粗声粗气地说。

三日后,太白金星捧着凡尘簿进来时,脸上带着几分惊奇。\"陛下,真有此人。\"簿子摊开的页上,画着个二十多岁的后生,穿着蓝布短褂,正站在戏楼后台调弦,眉眼间带着股子机灵劲儿,后颈的胎记若隐隐现,\"通州城董家巷人,爹娘是开杂货铺的,这后生不爱经商,偏爱唱京东大鼓,十六岁就拜了城里的名角儿为师,如今在本地小有名气。\"

画像里的董述军正扬起鼓槌,手腕翻转间,透着股行云流水的劲儿。张兴东指尖落在画像上,忽然想起当年师父敲鼓时的架势,也是这般手腕一抖,鼓点就能钻进人心里。

\"他唱得如何?\"

\"街坊都说他的鼓点有魂,\"太白金星翻了页,\"去年城里赈灾义演,他连唱了三个时辰,鼓槌敲断了两根,嗓子哑了半月。有人劝他歇歇,他说'这鼓在替受苦人说话呢,歇不得'。\"

张兴东喉间发紧。他听过无数仙乐,却总觉得不如当年胡同里那声\"咚咚\"的鼓响来得真切。

\"备云辇。\"他起身时,龙袍上的金线轻轻颤动。

\"陛下!\"太白金星急了,\"礼法司刚查过考勤......\"

\"朕去听段鼓书。\"张兴东换了身青布长衫,把仙气敛得一丝不剩,活像个走南闯北的买卖人。

云辇落在通州城的运河边,正是初秋时节,胡同里飘着糖炒栗子的香气。张兴东顺着热闹的声响走,远远看见个搭着帆布棚的戏台,台前挤满了人。棚上挂着块木牌,写着\"董述军说大鼓\"。

台上的后生正唱到《包公案》的选段,左手持铜板,右手握鼓槌,\"咚\"地敲下,鼓点沉得像砸在人心上。\"那包公正坐开封府......\"他嗓子亮得像铜铃,唱到动情处,额角青筋暴起,后颈的胎记随着动作微微晃动——正是董述军。

一曲唱罢,台下叫好声雷动。董述军鞠躬时,目光扫过人群,落在张兴东身上,忽然愣了愣,像是觉得眼熟。

张兴东挤到后台时,董述军刚卸了妆,正用布擦拭那面大鼓。鼓身是新桑木,鼓面却泛着旧光,看着有些年头了。

\"这位先生看着面生,是来听书的?\"董述军笑着问,声音里还带着刚唱完的沙哑。

\"慕名而来,\"张兴东盯着那面鼓,\"你这鼓不错,敲着得劲。\"

董述军眼睛一亮,像是遇到了知音:\"先生也是懂行的!这鼓是我十三岁时在旧货摊淘的,看着不起眼,敲起来却格外顺手,\"他轻轻拍着鼓面,\"我总觉得它认我,唱悲戏时,它的声儿会发闷;唱喜戏时,亮得能穿透城墙。\"

张兴东心头一颤。当年周老弦也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夜里关了铺子,我常对着它自个儿唱,\"董述军挠挠头,\"有时唱到师父教的老调子,它会自己'咚'地响一声,像在搭腔。街坊都说我魔怔了,跟鼓说话。\"他忽然看向张兴东,\"先生,您说器物有魂吗?我总觉得,它在听我唱呢。\"

张兴东望着他后颈的胎记,想起当年自己替\"老弦\"擦拭鼓皮时,指尖传来的温热触感。\"有魂,\"他轻声说,\"有些物件记事儿,比人还牢。\"

那天张兴东在后台待了很久,看董述军调弦,看他修补鼓槌,看他对着镜子练身段。他发现董述军敲鼓时总爱微微偏头,这姿势和当年周老弦一模一样;唱到拖腔时,会下意识地用铜板在鼓边轻轻刮一下,那小动作,和\"老弦\"当年帮他找调时如出一辙。

\"你这调门,有点像周老弦的路子。\"张兴东忍不住说。

董述军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溜圆:\"先生认识我太师父?我师父说,周老弦是几十年前的名角儿,可惜早没了......\"

\"我当年在他跟前学过几天杂活。\"张兴东望着那面鼓,\"他有面鼓,叫'老弦'。\"

董述军听得入了迷,连忙搬了板凳请他坐:\"先生快说说!我师父总念叨太师父的鼓,说那鼓能自己找拍子......\"

张兴东把三百年前的事慢慢讲了,讲周老弦的沙哑嗓子,讲破庙里的油灯,讲\"老弦\"在兵荒马乱里陪他们熬过的寒夜,讲临别时那滴晨露的承诺。

董述军听得眼睛发亮,忽然起身跑到鼓边,轻轻抚摸着鼓面:\"难怪......难怪我一碰到鼓就觉得亲,\"他声音发颤,\"难怪我总做些怪梦,梦见自己被人抱着走街串巷,听见无数人叫好......\"

\"那不是梦,是'老弦'的记忆。\"张兴东看着他,\"是它舍不得忘了那些调子,舍不得忘了敲它的人。\"

