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官路丽人行 > 第613章 近水楼台

官路丽人行 第613章 近水楼台

作者:海边闲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19:50:11 来源:小说旗

刘叔没有想到,他在成林跟前的感慨,让成林动了帮助西源孩子圆梦大学的念头。

短期内,成林就落实了每年三千万,资助六千个贫困孩子圆梦大学。

他亲自给西源方面打电话,安排人与成林提供的捐助单位联系,务必做到公正公开,把钱真正用在家里困难的孩子们身上。

对西源每年三四万考上大学的孩子,六千个资助名额,应该能解决掉大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入学问题。

小涵和苏琳琳都笑成林,每年的支出金额一扩再扩,快刹不住车了。

成林感慨这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云圣慈善基金还是钱少了,以后他负责继续找钱。

云圣慈善基金那边他不再乱说话,影响苏琳琳和小涵的节奏。

………

十一月六号,东镇大学蒲海校区打下第一根桩。来自于五家建筑央企的上千名施工人员,开始了在蒲海的倒计时施工。

京城教育部门对蒲海校区的招生计划予以放行,剩下的就是东镇省委省政府的事了。

一期占地四千亩,预留两千亩二期的方案出炉。

东镇大学蒲海校区的一期面积,已经比肩目前东镇大学在定阳的三个校区面积。预留的二期计划,更是让东镇大学惊喜,这比学校自己的规划方案更大胆。

在成林看来,东镇两所985与自身的经济发展不匹配,与每年六十万的东镇学子的需求不匹配。

东镇电子科技大学蒲海校区的规划,也正在制定规划。在成林眼里,蒲海小青山片区这一大片滩涂,天生就是留给东镇大学和东镇电子科技大学扩建的。

将来项目竣工,两个大学七八万学子入驻,将彻底扭转东镇高等教育落后局面。

………

跟刘叔和历程秘书长碰面的时候,成林笑着对刘叔说:

“未来东镇的高等教育历史上,会留下刘叔和常委会各位大佬的大名。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已经为东镇大学和东镇电子科技大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省里应该继续支持东镇大学和东镇电子科技大学出去挖人,国内国外一起挖。争取每个院系都有知名专家担任领军人物,彻底改变东镇高等教育中庸的形象。”

历程秘书长看看成林:

“你的野心也太大了,这样秋明省长又得多掏钱了。”

刘叔明白成林的意思。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一个地区科研氛围的养成,对当地科技企业的发展,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有了人才,将来就有机会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从而带动整个东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他笑着对成林说:

“我和历程秘书长、秋明省长等同仁,并不指望留下什么名声,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回头看看现在的决策,如果能对东镇大学和东镇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助力,我们也就欣慰了。

从长远来看,我赞成把两所学校办的更好,既可满足东镇孩子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又能给蒲海乃至东镇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

成林给刘叔竖起大拇指:

“两个大佬圣明。

如果江元朝和廖增仁执政那会,就能有长远眼光,就能动手两所学校的扩建,今天东镇的教育优势这时候就建立起来了。”

成林的话让历程秘书长和刘叔都沉默了。一个地区的掌舵人,如果只是盯在自己的小圈子利益上,吃亏的是还是当地的民众。

刘叔沉吟一会打破沉默:

“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能有你辅佐,可能局面都会改变。我跟京城教育部门的人沟通的时候,他们也惊讶,东镇省委省政府啥时候有这等魄力,在高等教育上发力。”

成林摆摆手:

“刘叔在捧杀我。

两个学校扩建,这是底层民众的呼声。东镇本土板块里面,东镇大学和东镇电子科技大学的几个青年学者,六年前就开始讨论这个话题。他们也曾联名给省教育厅写过规划建议书,可惜石沉大海没有回响。

真正的智慧在民间,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我占了近水楼台的便利,能把他们的话传到你们这些有决策权的大佬耳朵里。”

历程秘书长看看成林:

“这个你也知道?”

成林笑着说:

“我这段时间抽空去听了几次东镇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课,跟几个青年教师有过沟通。

对东镇乃至国内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跟他们请教学习,里面有两个是当时学校扩建建议的主笔人。”

历程秘书长看看成林,竖起大拇指:

“你的探索精神确实值得学习。如果每一个官员都有你这个学习劲头,我们肯定能少走许多的弯路。”

成林笑笑说:

“秘书长,京城高层每个月都有理论学习课,邀请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专家讲课,金帆教授就经常去讲课。

咱们东镇大学经济研究中心,里面有许多青年才俊,他们的眼光和他们对未来发展的研究,都有前瞻性。

如果可能的话,咱们省委省政府,也可以效仿高层的做法,每个月组织一次理论学习会,让地市的当家人、国企老总、各厅局一把手都参加,拓展一下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的。”

刘叔看看成林:

“张凡师兄说的不错,你是个闲不住又愿意动脑子钻研学问的人。你的建议我完全赞同,对高级干部理论学习的事,省里会尽快展开。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我们有些干部懈怠了。

我们有必要作为一项制度,长久的实行下去。”

成林笑笑说:

“张老师是看着我顺眼而已。

最近高层会议通报里面常常有这么一句话: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句话的厉害和精妙,确实是我们的各级官员应该参透悟透的。

我们的高层里面真的是卧虎藏龙,对整个大的局势把握精准,我们有幸是这个时代的经历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