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生回到1982开局捡了一野猪 > 第66章 再见票贩子

重生回到1982开局捡了一野猪 第66章 再见票贩子

作者:泡杯清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19:55:57 来源:小说旗

这四人当中,郑江东是自己的亲哥哥,自然不用多说。

而小叔、甚至小叔一家人,前世今生都对自己颇为照顾,自己这辈子有能力,肯定也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说白了,人和人的感情不一样嘛。

他对于郑江历和郑江真两个堂哥,是出于兄弟之间的提携、帮助。

对小叔和大哥,是从心里的感恩。

不具备可比性!

至于兄弟两人打电话,会不会让旁边的人听去暴露相关信息,这点他们完全不担心。

因为郑江东用的是古夏话,红旗供销社除了陈文武以外,他的同事一句都听不懂。

而在古夏县医院的郑江南,说的又是和政话,古夏这边就更没人听得懂了。

主打一个加密语言。

随后郑江南又让大哥采购了一些进山所需要的物资,交代大哥他们在山上做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等等……

挂断了电话,郑江南想着下午不用吊水了,就决定去供销社看看,能不能买两套换洗的衣服。

前几天穿着医院破旧的病号服还好,昨天去李其瑞那喝完酒以后,身上这衣服都快臭了。

于是郑江南和护士说了一声就准备出发。

由于郑江南恢复得十分良好,对于他时不时的出去,医生倒是没有反对。

毕竟这是医院又不是监狱,再说生命在于运动嘛,适当的活动更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从古夏县医院到古夏供销社没多少路程,郑江南蹬着自行车没多久就到达了目的地。

才刚看到古夏供销社的大门,郑江南的车子还没停好,一道身影“嗖”的一声就出现在了他眼前。

仔细一看,竟是供销社那个营业员的老公,倒腾票券的票贩子。

“嘿,兄弟你终于来啦,我都等了你好几天啦。”

票贩子自然第一眼就看到了郑江南脸上的伤,但是没有多问。

行走江湖的人,知道有的事不打听更好,假装糊涂才是王道。

看着票贩子激动的表情,郑江南欣喜的问道:“看你这高兴的样子,搞到摩托车的工业票啦?”

听到这话,票贩子原本笑嘻嘻的表情一滞,略显尴尬。

“那啥,不好意思啊兄弟,我找你找这么久就是想和你说一下,那个摩托车的票真没有,暂时搞不到了。”

郑江南明白了,古夏这儿没有,那就只能去省城搞了呗。

于是从兜里掏出十张大团结,递给了票贩子:“那就麻烦你去省城一趟了,呐,这是我们讲好的100块押金。”

票贩子没有去接,讪讪赔笑道:“呃,兄弟,那个我没说清楚,我从同行那里打听清楚了,由于产能的问题,

现在不仅仅是我们古夏搞不到这种摩托车票,就连省城那边也一样,最近省城那边也根本没有这种摩托车票流通。”

看对方不是要加钱的意思,郑江南明白,看来是真的是搞不到票了。

不过也不奇怪,虽然从几年前就开始说改革开放了,可是多年的内伤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

现在各行各业,可以说都百废待兴的状态。

而这时候的工厂,还几乎都是国营性质的,他们所需所产皆由国家统购统销。

所以很多工厂在产能这块,根本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自然而然的,摩托车票也就根本搞不到了,毕竟你不能光发行这个票,然后却没有相应的产品可销售啊。

那也是对国家信用的一种打击。

郑江南不由感叹,此一时彼一时啊,要知道后世的华夏,可是鼎鼎大名的世界工厂。

只要你有钱别说摩托车了,火箭都能给你整出来。

想通了原由,郑江南也没太遗憾。

大不了下次问问郭小奎,看看他们鹭岛那边有没有门路。

不过看着一旁尬笑的票贩子,郑江南还是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你都没有票了还那么激动干嘛,咋咋呼呼的害我白高兴一场。”

票贩子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我这不是把你交代的事儿惦记在心里嘛,寻思着就算没有也得和你说一声。”

语气十分真诚。

后世常说真诚乃是必杀技,这下轮到郑江南不好意思了。

自己刚刚带点情绪了。

“没有就没有没关系,不过之前倒是没看出来,你这人还怪好的嘞,挺讲信用的。”

票贩子拍了拍胸脯:“那必须的,咱爷们最讲信用了。”

夹杂着一股浓厚的东北腔。

郑江南笑了笑:“你咋还会说东北话呢?你东北人啊?”

票贩子回答道:“我算半个吧,我娘她是东北银,所以我有时候说话会情不自禁的带点东北腔。”

郑江南惊讶的看着他:“嚯,那阿姨怎么会从东北嫁到古夏来?”

要知道这个时候交通不便,东北到胡建少说也有两千多公里,横跨了祖国的南北,距离之远可想而知。

如果阿姨是嫁在胡建的省城或者鹭岛那边,那他还能理解,毕竟这两个地方经济不错。

可是嫁在这穷的和和政县不相上下的古夏县?

图啥?

票贩子叹了口气,略带着懊恼的说道:“我娘也不算是嫁过来,当年我外公他们受不了东北那边的寒冷,举家就跑南方这边来了。

本来我外公是想去鹭岛那边的,可是走到古夏县城的时候就走不动了,看着这儿的风景还不错,我外公索性就留在这儿落地安家了。

我娘那时候还很小,所以她也是在古夏长大的,后来就和我爹结了婚。”

郑江南乐了,这位外公恐怕肠子都悔青了吧?

放在后世,可能胡建的经济条件会比东北好一些,可是在这个年代,那就完全反过来啦。

胡建省是着名的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可耕地还不到1亩,而且土地贫瘠。

想吃饱都困难。

再加上始终处于对台第一线,所以国家也没有在这边发展什么太大的工业。

农业不行,工业也不行。

可以说,现在的胡建就是典型的一穷二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