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皇极御剑 > 第11章 晨钟暮鼓,断尘绝缘

皇极御剑 第11章 晨钟暮鼓,断尘绝缘

作者:皇极御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9: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青山古刹,佛灯长明。

青年僧人如往日一般,卯时晨钟初刻起身,两刻洗漱穿戴,先上早课。

众僧诵那《楞严经》,消灾解难,读那《大悲咒》,清净超脱。

半个时辰之后,开始分批吃过早饭,各行其是。

或出去化缘,或清扫寺庙,点灯添油,燃香静候,直至午斋过了,过午不食。

直到酉时开始晚课,诵读三个时辰的佛经,怜爱众生,超脱困苦。

于午饭之中取少量米粒施舍饿鬼,超度恶灵,暮鼓方才下课入睡。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相貌昳丽的年轻僧人,入了这空门,法号断尘。

不知何时何地为何而来,自己亦然记不清何时而入,只记得自己打了一年水,洗了一年衣,种了一年地,煮了一年饭,化了一年缘。

双目如深渊,看不出爱恨嗔痴;朱唇微薄,道不尽无边佛法;冰霜冷脸,看不出喜怒哀愁。他将这佛经诵了五年。

自己平日所着僧衣也从五衣,变成七衣,再变成九衣海青,袈裟外挂。佛法精湛之时,远近的信者甚重。

初时化缘之时,便让远近的闺中女子倾心不已,变着法的逗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佛子愈发不愿意面见女子,后来索性不再去化缘,而不少妙龄女子探听到在此古刹,特来求见。

再后来,只有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闭门谢客。众人都是高兴而来,哭着而去,折煞了多少痴心女子。

如此冠玉的美男子,为何偏偏入此空门。法号断尘,自然是为了了断尘缘。

座师给自己起的法号,就是直戳自己内心深处,警醒自己。

自己远离故土,来此北朝古刹,就是为了了断。余生与这青灯古佛相伴,再不起波澜。

他想起自己旧时,遍寻天涯海角,想着找到那人,问个清楚。

寻了一年,却踪影全无,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

秉着那执念,入了魔道,伤心困苦,不得超脱。

若是早那么一点,或许就不一样;若是武功厉害一点,或许又不一样;若是不入这人世间,那就更不一样。

或许这世间,因我而起,亦因我而灭。吾心不起,吾忧不存。青丝恼恼,不过片刻。人世匆匆,不过瞬间。

万古佛灯普照,自己这一刹,一念,一瞬,一弹指,一罗预,一须臾又算几何。

众生之苦乐是从这一刹,一念,一瞬,一弹指,一罗预,一须臾的而生,亦然从此而灭。早日看破也好。

直到这一天,这古刹之中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陌生人。

早课之时,听到座师说,有一位客人拜访山门,却未说姓名来历,叫诸人不可妄语,奉行诸事如旧。

自己早已不做那寻常僧人所为,每日早课过后,或在禅房静修参禅,领悟无边佛法:或摘抄佛经,注释解疑答惑;或书法字画,陶冶身心。

这深山古刹之中,了却残生。

山门外,一人骑着白无杂色骏马而至。

跟着一队人马劲装皂靴,井然有序。为首者黑服火纹,金丝织就的常服,服上青玉点缀华贵无比。

那人跨下马来,回首而道:“孤自去,尔等于此待命。”拾着这青石绿阶而上。

两旁参天的古树林立,山风习习而过,春日凉意许许。

树林里鸟声此起彼伏,似乎感受着这微阳。树林里洒下细细光影衬的此处忽明忽暗,不知道这幽径通向的是何等禅院。

山势并不陡峭,却甚是高远,这男子亦不知自己许久没有走这么远的路了。

行了约半个时辰,鹰眼遥遥看见山门。

久经冲刷的灰岩石匾上,却是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荣枯寺,却是隶书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之势。

这山门之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轮转藏殿和毗卢殿、方丈室等。

规格布局和平常寺庙倒也差不多,他来却不是为此。

今日来听到一桩奇文,闻说那中书令之女爱上了空门中人,求之不得,久病不起。

他倒想一探究竟?大雄宝殿上僧人不多,多半各操其事。想是散了早课,各人做各人的修行去了。

自己本不信佛,随意点了檀香。略略拜了下出殿而去。

既已探的断尘法师住所,便径直朝着那而去。

山上石子铺就的曲径通去幽静淡雅之处,早春的梅花尚未掉落,仍然有淡淡清香,不似殿上的浓重檀香。看得出断尘法师素爱净雅,这禅房都与众不同。

早春日光不甚强,微微有点暖意。阳光照在这禅房门扉之上,似为他叩门扉。

那人走到那门外,声音不徐不慢:“上师法号断尘,吾有一惑,特来求解。”