董述军忽然\"咚\"地敲了下鼓,声音闷闷的,像是在哭,又像是在笑。\"那......您还会来听我唱吗?\"

张兴东从袖中取出个小巧的铜铃,铃舌是用鼓槌的木料做的:\"想我的时候,就摇它。我在天上,能听见。\"

董述军攥着铜铃,指尖都在抖:\"嗯!\"

此后的日子,张兴东常借着巡查凡间的由头去通州城。有时扮成茶客坐在台下听书,有时溜到后台帮董述军整理铜板。他知道了董述军为了学段失传的老调子,跑了几十里地去请教老艺人;知道了他把说书赚的钱大半分给了巷子里的孤老;知道了他夜里会对着那面鼓发呆,说\"要是能让更多人听见老调子就好了\"。

\"先生,您说我能把京东大鼓唱到京城去吗?\"有次收了摊,董述军望着运河上的船灯问。

张兴东望着他眼里的光,像极了当年周老弦说起\"老弦\"时的模样:\"能,只要你唱,就有人听。\"

这天张兴东又去听书,却见戏台空着,只有块木牌写着\"暂停演出\"。街坊说董述军被城里的盐商王老虎扣了,只因不肯为他的寿宴唱低俗段子。

\"那王老虎说,不唱就砸了他的鼓!\"卖糖人的老汉气呼呼地说。

张兴东心头一紧,快步走向王老虎的宅院。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哐当\"的巨响,接着是董述军的怒吼:\"你砸我可以,别动我的鼓!\"

他推门进去时,正看见董述军护着鼓身,额角流着血,旁边几个家丁举着棍子要打。那面大鼓倒在地上,鼓皮裂开了道缝,像道流血的伤口——和梦里\"老弦\"被劈时一模一样。

\"住手!\"张兴东的声音里带着天界的威严,粗布短褂瞬间化作龙袍,周身金光乍起。

家丁们吓得瘫在地上,王老虎哆哆嗦嗦地磕头:\"不知上仙驾到,死罪死罪......\"

张兴东没理他,快步走到董述军身边,看着那面破鼓,又看看他流血的额角,心疼得像被针扎。\"还能走吗?\"

董述军望着他的龙袍,眼里满是震惊,却咬着牙点头:\"能。\"

张兴东抱起他,又小心地抱起那面破鼓,转身时对着王老虎冷冷道:\"以势压人,辱我凡间艺魂,罚你来世做个听不见声的聋子,好好想想何为尊重。\"

回到董家巷的小铺,张兴东用仙力帮董述军止住血,又指尖凝露,轻轻抹在裂开的鼓皮上。那道缝竟慢慢合拢了,鼓面重新变得光滑。

\"您......真是天上的神仙?\"董述军摸着后颈的胎记,声音还在抖。

张兴东坐在他身边,看着那面渐渐复原的鼓:\"三百年前,我敲过一面叫'老弦'的鼓。\"

他把三百年前的事细细讲了,讲那个在通州城敲鼓的学徒张九,讲周老弦的教诲,讲\"老弦\"的灵性,讲临别时那滴晨露的约定。

董述军听得泪流满面,却笑得像个孩子:\"难怪......难怪我见了您就觉得亲,\"他哽咽着,\"难怪我总觉得鼓里有个声音在教我怎么唱......\"

\"那是'老弦'的魂,在陪着你呢。\"张兴东替他擦去眼泪,指尖温柔得像对待稀世珍宝。

董述军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片干枯的鼓皮碎屑:\"我淘到这鼓时,里面就裹着这个,总觉得亲切,一直收着。\"

张兴东看着那片碎屑,正是他从龙袍上捻下来的那块——原来\"老弦\"的魂,早就找到了他。

\"天上......能听见鼓响吗?\"董述军忽然问。

张兴东笑了,从袖中取出支玉笛,笛身上刻着缠枝莲:\"你唱,我吹笛应你。三界之内,没有听不见的鼓点。\"

董述军抱着修好的鼓,\"咚\"地敲了声,清亮的鼓点穿窗而出,惊飞了檐下的麻雀。\"那我唱段《送京娘》给您听!\"

鼓点起,唱腔扬,运河边的月光顺着窗棂溜进来,落在龙袍与布衣之间,落在那面泛着光的大鼓上。张兴东吹着笛,忽然觉得这天界三百年的清冷,都抵不过此刻的人间烟火。

后来董述军真的把京东大鼓唱到了京城,成了名动一时的角儿。他总在戏台的角落摆个空位,说那是给\"天上的先生\"留的。

张兴东在天庭处理公务时,常能听见风中传来隐约的鼓点,混着玉笛的清响。他知道那是董述军在唱,唱给\"老弦\"听,也唱给他听。

有次太白金星见他对着云海笑,忍不住问:\"陛下在听什么?\"

张兴东望着通州城的方向,那里正传来\"咚咚\"的鼓响,像三百年前那样,清亮得能穿透云层。

\"在听老朋友唱歌呢。\"他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