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谈笑看吴钩 > 七、宝藏传闻(三)

谈笑看吴钩 七、宝藏传闻(三)

作者:听风观云278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8: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七、宝藏传闻(三)

宋玉福摇头道:“苑贼与官府是不是一伙,连我这个管家也不得而知。但官场之中,最为凶险,官官相护,也是常事。你若有真凭实据,倒还罢了,否则的话,便只一个诬告和诽谤东主的罪名,也会将你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叶天涯体味这几句话,登时呆了。

宋玉福情知这少年已将自己的言语听入耳中,微微一笑,又道:“旁的不说,单单是苑贼多方打点,能令你这个农夫之子堂堂正正的成为县礼房的预备生员,有机会中举人、点翰林,你便可知他的手段如何了。”

叶天涯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良久不语。

宋玉福负手站在一旁,也不再言语了。

一时之间,荒郊寂寂,唯有不远处土地庙中偶尔传来低语之声。

叶天涯正出神间,忽地闻到一股微微香气,乃是莲子、红枣、赤豆混着白米粥之类的气味,一转头间,望见庙中袅袅升起的炊烟,登时省起,敢情是金枪门的弟子正在庙内做早饭。

他一转念间,道:“宋掌门,你想咱们怎生合作?”

宋玉福转过头来,嘴角露着一丝微笑,道:“其实你我同仇敌忾,都是要对付苑文正这个狗贼。下一步,自然是齐心协力,设法追查他父子的下落。一旦得手,自当交由贤师徒处置便是。”

叶天涯侧头想了想,心中忽有所悟,道:“如此一来,那座‘王莽宝藏’自然便归宋掌门所有啦!”

宋玉福摆了摆手,正色道:“老弟这是甚么话?宋某又岂敢如此贪心?这样罢,一旦寻到宝藏,贵我两派二一添作五,两份对分,决计不会争执。便请老弟将在下这番话转告尊师,不知你意下如何?”

叶天涯恍然大悟,才知宋玉福一再言语试探,乃是顾忌自己身后那位武功深不可测的“高人师父”,误以为自己的一切行为,皆是另有指使。而且,自己“师徒”自然也是冲着那宝藏而来。

言念及此,微微一笑,道:“宋掌门,在下心中一直存着个老大疑窦,又敢向家师多问。却不知那劳什子的‘王莽宝藏’究竟是怎么回事,怎地会落到苑文正手中?”

宋玉福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问道:“难道尊师没告诉你么?”顿了一顿,又道:“想是老弟年纪太轻,虽然聪明,终究不太把细。”

叶天涯道:“非也,非也。家师对我这个关门弟子信任得紧哩。只不过他老人家乃世外高人,性情未免有些那个……孤僻。宋掌门,只要你将‘宝藏’来历说将出来,在下保证守口如瓶,决不对外透露。”

他顿了一顿,又道:“当然,宋掌门若是不信我,那便算了罢。”

宋玉福微微一笑,道:“既然合作,咱们便是自己人。老哥哥又怎么会不信你?”当下伸手示意,两人便在土地庙外的一处斜坡上坐了。

宋玉福言道,相传西汉元始五年十二月,汉平帝驾崩。大奸臣王莽取代只有两岁的太子孺子婴临朝听政,称“假皇帝”。翌年,王莽篡汉自立,定国号为“新”,一共做了一十五年皇帝。

天凤四年,蝗灾、旱灾四起,饥民暴乱,绿林、赤眉军揭竿而起。六年之后,刘秀率领的汉军驰援昆阳,将王莽百万大军的主力覆灭于城下。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

其实在长安城破前七个月,王莽已知大势已去,即令心腹大太监程宝化装成商人,带领三百人将无数价值连城的金珠珍宝分成六份,悄悄运出长安城外,觅地安放,以待日后复国之用。其中两份,均已被光武帝派大将先后发掘。但仍有四份珍宝,却销声匿迹,自后汉以来,始终无人得知。

千百年来,王朝更替。但关于“王莽宝藏”的种种说法,在江湖之中流传甚广,迄未断绝。

宋玉福又道,也不知是谁得到讯息,说那位程太监便是颖州府人氏。据史书记载,当年“王莽追刘秀”于此,见十五六岁的少年程宝乖巧机灵,很是喜爱,遂将其收为心腹云云。

叶天涯听到这里,忍不住道:“这也太荒谬啦!我也读了不少史书,却从没见哪本书上提过这件事。甚至连太监程宝这个人,也没听说过。这,这怎么可能?”

