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厚黑江湖 > 第20章

厚黑江湖 第20章

作者:牧羊的小男孩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9: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曹建仁小声附耳低言:“我们要去扬州。”

王石就心里嘀咕,你要去扬州你去好了,用得着这么神秘兮兮的嘛。一脸疑惑小声的问道:“去扬州干嘛?”

旁边坐着的连环腿周霍,用手摸了摸胡须笑着对曹建仁摇了摇头,哪个意思就是叫他不要说。曹建仁哈哈一笑道:“师弟你多心了,王兄弟是可以相信的好朋友,告诉他也不妨事。”

又对王石小声附耳低言道:“去运些盐。顺便买些海货。”

王石心里豁然开朗,原来是做私盐买卖,这抓住了可要杀头的罪,朝挺打击很严。难怪这么小心。

几人推杯换盏吃了一下午,旁晚各自回房去了,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曹建仁来辞行。自此王石每日只在店中闲坐,偶尔去伍仁哪里走走,专等冯来福和程光二人回来。

话说冯来福和程光二人先从金陵走下水,来到崇明收了一船海带和紫菜,有些干鱼,淡菜,此时正是端午节,五月份,天降暴雨江水猛涨,在崇明耽搁了两日,才起程往川中来,船行上水本来就慢,在加上船里货物多,走起来就更吃力了,比及船到梁州,用了一个月,到了六月天气,在梁州码头把船靠了岸,将这些海货送到客栈里,二人在城里找干杂店老板发售,因为路途遥远,运海货的人又少,这一船获利尽颇丰,得了六百两银子的利钱,晚间二人在客房中,算了帐把银子五五开,程光道:“王兄弟那一份呢,怎么算。”

冯来福一摸八字胡:“他只是和我们做绸缎买卖,这海货是我们顺道带上来的,没有他的份。”说完嘿嘿一笑。

程光拿过银子叹了口气。在城里休息了两天,二人便在梁州附近村庄,四处去收购蚕丝蜀锦。一直耽搁到七月份才把两船货办齐了。而且下等蚕丝占了大半,蜀锦没有能收到多少。还不及上次收的多。盖因梁州城附近一带做缎匹生意的商人较多。

二人把货勉强办齐,择了吉日起程,雇了两条大江船,一路晓行夜住,在江面上行了五六日,走到荆州地面,偏又赶上了梅雨季节,整日的下雨,一直下了半个月。二人在荆州码头耽搁住了,因这川江之上夜里不行船,下雨刮风天不行船。梅雨季节江水暴涨,水面湍急,暗流暗礁多。

在荆州码头等得过了七月半,这里民间风俗,从七月初一开始便要祭祀祖先,在河里放河灯,烧纸钱,每天都有人在码头边上来烧纸钱。弄的乌烟瘴气。到了七月十五,天才放晴,船继续顺江而下,走了十几日到金陵码头,冯来福雇了搬运把货般到悦来客栈,冯来福一进店门:“老板快安排两间上房!我的货随后就到,把后面的仓库给我打扫一下。”

老板向大汉正在柜台上写帐抬头一看,:“哟!冯老板,你们这一趟去的可是时日不短呢,快三个月了吧。”一边给冯来福打招呼一边吩咐小二去打扫仓库。二人正在闲话,王石在房间里听得是冯来福的声音,心里喜道:正等的心焦,你们可算是回来了。赶忙从屋里出来快步走到楼下大厅,见冯来福站在柜台前和掌柜正说话,王石走到他身后一抱拳:“冯兄弟你们可是回来了,一路辛苦啊!哈哈哈。”

冯来福扭过身子来,上下打量了一眼王石。表情木然,淡淡的回了一礼:“外面搬运正在往这边搬货,你去路上照管一下,程光他要在船上看着,这路上你就帮忙照管一下,我去仓库等着点收。”

王石见他如此冷淡,好似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心里有些不快,嘴上应承了,出了店门远远的看见五六个搬运扛着麻包往店里来,等搬运把麻包扛进了仓库,出来。便随着到码头,只见程光站在甲板上拿着本子在哪里计数。王石走上前抱拳道:“程兄弟,辛苦了。”

程光见是王石哈哈笑道:“快三个月不见等急了吧,哈哈。”

王石道:“你们这一趟怎么去了这么久。”

