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长河惊涛 > 三十六 拨云见日(上)

长河惊涛 三十六 拨云见日(上)

作者:清月冰蓝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5:23: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寒料峭。冰雪未及消融。残竹的旧绿交杂着积雪的纯白,铺排在静谧的竹苑。融水汇聚,从叶尖滴落。一阵风吹过,似雨非雨,叮叮咚咚地敲击着瓜藤架。沉香半炷,石桌一张,黑白的琉璃棋子在初阳下流光四溢。清茶两盏,白玉瓷杯,腾腾雾气一缕缭绕在四围。

竹篱轻响,老者微一扬眉,手指一拨,那白玉杯径向微掩的柴扉射去。一只白暂有力的手稳稳接住,一滴未洒。楚涛的笑颜在柴扉后绽开:“先生又考我。”

老者呵呵地笑:“还有一题。”

话音落,只闻院中各角落弓弦细响。楚涛脚尖一点,便高高地跃起,一招青云流转,十指已把从各方而来的竹箭收拢。挥袖一抖,十支竹箭一枝不少地排列在瓜藤架前。

“百步闻弦,仍是此题。”楚涛微笑着,颇为自得。比起飞步踏浪的轻功,蛟龙出海的剑法,这百步外辨识出弓弦响的听觉,放眼江湖决然找不出第二个。

老者似仍不尽兴:“来看风某,可有见面礼?”

楚涛一招手:“末儿!”门外的孩子就怯生生沿着墙根闪进来,“给前辈带来个小徒,灵巧得很。”他简述了孩子的身世,转身把末儿揽到跟前打趣,“怎么样,这个师父总好过那只会喝酒的家伙吧?”

“不许这么说师父!”末儿居然不乐意了,“师父就是师父,何况谢大侠救过我的命,他永远都是我师父。”不光楚涛,连风若寒也开怀大笑。

“那么,你就不要眼前这个师父了?”

末儿想了想才问:“我能常常回去看谢大侠吗?”

“若你太调皮,就不行。”

“末儿从来不调皮!”

“末儿如果乖,我便派人来接你。”

末儿又想了想:“不许骗人,拉勾!”大手勾着小手晃动两下,这协议才算达成。

楚涛揉了揉他的小脑袋,轻推他一把:“还不快拜见师父?”

末儿上前认真一跪一抱拳:“拜见大师父!”

长长的白眉展成垂杨一般,点头笑着把孩子扶起:“不错不错!”随即招呼小僮,安顿下末儿。

楚涛恭敬行礼:“风前辈,逐羽剑派旧事,你可曾知些许?”

“贤侄莫急,且待我破此局。”风若寒半点不急,只顾着手中黑白棋子交替推演。楚涛遂席地坐于对面,静观其变。却见那残局僵持,互为攻守,贸然进击则必漏出弱点而遭反扑,一溃千里。忽而,白棋在关键处一占,全盘皆活。立时,成败分晓。白棋先前蓄足的气势在此刻一泻而出,黑棋再挣扎,也已难挽颓势。

“对敌之势,只在一击。所谓厚积薄发。先生是要我蓄势吗?”

风若寒捋一捋银亮如雪的长须,略略点头:“南北僵局,缺一活棋。唯有蓄力,尚可一争。”

“虽处江湖之外,却将大局了然于胸,不愧为竹苑三杰之首,晚辈叹服!可惜,先生不肯出山。”

“好小子,我那两个师弟,尚脱不得苦海。你又来拉我下水。”

楚涛憨厚一笑:“自是不敢。”

竹苑三杰,素为楚家效力,老大风若寒,精于音律,熟谙兵法。老二钱铁犁,臂力过人,老三刘思仁,识百草,擅医各种刀枪棍棒之伤。楚原逝后,三人看破争伐,相约退隐。是楚涛一番恳切相求,才有了重出江湖之念。然风若寒自觉年事已高,只愿在竹林中终老。除非楚涛入山求教,其余一概不应。

“江韶云绝非善类。与之交手,不得不慎!”风若寒提醒。

楚涛轻咳几声,江韶云的一招所造成的伤至今未曾痊愈:“我自会小心,先生可曾听说铁尘诀?”

风若寒一惊:“你从何处得知铁尘诀?”

