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幻梦求道 > 第八十七章 波云诡秘,暗流汹涌

幻梦求道 第八十七章 波云诡秘,暗流汹涌

作者:无上咸鱼大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7: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三多坐在屋内一张长桌后面,身前桌上堆积着义和拳各处分坛送来给他批示的文件。

此时他手中正拿着纸质的文件在观看,快速看完之后,赵三多随手拿起旁边笔架上摆放的毛笔,批示之后放在一旁,等待最后一起发回各分坛。

“嗯?又有人借义和拳的名义烧杀抢掠?”

突然,赵三多眉头一皱,看着眼前的这份新拿起的文件,细细的读了起来。

文件里面,说的是一个叫顺兴的小县城内,有不明势力冒充义和拳的名头,以扫除洋祸为名,对县内家里有洋货的人实行“净宅”,抢光家里所有值钱的家什,甚至有一家因为奋起抵抗,被杀光了一家三口,手段残忍,丧尽天良。

“哼!”

赵三多含怒重重的一拍桌子,厚重的桌面被咔嚓一声拍穿一个大窟窿。

由不得赵三多不愤怒,实在是这不明势力以义和拳的名义接连做出这样的事情,不仅残杀无辜,手段残忍,更是在败坏义和拳的名声。

然而义和拳在这半年内,因为灭洋运动,虽然收拢了不少人心,势力膨胀了好几倍,内里却是变得良莠不齐,很难向别人说清楚,这些趁机作乱的人到底是不是义和拳的拳众。

虽然赵三多从第一起这样的事件出现后,就敏感的察觉到这些据说喊着口号,号称有神仙附体的所谓义和拳拳众很不简单。

这些人的背后,恐怕是另有势力,趁着义和拳这段时间以来新招收了大量人员,从而塞人进来借着义和拳的皮在生事。

但是这些作乱的人神出鬼没,只是偶有出现,还分散在各地,所以一直没有被抓住,是以现在赵三多手里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指向任何势力,也就无从做出应对。

现在的义和拳,不同于刚刚起事的时候风光无限,而是在面对朝廷的大军围剿,处境正艰难。

就连赵三多这个拳首,都不得不撤出威县总部,跑到此时所处的偏远小村暂避,偏偏这种时候,义和拳内出现了不好的苗头,更是让他感到焦虑。

就在去年,距现在大半年世间之前的时候,赵三多进行了亮拳行动,示威洋人。

后来赵三多更是改拳社为义和拳,而亮拳运动也随着改组而越发扩大。

没过多久,洋人就忍受不了义和拳在教堂演武,阻碍自己传播信仰的行为,和义和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于是赵三多趁机向世人昭告了自己扶清灭洋的口号,发起了灭洋运动的起义。自此,遍及山东境内的义和拳拳众开始了打砸教堂,驱除洋人的行动。

当是时,百姓正是久久的苦于洋**害,义和拳此举一下子就引爆了百姓心中对于洋人的积怨,灭洋运动可以说是顺应大势,深得人心之举。

一时间,义和拳名传天下,灭洋运动从者如云,无数的人在灭洋的口号下加入义和拳,使得义和拳的势力一下子空前的膨胀。

然而好景不长,本以为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打击洋人,朝廷应该乐于见得才对,然而不知是洋人政府施压,还是朝廷对于这类起义运动有什么顾忌,没过多久就派出了大军前来镇压。

虽然义和拳在山东势大,各处百姓,拳师闻听义和拳的义举之后,也不时有人前来加入,声援灭洋盛事。但是这些普通人,甚至下层拳师面对装备精良的朝廷大军,其实并无什么优势。

为了避免损伤,也是为了不杀伤军队之后彻底激怒朝廷,赵三多选择化整为零,藏拳众于民间。

本以为此举可保义和拳一时周全,等到以后,朝廷认识到义和拳对洋人的作用之后,必然可以被接纳。

然而赵三多万万没想到,官兵如匪,竟然借机欺压劫掠百姓。

于是赵三多不得不组织拳众展开反击,一时间和朝廷大军在各处开始了拉锯。

………………

就在赵三多头疼于朝廷大军的镇压和假冒义和拳行事的势力的时候,山东又一任新的巡抚也在头疼这两件事。

毓贤乃是这两年来第三任山东巡抚了。

按说,一省巡抚乃是朝廷封疆大吏,等闲不应该如此频繁的换来换去,但是奈何山东这地方不太平啊!

