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谈笑看吴钩 > 一、 牧童黄牛(一)

谈笑看吴钩 一、 牧童黄牛(一)

作者:听风观云278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8: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牧童黄牛(一)

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

冷月下剑光闪动,人影跳荡。

荒郊野林之中一条瘦削的人影运剑如风,窜高纵低,长剑幻成一道蓝印印的光华,击削劈刺,剑刃发出刷刷之声。

但见那人影纵横飘忽,长剑夭矫飞舞,当真是捷如闪电,迅若风雷。荒林中尘沙飞扬,枯叶败草被剑气激得团团而舞。

蓦地里那人影一声大喝,身随剑起,在半空中翻个空心筋斗,回剑横掠,斫向一株碗口粗细的垂杨树,剑刃拦腰而过,那杨树登时断为两截。半截树摇摇晃晃的摔将下来,蓬的一声巨响,地下飞沙走石,尘土四溅,势道惊人!

倏忽之间,那人影飘然而落,收剑而立。

他望望地下的半截断枝,又望望不远处的几座土坟,怔怔的出了会神,神色间殊有伤感之意。摇头叹息,喃喃自语:“石破天惊,石破天惊,好一招‘石破天惊’!慧空师父,我已经遵从您老人家吩咐,五年来夜夜在此勤修苦练,如今终于练成了这套‘惊神剑法’中的‘石破天惊’。还有曾叔叔,您老人家泉下有知,一定要保佑我早日见到你女儿!”

残月黯淡,春寒料峭,那人影回思前事,悄立良久,动也不动。

一片寂静之中,隐隐听得远处鸡鸣之声,已近拂晓。

那人影轻轻吁了口气,忽地飞身上了一株树顶,将长剑藏匿好,又即身形一晃,轻飘飘的掠出树林,发足狂奔,一阵风般奔出**里,到得一座小镇之外,一抬头,见东方已渐渐现出鱼肚白。

其时方当初春,晨光熹微之中看得分明,那人影却是一个一十四五岁的黄瘦小孩。但见他蓬头散发,衣衫槛褛,腰里束了条青带,足穿布鞋,一望而知,显然是个乡下贫儿。

然则一个貌不惊人的落魄贫儿,何以竟有如此惊世骇俗的神妙武功?

镇外阡陌纵横,有三三两两的乡民络绎经过,有的荷着锄头,有的挑着粪桶,恰值春忙时节,大伙儿早起下田下地做庄稼。

那是在皖西北颖州泰和西二十里处,一个小小市镇,叫做光武集。相传后汉刘秀与王莽曾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刘秀”的轶闻,这小镇便因中兴汉室的光武帝刘秀而成为中国唯一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镇。

这日并非逢集的日子,因此街上空荡荡地行人稀少。那黄瘦小孩径行来到镇头一座瓦屋之前,推门进去,从床头拿起一本《诗经》揣入怀中,又从桌上取了一枝短笛插在腰间,这才转身出门。

他离去之时并未锁门,只因家徒四壁,无物可取,自也不虞有小偷前来。

他跳跳跃跃的来到镇东首一座大宅外。晨光下朱漆大门上茶杯大小的铜钉闪闪发光,门顶匾额写着“苑府”。他见大门紧闭,便摇了摇头,一口气奔到后门,轻轻一跃,逾垣而入。

这时后院中有一名健仆正抱着一大捆木柴放在地下,一回头间,见那小孩走近,便朝他憨憨的笑了笑,又自顾自的劈柴。

黄瘦小孩知那仆人是个哑巴,平日里甚么粗工都做,自己每次从后门进府都能见到他身影,于是也报以一笑,口中唱着俚曲,施施然向前院走去。

府中的一干婢仆见了那小孩,都笑道:“叶大秀才,又来向少爷借书啦?”

黄瘦小孩嘻嘻一笑,“福子哥哥好”、“娟儿姐姐好”的一通叫着,说道:“莫要取笑。俺只是你们苑府的一个小小牧童,算甚么劳什子的秀才?”

那一干婢仆便笑了起来。一个仆人道:“老爷说过,叶重,啊,不对,应该叫你‘叶天涯’才对。叶天涯,你读书过目不望,自然是个了不起的大秀才啦。哈哈!”又一个仆人也道:“是啊,老爷还专门吩咐大伙儿,府中谁都不准为难叶大秀才。”一个丫环接口道:“还有,大小姐常说,连小少爷都远不及你这个牧童聪明好学呢。嘻嘻。”

众人哄笑声中,忽听得远处一人叫道:“大家别吵。叶重,叶天涯,你过来!”

那小孩叶天涯循声望去,见前面月洞门处一个身穿白衣的小孩露出半片身子,正遥遥向自己招手,却是苑府的少主人苑良玉。

当下不再理会众婢仆,快步而行,来到苑良玉面前,从怀中掏出那本《诗经》,递了过去,说道:“小少爷,还你的书。谢谢啦。”

苑良玉随手接过,微笑道:“这么早过来,是不是知道我爹爹又托人新购了一批好书?”

叶天涯一呆,随即眼前一亮,问道:“你说甚么?苑老爷当真又购了新书?”

