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非洲酋长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并(二)

非洲酋长 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并(二)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6:38: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了不能过早暴露他跟曹沫的合作关系外,大西洋银行对西非水泥集团的投资事务也不归斯特金管辖,他也就不可能直接站出来,去推动西非水泥与科奈罗水泥合并的事宜。

不过,斯特金不能站出来,却不意味着他不能找到替代的人选。

西非水泥集团早期是斯丹宁家族承接军政府在德古拉摩东部所办的奥贡州属水泥厂,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续在快速扩张过程中所引进的外部投资者,有大西洋银行这样的金融投资机构,也有私人投资公司。

至少在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之前,几内亚湾的建材市场还是像一座诱人的金矿,斯丹宁家族之前得罪太多的人,是被迫接受一些投资人的参与,谁能想到形势转变会如此之快?

对大西洋银行这些的金融投资机构,以及拿其他投资者的钱的信托基金,相比较要淡定一些,或许还有期待市场转暧的耐心。

不过,对那些将主要身家,甚至倾家荡产都押注在西非水泥集团之上的投资者,此时焦虑的心情或面临的困境,就像阿温娜刚到德古拉摩时的斯特金,整日惶惶难安。

联邦议员贝尔蒂奇.盖里就是这么一个人。

其家族持有西非水泥集团4%的股份,贝尔蒂奇本人还直接担任西非水泥集团的董事。

这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令盖里家族在其他领域的投资损失惨重,甚至还有不小的窟窿要补;对西非水泥集团的持股,是盖里家族最后寄以重望的核心资产。

谁都不敢想象西非水泥集团轰然垮塌后,盖里家族会陷入何等困境。

就像丁家及东盛陷入债务危机时,总会有董成鹏这样的人像溺水者上般,迫不及待的去寻找生路一样,贝尔蒂奇.盖里这段时间也是焦虑的期待转机的出现。

斯特金.福斯特以大西洋银行的名义,发行信托基金支撑弗尔科夫投资的发展,盖里家族也有参加信托基金的投资,因此斯特金跟贝尔蒂奇的私交还算不错。

斯特金找上门,表示可以引荐他认识科奈罗水泥幕后的主要投资人,贝尔蒂奇.盖里隔天就迫不及待的跟随斯特金秘密赶往伊波古部落的湖畔木楼,与曹沫会面。

贝尔蒂奇.盖里作为联邦议员,又是从德古拉摩走出去的议员,他对科奈罗湖沿岸正发生的发展奇迹,是亲眼目睹,也要比普通人知道更多的细情。

只不过科奈罗水泥与西非水泥集团一直以来都是直接的竞争关系,而贝尔蒂奇.盖里与布雷克、奥乔桑等人又分属不同的政党,因此之前一直都保持距离,没有什么接触。

听斯特金提及科奈罗水泥与西非水泥合并上市的计划,贝尔蒂奇.盖里都恨不得直接将其家族所持的股份出售给天悦投资。

当然,盖里家族仅持有西非水泥集团4%的股份,曹沫不会有什么兴趣,他需要的是在贝尔蒂奇的帮助下,使整个合并方案能最快的速度落地。

要不然,就毫无意义。

曹沫并不觉得科奈罗水泥单纯从市场上,将西非水泥集团击溃打垮,就一定是好事。

真要那么做,不甘心束手就擒的斯丹宁家族联合其他损失惨重的投资人,一定想法设法的给他们制造更多、更大的麻烦,那天悦在西非就被迫多线作战。

而德古拉摩的投资圈,其实非常狭小,西非水泥集团的投资人,即便没有谁是埃文思基金会的理事会成员或其他高层,但或间接或直接,也有种种牵连。

甚至斯丹宁家族曾经找埃文思基金会接触过,但奈何埃文思基金会对在非洲进行产业投资不感兴趣。

合并,将强敌化为盟友,即便盟友也会有不少心怀鬼胎的,但也能进一步固巩天悦在卡奈姆的根基。

在贝尔蒂奇这位将天悦视作最后一根稻草的“溺水者”面前,曹沫、斯特金也没有隐瞒天悦与弗尔科夫投资早就在暗中达成合作、以对抗埃文思基金会的诸多事实。

他们也跟贝尔蒂奇强调,为了避免埃文思基金会有可能插足进来搅局,西非水泥集团董事会及投资人们需要尽快拿出成形、合乎双方利益的方案来。

考虑到德古拉摩的投资人圈子是那么的狭小,甚至西非水泥集团有一些投资人,所以也必须要考虑到西非水泥集团哪怕仅仅是内部讨论合并方案,消息依旧有提前泄漏出去的可能。

曹沫与斯特金、贝尔蒂奇商议,他们最好还需要从西非水泥集团的投资人里找两三名“反对者”站出来搅乱视线,叫埃文思基金会即便听到一些风声,也不至于立时重视起来……

…………

…………

贝尔蒂奇则以投资人及董事的身份,在其他董事会成员及投资人之间积极斡旋、协调,斯特金也是积极影响跟他有过接触、业务往来的投资人。

到十一月底时,西非水泥集团董事会就达成合并重组的一致意见,方案也跟斯特金最初所设想的方案基本一致,就是斯丹宁家族放弃对西非水泥集团的运营控制权,使之合并到科奈罗水泥之中。