“烽火岭中一村民口中,他遇害前最后的话,就是这三个字。”

“此人经历一定非比寻常。”风若寒长叹一声,“铁尘诀,那已经是另一个世界的武功绝学了。早在三百年前,铁尘诀的最后传人死于长河之上的一场混战。这是一种极神秘的心法。相传为鬼谷子首创,中原早已失传,唯剩一苗人部落掌握,历代单传于巫人,后不知何故传入魔教。因而中原武林对此知之甚少。传说若炼成此心法,十步之内的刀剑兵器,凡有进击者,瞬间碎成齑粉。无可近身之利刃,更不必说血肉之躯,从此无敌于天下。却又有一恶毒诅咒,苗人认为此术有违神旨,擅自操纵生杀,是谓逆天之术,得铁尘诀者,必不得善终。”

楚涛惊奇:“世上竟有此等绝学?”

风若寒直摇头:“皆已是传说了。世上有没有这铁尘诀,尚且存疑。要知道这传说最大的漏洞,便是那场混战:能将刀剑化尘的高手,最终死于刀剑之下——如何让人相信得了呢。”

楚涛忽然皱了皱眉,但笑而已。

在这个江湖,真真假假的传言太多了,听着道貌岸然的,实则一场虚幻。听着不可思议的,倒确真如此——比如梨花剑,比如宋家火场的乱象。谁又能保证铁尘诀从来没有出现过?谁又能保证——作茧自缚的事从来没有在江湖发生过?何况这江湖从来是你争我夺的地方,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能保证自己的贵躯始终在河边走而没有一不留神湿了鞋的时候?

湿了鞋还算轻的。在江湖的巅峰久了,结果闹到家毁人亡,身败名裂的,太多太多了。

风若寒一声疑问把他的思绪拉了回来:“不过,一个山野村夫,决不可能轻易知道铁尘诀这么高深莫测的绝学。必是卷入了什么事端。”

楚涛便将宋家火场的遭遇原原本本地道出。

“若如此,便不难解释。”风若寒补充,“十数年前,倒真是有传言,说铁尘诀已被宋家后人所得。却谁也没见过宋离使出如此神功,自然都是不信的。然而如此看来,宋家肇祸的根源,极有可能正是铁尘诀之争。”风若寒起身,背着手,在庭院四处跺着步,平静的神色里,带着些许凝重,“又或许,有人利用铁尘诀的传说故布疑阵。不然,三百年前的绝学何以重出江湖?”

楚涛悠然一笑:“先生讹我。”

风若寒瞬间面如死灰。

“先生分明知晓,父亲名义上为调查宋家血案而赴烽火岭,实际正是去追寻铁尘诀下落。如此神术,让段寨主闻其名便惊恐不安,若重出江湖,必是轩然大波。按武林人的心性,岂是听过便能打发?”

风若寒只淡笑无语。虽不愿楚涛重蹈覆辙,却终还是绕不过将来一场苦战。

他沉默了半晌,才下定决心似的告诉楚涛:原来,十二年前,楚原去烽火岭前找过风若寒,他曾从宋离信誓旦旦的言谈中猜测铁尘诀确实在宋家手中,因此当宋家遇难,便怀疑这是江湖同道的暗算,他担心铁尘诀已落入图谋不轨的人手中,接到来自烽火岭的邀约后,更是坚决打算彻查。他担心自己会有危险,便告知风若寒其中内情,让后来者警惕。未想果真一去不复返。只是当时楚涛尚且年少,风若寒担心他行事过于冲动,一直保守秘密至今。

楚涛顿时愕然:“莫非唐宋两家争夺铁尘诀,才闹出那一场大火?而父亲查知了真相,唐耀便……”

风若寒浅淡地摇头:“风高浪险,人心难测啊。”

楚涛知道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若是唐耀一手所为,为何楚家的短剑会留在江韶云处?若非唐耀所为,那封奇诡的匿名信何以提示他唐宋之争?他越来越感到,烽火岭里藏着的分明是一张巨大的网,将所有人都编织其中,一旦被卷入,谁也无法挣脱那越缠越紧的痛苦。

查,还是不查?

这个问题又一次挡在他的面前。

风若寒刚才的那一局棋重又跳进他的视线。蓄势,而后强敌可破。一霎时有如醍醐灌顶。楚涛向风若寒深深一拜:“谢过先生指点!”换来的,是先生捋着银须悠悠地笑。

何必将目光纠结于小处?他必须观清全局,找出最为要害之处,才可伺机而动。而这大处,恰在江韶云。他早该抽身而出,不然,终也只将是那张大网里的一颗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