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山海之主 > 第一卷 陌上少年行 第四十三章 杯酒醉山河

自万年以前,神朝一夜间崩塌,从此,泛陆地界,便开始进入了动荡的年代。

神朝兴盛之时,神皇聚天下之力,共铸九鼎,以视为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之象征。后因神朝消弭于史,当时天下威望最高的九人,便作扛鼎大能,分立诸国。

而东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向来是立国者别无二选的最佳地界,于是九人之中实力最为强盛的三人,便占下了浩大的东土,分立纪上、云中、異下三国。而其余的六人,便于南陵之丘,西极高原,中州之海,北荒牧野建立六国。其中南陵之丘有南孟、洛司两国;西极高原有青陵大部;中州之海有长夏、启舜两国;而北荒牧野,便是楚庭王帐。

九国各执一鼎,契山海神灵,平定乱世,造田营舍,建邑筑城,国力迅速恢复壮大,数千年来,泛陆地界重新焕发了祥和安泰的盛景,虽各国之间亦时而有摩擦,但就天下大势而言,尚且处于家国和平的年代。

东土,纪上。

若人之修为达炼灵化神之境,神游天外,一路往东走,沿着大去江的东逝水,追其归处,便会见过一座连绵不绝的巍峨山脉,其将大去江夹于天门之下,汹涌浪涛的大去江便会如同一柄惊世之剑终将归鞘般盘伏下来,进而分流成不同的大河溪流,流入东土地界,滋润土地,厚泽子民,最后才悄无声息地汇入东海。

此山系的首座山名叫朝歌,以其峰顶有天然石拱成门,于此山脉,亦唤作天门朝歌。

天门朝歌北连空桑山,东发檀水河系,雄踞东土平原,乃东土地界的一大天然屏障。其阻绝外土,横梗于江北,南麓之处,还有一片广袤无垠的大林,因此东土之地,山泽润土,水脉流系广泛,矿产木料资源富饶,于泛陆五地之中,最为受上天眷顾,所以世人又称东土为——天之御府。

天门朝歌临于纪上上端,以其险峻之山势,为纪上国之守御建立了一道天险。

纪上之界依天门朝歌而画,所以其都府之地,亦称为——朝歌。

朝歌城,乃纪上的第一大都域,是东土地界中,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

“天门之上开龙庭,九天朝暮歌升平。”

作为东土第一帝国的纪上,朝歌城极盛的威望一直充当着东土三国中的中心都城地位,与云中,異下两国的都域相比,其厚重的文化交流底蕴,吸引了许多能人异士的到来。

朝歌城是博大而壮丽的,整座都域,宛如棋盘,井井有条。其方圆达百余公顷,规模宏伟,形制规整,南贯大去江分流而成的渭水,西绕阳河,东临末涂水,南望天门朝歌。它沿袭了神朝白帝城的形制,三层城郭内外有别,城中地域区分严密。纵横交错的大街将城划分为百余个区域,东西之外各有两市,老百姓们住在各个坊里。

而在朝歌城之中,却有三大世家雄踞屹立于此。须知道,一座京城作为背靠皇殿的第一都域,其城中十有七八的面积,都应用以建设皇城,归于宫墙深处,凰椅之上的那人所有,何时听闻有世家能够设府于京师之内,庇荫在皇室之下的异闻?

————————————

傍晚的时候,长山之西浮沉着橘红的夕阳,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朝歌城之中。

城东,顾府。

斜阳余晖返照山光水色,洒在河水上的光,像是许多金针银线,随着水波晃动着。云霞如一五彩的双手在其上似拨捻琴弦般勾挑,悠扬婉转的琴音便随之弥散在雅致幽静的庭院里。

一缕山风于庭院之中的湖面上拂过,拂动湖面清荷,带起道道涟漪。湖水清澈,有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霞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湖中有一亭,连与长廊于湖岸,立于湖心。其用上等的梨花木作料,飞檐翘角,多有异兽面相,灵花异草,流云山川之纹路雕刻其上,而其中最为惹眼的,便是亭顶之处的双鲤戏珠。其北向天门朝歌,南面渭水,争跃之间,亦有“鲤鱼跃龙门”之大意。

是为知鱼亭。

此时,横跨半湖之远,接驳知鱼亭的长廊之上,一道身影,正在婆娑的树影的城中高大角楼黑影的遮蔽下,向着湖心亭缓步走去,余晖在阴影的间隙中照落到他的身上,勾勒出了他的衣着与面容轮廓。

