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御衡天下 > 2、琅玕出寺

御衡天下 2、琅玕出寺

作者:长安见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51: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安国寺外,一小沙弥正在仔细清扫,刚打扫完毕,拿起扫帚往寺内走,闻脚步声,扭头瞧见一毛头小童直冲冲地跑过来,火急火燎道:“老和尚,老和尚,有事求,有事求。”

小沙弥愣住了,老和尚?在叫谁呢?这里只有自己一人,扭过身回过头,一小孩正上气捯不过下气地跑过来。

佛门圣地,岂容他人来去自由,况此寺与他寺本质不同,只授业不拜香,再者,大清早来一小童,身边无大人相伴,便阻拦道:“你这小孩,忒没有礼貌了,来这里找那位师傅?又有何事?”

小童见小沙弥强行阻拦,扭捏着嘟嘟囔囔,道:“不告诉你这老和尚。”

“再叫一声,就不要你进。”

“老和尚、老和尚……。”就喜欢这样叫,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又一个劲地往寺里挤,按耐不住,小沙弥无奈,道:“有事求又不相告,赶紧走,赶紧走。”

向外推着小童,往外撵。

见力不从心,推不动小沙弥,小童急急忙忙道:“有一人托一信,差我转交于初公子。”并将手中信封举起,专让小沙弥瞅见信封上的字迹。

小沙弥睁大眼睛,确实写着‘初,收启。’却无落款。

“你交于我,我会交于初。”小沙弥道。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一定要亲手交到初的手中。”害怕小沙弥执意而抢走,小童便急忙将信藏于背后言。

无言以对。小沙弥便将其引入室内至大殿外,见一少年道:“赵大哥,小童有信交于你家公子初。”

“在下赵骤,初的仆人。有什么信件交于我,我会转交我家公子,你看,我家公子正在里面听教呢。”说着便用手指向殿内坐在蒲团上听教的初。

小童见状,不愿僵持,便双手将信交于赵骤,兴高采烈地往外跑去。小沙弥惊醒而大喊:“等等,你还没告诉是谁委托你送信呢?”

眺望,那小童早已不见了人影子。

“算了吧,也许信中会有落款。”

赵骤如此说,小沙弥只好言罢。

——

端坐大殿教化的奇摩,正在酣然地讲述《金刚金》中第二十三品。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其中“是法”的奥秘,谁能辩解一下。”

“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面貌,而这些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因缘而和,将来也会因缘而消灭。”释子甲稍加思索,口直心快道。

“古人有云:悟与佛齐。故佛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国法家法执行,都应该人人遵守。”释子乙道。

“都说的有理。初,你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性本善,善就是法。心本无尘,善本无尘。国家制法,门派规定、家族家规,都是人心在做法。《礼记》有言: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很早很早就把人分等级了。能达到《史记?商君列传》中: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为自己,自己为别人,自己为国家制定的法。”

初话音刚落,众位和尚都在座下窃窃私语,无休无止。奇摩道:“善法,谁又能辩解出门道来?”大家面面相觑,都不言语。在言传授教时,经常被初的解说反驳的无言以对,在心里还是有点惧怕初的奇怪见解。明着,经师当场训斥初,实则,心中非常满意初。对于初而言为人行事都随心所为,是本心,而非惹尘埃的心。此时,释子甲抿了抿嘴道:“内除贪爱,外行布施,内外相应,获福德无量,见人作恶,不见其过,自性不生分别,是名离相,依教修行,心无能所,即善法。”,《师子经》:“即于现世断诸不善,得众善法,修习作证。”

言毕,论师言:“初,你呢?”

“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鲜少?无我,便无身,有身,便有心,有心,便有我。身体很重要,心更重要,有了心智才方知有我,就能做到知我,才能做到爱人,才能做到无我,才能做到无分别之心。”初将无人无众生无寿的见底做了说白,令经师大怒,虽然说的有些道理可言,但还是有些偏激。有了五脏六腑,才有了身躯,才有心,才可悟出智慧的存在。在初认为没有身体何来心,更不会有心智。

“这么说来身体还是很重要,那么到底是身体重要,还是心性重要?”释子甲言。

经师捻着手中的持珠,心平气和地端坐在蒲团上,久不言语。

见状,初又言:“无心是说一心一意做自己,不索报,不分别,不思量。这就是忘我,这就是无心。”

“做自己?天性使然由不得自己,若是有些人天性暴烈,怎么做到无心,忘我,不思量,不分别呢?”

