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非洲酋长 > 第二十二章 不速之客

非洲酋长 第二十二章 不速之客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6:38: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宋雨晴与郭建他们貌合神离,自然是曹沫最乐意看到的局面。

然而撇开那瞬时的冲动,他也并没有拉拢宋雨晴的心思,他那边现在也不可能让宋雨晴看上眼。

真正冷静下来想,他真要跟一个有夫之妇,彼此因为生理性的需求发生点什么,事情可能会变得一团糟。

许盛、许凌叔侄没有住酒店,就直接住进三楼给杨德山预留的房间里。

曹沫下载一堆资料,才睡了三四个小时,听到卡布贾赶过来,就起床拉上露西一起,赶往肯特街的一家二手车行。

两天时间,花四千美元挑中一辆丰田皮卡,采购铀锯等小型工具以及一批易损件,不仅将一个月来的采金所得花了一干二净,还将他这两个月的工资、补助都贴了进去,到第三天就开着皮卡,拉上已经运到德古拉摩的小型碎石机、制砂机,油锯以及一批易损配件赶回隆塔。

碎石机、制砂机到货,之前中断的岩金开采也得以继续下去。

采金队的人手,还是富裕的。

接手采金队后,为了缩减不必要的人员,曹沫除了两名厨娘外,就没有再雇佣部落里的妇女。

即便如此,采金队还有五十多名青壮年。

两套工序同时上马,主要人手,还是浪费在土石挖运上。

这原本是一台挖掘机加一辆翻斗车就能完全取代的工作。

随着原油市场的上涨,卡奈姆这两年在基建投上也逐年扩大,德古拉摩找不到一辆空闲下来的二手挖掘机可以采购;而一台崭新的挖掘机到岸价,怎么都要六七万美元,还不是曹沫此时所能承受。

幸好采金队的人力是富足的,即便是如此,他还没能将这些多青壮年用足。

不想节外生枝,曹沫也没有再搞清退,而是将十多名剩余人员专门组织起来,搞基建,继续拓宽采金点到伊波古村的道路,平整作业区外围的土地,建造更多的木头房子。

新购买的油锯以及从隆塔市镇新购进的一台二手刨锯,这时候发挥出作用来,一天天将鹿角川上游挡住河岸便道拓宽的树木锯倒,要比以前方便许多,还可以锯一些板材,用于矿区建设。

采取传统的爆破手段破岩取石,先要用钢钎在坚硬岩层开凿一两米深的孔洞,这不是容易事。

好在这一套流程,奥韦马手下有几个人做熟了,一天爆破十几二十吨岩石不是什么问题。

前期还是有很多衔接不顺畅的地方,员工经过一次次的讲解,简单的操作还是不够熟练。

曹沫不敢急于求成,希望一切能循序渐进的进行下来就好。

小型制砂机与碎石机配合着使用,每天的矿石处理量,曹沫也有意控制在十几吨左右。这也要比伊波古村采金队之前每天的产量提高了十多倍,算是叫伊波古村民见识到工业设备的魔力了。

岩金开采与砂金淘选相结合,每天的产量很快稳定在一百二三十克往上;十天下来,曹沫手里便又攒到一千多克沙金。

这一次曹沫熔炼沙金,便遵照谢恩鹏指点的办法加以改进。

在加硼砂除杂后,模具底部会留下来一些细小黑渣,他都收集起来。

照网上下载的资料,这些细小黑渣是砂金杂质跟硼砂起化学反应后的一部分生成物。

曹沫将小黑渣在打磨光滑的石板上碾碎,果然如谢思鹏所说,黑渣里面包裹着一些极细小的金粒,归拢称重,两次熔炼竟然总计有六七克的细小金粒被包裹在黑渣里。

两次熔炼金锭有一千一百多克,六七克金粒流失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益,犹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曹沫跟谢思鹏交流,也就在海峡岸边的海鲜餐厅吃了一顿饭,就受益匪浅,这也从侧面证明谢思鹏确实在这个行业浸淫多年,真是个行家。

当然,谢思鹏吐露这个行业内的诸多秘辛,他的目的还是想参与在伊波古村的金矿开发。

这却是曹沫这时不能接受的。

他不想叫谢思鹏太“热情”,也不想伊波古金矿太引人瞩目,曹沫决定以后产出的黄金,一分为二。

一部分直接出售给隆塔当地的金店,兑换成当地的货币,这样也方便直接从隆塔市镇采购柴油等物资补充矿上消耗,还有就是给采金队的工人、卡布贾、露西、波图、帕里他们发放工资,还不能忘了给老酋长菲利希安分红。

