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长河惊涛 > 长河意象与歌行体文风(by宋虬髯)

长河惊涛 长河意象与歌行体文风(by宋虬髯)

作者:清月冰蓝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5:23: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读长河惊涛,不见所谓的铺天盖地,噱头不断。他的文风如歌如吟,淡淡悲伤间,爽朗而潇洒。文章清澈的如一泓碧水,只是淡然叙述这一条河,一座城,一把剑,一个江湖。文字转折巧妙,时如慷慨而谈,时如悄然低语。在这萧然的笔风和意境之下,却不由得让人慨叹:世界如河,人如浮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苍凉而萧索。

作者文笔极佳,颇如中国画中之工笔手法,精湛而细腻,但又有如写意般形简神丰。作者通篇抓住了一个意象:“长河”。

一条贯穿东西,将大陆一分为二的河流,带有何样意蕴?我不禁想到了很多。秦岭淮河,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万里长城,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北纬38度,是北棒子和南棒子的分界线。

这些分界线本身,或为天堑,或为人设,或为子虚乌有。但这些线所分开的两端,却人文、风俗各异,思想、意识形态各异,这条线设立之日起,他的南北两头,便会争斗不断,倾轧不止。

北方人有多少次雄师渡江,去征伐那个势不两立的南方政权?长城内外,输攻墨守,又有多少次横尸遍地,血流成河?正是这一条奇妙的线,它也许雄伟壮丽,也许却根本看不见,但围绕这条线发生的故事,绝对波澜壮阔,令人望而生畏。

而清月冰蓝笔下的这条“长河”,又会有什么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宋虬髯评

清月的小说洋洋洒洒已写了十二万。虽然情节峰回路转,但我仍然能感受到小说第一回在文风上带给我的惊艳,和在情节上带给我的波涛暗涌。

开篇字斟句酌,令人惊艳的书有很多,但能够令这种感觉保持十二万字的人,我却还没有见过几个。清月的“长河惊涛”,像极了一篇长长的歌行体。那是一种朗吟歌行的感觉,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之际,却将那排天撼地、惊心动魄的情节渗透的淋漓尽致。可以看得出,朱姑娘对于小说的每一章每一段,都是经过炼字炼句的。她也许不能像某些大神一样几个时辰之内下笔万言,但她的文绝不是那种通俗浅显,食之无味的小白文。

你仔细读她的句子,便像是在读一句句诗,一句句潇洒飘逸的歌行体。但歌行体其实也是要押韵的,也是讲求每个字的平仄的。清月的小说便是如此,她的写法很细腻,她斟酌每一个字,推敲每一个句子。但字里行间却不着任何精工痕迹,只余下一种优美流畅,震撼人心的感觉。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但其实那是巧夺天工,“不工”,才是“工”的极致。

这是一首长诗,也是一首史诗,秦、齐、楚、唐,各个势力在江南江北犬牙差互,便如战国诸侯一般尔虞我诈、合纵连横。诸势力有大有小,有那种追逐小利,但谋生计的小国;也有制衡南北,问鼎天下的霸主。这不仅是战国的写照,也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未统一时期的写照,更是人类文明诞生后整个世界的写照。

要说的还有很多,本来是想说说楚雪海这个人的,可惜一谈及清月的文笔和气韵,就停不下来了,那实在太吸引我,实在不吐不快。不过也好,“深庭蝶舞”还没有写完,我或许可以在后几日的更新中对楚雪海体会出更深的感受。

——宋虬髯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