“路上又遇到了梅雨季节,耽搁了半月时间,在加上这次是在梁州城附近去收的货,那地方做丝绸生意的人本来就多。办货的时间就长了。所以耽搁的久了。”

王石一路随着搬运来来回回往返在码头和客栈之间,走了几十趟,忙到三更才弄完,回到码头和程光二人一起到了客栈,此时冯来福已经在自己房间里,把酒菜都安排好了。

三人劝了七八杯酒,吃到五更天,才各自去睡了。第二天吃了中午饭冯来福和程光分别去城里找买家。冯来福到剪子巷王记绸缎铺,一进门见王老板正在看着伙计给两个妇人扯布。抱拳道:“王老板生意不错啊哈哈。”

王老板起身抱拳笑着说道:“冯老板多时不见,这次又带了多少蜀锦。”

“这次蜀锦不多,王老板价钱出的合适我就全都卖给你了。这一趟蚕丝收的多。”

王老板笑道:“是上等好丝吗?”

“都有,上等的也有,下等的也有。”

王老板道:“这会我正有时间,不如现在就去看看你的货如何。”

冯来福笑道:“那好啊。”

二人一路拐弯抹角,走到悦来客栈,在大厅桌子上喝了一杯茶,冯来福带着王老板来到后面仓库让店小二拿了一把剪刀来,剪开麻包的缝线,把蜀锦的样品拿出来给王老板看了,二人谈好了价钱,王老板回去叫来几个伙计用一辆马车把十几包蜀锦都拉走了,就这批蜀锦尽赚了一千多两银子,剩下的蚕丝都是赚出来的。冯来福和程光二人暗喜。接下来几天继续找买家,把蚕丝也都卖的差不多了,最后还剩下十几包,这天下午程光带了一个做织锦的老板来看蚕丝,剪开麻包打一看时,尽都发了霉,有些已经发黑了,织锦老板见蚕丝都发了霉叹气道:“这么好的蚕丝糟蹋了,只能卖给被褥店做被子。”

因为这十几包压在船舱底部,受了些潮,加之梅雨季节,在船上耽搁的久了,空气湿润。还好没有多少,不过十几包而已,就是这十几包蚕丝都白送与人,这一趟买卖还是获利两千多两银子。冯来福来看过了这十几包发霉的蚕丝,用手摸了摸嘴角的八字胡喜形于色。

程光道:“这十几包蚕丝都发霉了你还笑。”

“我正没地方摆布这姓王的呢,咋们去把王石也叫来看,就说此批货发霉的多,没卖出好价钱。”说完哈哈笑了起来。

两人来到王石房间,三人见礼坐定,王石道:“两位仁兄连日来忙着生意,今日我做东,好好犒劳二位。”

冯来福道:“王兄弟,这批货路上遇到梅雨季节,耽搁得久了,在船上受了些潮,很多都发了霉,哎!”

王石疑惑的道:“前些时候蜀锦不是卖的很好嘛,王老板来拉了满满一马车。”

冯来福道:“都是贱卖,川中蜀锦价格涨的也高。”

王石见他如此说时,也不言语了,冯程二人告辞出来,第二天找了个被褥店的老板来把发霉的蚕丝都出脱了。

夜里王石叫了一桌子酒菜在自己房中,把冯程二人叫来一起吃酒。劝了五六杯酒,三人吃到更深。王石道:“我也不懂这买卖,全凭两位哥哥带携。我在此敬你们一杯。”

两下里又劝了七八杯酒。冯来福和程光喝的大醉,王石将他二人搀扶着回房歇息了。

第二天旁晚吃过了晚饭,冯来福和程光,拿着银子和算盘来到王石房间。其实他二人早就做好了假账,只不过是当着王石的面装模作样的算一番罢了。冯来福把算盘在哪里拨上拨下。最后停住手:“此次我们共计获利五百两银子,王石入股二百两,该分两成红利,一成红利是五十两,两成红利就是一百两银子,连本带利共该三百两银子。”这边程光便把早已准备好的三百两银子,六个五十两的银锭递给王石,

王石道:“哈哈哈,还是多亏两位仁兄带携,一下就赚了一百两,冯兄弟,你给我分利钱就是了,怎么还把本钱也还给我。这两百两银子还是算我入股。”

冯来福道:“不瞒兄弟说,我和程兄弟离家数年,未曾与妻儿谋面,这长江水路上做买卖,尽有那遇到风浪在江里丧了命的,昨天我们哥两商量了过了,这就回汴梁老家,做些安稳买卖。守着妻儿过日子,不想再冒险了,所以把本钱一并还你。”