对科奈罗水泥估值十五亿美元以及西非水泥集团估值五亿美元,斯丹宁家族颇为抵触,但投资人们还是颇能认清现实;他们甚至很清楚,西非水泥集团资产唯有合并到科奈罗水泥之中进行整合,才能体现出应有的估值来,要不然就是负资产——至少用正常市场的手段已经无法跟科奈罗水泥抗衡。

科奈罗水泥为配合合并方案的推进,分别在贝宁的科托努、在阿克瓦的达荷美都分布新的建厂计划,不合并,面对科奈罗水泥两年四百万吨的新厂建设计划,在政治上受过重创的斯丹宁家族最终选择屈服。

西非水泥集团董事局主席奎因.斯丹宁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造访伊波古部落,与曹沫见面,双方并签下推进两大水泥集团合并重组的备忘录。

合并之后的新水泥集团,天悦投资持股将调整到52.5%;以杨德山、温迪.斯卡夫为首的管理层外加菲利希安、西卡四大家族的持股调整为22.5%;而斯丹宁家族与原西非水泥集团的投资人持股则调整为25%。

总产能相当、建厂投入相当,合并时西非水泥估值仅有科奈罗水泥的三分之一,说到谁头上都是一把辛酸泪。

为使新水泥集团达到在德古拉摩直接上市公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对新水泥集团的权益,斯丹宁家族与投资人们需要另行筹备资金组成信托投资基金,从天悦投资手里收购新水泥集团22.5%的股份。

分歧是这部分股权的价格。

曹沫的底线是这部分股份折算下来不能低于五亿美元,但具体是以现金收购,还是以相应的资产进行置换,亦或是现金加资产,曹沫都不甚关心,都可以接受。

到十一月底,全球经济犹看不到复苏的迹象,斯丹宁家族及其他投资人手里的现金都极为有限,也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消耗不多的现金流。

在贝尔蒂奇与斯特金的斡旋之下,斯丹宁家族及投资人最终同意以一亿九千万美元的现金,外加大西洋银行百分之十二的股份,同时将对弗尔科夫投资总计两亿美元的债权拿出来,合并到新的信托投资基金之中,从天悦投资手里收购新水泥集团22.5%的股份。

双方还约定这部分股份对公司资产、利润分配以及上市退出等享有优先权,但需要放弃对公司事务的表决权——这样就能确保公司的决策权自始至终掌握在天悦投资,也就是曹沫的手里。

双方约定新的水泥集团五年内不能成功上市,大股东天悦投资需要加附利息回购这部分股份,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为加强新水泥集团乃是卡奈姆民族企业的概念,最终的公司名称采用西非联合水泥集团,消弱“科奈罗”系的痕迹。

而对斯特金.福斯特个人而言,他更在意的还是后两条交易筹码。

天悦投资从其他投资人手里拿到大西洋银行百分之十二的股份,没有注资就将成为大西洋银行仅于福斯特家族的第二大股东;这时候只需要获得曹沫的支持,斯特金无疑就能坐稳他此时在大西洋银行高级副总裁的位置。

更关键还是弗尔科夫投资约两亿美元的债权,通过置换转到天悦投资手里,将斯特金脚下所踩的最后一根地雷卸掉。

德古拉摩的投资人圈子真是非常的狭小,西非水泥集团扩张的投资人里,有一小部分当初也参与斯特金以大西洋银行名义发行、实际投入弗尔科夫投资的信托基金投资,两边更多的投资者则有着其他或间接或直接的关系。

斯特金.福斯特作为大西洋银行的高层,发行信托基金,却用于投资自己暗中控制的企业,这当然是见不得光的暗箱操作。

一旦他在大西洋银行的职务被剥夺,事情败露,他所辛苦构建的弗尔科夫投资就会轰然倒塌。

这是一柄随时能将弗尔科夫投资公司控制权从他手里夺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斯特金这段时间,比贝尔蒂奇更积极的在暗中奔走,就要将大部分债权通过一层层的置换,转到天悦投资手里;除此之外,他还说服一部分投资人,将对信托基金的投资进行股权置换或另行拿出一部分资金出来,以便他最终能将这些见不得光的信托基金全部结算掉。