“今日贫僧不见客,只参禅悟道。”那佛子端坐禅房,闭目心诵。

“上师,世间女子痴迷尔者甚多。上师法号断尘,便是自红尘之中而出,方有此号。”

“吾昔日倾心过一女子,求之不得。座师亲赐法号断尘。”

那门外之人嘴角微抿,蹙眉而曰:“吾一生只爱过一个女子,她却不爱我。”

“吾寻了一年,却无半点她的消息”佛子睁开眼睛,朱唇微启。

“吾寻了她五年,见到便永远失去了。”门外之人泪光闪闪,闭目沉思。“她因我而死。”

佛子手拨动念珠,道了句:“阿弥陀佛,施主勿忧。人去如灯灭,春草吹又生。一枯一荣,生死之变。”

“佛子说的轻松。汝若了却残缘,便不该叫断尘。”那人凛然正色而曰:“这世间痴迷尔者,孽缘孽债你如何了断。爱,所谓一见倾心;恨,所谓求之不得;嗔,所谓恼人恼己;痴,所谓误却钟声。生而为人,便断不了这情情爱爱。”

佛子突然对这人有了兴趣,立在那薄纱窗门,却不开门道:“情不止所起,亦不知何时而终。世人拿起甚是简单,甚至不知不觉便为之而困。若说我这法号断尘,为的便是放下,放下甚难。难的修心止欲,吾愿入此困局,亦超脱此境。世间痴迷于相色,却不知红颜枯骨一瞬间。若入了此局,终生不得超脱。故吾再也不见女子,为的是这红颜枯骨不再成为他人之局。久之便渐渐忘了。”

“佛子大德,若能度却众生之苦,不胜伟哉!”说着转身而去“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度却众生?”佛子开门望着那人的背影,黑色深渊上的眼睛冒出一丝紫色异样。

那人策马而去,留下这空荡荡的山门。

这光影绿树似有不甘之意。不出数日,喧闹的声音再次打破这寂静的山中古刹。

上渝:“荣枯寺佛子断尘,佛法精湛,品行高洁。余深念百姓疾苦,延请法师于都城白马寺登台讲座,广施佛法,普度众生。钦笔于此。”

那宣旨的老年公公似有巴结之意,脸上笑的像花一样道:“陛下隆恩深厚,佛子前途无量呀。”

断尘眼中看不出喜怒哀乐,深渊似的眼瞳漆黑一片。

清瘦昳丽的身形跪着,脸上面无表情,许久才说:“吾谢圣恩,在下所学粗鄙,不愿去那央土贵地,劳烦公公回禀。”便起身而去,不徐不慢的身形离开了那宝殿。

留下惊愕的的殿中众人,公公欲请那座师相劝,他只跪着默默闭目诵经,并不言语。

那公公气的不轻,华丽仪仗灰溜溜的离开了山门。禀报了前因后果。

昔日之人并不生气,而是重新颁下恩旨,封断尘为那至圣禅师,司白马寺主持一职。断尘仍然不受,仍如旧而言。

这第三次的恩旨却是封他为护国禅师,总辖天下僧侣。此次来颁旨意的却是幸相,带着数千劲骑,驻扎山下,却再也不肯走了。

月上柳梢,灯火明灭的素净禅房之中,青净昳丽的佛子坐在蒲团之上,信手捏着念珠,似在沉思。良久朱唇微启:

“弟子不愿入那红尘,此去怕这佛心毁于一旦。”

那干瘦的座师捏着念珠,坐在床上闭目而言:“吾料此去沉沦,尔便不需叫断尘了。吾从你眼中看出来了。”

佛子虽然欲言语,却端不出一句话。“若能不杀一人,了断这红尘。我佛自照佑尔。”座师仍然闭目而言,这一句一字却犹如千斤砸落在佛子心中。

“弟子谨记座师教诲,若入了魔道,来世再修我佛。”那清瘦昳丽的佛子叩首顶礼,九次方起身背对房门而出。

天上弯月凌空,晚风习习吹拂柳树,穿过本寺的僧人自用禅房,到了那斋客之处。

在屋外朗声曰:“吾受了此旨,明日便随你而去。”屋内那山羊胡的老者本来想睡下,听到此言,跑来开门,鞋都不曾穿。

“佛子此言当真?”

那青净昳丽的僧人垂首闭目:“此言既出,绝无反悔之意。”

那老者叫来随行奴仆,“快去下山安排。明日行了册封礼仪,即刻出发。”

那佛子飘然而去,老者却是再也睡不着了,躺了两个时辰便起安排。

翌日,随行仪仗设了台,幸相宣读了遍旨意。

随行而来的司礼之人替佛子穿上御赐袈裟,行了封赐礼节。

护国禅师上路而行,这空寂的山门便又恢复如初。禅院寂静,林木清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