王石怅然道:“如此说来,也是好事,那咋们弟兄就痛饮一番。也好给二位兄长送行。”王石开了房门到楼下叫了一桌子酒菜。三人一番痛饮,直喝道五更方散。

第二天,冯来福和程光算还了店钱便雇了一辆马车,径回汴梁。程光埋怨道:“你还他本钱就是了,怎么说些不吉利的话。”

冯来福疑惑道:“我说什么不吉利的话了。”

“你说翻船了。”

冯来福笑道:“你也迷信这些。”

程光道:“我们对王兄弟昧了良心,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俗话说,出口有愿在。你我弟兄在那川江上行走十几年,平平安安,都是上天保佑。也是平时从不做那短斤少尺的事。如今少了王兄弟那么多利钱银子,我这心在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无愧于天地了。”说完叹了口气。

冯来福道:“咋们出来做生意不就是想要赚钱嘛,你我这次赚足了银子,这就最重要。回家住几日,便直接去川中办货。”

且说王石送走了冯,程二人回到客栈,那店小二便来问房饭钱。王石惊疑的说道:“怎么,冯老板他们走的时候没结账吗。”

店小二道:“他们二人走的时候只把这半个月的房钱结了。并没有给你结账。”

王石有些不悦:“那你算一算我共该你多少银子。”

店小二笑着说道:“都算好,客官你共欠四个月的房钱四十两银子,前几日点的酒菜,和平时的饭钱三十两零五钱银子。共计七十两五钱银子。”

王石去房中拿了一百两银子给店小二,找补回来二十九两零五钱。手里拿着这些碎银子心里暗思,现在生意也没得做了,住在这店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先寻个安身处,找个买卖来做。思量至此,便去房里把几件衣服,和银子打做一个包袱,从房里出来,在门口遇到了店小二:“怎么客官这就要走了。”

王石冷着脸道:“恩。”说着一径的出了悦来客栈,走到珍珠巷伍仁的住处,此时伍仁刚好不在。王石在门口转来转去,等到旁晚才看见伍仁回来。两下见过,互相抱拳施礼。伍仁道:“多时便叫哥哥搬过来一起住,直拖延到如今。且进屋把包袱放了,一起出去吃酒。”

王石道:“冯,程二人回汴梁去了,没有生意可做,只得来贤弟这里叨扰几日。在做区处。”

伍仁把王石引进屋里,安顿了。两人到街边小酒馆叫了几样菜蔬,酒保过来筛酒。两人劝了七八杯,伍仁道:“哥哥既然现在没得生意做了,何不来衙门做事,我去给钟师爷说说。花几两银子便能成事。”

王石道:“金陵知府樊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如果在他衙门里当差,那还不如应了朱福,去他手下做个亲随。”

两人又劝了几杯酒,王石道:“你可知道这城里有什么适合我做的买卖。我现在还有几百两银子的本钱。”

伍仁道:“若是要做买卖,那就是贩私盐,最是来钱快。”

王石笑道:“那可是犯法的勾当,若是去贩私盐,你我弟兄何必还要下山。”伍仁听了哈哈笑道:“还有就是一些小买卖了,只是怕你看不上眼。”

王石问道:“什么小买卖,你说说看,只要有些薄利便做得。”

伍仁又劝了一杯酒,二人把酒杯放下。伍仁把酒壶来一边斟酒说道:“这金陵乃是富庶之地,人烟稠密,又是北上运河交汇之处,水路,陆路交通便捷,依着我的意思,兄弟你又炒的一手好菜,不如在码头附近或者交通要道,寻下一处门面来,开个酒馆客栈岂不是好。”

王石听了面有难色,皱眉道:“这码头和交通要道的铺面,都被别人占着如何能够租的到,即便就是能租到,租金也很贵,我现在就只有二百多两银子如何支持得起来。”

伍仁笑道:“我还有五百两银子,可以拿给你,算我借你的也好,入股也罢,你随便用去就是了。”

王石听了心里暗暗感激伍仁,以前在山寨几次三番和我为敌,暗算我,那都是因为自己杀死了赖子。把事情说开了,才发现伍仁这个人其实还真是仗义。

两人喝到深夜,店家走来笑嘻嘻的道:“咱们是小店,已经快打三更天了。本店要打烊了。”