自曹州教案中两个德国传教士被杀,德国借此侵占疆土起,山东就没有太平过。当时为了平息洋人的怒火,时任山东巡抚的李秉衡被朝廷问责,革职,永不录用。

接着又一任山东巡抚张汝梅上任,没多久,就发生了义和拳起义。

对于义和拳的灭洋运动,当时的张汝梅并不觉得是坏事,反而觉得是好事,于是上书朝廷曰:

“义和拳只仇杀洋人和奉教之人,并不伤害良民,看来甚是仗义。且连日来,各地自发聚集的拳众不下数万,士农工商都有之,如是俱剿之,恐大伤朝廷元气,损伤国力,实则只要朝廷下旨,编练义和拳成民团,似是大有可用。”

然而朝廷不管,把义和拳定为拳匪,直接派了大军弹压。

义和拳当时并没有跟朝廷大军对抗,反而自行散去,直到因为大军军纪散漫,欺压良善,义和拳才奋起反抗。

这时张汝梅又向朝廷禀报道:

“拳匪既焚堂毁路,亟派练军弹压乃是应有。乃军队所至,漫无纪律,戕虐良民,而拳匪专持仇教之说,不扰乡里,以致百姓皆畏兵而爱匪,匪势由此大炽,匪党亦愈聚愈多。”

虽然言语中以朝廷定性的拳匪来称呼义和拳,但是还是说明了军队的行事和义和拳所受的爱戴。

更是又替义和拳求情,请求朝廷把义和拳纳入编制,自此“拳匪自平矣”

朝廷大怒,以剿匪不利为名,又撤了张汝梅的山东巡抚之职,这才派了毓贤为山东巡抚,前来主持剿匪事宜。

看上去,毓贤只要专心剿匪,就能安坐巡抚的位置,甚至立下大功。

然而毓贤知道,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

毓贤身为汉人出身,却能身居高位,自然有他的一套本事。别的不敢说,揣摩上意,察觉形势方面的敏感程度,毓贤可是十分了得。

毓贤其实知道,对于义和拳这种自发灭洋,不需要朝廷发一分钱粮饷的势力,其实朝廷是乐见其成的。

更关键的是,义和拳此次的灭洋运动中,其实杀了不少洋人,但是洋人却并没有趁机进一步侵占清朝的领土。

这也让朝廷看到了洋人虽然厉害,但是远渡重洋而来,兵力并没有太多,现在侵占的土地一时半会洋人都消化不完,想要更进一步实则有心无力的事实,让朝廷对于扫除洋人这样的心头大患信心猛增。

然而义和拳在这个关口提出扶清的口号,那可就十分的耐人寻味了。

扶清,扶的是哪门子清?

往大了说,是整个天下,往小了说,其实就是当今皇上而已。

然而如今朝堂之上,做主的可并不止是皇帝,权势更重的可是慈禧太后啊!

虽说慈禧太后已经归政于皇帝,不在垂帘听政了,但是看着皇帝权势日重,慈禧太后心里并非没有忌惮。

这件事朝中没人敢说,但是精明的人心中都清楚。

而且近日里,皇帝打算重用洋务派,实行变法,变法的内容早早就已经传了出来,好提前给各方做准备。

毓贤也看过里面拟定的内容,很多,涉及军队,政府,民生各个方面,但是有不少内容看的毓贤心惊胆颤。

比如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比如科举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凡此种种,无不触犯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别说此时皇帝的治政权利受到太后制衡,军队多半也是掌握在太后那一派人的手中,就是皇帝收回了所有权利,大权在握,敢这么玩,也是十分的危险。

偏偏此时,义和拳跳了出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如果给皇帝得了义和拳这股势力的支持,那么皇帝手中就有了可用之兵,转圜的余地就大大增加,收回权利的速度就更快,变法的难度就更小了,这太后如何能忍?

是以在以太后为首,朝中势力极大的守旧派大臣直接就把义和拳定性为匪,而张汝梅请求收编义和拳更是撞上了枪口,自然山东巡抚就当不下去了。

可是义和拳这样的势力太后也不忍直接扫灭,因为这样的免费劳力,太后还想要留着对付洋人呢。

现在义和拳在太后心中,是既不能灭,可以留着对付洋人,消耗洋人的实力,又不能不剿,以防义和拳做大,成了皇帝的助力。

本来毓贤也是打算就这样派军队慢慢的和义和拳拉锯,悄无声息的拖时间,等到太后和皇帝之间的争斗有了明确的结果再说。

但是近日里义和拳好像突然实力增加的更快,而且有了烧杀抢掠,肆无忌惮的真匪徒的苗头,这就让毓贤更头疼了。

这股让赵三多和毓贤都十分头疼的势力,自然是白莲教了。

白莲教早在拳社的时候,就秘密扎根于其中,暗地里发展势力。而义和团成立之后,势力大增的那段时间,白莲教自然也暗中吸收了不少人,势力膨胀了起来。

到了现在,被白莲教的教义洗脑而不自知,还以为自己是义和拳拳众的人已经按耐不住了,所以才有了那么激进的行动。

而白莲教真正的高层之所以不压制这种行为,是因为他们早就已经按耐不住,想要夺取义和拳的势力了。

当下的义和拳事件中,朝廷,洋人,义和拳,白莲教几方势力互相掺杂,互相算计。

宫廷争斗,民间起义,邪教作乱,洋人殖民等事件纷杂,形势已经变得混乱不堪。

就是这样混乱的形势,让事情的发展不受任何人控制,开始滑向了未知的深渊。

喜欢幻梦求道请大家收藏:()幻梦求道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