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六万里凡尘 > 第二卷 一江春水一江绿 第二十四章 风起(六)

可以说如果要从事修史这项工作的话,对于正统这个问题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也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黄线,但是现在的情况比起当时来可以说是更为复杂,毕竟当年对这个问题多多美化,而把李姓皇室当作首要便是了,可现如今已是过去了一百年,没有太多人去关注当年的事情。

又过了这三任皇帝后,哪怕是不正统都变得正统了起来,而至于这正统的问题李俊有不得不提,毕竟他可不想皇位一传给自己的子嗣,什么皇舅皇叔的都出来开始造反了,所以说这是个很矛盾的问题。

不提的话,总是担心后事,提的话,往上算三代,自己可不就打自己脸了吗,所以玄承,弘正年间负责修史的学士大学生们那是格外难做,技术含量较之前人可是不知高了几何,但相应的难度是大了不少,但若是做好了也更能讨得帝王的欢心。

幸好秦瀚也只是负责打打下手,正二八经的还是要靠这位周大学士,否则真是要让他去做,多半是要掉脑袋的,能来到翰林院政治意义多半要大于实际意义,首先要是做的好这便是一项功绩,第二既然能打下手,也免不了经常出入于翰林院,能在翰林院的多半以后都是朝堂的中流砥柱,哪怕是不知名讳,混个脸熟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秦瀚对于这些事情在去之前便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当踏入翰林院的第一刻起便开始了他装孙子的旅程,不过过犹不及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周大学士,您看着平宣年间的前朝史记,在周朝的史传和赵传中两者矛盾重重,前者说在平宣十三年的八月派镇武大将军夏毅前去西凉御敌,怎在赵传这夏毅成了副将,而大将军一职则被平成大将军韩惑担任,查遍其他史料也都是大相径庭,有说夏毅的也有说韩惑的,更有甚者说是泽州都督担任,岂不是一笑柄?”

听闻秦瀚此言,周添先是笑道:“还是莫要再叫我大学士了,被人听到了有窃居高位之嫌啊!”

“还不是迟早的事。”秦瀚嘟囔道。

周添嘴上这样说,但心里却是受用无比,摇了摇头不再纠结此事,于是道:“平宣八年到十五年有很多事情都是语焉不详,各方记载也是都有所出入,如果遇到这样难以抉择的问题,你就把觉得最可能的几个选出来,交给我来斟酌就好了。”

秦瀚点了点头,得到了最心满意足的答案,前世的职场教会了他,做什么还是多留个心眼的比较好,否则做下属的那便有了背不尽的黑锅。

翰林院目前有大学士九人,学士五十余人,爵位在身者三人,其中一部分人则是自愿留在翰林院的,浸于学问之中,不好官场名利,另一部分人则是被动留在这里的,一半是得罪了朝中权贵,一半是由于没有门路,最后一部分则是在翰林院混资历,虽说翰林院学士大多只有头衔,并无太多实际权力,但若是头衔混到了一定程度,只要是表露出入朝的意愿,皇帝大多都会准予并且给予不小的官职。

先不说翰林院,朝堂上最近可是沸沸扬扬,不知是因赵淳进京带来的这股风还是怎的,说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都不为过,这场风波乃是由监察御史杨烁发起,直指兵部尚书魏诃,其奏本如是写道。

“大秦国威,日渐欲盛,皇恩浩荡,万民乐业,自升监察御史之位后,深责任之重,分毫不感怠,臣之责乃防小窃位,浑噩者尸素,贪者朘民膏。

凡事有利有弊,自朝弘正间起,兵戈暂止,以固疆土为第一也,而于安乐之境下亦有许多之为利者。

臣官二十载,亦非其初出茅庐揪住小之事不放者,而其事则可危至我秦社稷,若不言听于天,臣有失于其位,有失于心。

臣知今西南郡,兵力亏甚,仅平襄一地,岁报朝廷万府兵之饷,其余之三千兵之饷何往乎?而最恶者之不勤加习,致士战力渐弱,然卒能任?而实其内则惟足七千,此则善之矣,有甚者尤为足五,若真有外夷来犯,何能破敌?望陛下察,臣劾兵部尚书魏诃毁我大秦基,图利,罪当诛!

......”

