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墨伐 > 第028章 姊静回府探双亲

墨伐 第028章 姊静回府探双亲

作者:泊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9: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国师李淮民回到府中,府中来了位美丽的女子。

相见的那一刻,李淮民两眼发直,身体就如筛糠般抑制不住,双手不停的抖动,手中拿着的皇帝御赐金令差点掉在了地上,口中喃喃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为父无用,叫你们受苦了!”

女子不答,只是默默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良久!才说道:“我想去看看弟弟,看看娘亲!”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就出了府门。

女子走在前面,步伐轻柔,李淮民跟在身后,步伐有些沉重。

约莫半个时辰后,洛阳皇城的南面,一处幽静的林子中,父女两站在一座墓碑前,看着坟土上茂密的杂草,皆无言。

他们没有跪拜!

良久李淮民才道:“姊静还在责备父亲么?”

姊静不答,一直沉默,美丽的脸庞上看没有任何的表情。

自小五离开别山的那一刻,她好不容易平静的心再一次被打乱。她说她害怕别离,事实她更害怕生离死别,阴阳两隔。

看着父亲日渐憔悴衰老的面容,她知道父亲过得并不好,他同样痛苦。可过去的事情真的就能当什么也没有发生吗?

望着眼前的这一丛丛翠绿的杂草,随着风儿轻轻摆动,她的思绪渐渐飘远,飘远……

八年前,父亲还在杭州任刺史事,一家人其乐融融,好不惬意。

突然有一天,父亲接到了朝廷的调令,进京任金紫光禄大夫,辅佐朝政,并教学二皇子李政。

父亲大喜,这乃皇上近臣,说终有施展抱负的这一天了,能更好的为天下苍生请命。

父亲素来廉洁,简装赴任。谁料,行至虎牢关之时,突遭歹人来袭,弟弟也在这回京复命的途中遭了毒手。

后来辛亏师父诸葛文武相救,才保得性命。

那年她才十三,从此后便言少,变得越来越沉默。

直到有一天,她在府中再见诸葛文武的时候,留下一封书信,便偷偷跑出了府门,在路上足足等了一天,才等来了诸葛文武,于是就上了别山。

这一上别山八年,她跟着师傅修行学艺,只待有朝一日,能手刃仇人。

三年过后,她本有下山行走的机会,谁料师父带回了墨影。

彼此的父亲同在朝中为官,姊静自是见过墨影,只是那时候她已经出落得一个大姑娘了,而小五才十三岁,并未认出自己,师父也不让自己去说,只道:一切都随时间!

在照料小五的岁月里,他渐渐填补了自己心中的空缺,她再一次看到了弟弟的身影,这一呆就又是五年。

直到墨影离山,她上了趟白马尖,禀明师父下山去看看他,才下了别山,她本想书信中告知小五墨影,想想还是未提,毕竟他身上的包袱已经太重了,她了解小五那盘根问底的性子……

师父在她临行前也只说了句:逝者己逝,勿叫生者再痛。

想到这里,姊静忽然跪了下去,看着自己年迈的父亲说道:“姊静不孝,叫父亲伤心了。”

李淮民心知自己的女儿曾是多么的快乐懂事,如果不是自己太大意,怎么会出得了这样的事情?

非要装什么廉洁,什么公正?本有侍卫随从护卫,却非要简装上阵……

想想那时的自己还是太年轻了些,一身热血正气,一心想要抱负国家,为君分忧,为天下苍生请命。

可是最后呢?竟然连自己的孩子都没能保住……

姊静最大的心痛莫过于是失望,彻底的失望。他知道,从金紫光禄大夫到国师,朝中位高权重。却多年来未寻得仇人的半点蛛丝马迹,想必她们以为自己也早已经忘记了吧?

看着跪在地上的女儿,李淮民心如绞疼,一句言语解了一世伤痕,他又有些激动。

自从她最疼的弟弟离开她以后,他就没有见过她的哭泣,更何谈微笑了,他没有去扶姊静。

眼神中的伤痛一凛而过,他淡淡的说道:“洛阳天冷,父亲选了个朝南的方向,希望他暖和些。是父亲对不起你们,不过你们放心,这仇我一定会报的。”

姊静看着自己的父亲,说道:“姊静知道父亲心中难受,这仇还有我!我们去看看母亲吧!”

说着两人起身去了国师府旁的一处小院,这是姊静母亲居住的地方。

从出事后,她就搬离了出来,她对自己说,孩子的仇不报,姊静不回,她永远也不会搬回国师府。

她只是个女人,她想要的不是什么权利,金银,她只想看着自己的孩子能在身旁安安顺顺,平平安安就行。

这是一个独栋的小院,不大,显得十分清净。

没有下人,院里也同样干净,姊静推开门,就见一个中年妇女背对着自己,在看着书。

她轻声叫了声:“娘!姊静回来了!”

妇人慢慢转身,有些不太相信,她面容姣好,只是眼睛明显有些阴沉,一看就知道这是常哭泣的眼睛……

“你是静儿?是静儿吗?你回来了!”

