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官路丽人行 > 第552章 还乡①

官路丽人行 第552章 还乡①

作者:海边闲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19:50:11 来源:小说旗

成林打开手机,翻了一下记事本,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遗漏。看了一会也没有发现还有其他问题,就转头低声跟小涵说:

“还有一件事,爷爷和姥爷,都是老家出来的名人,回去看看如果老家教育、医疗方面有明显不足,你就以云圣慈善基金名义给老家捐点款,捐款多少让太上皇们来决定。”

小涵摸摸成林的头:

“你真是太善良了,考虑也太周到了。”

成林笑笑:

“有能力就帮别人一把,给太上皇们长长脸。家乡人眼里,太上皇们都是从泥土地走出去的成功人士,都是需要他们顶礼膜拜的人,

这种情况下咱们掏点钱,支持一下家乡发展,让家乡人记住太上皇们的好,也是应有之意。”

小涵捂着嘴笑了笑:

“不得不说,你对人情世故的把握确实到位。姥爷和爷爷他们都是老传统,他们的意识里不会有这种想法,因为谈钱对他们来说是庸俗的。

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成林叹了一口气:

“按道理应该如此,眼下的风气不是这样。故乡的人潜意识里,住在京城里的,都是能看见皇帝的人,手指缝里漏点就够家乡发展的。

殊不知,并不是住在京城里的都是达官贵人。”

成林说的小涵体会不深,想想自己也从来没有回过爷爷姥爷的老家,具体情况如何她心里也没有底。

如果有可能,资助一下老家的教育和医疗,类似贫困大学生和医生培训的星光计划,这事有特殊意义。

如果当地福利院也有需要,投入资金给孩子们矫正和治疗,估计姥爷也会大力支持和赞成。

小涵思虑了半天:

“等着我陪着爷爷姥爷回去,看了具体情况再做计划吧。能为老家的发展做点贡献,爷爷姥爷肯定都愿意。”

成林看看小涵: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资助方向,那就在爷爷姥爷老家,设立奖学金,每个地方可以不低于两千万,用每年的利息资助当地的贫困生。奖学金命名让太上皇们把握,千万不要用爷爷姥爷的名字,那样对老柯不好。

这个方案先做为预案,你平时跟爷爷姥爷多商量,让爷爷姥爷心里有个底。

如果当地人不敏感,没有人太在意太上皇们的回乡省亲活动,那就另作打算,只照顾村里就行,比如给村里修修路,建个学校啥的。

这样的方案你多做几个预备着,不必考虑资金,那个我会让马文姐准备。到时候如果还需要别的,回来咱们再合计。”

小涵凑到成林跟前低声说:

“你这分明是准备给太上皇们脸上贴金砖嘛。”

成林捂着嘴笑笑:

“古人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既然还乡,咱们就得有暴发户的觉悟,给父老乡亲们做点贡献。”

…………

青山是个县级市,位于东齐的最东面的海边。

成林走出高铁站的时候,耳边传来嘈杂的声音,酷似爷爷说话的语调,让成林听了倍感亲切, 身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里是爷爷出生成长的地方,当年爷爷从这里走出去抗日,由一个渔家子弟成长为一个高级干部,但是乡音改变的不多。

爷爷离家几十年,口音里夹杂着其他地方的口音,但是基础部分,还是成林现在听到的故乡的口音。

田中李闯在出站口等着,上了车李闯回头问成林:

“老大,怎么跑到青山来了,青山这里有情况?”

成林笑笑说:

“能有啥情况呢,这里是我从来没有来过的祖籍地。老爷子想回来一趟,我先过来打打前站,你俩全当跟着我来旅游一趟。”

听了成林的话,田中李闯都轻松起来。三个人在酒店附近找了个干净馆子,吃了一顿充斥着浓浓海边风味的大餐。

按照爷爷给的地址,爷爷出生的地方距离县城十公里,是一个叫崮山的地方。

早上成林三人吃过早饭,成林找地方买了点祭祀用品,就按照导航提示朝崮山开去。

青山一个县级市,城建规模超出成林的想象。资料里青山人口八十万。往崮山走的路上,工业厂区一座连着一座,轮胎、特种车辆、食品加工、电子、化工行业繁多。

成林心里也感慨:

“老家的发展,比起一般地方发达的多。”

崮山是海边的一个渔村,三四百户模样,以自己盖的两层楼为主,虽然规划有些凌乱,也能看出村里百姓的富足。

路边不时能看到有人在缝补渔网。停下问路的时候,成林特意下车来走了一段,能看到海边有个小码头,空气里都弥漫着海水的味道。

崮山村委会是一栋三层楼,门前广场上挂着国旗。村长叫周凌华,一个面色黝黑高高壮壮壮实的汉子。看着成林的车牌号是京城的,他一边跟成林握手,一边也在揣测,这是谁家的亲戚?

成林跟村长寒暄过后,给村长递了一支烟,两个人点上坐下后,成林直言自己是周宇轩的孙子,想过来看看祖坟地。

村长一边泡茶,一边念叨成林爷爷的名字。给成林把茶水倒好以后,他打了个电话出去问了一遍,放下电话他脸上笑容多了起来:

“宇轩叔出去当兵的时候太早了,村里人一般人不知道。上次宇轩叔回来,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我都记不住宇轩叔的名字了。我爷爷叫周宝亭,咱俩关系不远啊。”

成林算了一下辈分,笑了笑说:

“论辈分我得叫你周叔,咱们关系的确是不远,不用八竿子,六竿子就够到了。”

周凌华哈哈大笑起来:

“对啊,你爷爷我叫他宇轩叔,他跟我爹在四服上,我在五服上,。你们这一辈就是六服了。

提及宇轩叔的名字,村里人年轻人基本都不知道。但是一说起当兵出去 ,在京城当官的都知道。”

成林也笑了:

“没想到我爷爷在村里还是名人呐。”

周凌华点点头:

“那一批出去闹革命的,不少人牺牲了。宇轩叔坚持下来,跟着队伍一路往南打仗,现在看来也真不容易。”

成林抽了一口烟:

“我听爷爷说过,咱们老家是老根据地,早期那一批牺牲的很多。”

周凌华点点头:

“咱们村里的烈军属有一百三十多户,在周围村子里面属于比较多的。”

听说成林要到坟地看看,村长满口答应,他打了个电话:

“中午给我留个桌,来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