伍仁起身把酒钱结了,两人搀扶着回去,把王石安在床上睡下,伍仁在地上用木板打了地铺。

伍仁早上去点卯了回来,顺道买了些早点,王石吃过早点便出门去找店铺,在码头上四处转了几圈没有看见一间满意的,便坐了渡船,过到江对岸去。从渡口一路上行,出了码头,直走到中华门,两边客栈酒楼林立,生意红火,往前行过了五六间铺面,紧挨着这家粮店隔壁,有间铺子关着两扇大黑门,门上贴着一幅红纸,抬头写着招租,原来是这个铺子要租赁出来。王石看了租赁广告,见下面写的联系地址:荷花塘裱纸店,王掌柜。

王石走到隔壁粮店问店里的伙计:“这荷花塘怎么走。”

伙计一边忙着搬米,嘴里说道:“一直往前走,前面岔路口往左,下一个十字路口往右,再看见一个丁字路口向前直走,走到了甘露寺,在往前左转就到了。”原来这边街道纵横交错,这伙计说的路线只是他平时转路的时候走的,如此走时却是绕了个一个大圈子。王石听得一头雾水,摇了摇头,便往前行去,走到前面岔路口往左,向前行了十几仗远,又是一个岔路口,看见对面过来一个挑菜的汉子,便上前攀住问路,汉子不耐烦的把手往后边一指,:“顺着这条路直走就到甘露寺,转过去就到了荷花塘。”说完急匆匆的挑着菜走了。

王石只得一路直行,走了三五里地,果见前面一所寺院,朱红围墙,中间一个牌坊门楼,上悬一块大黑匾,楷书写着三个大字:“甘露寺”

王石走到寺门口正往里张望,突然从里出来一个头戴软巾,身穿皂衣,挎了一口腰刀,后边跟着五六个同样打扮的汉子。仔细看时不是别人,正是许得。

王石正往里张望,却被许得瞧见,快步走到门口抱拳施礼笑着道:“王兄弟,多时不见,大人还经常问起你,差我去打听你的住处。没想到今天在此处把你遇见了。哈哈真是有缘。王兄弟来这里也是上香吗?”

王石抱拳回礼:“我正要往荷花塘去有事,路过此地见好大一所寺院,却遇上了许大哥。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府里小姐陪了夫人前来上香。你说你要去荷花塘?朱大人的宅子就在荷花塘正街。一会儿办了事来府里坐坐。多时不曾聚得。兄弟一定要奉酒三杯。”

王石正要告辞,朱春芳和丫头晴雯从天王殿上香了出来,却刚好看见许得在和王石说话,便也走到门口来,王石赶忙抱拳施礼,朱春芳约约欠身还礼笑道:“自从到了金陵,使人去寻了你几次,都没有一点消息,今日在此地得遇王壮士,就请去舍下坐坐。”

王石每次在朱春芳面前总是有些手足无措,竟然把原来要去找裱纸店王掌柜,租店面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却呆呆的立在门外。

不一时朱福的夫人颜氏上完了香从里边出来,许得和王石随着众人一路,转到荷花塘正街,往前行了没多远,便是朱福的宅子,门口两扇朱红色大门,门子见众人回来赶紧把门打开,许得把王石让到大厅上,进去禀告了朱福。朱福从书房里出来,身上穿了件白色绸衫。笑呵呵的道:“王壮士,真是请都请不来。哈哈哈。”接着又吩咐丫鬟上茶。两人分宾主坐定。

朱福道:“王壮士考虑的怎么样了。”

王石道:“在下今天来此是寻裱纸店的王掌柜,准备租下他中华门街上的铺子,开个小酒馆。刚才路过甘露寺,被许头领拉了过来。”

朱福听王石说,并非专程来拜访,而是路过进来坐坐,那意思就很不高兴了。脸上勉强笑道:“王壮士要开酒馆,好啊,我到时候一定要捧场。”

王石先看朱春芳往旁边回廊进去了,就不住的往那么望,看了半天也没看见朱春芳的人影,有些悻悻然的样子,便要起身告辞:“晚生还有事,就不多叨扰了,先行告辞。”

朱福道:“既然来了就在这里吃了中午饭再走,何必忙在这一时。多时不曾得聚。”