那是一位书生模样的男子。乌发束着白色丝带,一身雪白的绸缎,腰间束有一条白绫长穗绦,上系一块南陵盛产的羊脂白玉,其外罩着烟罗轻纱,外袍胸间,更绣有一三足之鼎图案。他眉长入鬓,挺鼻薄唇,细长清冷的双眼稍显冷意,肤色虽白,但却像大病初愈般,略显病态的败色。

只见他落步轻慢,但在每一处的光影转换间,一步踏出,白衣男子的身影便会俶尔出现在数尺开外,只消得十余步距离,十余里的湖上长廊在他的脚下便如同咫尺天涯般,转瞬之间,便来到了亭前。

亭内湖上,如山涧之中潺潺流出幽泉之声的袅袅琴音逐渐消散于岚风之中,只见亭中的有一男子,他抚琴静坐,琴弦在其袖外素手下温润如水,又仿若大泽水雾,铮然而不响,宁静而致远。

盘腿静坐的抚琴男子将手归于袖中,放于股上,其缓缓抬起头来,天边的余霞划过千里江山,与风共舞,闯入了知鱼亭内,微微吹拂起了遮掩那人面容的墨发。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双耳悬珠,双睛点漆,宽大素白衣袍飘飘逸逸,一三足之鼎刺绣覆于胸间。他唇薄口正,地阁轻盈,额阔泽玉,皮肉天仓饱满,器宇轩昂,恍惚之间,如有千丈凌云之志气,如摇地貔貅临于座上。

站在亭外的魏丰羽弓腰作揖,恭敬道:“世子。”

那亭内的男子缓缓起身,走到亭边,放眼天光云霞,晨昏落日。

城之大,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他便是纪上护鼎世家——顾家的世子——顾河山。

半响,背身面对书生之人方才淡淡道:“二弟,不必如此多礼。”

“谢世子”

魏丰羽静静地站在亭外,神色疏远,淡淡回道。

望着天边落霞的顾河山低声轻笑了一声,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贪恋山河之色,拂袖归于座上,他一手拂过案几之上的古琴,眨眼瞬间,案几之上便换成了一套品质上好的青釉茶具。只见顾河山屈指一弹,湖岸边种植的金馥玉兰花瓣便与湖中清水自四面八方朝着亭内汇聚而来,如同一条条由流水落花化成的金蛇,划过长空之际,花香袭人,香远益清,院内湖上亭中芳香四溢,滚沸水意,已达凰羽浮刻的茶罏之内。

茶汤入盏,袅袅青雾升腾而上,深秋黄昏意浓,湖上微起凉风。

顾河山嘴角噙笑,略微抬眼望向亭外之人,淡笑道:“若我不喊你进来,你可打算一直站在外头。”

魏丰羽抬手收于腹前,点颔低垂,沉声道:“无世子令,丰羽不敢妄自猜度。”

顾河山轻叹一声,笑意盎然,他稳杯抬起茶盏,空中微晃,茶水却一滴不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他悠悠道:“做人可不能那么迂腐……虽说我这是茶,并不是酒,但起码醺茶,可没醉酒来的伤身。”

晚风撩起魏丰羽的乌发,他听着这些若有所指的话语,沉默不语。

“进来坐下吧,老大不小了,还没过罚站的年龄么?”

顾河山左肘枕于几案之上,右腿微曲立起,右手持杯搭在膝上,其神色散漫,墨发飞扬,橘红霞光落于他的脸上,当真有几分醉酒之意。

“是。”

魏丰羽步入亭内,盘膝坐下,双手搭于双膝之上,眼神低垂,神色静默,气息淡远。

直至一杯明净透彻的茶汤被推至于他面前,他看到了一张气色稍差的脸。

他木然地抬起头来。

顾河山却没有看向他,不知何时他手中的茶盏却已变成了装酒的器皿,酒具在他的手中,一起一落之间,都会向他的嘴中流入醇香却刺鼻的酒气,天边的云霞也变得沉红,他的脸更似酒肆里酗酒的酒客。

魏丰羽不禁眉头一皱,声音又不禁清冷了几分:“世子,如今大小事务繁多,纪上形势隐有动荡,多事之秋,还需少饮方好。”

顾河山却有些微醺地断断续续说道:“迂……迂腐!我辈修道者…若连这…这小小的桂花酿都下肚都会醉….那、那岂不是让人….让人贻笑大方!”