苑良玉笑道:“当然啦,要不然我又怎么大清早便在这儿等你?走罢,我先带你去书房瞧瞧。”说着拉住叶天涯的手腕,沿着一排鹅卵石铺的花径,向东行去。

两人穿廊过院,来到苑老爷的书房外。苑良玉回头道:“我爹昨儿外出访友去了。进去罢。”当先推门而入。

叶天涯这才恍然,敢情苑老爷不在家,难怪庭院中众婢仆敢公然和自己开玩笑。

这书房甚大,东壁两列书架,放满了图书。中间靠窗摆着一张紫檀木的大书桌,桌上放着笔墨纸砚,陈设甚是精雅。

叶天涯尚是初次来此,面对着满壁图书,心下艳羡不已:“啧啧啧,好多的书啊!唉,听说苑老爷是榜眼出身,才高八斗,真是了不起。”

苑良玉甚是得意,眨了眨眼睛,将叶天涯归还的那本《诗经》放回书架,随手又取出四本,摆在书桌上,一字排开,说道:“你瞧,都是新书。我可没骗你吧?”

叶天涯点头称是,忙不迭的逐一翻看,一本《唐诗选辑》,一本《金刚经》,一本《左传》,一本《易经》。

苑良玉在旁冷眼旁观,见他摩挲着那四本书,爱不释手,一脸的喜欢之状,不由得暗暗好笑,又道:“昨儿我爹爹带着王总管去鹿邑访友了,说是五六日后方归。天涯,这四本书你索性都拿回去吧,有不明白的,可到镇上的私塾去找尹老学究求教。笔墨纸砚照旧少不了。不过,你别忘了咱们的约定哟。”

他二人之间的约定,便是每日里叶天涯悄悄地替苑良玉做私塾先生交下来的功课。

叶天涯听了这话,越发开心得合不拢嘴来,连声称是,当下将四本书珍而重之的揣入怀中。

便在这时,突然间门外一阵凉风吹了进来,却将书桌左首一张折叠着的大白纸吹得飞了开来,飘飘荡荡的飞离桌面。

叶天涯眼尖手快,忙即一把抢过,不使坠地。

他将那白纸放回桌上,摊了开来,一望之下,见是一幅地图,图中绘着弯弯曲曲的线条,密如蛛网,图上注了“尹庄”、“光武”、“叶家村”等文字。

叶天涯一呆,奇道:“咦,这好像是咱们这儿的地图。”

苑良玉挟手将那地图夺过,急道:“不许乱瞧!我爹爹知道后会揍我的。”

叶天涯撇嘴道:“区区一张地图而已,有什么好稀罕的。我不瞧便是,看你紧张得什么似的。”

苑良玉想了想,又将地图轻轻摊在桌上,笑道:“其实偷偷瞧瞧这玩意儿也无妨。横竖我爹爹也不在家,又没人知道。平日里他总是神神秘秘的,连姊姊和我也都不得擅自来这儿呢。”

说着伸出右手,食指在地图上指指点点,一本正经的道:“唔,这里是界沟集,这里是光武集,这里是宋庄和王尧村。咦,这儿怎地给红笔圈住了。啊,我的妈啊,原来是叶家村……”

叶天涯听说“叶家村”三个字,登时脸色微变,目不转睛的瞪视着那地图上被红笔圈住的“叶家村”,凑过头去,眼圈儿不禁红了。

苑良玉一侧头间,见他呆呆发怔,嘿嘿一笑,又道:“说起来六年前你们叶家村闹瘟疫,全村死了三十七条人命,现下早已成为无人敢去的废墟啦。对了,幸亏当初我姊姊在镇上见到你孤苦无依,回来央求我爹,让你做了牧童,后来还跟我同窗共学。要不然,多半这当儿你小子早已饿死啦!”

叶天涯默然不语,呆呆望着“叶家村”三个字,霎时之间,前尘往事一幕幕的在心头涌现。

那是六年前的夏天,叶家村突然间瘟疫流行,祸从天降,他的父母和两个姐姐一家四口相继染疫身亡,只留下他一个**岁的小小孩童。

叶家村闹瘟疫之后,官府依从仵作和大夫之言,将一干死尸深埋于地,又将合村付之一炬,以灭绝病毒。

更为可怖的是,五六年来,叶家村已然成了凶险之地,人人谈之色变。初时也曾有人好奇入村踏勘,过不多时便即中毒而死。从此四周乡民尽道叶家村厉鬼为患,易染瘟疫,哪敢再行近前?

叶天涯一个小小孩童,侥幸未死,只好住在相距叶家村**里的光武镇自家新建的空屋之中,这才不致四处流落。本来,那是他父母预备下留待他长大后成家娶妻时的房子。

其时农家子弟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瓦屋,着实不易。

本来叶家尚有一些田产。在他三岁那年,父母甚至还为他订了一门亲事。

《谈笑看吴钩》释名

读天道剑影,品侠客人生;观江浪传奇,唱沧海一笑。江湖秋水多,谈笑看吴钩!

“谈笑看吴钩”这句诗出自施耐庵先生的《水浒传》,乃是一种安贫乐道、笑傲江湖的人生态度。作者个人的一偏之见,便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随意、超然。

“吴钩”本是吴地生产的月形弯刀,后来多指锋利的兵器。在这部继《江浪传奇》之后的武侠小说之中,“吴钩剑”即是主人公叶天涯所使的宝剑名字。

叶天涯本是一个淳朴的农家子弟,只想平平静静地种田过活,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降临,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后来被一个有钱人家收为牧童,数年之后,惊觉一切都是阴谋诡计,恩仇难了,终于踏上了复仇之路……其实本书便是一个“求不得”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