“修心。”

“修心?”

正要开口,寺钟响了,时辰到了,众位释子起身弯腰稽首,论师起身缓步离去,众释子散。

这时,赵骤跑向初,将信封呈上言:“公子,信。”

十年了,离开十年了,除了父亲秘密送来的信件,这算是平生第一次收到的所谓家书,是家人的,是家人的……,初并未开心,倒是一脸愁容。

不来是好心情,来了就是扫兴。

“少爷怎么了?”

“信上都说了些什么?”初边走边说。

“给公子的信,属下哪敢看呢?”

“你看了再告诉本少爷。”

见信封上字迹和印章,此信乃家书,不过不知是老爷,还是夫人,还是……。赵骤本是府内仆人,哪敢私自拆信阅读呢?家书应该高兴,可少爷明摆着不开心,少爷此举又是何意?

赵骤跪地,道:“属下不敢。”

见他执拗,回道:“好了,好了,拿来我看看。”

初打开信后,读完信息,回禅房将信烧掉。对赵骤说:“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是该离开了。”

“离开?”赵骤不知心中内容,惊讶地大喊了一声,初惊到了,回头用眼睛瞪了一眼赵骤。赵骤意识到自己有失礼仪,便走向方桌前倒了一杯水递给初说:“真的要离开吗?”

初从腰间取出青玉龙箫敲了敲赵骤的头道:“收拾一下,我去向师傅们拜别。”说罢便离去。

——

“初,无由大师、无释师叔,还有奇摩师叔都不愿与你相见,你还是走吧。”一位身形矮小的老和尚说。

“师叔,我知道他们的心思。我走了,谢谢师傅、师叔和师兄弟们的照顾和爱护,有朝一日,一定会回来看望你们的。”初说。

初双膝跪在禅房门前,向师傅他们磕了三个响头,便转身离去,三步一回头,心中难舍难离。他多么希望临走之前,师傅们能嘱咐他几句告诫和良言。回想起师傅往日的教诲,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只要铭记在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也会帮助到自己很多。

赶至寺院门口,寺院的所有弟子都在等待着送初,初拱手一一拜别后,站在门口向大家鞠躬三次,师兄弟们也一起回礼,便一步一步缓慢地走出大门,直到再也看不见寺院的大门,才肯安心地上路。

“公子,我们准备去哪里?”赵骤边走边说。

“就这样走着,到哪里算哪里。”初脑海中浮现着寺院的花草树木,自然少不了那些同吃同睡的师兄弟们,更重要的良师密友的师傅师叔们。

“不可,公子勿忘使命。凡事应多往庙堂上瞻望,才可不泯初志,不忘初心。”赵骤眉头紧骤地提醒。

“用你的双眼细细观看路上的风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怡人。你呀!就是不会欣赏,也不会享受。”初驻足原地,思考后回头,嘱咐赵骤:“从此刻起,我们便踏上了江湖之路。以后不可称呼我初公子,我的江湖名字……,命为琅玕。”

“琅玕?什么意思?”赵骤追问。

“琅玕,石而似玉。希望经过江湖的磨练后能够琢成一块美石,不辜负无欲禅师在“陌上”的恭亲授业之劳苦,如此才可心安。”初说。

“禅师听到此话必定重罚。”赵骤说。

初目不转睛地盯着赵骤,会心一笑道:“每一个人都不是为别人而活,而是为自己本身而活,更是为自己的本心而活,随心即可。我在此警告你,不要动辄就抬出师父师叔们的话堵我闹我,听见没?”

“只要少爷铭记师父师叔们的教诲,属下也不会多说一句。”

“都在心里呢,你给我闭嘴,赶紧赶路吧。”琅玕不耐烦的轻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