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AI之后 > 第170章 雒阳之约

AI之后 第170章 雒阳之约

作者:今日微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19:49:54 来源:小说旗

乌桓人的十岁,与农人的十岁大不同,按孙家寨习惯,需束发为髻,到关口战场历练;长到十三岁,就会成为预备战士,不定期参加战斗。作为一个乌桓男人,小虒还要掌握必要的技能,制作弓矢、鞍勒、皮甲,锻金铁为兵器,用自己制作的装备,参与战斗。

冬、春之后,马羊瘦弱;经夏秋放养,才能膘肥体壮。所以草原各部多选秋收以后,冬季寇关,暮春时结束。

入冬之后,渔阳郡征调各路兵马入驻,鲍丘水关口从警戒转为严密防守。王玄甫放心不下小虒的安危,亲自为其护道。关口重地,即便贵为教书先生的王玄甫,也没有机会游览;这次因为小虒,才以乌桓士卒的身份,进关戍守。

幽州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复嶂,仅居庸关可行大车,其它三、四处关口,如鲍丘水、卢龙塞等,可通人马,不可行车。另外还有一二十条小路,尽是兔径鸟道,能走人,不通车、马。

鲍丘水关口(潮河,古北口)是真正的锁阴之地,两岸悬崖壁立,鲍丘水自北而南,奔流而出;岸边狭窄处,仅一车之距。东西两山险峻,附近就这么一条通道入塞,易守难攻。

进入收获季节,陆续有鲜卑小队前来骚扰。说是鲜卑人,其实,塞外所有部族都会参加,包括乌桓各部;也有不少塞内汉人、乌桓、南匈奴、鲜卑等部族,因为种种原因,出塞参与劫掠。渔阳较为特殊,很少有部族参与劫掠。王玄甫因为长期生活在孙家寨,熟悉乌桓习性,能分辨出其中的乌桓人。对于那些不熟悉情况的汉军,根本搞不清楚,敌人是谁。

庄稼收割之后,大队鲜卑精骑寇关;为了提高效率,鲜卑人分成若干小队,轮番进攻,昼夜不息。如果守关将士数量不足,在这种高强度攻击之下,一定会因为体力不足而失守。王玄甫的担心纯属多余,小虒装备精良,远超鲜卑大军;年轻气盛,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很难受伤。

大战持续半个多月,鲜卑人攻破其它关口,进入幽州境;而后集中兵力,夹击居庸关;破关之后,将其作为大部人、马、车通道。鲜卑大部由此离开鲍丘水关口,仅留小队骚扰,以吸引汉军兵力。

孙家寨伤残数十人,为近年之最。孙家寨举行大典,为死去的亲人送行。乌桓人看重葬礼,为死者制作棺木,轮流祭拜。也许是亲身参战的缘故,王玄甫竟也为之落泪;自己都不明白,多年的古井不波,怎么会涟漪不断?扪心自问,伤心吗?不伤心;既然不伤心,为何流泪?王玄甫糊涂了,想了很久,都想不明白。

葬礼时,孙家寨燃起一堆大篝火,将死者生前所用之物,全部焚毁;让死者所养之狗,护送其灵魂,回归赤山。赤山在塞外,辽东西北数千里。与此同时,孙家人载歌载舞,送死者最后一程。王玄甫重归宁静,没有参加歌舞,却惊奇地发现,歌舞似乎对小虒有莫名好处。

乌桓人比道家人更加看淡生死,认为有死有生,自然之理。伤心归伤心,送行归送行,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如同人吃五谷杂粮、生老病痛。孙家人同样不觉得劫掠与战斗有什么不对,关外的穷人劫掠关内的富人,不应该吗?至少,孙家寨不需要外出劫掠,就可以好好过日子,属于富裕部落。

夏四月,大旱,七州蝗。一般来讲,小灾小难,即便是大面积歉收,朝廷都不会声张;朝廷既然明文昭告天下,说明灾情十分严重。中原日子难过,草原大漠更难过;鲜卑人不顾羊马羸弱,聚众寇三边,孙家寨再次进入紧急状态。

王玄甫大概明白,为什么女人管家。男人外出打仗,孙铁桦带领老弱、病残、妇孺,种地、狩猎、采摘,以维持寨子的生计,并供给关口战士一部分给养。也大概明白,西域小国的无奈。每户仅有三、四人,怎么都比不上中原的六、七人;尽管人少,还必须维持一户一兵,以保护民人,免受荼毒。

孙家寨濒临鲍丘水,前些年挖出诸多沟渠,基本不受旱灾影响,也没有蝗灾。然而,森林中的产出明显下降,食物也很紧张,却还要保证参战男人的用度。如此窘境之下,家里人必须忍饥挨饿;就连王玄甫都不好意思特殊,与孩子们吃一样的饭菜,干更多的活。

打走了鲜卑,送走了死者,王玄甫很严肃、很认真地找到孙铁桦与孙虎,谈论一些不为人知的天下大势:

“二位家主,天下即将大乱,孙家寨何以自处?

“如果失去身后的渔阳郡乃至于大汉朝廷的支持,鲍丘水关口必成乱战之地;孙家寨的处境,可想而知。”

击退了鲜卑大部,还是有小股鲜卑,天天寇关骚扰,所以孙家人也感觉到形势不妙。经过这么多年接触,孙家人尊重、信任王玄甫,虽然不认可、也不愿意认可天下大乱之说,却还是愿意相信他的话;关键的关键,怎么办呢?

孙虎:

“想要规避中原乱战,要么如孙家先祖那样,出关辽东,要么南下荆、杨。王师以为,怎么做合适?”

王玄甫:

“孙家主不要急!说是天下大乱,具体什么时候,可能三两年,也可能十年八年。所以要作长久打算,不在一朝一夕。”

杨铁桦:

“这样啊,王师放心,我们两口子合计合计。”

王玄甫:

“小虒今年十二,快要长大成人了。我要带他出去见见世面,总不能一辈子待在山沟沟吧!”

孙虎叹息道:

“是啊,我孙家祖祖辈辈,辗转于蛮夷之地,是该换种活法了。”

孙铁桦:

“王师想要去哪里?”

王玄甫:

“去京师雒阳。”

师徒二人做道人打扮,可以免去很多麻烦。走到广阳郡蓟县(北京城区),漯水之滨,王玄甫心血来潮,告诉小虒:

“小虒,师傅给你演绎风水之道,仔细观看。”

王玄甫取出罗盘,踏罡步斗,查风观水,寻龙点穴,在漯水、蓟县城与湿余水之间,从西南至东北,画出一条直道,点在中间位置:

“此为龙巢,也是凶巢,需鲜血浇灌,方能飞龙在天。小虒切记,远离此地,祖祖辈辈都不要到这个地方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