魏丰羽眉间凝成了川字,心道你这个一杯倒的人是怎地有皮有脸地能够说出如此大言不惭的话来,莫不是这世子当得久了,身份显赫,便觉得自己的酒量也会随之提升?

“来!我猜你这趟喝茶喝的不少,酒怕是没有喝过几两,今日哥俩一醉方休!”

顾河山摇头晃脑地喊着,手指却指向亭中的一根木柱,若此时有平日里见惯了世子大人温和恭谦,礼貌有度模样的下人在此,怕是怎地也不会相信这个醉酒浪子就是他们推崇至极顶礼膜拜的顾家世子吧。

“世子,你醉了!”

魏丰羽语气不由加重了几分,他望着疯疯癫癫地顾河山,低声喝道。

顾河山缓缓扭过头来,半阖着的双眼,透着一丝茫然,他摇摇晃晃地将手中的酒盏向魏丰羽递去,打着酒嗝说道。

“你、你…剩下的归你了!”

说罢便要伏趴在案几之上,手中酒盏脱落,魏丰羽眼疾手快,一手接住酒盏,一手提于顾河山的臂膀,让其不至于用脸于这方硬木来个相撞。

“那、那什么…谢谢啊……”

顾河山低声喃喃宛如梦呓,他忽而重心不稳地向侧一摔,幸亏及时一手撑在木柱上,靠着一旁的魏丰羽施力,才能勉强站立。

“酒量有这么差么?”

魏丰羽敛着目光,落于顾河山的脸上,他极力想看出些什么来,但除了一脸的醉意,亦别无其他。

“二、二弟!送…送你大哥我回房!”

顾河山喊道,却也没等魏丰羽反应过来,眨眼间便到了他的背上。

魏丰羽身形一稳,瞬间身影一僵,他低垂的眼眸内神色震惊却复杂,他沉默了数息,忽觉天圆地方所视之处皆有一股隐晦却锋锐的气息,这些气息虽然隐藏的很深,但他作为常年与生死作伴的顾家暗刃,却在为熟悉不过。

这是杀气。

方才顾河山暗中在他的脖颈处两次按捏,意为——快走。

换茶作酒,便是人走茶凉,温酒斩命。

“是,世子。”

魏丰羽沉声答道,一手拿着酒盏,双臂勾起顾河山的腿节,缓步走出知鱼亭,踏上长廊,走向湖岸。

并不是他走不快,而是他不敢走太快。

日薄西山,暗紫色与沉红各染半边天,角楼巨大的阴影笼罩在庭院内,如一柄柄喋血的黑刃长剑,划出漫天血光与死意。

背着顾河山的魏丰羽在长廊上逐渐远去,夜幕降临,月上树梢,方圆几里中的杀气在一瞬之间尽数褪去,湖上空中,玉兰花瓣被晚风打着旋,只见忽然白芒一闪,于月芒之下,玉兰花瓣化为金色的齑粉,随风散去。

“到了,放我下来。”

湖岸栈道上,顾河山双脚稳稳立于地面,他神色微凛,目中沉稳有度,鼻息悠长,眉间的酒意瞬间化去,一股温和却让人极有距离感的气息临于其身上,仿佛方才在亭中的醉酒之人,从来不曾出现过一般。

顾河山理了理衣袍,负起一只手在身后,拂了拂衣摆长袖,便信步向前,就要离去。

“为何帮我?”

魏丰羽皱了下眉,盯着他的高大的背影,月芒穿过林叶间隙落于他的白袍之上,犹如闪烁着琉璃之色。

顾河山并没有停下的意思,只是一道略显感慨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如临耳畔,却隐有令人胆颤的意味。

“好刀,不能轻易就折掉……”

他顿了顿:“……但,我不希望有第二次。”

“嘭!”

手中的酒盏碎裂,破碎的锋锐瓷片却在他的手掌中留下了细密的伤口,滚热的鲜血不断从他的手中滴落在一旁的草地上,他却犹如浑然不知。

魏丰羽看着那人的身影消失在灯火阑珊处,嘴唇紧抿,瞳孔微缩,零星的月光碎芒之下,依旧隐藏在阴影中的脸庞,陡然阴厉起来。

“是,世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