仅有数百字之多,但却字字诛心,李俊看着这番奏折,双眼不自觉地便眯了起来,奏折上所说的事情他并非不知情,早在两年前便通过督察府以及皇城司了解了各地的情况,但他一直隐忍不发,自是有其目的。

这名叫杨烁的监察御史,正如他所说并不是那种抓住一些小辫子便揪住不放的人,也是在监察御史中的一股清流,声明在外连李俊也是有所耳闻,他的奏折更是极难见到,但他却是不出则以,一出手便步步是杀招,李俊曾以为他是哪位朝中权贵的刀刃,但观察了数年却发现此人生活清贫如初,如同那些清流一般,只认死理,不动分毫,如同那石敢当一般,言他人不敢言,做别人不敢做。

这份奏折在呈上去的第三天朝会上才提及,李俊话刚一说罢,魏诃便走上前跪于朝堂上,一边卸去官帽一边道:“臣既已被御史弹劾,自当自证清白,再任这兵部尚书一职恐怕有所不妥,城臣今日便先辞去兵部尚书一职,望陛下恩准。”

朝堂之上此刻落针可闻,每个人都清楚这背后将掀起多大的风雨,半响后李俊才铿锵有力道:“爱卿既然这样想,看来多半是愿望爱卿了,不过既然有御史弹劾,寡人也不好置之不理,所以自当恩准你的要求。”

“谢主隆恩!”

“那就先委屈爱卿这一阵时日了,即刻起寡人命刑部,大理寺,督察府三司会审,不得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恶人,若有包庇株连九族!一定要给朕的爱卿还一个清白。”

本还没有觉得有什么的马暨,听闻此顿时冷汗直流,低着头一时间不敢动弹分毫,直到李俊那句“爱卿先退下吧”马暨这才战战兢兢的起来退出了朝堂。

待马暨走后,朝堂上百官的面色可谓是精彩绝伦,有眉头紧皱者,有左顾右盼者,还有幸灾乐祸者,李俊将这一切都是一一看在眼里。

内阁首辅任贤安,仪态比起他人来自是非比寻常,在场众人神情百态,唯有他一人淡然自若,仿佛早已是了然于胸,身旁的平国公李成安也是垂手而立,耷拉着一双眼皮,一副垂垂老矣的样子,不知在想着什么。

随之在一旁的内阁大臣兼大司农杨浦也是面无表情,但眼中的喜色确实怎么也掩饰不住,若是此事落实了,对于平国公一党可以说是不小的打击,李成安在大秦军伍的影响力是绝无仅有,最大的一个支柱便是兵部尚书一职,一直把握在其手中。

若是能把兵部尚书夺过来,无异于斩他一臂,此刻杨浦以在脑海中开始某算起来,事后该像李俊推荐那些人选来做这个位置,在他看来魏诃的下台已是注定的了。

不光是这三位阁老,其余大臣们也是在纷纷猜测李俊话中的意思,但不管怎样魏诃的命运好似已经注定,毕竟对于他们这些“小臣”们来说,任何一个抉择都将会决定他们的命运。

此时上柱国已是抵达帝京,在帝京中他也是有自己御赐的宅子,规模不小,位置更是绝佳,府内阁楼林立,庭廊幽长,四周处处散发着花香四溢的味道。

府中有一一亩见方的池塘,不同于其他文人雅士,豪门大户的做派,养养锦鲤,在弄些荷花,赋诗几首,好一番高人做派,赵淳只是在池中建有一湖亭,供他垂钓所用。

这也是这位大将军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几乎每次来帝京,三成的时间都耗在了这上面,不知他是怎样想的,约莫是觉得和鱼打起交道来比人可要轻松许多。

常年不在帝京,但是消息却是极为灵通,朝堂早上发生的事,到了午时就传到他了这里,闻此微微一笑道:“寻常年月倒也不曾听说如此之事啊,怎我一来帝京便发生此事,前两次也都是如此,你说这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虎豹骑副将闻言思量了一会后道:“末将虽说猜不出其中玄机,但却总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不过这魏诃我早年倒也见过,胸中颇有经略,再加上此人乃是平国公门生,我看多半是雷声大雨点小。”

赵淳听此摇了摇头道:“不然,李成安这老王八别的本事没有,善摄人心,察言观色的本事倒不小,如今虽说已是年迈,但陛下对他还是多为倚重,若是换做以前多半会卖他这个面子,可今日陛下竟从朝堂上直接提了出来,显然是不想善了。”

“而我们的这位陛下,年少时我就看出来他是那心思阴沉之辈,既然至此,多半会用那雷霆手段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