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AI之后 > 第172章 心中的期许

AI之后 第172章 心中的期许

作者:今日微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19:49:54 来源:小说旗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怎么都无法“无欲”。既然如此,所谓的无欲以静,并不存在,应该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道家讲究自然,既然不能静心,何必强求?想到这里,心中淤积的阴翳之气,一扫而光,笑骂道:

“去它的虚极、静笃、无欲,还是‘我自然’较好。至于修行悟道,不能强求,走到哪里算哪里!”

孙浩然由此豁然开朗,全身轻松,不再讲究什么作息,全部率性而为。反正,能做、会做的事,就这么多;七、八年光阴看似很长,仔细回想,好像没有学到多少东西。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枯燥、乏味之感;孙浩然取出龙龟木雕,焚香拜神,唱歌跳舞。说来也怪,唱歌跳舞的“除燥”效果,比打坐还要灵验;烦闷之感,顿时消散,而打坐时间,也随之延长;似乎有那么些许时间,进入了所谓的“虚静无欲”。有意思的是,短暂的虚静时光中,眼前一片漆黑,并没有“万物并作”;孙浩然自认为,按照《道德经》的话术,称作“无”,更加合适。

一天十二时辰,打坐的时间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大多数时间,都花在读书、武技,以手技、剑技、刀技、马技、枪技,发泄心中郁闷。

练武过程中,孙浩然有重大发现,所修习的武技套路,极为难看,不够飘逸。为什么修道?按王师的说法,是为了成仙。孙浩然的印象中,凡神仙都该潇洒,其举止必然飘逸;要不,怎么会有“飘飘欲仙”?

孙浩然开始改变武技套路,向轻盈、飘逸、潇洒演化。在孙家寨,整天跟人打架,所思所想,都是击倒对手。现在悟道不打架,不讲究击败对手,心里面仅剩“漂”与“飘”。“水之柔弱,水波荡漾”,以及“柔弱胜刚强”等与水有关的字眼,总是在心里面回荡,时刻提醒,“柔”也是追求之一。

心里宁静,并不意味着“虚静”,反而思虑更多。思考什么呢?经书中的内容!做不到、想不通“无欲以静”,想想“道德”与“德道”,行不行?总之,愤怒归愤怒,却很少急躁;心里有火,或者唱歌、跳舞,或者习练武技,或者琢磨“飘逸”、“柔美”。

总是思考那几部经书,也会厌烦;时间长了,便开始胡思乱想;偶尔,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孙浩然一直生活在孙家寨,思来想去,都是山沟里那些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差不多;能够记住的过往,很快想完。想的没事可想之时,便开始琢磨每一件想到的事情;偶尔也会推演,改变过去,会有怎样的不同?

想到了打架,想到了识字,想到了骑羊,想到了打架抢东西吃,想到了送葬时的歌舞,想到了拜祭神灵祖先,想到了龙龟木雕。

似乎是五岁那年,季春月拜祭祖先时,目光被龙龟木雕吸引,人都变得迷迷糊糊,一直到仪轨结束,才清醒过来。从那以后,便有些不一样的变化,总是想这想那,总是做噩梦,总是发火,总是跟小伙伴打架。

想了几遍之后,想起更多细节,愈发觉得龙龟木雕神秘。然而,不管怎么看,龙龟还是龙龟,普通木雕而已,毫无出奇之处。孙浩然想不出所以然,便改变习惯,先焚香拜龙龟,然后对着龙龟入静。

似乎有那么一点点效果,每次入静后,杂念还是有;等到一幅幅杂念画面流过心底之后,总会有那么一点点空白时间,疑似进入“虚静”。这种状态很神奇,犹如天神一样,高高在上,凝视着眼前;仍旧没有什么“万物并作”,徒有一片漆黑。

孙浩然忘掉了烦躁,日复一日,很有兴致地游戏、体验这一切。心底的怒火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猛烈。这也不算什么,习练“飘逸”、“柔弱”,唱歌、跳舞,足以消弭。

孙浩然又发现,消弭怒火之后,才是入静的最好时候;而入静醒来,又是读书的好时候。找到了方法,也不意味着收获,游戏而已。一天又一天,重复这些不知道有用还是没用的东西,能有什么收获?无非老子洞里洞老子而已。

不经意之间,吹起了暖风;光秃秃的山上,见到了一朵,绽放的花。迷蒙的孙浩然,无知无觉中,走出山洞,走到花前。

上山的时候,青草、绿树,才开始黄枯;

起风的日子,落叶、尘土,满世界飞舞。

一场小雪,覆盖了大地,

徒留寒风,嗷吼呜唬。

阳光渐明媚,暖风轻吹抚,

山川、田野,依旧萧瑟,

一朵孤零零的花,成了全部。

赤心萌动,中和了天地情绪;

柔肠百转,编织出五彩神曲,

荡起阵阵涟漪。

满腹心事,谁人能语?

无声的音朦胧,

迷醉了心,震颤了魂,直冲天宇,

寻找梦中的期许。

一滴泪珠,辗转眼底:

世间竟有如此美好,怎舍得离去。

王玄甫:

“元气、天地气、中和气、太平气,相扶相抑、相生相克,似有五行之义。然,其中义理模糊,是前辈高人不知,亦或是不愿吐露天机?”

襄楷:

“我以为,是前辈不知!诸子百家时,先贤仅知人与天灾相关,故有天人感应之说,罪在天子一人。几百年过去,能将天灾缘由,从天子一人归于君臣民,足矣,不可多矣。”

王玄甫:

“我以为,如下辞条甚佳:天有天气,地有地气,人居其中,中和天地之气,生太和之气;太和气出,君、臣、民同心齐力,生太平之气;上皇太平气既出,天下太平。

“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既能中和天地之气,草木禽兽何如?万物何如?”

张角:

“《太平经》有《焚烧山林诀》,禁绝焚烧山林丛木之乡;亦有警世之言,言畋射鱼猎不善。

“《起土出书诀》提及,凿井穿地、大兴土木、采取金石,动地母血脉,故天地常怒不止,灾变并起。我以为,前辈知晓万物如人,可中和天地之气,不愿泄露天机而已。”

魏伯阳:

“如此玄理,一时哪得理清?诸君,不如移步老君洞,观王玄甫弟子,可否还债!”

一行人走走停停,一边走一边讲论义理。走到老君洞前,刚好看到孙浩然凝神赏花。王玄甫高喊道:

“孙灏吾徒,悟道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