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官路丽人行 > 第424章 惯犯

官路丽人行 第424章 惯犯

作者:海边闲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19:50:11 来源:小说旗

于东刘冰红石岭一趟有些收获,在他俩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里,核能基地附近的围挡上,看到了元宝投资公司的名头,这是谁的公司?

成林查了元宝投资公司的工商资料,是三个草原地区的年轻人注册的公司,股东最大的二十六岁,最小的二十四岁,明显是股权代持,他们是谁的马甲?

从当地民众嘴里调查,元宝投资公司的大老板是京城的,有人看过他在自己红石岭附近出现,据说老板姓石,大家都叫他石公子。

成林扒拉一下当今京城大佬,并没有石姓大佬,难不成是哪位大佬的女婿妻侄?他在微信里问刘扬,是否知道这个石公子。

刘扬的信息回来很快:

“耿老的女婿石兆琪,他的公司叫圣元集团。”

圣元集团工商资料里 ,关联投资公司只有两家,并无诡异之处,即便圣元集团控股股东是海外注册的离岸公司,成林也没有发现大问题。

耿老在能源行业工作大半辈子,联想到廖增仁出身能源行业,有些事就明朗起来。

如果东镇放弃红石岭核能基地建设,选择别的候选基地,能不能获得审批通过?

即便现在让成林来分析,他也感觉会阻力重重。石公子都把手伸过来了,你不让他抓点好处,这事他和耿老不会善罢甘休的。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石公子能在红石岭圈地,东镇目前论证的其他四个核能基地,他有没有圈地?

成林找来其他基地的资料,安排于东刘冰两人去各个基地附近看了一遍,成林担心的事成真,四个基地附近都已经被圈占。

圈地公司换了马甲,已经不叫元宝投资了。分别叫元辰投资、元朝投资、元盛投资、元通投资。

分析各个投资公司后面的股东,全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背后的猫腻,成林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全部是股权代持。

成林心里暗暗生出一股凉意:石公子这盘棋玩的有点大啊。看看圈地时间,最早的已经超过三年,除了围挡,圈占土地一点动静都没有,摆明了就是张着嘴,等着地方政府来送钱。

究竟应该怎样做?

把石公子圈占的土地依法强行收回?

想了半天成林也没有好的思路。

他在网上输入石公子,想看看网络江湖上如何评价他。

有南方不同地区的人吐槽,石公子利用信息差,提前在审批核能基地附近圈地,索要高额征地补偿。文章点明了南方几个核能基地的名字。

成林有点兴奋,感情这个石公子是个惯犯,专吃这碗饭的?

如果石公子这事是真的,谁给他提前泄露核能基地选址的秘密的?

毫无疑问,耿老绝对逃脱不了干系。

能不能在网络上搞搞石公子?是不是能达到预期效果?

考虑再三,成林决定有枣没枣先打它三杆子,先在网上放一颗炸弹,听听各方反应再说。

成林用了一晚上,写了一篇文章《石公子,你为何如此强悍?》

成林从其他省区核能建设说起,历数石公子在当地的套路,最后着眼点在东镇。几个元字系列的公司,背后是不是石公子?

文章的最后,成林明确指出:

这种利用信息差,套取政府补偿金的做法,涉嫌故意泄密罪。

石公子为啥能如此神通广大?仅仅因为他是耿老的女婿?

文章成林微信发给栗潇潇,让她在星岛找个人发到国内的网站上。

文章发布后,不到三天阅读量超过十万,还有数千个收藏 ,可惜第四天就被和谐了。文章再发,依然被和谐。

石公子的能量还真是厉害,真不可低估!

这个路子无法撼动石公子,对付他还真要好好琢磨琢磨。

…………

历程秘书长给的资料里,有东镇作为合村并居试点的文件,也有东镇作为省内十多个地市启动试点的问题汇总。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东镇各地区的农村空心化日趋明显,农村的衰败也在预料之中。

东镇农村宅基地审批已经严控多年,即便原有房屋都翻建都在严格控制,出发点也是想推动合村并居。

北方的农村冬天取暖,传统上还是依靠燃煤火炉,这个对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影响巨大。

东镇地处京城环保护城河上,自然要考虑碳排放的问题。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合村并居都是一件好事。可是资料袋里各地上访的情况频繁,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篓子?

成林注意到网上有种意见:

地方政府在推动合村并居过程中,眼光盯着的是宅基地空出来的用地指标。因此在合村并居推进过程中,基层官员一切的出发点就是缩减土地用量。

如果合村并居后,农民上山种地都要跑出八里地,回来农具设备无处摆放,这事即便是天大的好事,农民也要用脚投反对票。

因此合村并居产生矛盾的背后,某种程度上还是基层政府跑偏了。

重新论证规划方案,大规模征求农民意见,才能把合村并居这件事,重新拉回正确的方向。

…………

东镇能源行业的整合,从秘书长提供的资料来看,也是个利大于弊的事。

东镇富含煤炭,年产量在国内排在前列,目前有四家煤矿上市,经营状况还不错。

省里从四年前就想整合几家大型煤矿,组建东镇能源集团公司,把大家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到西部煤炭资源更丰富的地方,甚至到海外煤炭产区去谋求发展机会。

现在的阻力在各地市。

省里组建能源集团,是否会把地方政府的权益拿走?要知道煤矿每年给所属地方政府,每年都会贡献大量税收,说是地方政府的摇钱树也不过分。

以前的方案,并没有考虑地方政府利益,这种霸王做法,地方政府没有理由支持。

涉及这么多资产的审计和划转,如果没有地方政府支持,注定要拖到猴年马月。

成林不知道原来方案起草的动机是什么,为啥不去听听地方政府的意见?非要弄成现在的夹生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