朱福命后厨整备酒菜,在后堂摆了一大桌子,许得在一旁作陪,劝了五六杯酒,朱福又把那些话来劝王石,王石只是执意不肯,吃过了午饭,王石从朱福宅子里出来,在街上寻到了裱纸店,伙计把王掌柜喊出来,两人见了礼。王石问道:“王老板中华门的铺子一月租金多少。”

王掌柜笑道:“租一月干得什么事情,我这铺子都是按年租的,你要租便租一年。”

“那就算租一年需要多少银子。”

王老板笑着打量着王石说道:“我这铺子,你也知道,在中华门正街,人来人往是个热闹地段,原来租我铺子的粱老板,因为年前感了病,把铺子关了,回去养病去了。原来生意好的很呢。”

王石道:“这粱老板做的什么生意。”

“他开了个棺材铺!你说我那铺子本来在街上热闹地段,就该开个酒楼什么的,他却开了个棺材铺子,没想到居然生意还不错。做了两年生意以后。就得了一场大病回乡去了。”

王石听说原来是开棺材铺的,就有些不想租他铺子,嫌弃不吉利。

王掌柜笑着说道:“要不是别人嫌弃原来是棺材铺子,早就租出去了。不知公子租这铺子是要做什么生意。”

王石有些冷冷的回答道:“我原本打算开间酒楼。”

王掌柜听了高兴的笑道:“开酒楼好啊,这地方正好开酒楼。你如果担心原来开过棺材铺子生意不好,我不收你房租钱,你先把酒楼开起来,房租就算我入股。赚了钱以后按着红利给我分三成。”

王石听说他愿意不收房租钱,一下就高兴了起来,满口应承。好,两人写了文契,为期一年。立好了文契,王掌柜取了店铺的钥匙,带着王石一前一后的来到中华门店铺前,开了锁,把门打开,只见里边十分宽阔,进门两间大敞房,后边是一架木梯子,可以上到二楼,王掌柜道:“你看,这下面的两间房,可以改成吃饭的大堂,摆上几十张桌子。”又用手指着楼梯边靠墙的地方:“那里正好做一个柜台。后边开个小门,在屋后建个厨房,那地是我的,你随便弄。”两人从楼梯上来,王掌柜指着说道:“把两间房把中间墙壁拆了,中间修一条过道,一边改出五间客房来。”然后又这里指指哪里画画。忙了一下午。王掌柜把钥匙交给王石,自己就回去了。

第二天王石找了几个泥瓦匠,木匠,开始把房子装修起来,把楼梯也从新粉刷过,店门也漆了新红油漆。忙活了一个多月,一切收拾停当,伍仁也来店里看过,整个店面,装修的富丽堂皇。伍仁道:“你这店面看上去装修的真是不错,一点也不比那悦来客栈差。”王石道现在弄完了,只等选个黄道吉日便可以开张。

选了黄道吉日,择在中秋节开业,酒店取名:石头客栈。开业这日城中家家忙着过节,王石雇了两个伙计,一个叫做尚小乙,一个唤作:耿二牛。两人都还勤谨,柜台上便让伍仁负责收帐。伍仁每天早上去点了卯,便来店中帮忙。伍仁不在的时候王石便在柜台上管帐。一些简单的汤水,那耿二牛也还应付的来。初时开张几天生意都很冷淡,每天只有一两个客人。经营了一月有余,渐渐生意好了起来,每天中午都有十几桌子的客人,楼上的客房经常能住满了。眼看到了冬月间,一日半下午,王石正在柜台上算账,只听得厅里进来三个汉子,店小二尚小乙赶忙前去招呼,其中一个客人点了几个菜,王石听得,便把账本放下,准备往后厨去炒菜,但是猛然觉得这声音有些熟,回头望去,只见这三人头戴青沙软帽,手里提着一把腰刀,身穿青衣,内中有个矮个子,仔细一看那人正是赖四毛。顿然疑惑起来,心里暗道:青衣会的人来此干什么。难道他们又探听到了朱福的住所,前来刺杀?。一想到朱春芳,又担心起来。也不声张,自去厨房把菜炒了,因担心被赖四毛认出来,吩咐尚小乙道:“我这会儿有些人不舒服,先去楼上休息,他们要什么汤水,让耿二牛做就是了。”耿二牛在旁边说道:“你但去休息不妨,他们有什么需要我自去应承。”