而另一部分,才让卡布贾或者谁定期带去德古拉摩,找谢思鹏兑换成美金,存入他的公司账户里,准备下一步进口设备的采购……

…………

…………

即便暂时无法添置大型设备,金矿每天的产出也稳定一百三四十克左右,曹沫却还是不太满足。

曹沫在东盛的机修车间里干过两年,也自修了大专学历,到德古拉摩也没有停止学习,但他在管理方面,是谈不上有什么经验的。

他在矿上推行的管理办法,很多都是依葫芦画瓢,搬照东盛机修车间的那一套管理。

当然,就算他这时候在国内当个车间主任,未必能合格,但伊波古金矿,即便添置了一些设备,却未必比“作坊”能强,曹沫管理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曹沫能看到金矿还存在有太多的不足,他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推动改进,甚至鞭策卡布贾、波图、帕里等人跟着学习。

目前这一切进行得还算顺利,但主要还是得益于他堪称恐怖的直觉。

他平时不需要保持什么不必要的紧张戒备,又能随时准确掌握员工的想法跟情绪变化,这使得他管理、驾驭当地员工,如鱼得水。

这次奥韦马从德古拉摩回来,工作上更加愿意配合,很多事就更顺畅了。

老酋长菲利希安在背后支持他,平时在部落里声望仅次于老尊长的奥韦马又愿意配合,这使得曹沫在矿上,推行一些当地人还极不适应的作息及劳动管理规定,就变得容易太多了。

要不然的话,仅仅是处理与当地员工的关系,以及整天提心吊胆、防备员工有没有可能吃里扒外,就足以叫他心力憔悴,压根不可能有余力兼顾太多。

而倘若戒备心太盛,始终不能融入当地的部落,心力憔悴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曹沫也会有捞一把就走的心思,那就不可能会有持续投入、不断将金矿开发好、规模做大的想法。

后者,对金矿后期的发展、对潜力的挖掘,恰恰是最致命的。

曹沫真正静下心来,特别是管理金矿一段时间之后,想到他不与谢思鹏这种人搞进一步的合作,甚至坚决不跟杨德山、郭建他们合作,是对的。

要不然的话,未来在金矿的发展方向上,就很难不起分岐、冲突……

…………

…………

进入八月,新的设备即便暂时还无力添置,但每天的产出,以足金核算,已经缓步上升到稳定在一百六七十克左右。

相比较伊波古村以往每天仅六七克的采金规模,短短两个月,产量就提升二十多倍,在伊波古村的村民眼里,依旧是一个奇迹。

不计算设备折旧,每天四十多克金的产出能兑换五百美元,就差不多能覆盖日常成本。

这里面人工成本占比最低,每天折算下来,包括曹沫允诺给卡布贾、露西两人的“高薪”,也仅有一百五十美元左右。

两台二手柴油发电机交替使用,加上其他几台小型设备,每天所消耗的柴油,却要一百多美元,在没有炼化能力的卡奈姆,即便是非洲第一产油国,柴油价格还是高得离谱。

设备材料损耗以及不断添置一些工具、小型设备,以及从部落采购粮食、疏菜,给员工提供两顿工作餐,每天差不多也需要一百五十美元。

当然,扣除掉老酋长的分红,每天差不多能有八九百美元的毛利,相比较他堪称微薄的投入,就已经是相当恐怖了。

曹沫除了每隔十天,让卡布贾携带五百克金锭找谢思鹏兑换成美元,打入设备公司账户外,还有一部分在覆盖日常成本之外的产出,每十天大约有四千美元的样子,他还是直接找隆塔当地的金店,兑换成当地货币,用于购买扩大矿区基建的物资及设备。

很简单,要想挖掘机这样的设备能够进场,采点金到部落的便道,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宽。

这些准备工作,曹沫不想等购入挖掘机之后,再按部就班的去做。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捞一把就走的想法,想要真正将伊波古金矿做大,矿区建设是不能省钱的。

要不然,从密林间绕开参天大树以及崎岖地形,修一条两三公里长的简易土路供挖掘器械通过,绝对比沿着鹿角川河岸修一条相对平直、还铺上砂石的宽阔便道要容易得多,投入也低得多。

新的便道修成,是有利整个部落往北发展的。

另外,在卡奈姆发展,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与部落直接合作的中小企业,压根就不用考虑缴税问题。

在卡奈姆,像隆塔地区,市镇区域内的企业管理还相对正规一些,远离市镇,直接与下面部落合作建造的中小企业工厂,要纳税,也是由当地的部族首领酬情征纳。

这些税收都轮不到地区市政厅伸手,跟州政府、联邦政府有什么关系?

要不然的话,卡奈姆的联邦政府、州政府对地方市政民生建设也不会如此漠然。

九月上旬的那天中午,曹沫住在矿区刚刚为他建好的木屋阳台地板上,心里盘算着这样再干上两个月,应该就能添置第一台挖掘机了。

这半个月来,曹沫还特地在隆塔找了一处有挖掘机的工地,付一定费用给对方,由波图、帕里每天分别带着三四名愿意学习的青年,过去培训小半天。

却不想借假期又跑回伊波古村的莉莉,这时候一路飞快跑到矿区,说郭建带着好些人要到矿上来参观,这时候被老酋长菲利希安邀请留在村子里喝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