声音沙哑,沙哑中全是伤痕……

李淮民看着这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心中无比坚定,他相信就算那些歹人藏身天涯海角,他也会揪出这沧海中的一粟。

姊静一句娘我们回家吧!解了父母亲心中的多年较劲。

随后姊静,母亲苏氏一同回了国师府。冰释前嫌后的国师府终于迎来了久别的笑颜,望着这一刻,李淮民觉得多年的忍辱负重都值得了。

让下人准备了些可口的菜肴,一家三口人边吃边聊着。

母亲苏氏端起酒杯说道:“相公,这些年委屈你了?一墙之隔的伤痛远比那阴阳之隔的伤痛更痛。你在府中的日子,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看着那书房燃起的灯。我知道你在,心便安了。这段时间,我每夜驻足观望,都是黑漆漆的,你知道我有多担心你吗?奈何是一想到孩子,我又免不了恨你!”

一个堂堂七尺男儿被这简答的几句话击碎,哭得撕心裂肺……

本是其乐融融的一家,升职升官了,却迎来了不可言喻的伤痛,这人生有时候真叫人难以捉摸,不可控制。

姊静说道:“母亲!您伤心,父亲不比您轻松,因为他是个男人。女儿以前不懂事,叫您二老费心了。”

李淮民接过姊静的话说道:“好了,都过去了,别说这些不开心的了,我们一起喝一杯!”

……

举头饮尽杯中酒,低头再续今世情!

李淮民又给自己倒上一杯,一口干掉后说道:“皇上今天赐我金令,见令如见君。我明天得去趟夫子岭,寻墨炎大将军!皇上似有意请将军回朝,我亦有意请大将军帮忙查找凶手!”

姊静一听,当即哑然,堂堂大唐帝国的一国国师,竟然消息这般闭塞?

便问道:“父亲难道不知墨炎大将军一家,早已在五年前全部丧命于离夫子岭不远的断山崖么?”

言语轻柔,却宛似惊雷!

“什么?你说什么?此话当真?”李淮民忽心如刀割,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辞官回乡的大将军,闻名天下的大将军竟然会遭到如此下场!连个安顺的晚年都难保。

“怎么会这样?女儿你怎么会知晓?”李淮民一脸哀痛的问道。

姊静看着父亲痛苦的表情,她知道。父亲是个有血有肉的男人,他乃国之良才,最喜正直。与大将军同朝为官,一向交好。就连自己回京做官都是大将军的举荐,奈何如今却已是阴阳两隔了。

这青红皂白要分,一事归一事,可不能乱了分寸。

姊静问道:“朝中难不成无一人知晓?”

李淮民道:“我常年在外,行走于各国之间,与朝中老臣又少有走动,并未听人说起!”

姊静道:“那是故意支开您,消息一旦被刻意封锁,碍于皇权,再加上一个辞官过了气的老者,倒也正常。这就是如今我们大唐帝国的国,现实无比,凄凉悲鸣!

苏氏本就忧伤的面容,更加忧伤了,她道:“真是叫人痛心呀,可女儿你又是如何得知呀,这等话可不能乱说?”

姊静只得将这些年在别山的生活,及小五的情况都说了一遍。

待她说完,国师李淮民深锁眉头道:“天理不容,天理难容!”

刚一说完他突然一个激灵,似是触摸到了一丝什么?又道:“此事万万不可外漏,恐会招来杀身之祸。皇上好不容易去了三龙齐腾的心病,可不能旧疾重返。如今大皇子代理朝政,权倾朝野,这事恐怕与他脱不了干系。又恰遇地连宫出天相阁,恢复自由,这事更加难办也,朝中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姊静柔如月光的双眼看向父亲道:“父亲不必过于担忧,一切依计行事即可,女儿明天便要返回别山,可与父亲同行一段,您且按照皇上吩咐行事即可!”

李淮民看着长大的女儿,忽然觉得她优秀无比,心中暗自惊叹:“这别山诸葛文武果然神人也!”

于是问道:“静儿可有好计策?”

姊静说道:“女儿觉得有一事可做,皇上既然赐予您金令,对父亲既是百分百放心,也是百分百担心!父亲不如深夜进宫,禀明皇上,就说此去夫子岭路途遥远,去与夫人告别,夫人重病,能否请皇上另选高明!倘若皇上恩准,此趟不去更好。如若皇上不依,父亲当可提出条件,带夫人同行,并请皇上派出内侍卫高手黄浦无名随之同行,以护周全,并恳请皇上派御医一名同往!”

李淮民惊讶的看着姊静,连声说道:“此计甚妙!已知结果,去与不去没有区分,宫内皆是大皇子眼线,只有那黄浦无名为人耿直,乃皇上亲信,有他前往,一来可以判断皇上相请墨炎将军的决心,二来也可以判断此事与大皇子有无关系!妙!妙!深夜折返,为父料定皇上一定应允!”

姊静忽然说道:“父亲不要太信了圣意。禀明皇上之后,你们即刻动身,我会在后方策应着父亲。”

说罢,李淮民倒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直接就去了宫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