王石刚上楼去不一会,伍仁从衙门回来,见柜台里没人厅堂中有一桌子客人,只有小二哥,尚小乙在旁边伺候。便走进柜台问道:“你们王老板上哪里了。怎么没在柜台上。”

在大厅里吃饭的三个人正是青衣会麻古仁手下帮众,赖四毛,何长风,易兴明三人,麻古仁听说朱福住在这附近,便又派他三人来打听消息。

麻古仁一直追杀朱福不肯罢休,那是因为青衣会帮主龙云飞给他下了追杀令,这青衣会一向以杀贪官为主要目标,把贪官杀了将他的钱财全部劫走。龙云飞知道这朱福搜刮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正是一条肥羊,杀了他既可以在江湖上获得好的名声,而且还能把贪官的钱财收入囊中,以作为帮会的开销用度之费。这正是一举两得。你说这龙云飞怎么能不上心,麻古仁两次失了手,龙云飞十分恼怒,下了死命令。

赖四毛正端起一杯酒要喝,却听见伍仁说什么王老板,回头来看,见伍仁身上还穿的公差的衣服,白了一眼,没有理会。

三人吃过了饭结了帐便出门去了。王石在楼上听的他三人出门去了,便从楼上下来,伍仁道:“刚才听尚小乙说你人不舒服,现在可好些了。”

王石冲伍仁招了招手,叫他上去。伍仁一脸疑惑,从柜台出来上到楼上,王石小声说道:“刚才外面吃饭的那三个人便是青衣会的人,矮小的那个叫做赖四毛。”

伍仁更是一脸疑惑问道:“什么青衣会,做什么的。”

“你不知道青衣会啊,这青衣会专杀贪官,估计此次来是听到了朱福的消息。”

伍仁道:“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们只管开自己的酒店就是了,你去管他们杀谁呢。”

王石因为担心朱春芳的安全所以才想说服伍仁去知府衙门搬兵。见伍仁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便改了口吻说道:“你想不想立功,想不想发财。”

伍仁道:“发财想,立不立功,那就无所谓了。”

“好,我有个发财的计划,你听我说,这青衣会的人来必定是杀朱福的,他们探听到了消息,今天晚上就会动手。朱富就住在荷花塘正街。你马上去告诉知府樊瑞。让他派兵悄悄埋伏在朱福家里,和附近街道,只要青衣会的人一动手,便杀出去。”

伍仁皱眉道:“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王石道:“你救了朱福,朱福必定会谢你,而且你抓贼有功,知府樊瑞也会赏你的。”

“那樊瑞的银子,只有拿进去的,几时肯往外拿,在说了我这去说,他也不会信。”

王石道:“你去对知府如此说,先告诉他青衣会是专门杀朝廷官员的,前不久青衣会的人听说唐勇是他的干儿子,便把来残害了。如今这青衣会又要密谋去杀朱福。樊瑞听了这话必然会派兵。”

伍仁疑惑的问道:“那唐勇真是青衣会的人做的?他们为什么要砍掉他手脚。”

王石道:“我也是听江湖上的朋友说的,本来青衣会的人是要去杀樊瑞,看见衙门里进进出出的兵丁多,便没有行动,后来听说唐勇是樊瑞的干儿子,所以就只有拿他来出气了。”

伍仁听了笑道:“如此说来,此事就假不了,我这就去。”

伍仁从酒馆出来一径的奔到衙门来,先找钟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钟师爷进到后堂把这些话又跟樊瑞一说。樊瑞大怒:“这青衣会如此猖獗,必要将这些贼人拿住千刀万剐。早就听说青衣会在四处刺杀朝廷命官,今日居然要在我的地面上胡作。”立刻升堂,叫过两个都头裴庆和左云升,点起一百兵丁立刻前往朱福宅子里埋伏起了。樊瑞叫过一个衙役写了书去城防司投在甄参将处,让他带五百兵卒,在朱福宅子周围街道上埋伏,不可走了一个贼人。

这甄参将,姓甄字庆元,表字德胜。身长七尺,豹头环眼,手使一柄朴刀,武艺超群。接了知府的信,不敢怠慢,立即披挂整齐来到教场,点了三百刀牌手,一百弓弩手,一百马军。早早的埋伏在两边街道住户家中。

