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六万里凡尘 > 第二卷 一江春水一江绿 第二十一章 风起(三)

“本就觉得有些愧疚于你,如今却更胜往昔。“

“柱国要是真的心有愧疚,今日便不该来此,就这样简简单单岂不是更好?“

赵淳听闻半响不言语,但面容上的失落之色却是无论如何也是掩饰不住,也许到了此刻他也不再想去掩饰,一把拿起了身旁的那壶老酒,就开始为二人斟起酒来。

诡异的是明明只有二人在此,赵淳却是倒了三碗酒出来,随后仿佛说给那山鬼一般道:“益言兄,你我兄弟三人如今相聚不易,这碗酒可是当年你我三人百喝不厌的啊,一晃二十载...“

说到这赵淳端起这碗酒便一饮而尽,仿佛喝了一碗还不够尽兴一样,又接连端起两碗,如同牛饮,三碗过后才意犹未尽的抹了抹嘴,酒是最普通不过的米酒,不过因酿酒人乃是大夏出身,其中有他们大夏人独特的酿酒方式,口味倒也与其他米酒大相径庭。

面前那人不知想到了什么,也是面露些许凄然之色,没有了往日那一成不变的面容,但他却没有像赵淳一般,端起一碗喝尽后缓缓道:“当年若不是你向那李高世苦苦求情,我哪里还能讨得如今一丝喘息之机?“

“当年益言就因此丧命,你二人同出大夏却与我有何干?我只认得你老吴,认得益言,别的一概不识!“

“这二十年我可是越活越回去了,越活越怕死了,往昔之事不提也罢!“

“你不提又能如何?你不提莫非就没有发生过?还是你想忘却了它?“说到这赵淳不禁轻笑起来。

“忘却?找貌似是个不错的提议。“说到这嘴角也是不知为何微微上翘了起来。

赵淳却是怒声道:“忘了?你能忘得了吗?这二十载你都未能忘记,再过二十载你便能忘记了?就算能,你告诉我,忘记了一切的你还是你吴金义吗?“

这名不知是何身份名叫吴金义的老者没有言语,只是一口一口的喝着杯中那略带浑浊的米酒,仿佛酒中有数不清的岁月,数不清的过往,需要一口一口慢慢去品尝。

赵淳也是没有再多说什么,大口吃着桌上的吃食,大口喝着杯中的米酒,临走之前只说了一句话。

“不管用什么方式,我都希望你能回到我身边,以后或许还有很多事要做呢,想好了就来找我!“

......

督察府太师薛文在云侠府休养了近一个月后,也是于半旬前回到了帝京,除了进宫和陛下面谈了一次外,便始终处于闭门谢客的状态,寥寥交代了一些事情后,便是连府内的一些高层也是避而不见。

督察府深处的一处别致院落,四周守备森严,光是明处的守卫便有十数人,皆是督察府一顶一的好手,院落中的一株红豆杉下,两名老人相对而坐,都已是近花甲之年,骨子里便透着一丝丝暮气。

这两名老人一人是太师薛文,而另一人正是前不久重伤的老仆老贾,不知伤势好了几分,单看面色仿佛已是好了七七八八。

“查了一个月的时间,到头来连个屁都没有查到,你说这件事和府里的人有多大的关系?”

老贾听后顿了顿随后道:“以前只觉得有三四分可能,但现在却**不离十了。”

“当年追寻那天人境的吴双鹤时,都能查到些蛛丝马迹,虽说对他无可奈何,可现在几百人却是什么都查不着,若真是能力有限,怕是这督察府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哎,这朝廷里多少老狐狸都惦记着您呢,您要是快活一天,他们便寝食难安一天,这可真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位置,黑锅都是由咱来背,就算是做了些好事,好处也多半被人占了去。”

薛文听后面色不禁有些阴沉,随后就阴阴一笑道:“哼,他们不想让我活,我便偏要活的好好的给他们看!”

随后继续道:“先不提此事,当务之急是先要把府内的内鬼揪出来,否则以后只要是挨上那幕后之人,变得不到任何结果,你看派谁去做这件事比较好?”

“除了无心我实在想不到还有谁能比他更合适!”

“这倒是实话,不过自从他到当年和我约定好的时间后,做起什么来已是随心所欲,也不知道能不能说服的了他。”

“我看呐,您不如去趟秦都统那里,由他来和无心去说那是再好不过了。”

“此话在理!”