这时候阿温娜就算彻底醒悟过来,也将拿他无计可施。

天悦投资将这些债权拿到手里后,也不会再继续持有,而是要直接转为对弗尔科夫投资的持股,换取弗尔科夫投资35%的股权;另一部分投资人通过置换,也将持股弗尔科夫投资15%的股权。

虽然奥本海默家族之前对弗尔科夫投资的持股高达20%,但在公司资产结构里负债庞大,大部分债权转股,奥本海默海家族的持股就直接被压缩到6%。

与此同时,斯特金个人还将转让20%的持股给科奈罗湖工业园,以抵消科奈罗湖工业园之前以信托基金暗中拆借给他的一亿两千万美元资金;他个人最后将继续保持弗尔科夫投资24%的股权。

为保证弗尔科夫投资掌握更多的现金,加强对新港城及石化集团的投资,曹沫还计划以天悦投资名义,出资八千万美元,将弗尔科夫投资对科奈罗能源所持8%的股份收购过去。

所有的协议,在十二月底之前签署完毕,天悦投资对新的西非联合水泥集团持股调整到30%,但与菲利希安家族等四大家族联合持有52.5%,投票权更是高达67%,保持对运营的绝对控制权不旁落——最后仅斯丹宁家族与贝尔蒂奇在西非联合水泥集团董事会获得两席董事名额。

天悦投资对科奈罗能源直接持股8%,而上市公司天悦实业对科奈罗能源持股60%——穿刺到最后,天悦投资对科奈罗能源的实际持股为26%,但同样掌握绝对的控制权。

天悦投资对弗尔科夫投资直接持股35%,另外科奈罗工业园对弗尔科夫投资持股20%,穿刺到最后天悦投资对弗尔科夫投资实际持股42%,同样从斯特金.福斯特手里接掌绝对的控制权。

天悦投资对大西洋银行直接持股12%。

天悦投资对伊波古矿业直接持股70%。

斯特金以大西洋银行的名义,正式发行一部分信托基金聚拢一批中小投资人,从天悦投资手里收购一部分科奈罗食品、几内亚湾航运公司的股份,使天悦投资对这两家公司的持股降低到50%。

这两个月一系列的股权转让,天悦投资账户里净获得三亿美元的现金。

而在在西非水泥集团正式抛出合并方案之前,曹沫突击将科奈罗水泥账户里的一亿五千万美元的现金拿出来进行分红,天悦投资分得一亿美元的现金。

此外,伊波古矿业的账户上还囤积着七亿美元的现金以及黄金。

一系列协议签署过后,曹沫与斯特金的合作关系也正式大白于世。

因为涉及到对弗尔科夫投资的债转股,尼兹.奥本海默与恩桑格作为弗尔科夫投资的主要股东,自然也是要比正式消息对外之前提前知悉这一切。

不过,哪怕奥本海默家族对弗尔科夫投资的持股,这一次被大幅压缩,但他们除了极力表现出一副欣然接受的姿态外,也没有其他更务实的选择了。

…………

…………

郭建也是拖延到十一月中旬才回国,在国内滞留了一个月,除了汇报弗尔科夫石油化工的建设、试生产情况,更主要还是替梁远当说客,说服韩少荣以及新钢联的高层,与埃文思基金会及莱基矿业进行合作。

勃索-卡特罗铁路修建是一个大工程,前期合作的重点是莱基矿业收购勃索铁矿并建设停顿二十年之久的选矿厂,而卡特罗钢铁厂要与之签署长期采购协议,确保勃索铁矿所出的精铁矿,能以稍稍高过成本的价格,稳定的供给卡特罗钢铁厂。

运输成本降不下来,矿石品位又略差了一些,协议价格肯定要比阿克瓦芒巴地区的精铁矿通过铁海联运送入卡特罗钢铁厂的炼炉高出一截,但眼下的问题是不妥协,卡特罗钢铁厂就没有办法正常运营。