话说赖四毛,易兴明,何长风,三人探听的确定,回到城郊外报麻古仁,到了夜里三更天,带着三五十个帮众,径投朱福宅上来,在围墙外一纵身,众人跃过围墙飞身落在院中,此时左云升和裴庆正等的心焦,互相都道:“会不会不来了。”刚说完没多一会儿,就看见青衣会的人飞进院子里。裴庆,一声大喊,带领众人杀了上去,麻古仁见有埋伏,回身飞到院墙上正要往下跳,只见四下里,箭如飞蝗,胸膛上早中了三箭,跳出来的帮众都被射成了刺猬。可怜麻古仁,暗算了一辈子人,今日死于暗箭之下。正是: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院子里的帮众被官兵团团围住,有拼命抵抗的被乱刀砍死,其余帮众见官兵势大,尽数被擒。

端的不曾放走一个贼人,裴庆和左云升连夜把十几个青衣会帮众拿到知府衙门堂上,樊瑞传令升堂,用尽了各种酷刑,有一两个情愿招的,也有不说一句话的。当场被夹棍夹死了一两个,剩下没死的也都被打的只剩半条命了。樊瑞写表申奏朝廷,皇帝览毕,降旨,旌表樊瑞破贼有功官升一级,甄参将升为正将。其余衙役都各有封赏。

第二天早晨伍仁从衙门回来,王石问道:“昨夜事情办的如何。”伍仁一边倒了一碗茶,说道:“昨天晚上把青衣会的头目射死了,听说叫麻古仁、还抓了十几个青衣会帮众。”

王石听了知道朱春芳没事,喜悦的笑道:“昨天晚上把你们累坏了吧。我去给你炒两个菜。一起喝两杯。”

伍仁道:“别提了,这功劳全叫樊瑞那狗东西抢了去,我连朱福的面也没见着。还说什么赏赐,我看是扯淡,白忙活了。”

话说着青衣会的帮主龙云飞,听说麻古仁带的帮众全被官府一网打尽,心里又恨又气,派出手下排行第二的杀手,峨眉女侠,杨露露。去金陵探听事情的原委,务必要打听出麻古仁是怎么中的埋伏。

这杨露露生的花容月貌,打扮做一个偏偏公子模样,头戴软翅璞头,身穿一件圆领米黄色长衫,腰系八宝玉带,挎了一口宝剑。骑着快马风尘仆仆的赶到金陵,事又凑巧,刚好牵着马走到王石客栈门口,看见门上悬着招牌,:石头客栈,心里暗思,有点意思,怎么叫做石头客栈,抬步走进店里,小二尚小乙赶忙迎着:“客官你是吃饭,是住店。”

杨露露道:“门外柱子上拴着我的马,你把牵去好生喂养,要喂细料,若是掉了膘跟你算账!,然后给我来间上房,要干净些,我这个人喜欢洁净。”

尚小乙答应了,出去把马牵到后槽加水,加料。耿二牛便前来招呼杨露露,把她领到楼上左边第一间房里安顿下来。:“公子爷要吃要喝尽管吩咐。”耿二牛从楼上边说边退了下来。

王石在柜台里低头算账,也没太在意。杨露露在店里歇下了,第二天从楼上下来吃早饭,吃过了早饭,正要出门,却见伍仁穿了一身公差的衣服从门外进来。杨露露正准备去知府衙门打听情况,见伍仁穿着知府衙门里公差的衣服,从坐上起来抱拳道:“哟!这位差爷怎么称呼。”

伍仁见问抱拳回礼笑道:“小可,伍仁,兄台怎么称呼?”

阳露露便请伍仁一起坐了,问道:“我是从汴梁过来做买卖的,昨天刚到,小生姓贾。”伍仁道:“原来是贾公子,幸会幸会!。”

“看样子伍大哥在衙门里当差。”

伍仁道:“混口饭吃而已。”

“伍大哥在衙门里当差,那也是公门中人,小可初来贵地,人生地不熟的,正要靠伍大哥多照顾。”

伍仁见杨露露生的面皮白净,相貌文雅,一幅书生打扮,说话又斯文有礼,看着便觉得顺心,便笑道:“你放心,在这金陵,有人要是敢欺负你,尽管来找我哥两。”

杨露露疑惑的问道:“哥两?”

伍仁笑道:“这家客栈是我兄弟开的,平时我在这里帮忙。我这位兄弟功夫好着呢。以后遇到什么难处尽管说。”

杨露露听伍仁说客栈老板功夫好,赶忙追问道:“客栈老板叫什么名字,怎么称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