第二日太师薛文一行便来到了丘山,巧无不巧的是秦瀚这一日也恰巧在山上,可真是瞌睡遇见枕头了,不过他和薛文也仅有一面之缘,虽说他留给自己的影响还不错,最后也算是给予了自己一个承诺,但仅凭这点对方能否答应自己的要求这还真不好说。

但此时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薛文和秦坚二人的谈话秦瀚自然没有资格去听,只得在外面百无聊赖的侯着,近一个时辰后,薛文才步履蹒跚的走了出来。

秦瀚见此上前赶忙道:“爹,您身子不好,就回屋去歇着吧,我代您送送他老人家便是了。”

一向对此事唯恐避之不及的儿子,现在却是一反常态,一时秦坚也是没搞明白这小子在搞什么鬼,但薛文见此却是微微一笑道:“好了,你就快进去吧,抓紧把身子养好才是正是。”

别人的话秦坚可以不听,但薛文的话他却不敢不听,于是赶忙道:“那就让小儿带我送送您。”

待众人走出院子后,薛文这才似笑非笑道:“说吧,你小子有什么事找我啊?”

被人一下戳破了心事,秦瀚一时还不知该如何开口了,干笑了两声挠了挠头这才道:“您老人家不亏是火眼金睛,有什么事都瞒不过您。”

“好了,别拍马屁了,要是让你爹知道他儿子是个拍马屁的高手,还不得揍死你。”

随后秦瀚便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与了薛文,后者听罢后摇了摇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原来就是这儿,你放心好了,明日便如你所愿,但以后可是要全靠你自己了啊,督察府的人身份敏感,以后你在朝为官,也不好给予你太多帮助,这样反而对你不利啊!”

“谢过太师大人!”

第二日一早果然如同薛文所言,几名翰林院学士来到了国子监,其中一名学士在挑选了好一阵后,顺理成章的便把秦瀚挑了去,其余人无不露出羡慕之色。

此次一共有六人被选中,而秦瀚跟着的这位学士乃是负责修史的,秦瀚既然跟着他自然也是如此,这名学士身材修长,面容青涩,看样子也不过二十岁出头,如今能成为翰林院学士,确实有过人之处。

在了解过后,秦瀚得知此人乃是丰城人士,今年二十有二,名周添,秦瀚能了解的如此清楚,当然是离不开薛文在背后的照顾,毕竟若是按照正常流程,被翰林院学士挑走。

别说了解的这么清楚,能给个正脸就已然是很不错了,如此年纪就有如此成就,可以说是傲视众人,哪怕是再谦虚之人,也难免会有些心高气傲,若是一等进士,恐怕还会折身相交,但区区一个三等进士,着实入不了他们的眼。

周添修的乃是赵书,乃是五百年前的史传,大秦的前身是周朝,而周朝也不过维持了短短一百余载,而周朝的前身便是赵朝,以天子之姓为国名,赵朝前后近三百余载,如此久的年月,发生的大事那可是数不胜数。

若是仅让几个人修完那三百余载,恐怕修个十数年也是极有可能,所以周添只是负责其中近六十年的光阴,修史可以说是个极为枯燥并且劳神耗力的活。

不光有大量的历史记载需要去查证,而且还要迎合这现任皇帝的口味去做,当大多学士刚刚投入这项工作时,都是含着极大的热情,满腔热情的想把一份真正的历史交于天下人。

往往却是事与愿违,就好比百年前的仁宗皇帝,也就是李俊的皇太爷,他便是以郡王身份篡位,从道统上来说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毕竟每任皇帝登基时都要去太庙祭祀,虽说里面供的都是李家人,追根溯源都是一个太祖。

但问题再往后几代的皇帝早已和他没有了太大关系,要不是他当年功勋显赫,恐怕早已降为了县爵一类的爵位,这时候问题便出来了,去太庙总是供别家的祖宗,这位皇帝自然是心有不甘。

便打算执意将自己的父亲以及太公位列太庙,这种扰乱超纲之时,大臣们自然是不许的,任凭仁宗皇帝如何说大臣们都是不松这个口,还搬出了各种史料典籍来证明此事有违常理。

仁宗皇帝连篡位之事都能做得出来,又岂会怕这些大臣以及士子清流之言,随后便不顾一些老臣们的死谏,硬是把自己的祖宗按在了太庙里,更是修改前朝史书,把类似的事情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偷梁换柱的改变其本质,而当时的一些史官因执意不改本朝史记,也被他一口气杀了好几个,就因为这件事,前前后后折腾了五六年才消停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