当然,等日后勃铁-卡特罗铁路建设成功,运输成本大幅降下,勃索铁矿的品位就算是略差一些,最终的成本比芒巴精铁矿再高,也相当有限。

卡特罗钢铁厂的运营团队都是新钢联的骨干,余晋杰对勃索铁矿的情况非常了解,最后也是在韩少荣的劝说,同意这一方案,先让卡特罗钢铁厂运营起来。

几内亚湾范围内没有第二家大中型钢铁厂,最近的大型钢铁厂位于南非,这也意味着卡特罗钢铁厂高价采用勃索铁矿的精铁矿,只要管理得当,还能挤出一些的利润空间来。

郭建带着这样的结果,兴高采烈的重返德古拉摩,满心想着他个人想做其他私活很难,也没有足够的资本,就计划在德古拉摩注册一家机械电气设备及零部件进出口贸易公司。

卡特罗钢铁厂及勃索铁矿规模巨大,每年日常需要进行修维、更换的机械电气设备就多得惊人,他就想着能从中咬到一小口肥肉,就足以夜夜会所了。

他却没想刚到德古拉摩,科奈罗水泥与西非水泥集团合并成立西非联合水泥、天悦投资对大西洋银行进行持股、通过债转股获得弗尔科夫投资控股权的消息接踵而至。

弗尔科夫投资持有弗尔科夫石化85%的股份,曹沫或直接或间接控股强尔科夫投资,实际上也将弗尔科夫石化的控制权紧紧抓过去了。

而同时弗尔科夫投资还持有科奈罗新港城25%的股份,合并科奈罗湖工业园所持35%的股份,这也意味着曹沫正式将新港城的股份抓入手中。

郭建迟疑了两天,才给韩少荣汇报这些情报。

“你他妈眼睛里都叫屎糊住了,还是他妈整天都在吃大便!什么都没有知道,现在告诉我你他妈是一个废物……”

韩少荣怒不可遏的声音从话筒里咆哮出来,梁远坐在对面的沙发上,沉默的看着郭建那张被韩少荣在电话训得涨得通红却不敢反驳一句话的脸。

虽说现在还不清楚斯特金为何会将弗尔科夫投资的控制权拱手让给曹沫,但现在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斯特金早就跟曹沫暗中勾结起来了。

梁远这一刻也是满心懊悔:

此时回想起来,黄鹤斌与严志成重返德古拉摩,斯特金当时作为弗尔科夫石化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却不加排斥的接纳黄鹤斌负责起弗尔科夫石化集团的续建及后续的运营,甚至后续都没有安插人手,进黄鹤斌进行制衡,他就应该猜到斯特金这个人有问题。

他之前都知道严志成有问题了,怎么就没有再往深处想一层呢?

当然,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梁远看郭建沮丧的挂断电话,安抚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莱恩.福蒂斯跟我们都完全没有预料到斯特金竟然早就投靠曹沫,但这也进一步确认了十月发生在阿克瓦的卡勒罗事件就是曹沫在背后捣鬼——斯特金在七到十月期间,以大西洋银行高级副总裁的身份在阿克瓦极为活跃,还多次以这一身份接近巴迪奈.小赛维义。曹沫现在一时得逞,但他却不知往死得罪掌握阿克瓦政权的赛维义家族,会有怎样的后果,而这一次埃文思基金会的高层也彻底清醒过来,为此震怒异常,相信接下来会给莱思.福蒂斯更大的支持——我们且看他还能蹦跶几天!”

“话是这么说,有可能勃索-卡特罗铁路的修建计划要比预想中更早得到落实,但……”郭建心头像是被塞了一团茅草,沮丧的坐回到沙发上,说道,“韩总刚才在电话宣传,董成鹏接下来会到德古拉摩接管办公室,除了弗尔科夫石油化工、科奈罗新港城的董事,同时韩总跟新钢铁那边也沟通后,西海钢铁、卡特罗钢铁厂都将新增一名董事,由董成鹏担任……”

梁远个人持有西海钢铁22%的股权,他在西海钢铁及卡特罗钢铁厂的职务不会被剥夺,董成鹏参与进去,也只是代表华茂资本的持股行使职权,但梁远心里也多少不是滋味。

梁远不会忘记郭建说过,黄鹤斌能重返德古拉摩最初是董成鹏向韩少荣提议的,他就好奇韩少荣到现在还完全没有想到黄鹤斌这个人有问题吗?

当然,梁远也知道韩少荣最初只是利用他,对他并无真正的信任,心想或许等董成鹏到德古拉摩,拿到董成鹏跟曹沫暗中勾结的真凭实据,或许才能真正说服韩少荣相信董成鹏投靠华茂,压根就是曹沫的反间计!

梁远心思游离,郭建也没有注意到他在想什么,只是为唾手将得转瞬失去而感到痛苦不已:

韩少荣没有说将他召回去,但董成鹏到德古拉摩后,他最多只能算是董成鹏的助理。

一直不将他放在眼里的黄玲莉,这往后只怕更会骑到他头上拉屎撒尿了吧?

而现在这种情况,就算梁远对他的承诺不变,他又怎么可能去注册成立私人的贸易公司,去接卡特罗钢铁厂的私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