宋玉福淡淡一笑,道:“那又有什么不可能?所谓史书丹青,无非是写来骗人的玩意罢了,怎作得准?再说,倘若史书都记得这般明白细致,只怕当年那位光武皇帝便已将程太监和那宝藏一网打尽啦。千余年来,这宝藏的秘密始终没有揭破,自有其道理。信与不信,却也由得你。”

叶天涯侧头想了想,皱眉道:“难道你是说,苑文正和那些江湖人物都已查出,这‘光武镇’一带极有可能便是当年程太监埋藏这批财宝的所在?”

宋玉福哈哈一笑,道:“那是自然。若非如此,苑老贼为何放着堂堂刑部侍郎这等尊贵的四品京官不做,却巴巴的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光武镇定居?”

叶天涯连连摇头,越想越觉得此事匪夷所思,正待再辩,宋玉福又一本正经的道:“当年在京城之时,我便已打听得清楚。原来苑文正做刑部侍郎之时,曾经主审过一起大案,主犯即是一个江洋大盗。苑贼便是从那个大盗口中得到一份地图和线索的。过不多久,苑文正便藉故死了老婆,告老还乡。”

叶天涯心中一动,大声道:“啊,对了,苑文正初到光武镇,便发生了‘叶家村瘟疫’,对不对?”

宋玉福摇头叹道:“对啊,以后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叶天涯又惊又怒,本待不信,脑海中忽如电光般一闪,想起两年之前,自己初次进入苑老爷书房之时,曾经见到一份光武镇一带的地图,其中“叶家村”被红笔圈住,霎时间不寒而栗,全身发抖。

苑文正定是得到线索,知道那“王莽宝藏”在叶家村一带,这才下毒害死村民,谎称瘟疫,将叶家村变成死地,再俟机挖掘宝藏。这时隔了**年,难道他已得到宝藏?

倘若宝藏到手,他又为何一直安之若素的留在光武镇呢?

宋玉福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一拍大腿,叹道:“只可惜,等到宋某想明白这一节,已经迟啦。”

叶天涯道:“你且说说,既然宝藏已到苑贼之手,他为何还不离开?”

宋玉福苦笑摇头,道:“狡兔三窟,其实他早已悄悄准备离开啦。而且,还是神不知、鬼不觉的转移宝藏。唉!”

听到这里,叶天涯脑海中灵光一闪,叫道:“啊,我明白啦!这些年苑老爷常常外出云游,说是访友,其实是将已到手的珍宝转移出去!”

宋玉福恨恨的道:“这个老贼当真狡猾。他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还有两次外出访友,竟尔专门带着我一起去。后来见我不堪车马劳顿,不喜外出,这才一笑了之。现下想想,他是早已对我起了疑心,故布疑阵来着。”

叶天涯只听得目瞪口呆,半晌做声不得。

宋玉福长叹一声,道:“宋某生平甚少服人,却对这位苑大老爷,佩服得五体投地。”

叶天涯想起苑老爷常常乘车外出,每次大包小包,大箱小箱,委实装了不少东西。现下想想,难道箱包里当真有不少奇珍异宝,而非衣物棉被?

他又想起昨日树林中听到宋玉福、赵方师徒二人的对话,若有所悟,沉吟道:“宋掌门,你说会不会是小少爷赶考之后,苑文正才有借口离开这儿?到时候宝藏自然也跟着他父子同行,而且也不会有人起疑,这叫做‘瞒天过海’,是也不是?”

宋玉福一怔,伸手翘起大拇指,不住口的称赞:“厉害,厉害!叶兄弟果真不愧为名家子弟,竟然一下子猜到了其中关窍。”

叶天涯道:“这位苑老爷果然事先计划周详。只可惜,昨夜之事一出,他立时随机应变,先行逃走,横竖宝藏在手,并不吃亏。”

宋玉福哼了一声,道:“不错。如此一来,良玉少爷自然也不必应考了。此后他父子隐姓埋名,富可敌国,何等快活?”

叶天涯一直以为苑良玉必会赶考,问道:“宋掌门,你说小少爷,良玉他会放弃考试么?”

宋玉福淡淡一笑,道:“常言道的好:千里为官只为财。我敢打赌,自今而后,若是没有你我二人寻访,天下之人,再也不会知道苑氏父子还活着。这父子二人身怀数也数不尽的金银财宝,还不隐姓埋名?而且不必再牵连官司,良玉少爷有此巨财,还做甚么鸟官?”

叶天涯一怔,随即醒悟:“是啊。他父子这一走,躲仇敌、避官司,良玉又不能露面,从此自然也不会再考试啦。”

正说话间,只听得脚步声响,只见许广从土地庙中走出,道:“师父,粥煮好了,可以开饭啦!”

宋玉福嗯了一声,对叶天涯道:“叶兄弟,你也一起吃罢。”

叶天涯站起身来,道:“我还得回去看看我朋友。不耽误各位用膳啦。”

宋玉福点了点头,道:“也好。待会儿县衙的人多半会找你问话。下午咱们再商量,如何将苑贼揪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