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纵剑江湖人 > 卷二,一叶知秋 第二十二章,花非花

纵剑江湖人 卷二,一叶知秋 第二十二章,花非花

作者:公子雨痕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5: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率先到达湖北蕲水的是锦少游与杨文渊,还有一众神农堂的弟子。这蕲水乃是徐寿辉起义之后攻打下来的第一座城,是湖北水陆要冲,易守难攻。

锦少游杨文渊能赶到湖北参加徐寿辉的“折花令”还要归功于陈友谅。原来这陈友谅打听到了徐寿辉广发英雄帖召集江湖侠客前去,陈友谅他有野心,想要称雄天下,却也知道自己势单力薄,不能成大事,早就想巴结徐寿辉。正好遇上此事,觉得是个良机,便跟神农堂的众兄弟商议一起去湖北参加“折花令”这个英雄大会。

神农堂的弟子都是老实忠厚的农家人,唯陈友谅马首是瞻,他的话自然就想命令一般,谁能不答应。那夜他们纵情放酒,便是为了壮行,明日正想去湖北参加“折花令”。却不想他被叶林枫、锦少游、杨文渊三人撞破,仓皇逃走,失了这与徐寿辉相交的大好机会。

徐寿辉原本是贩卖土布的商贩,身材魁伟,相貌非凡,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在群众之中颇有威望。彭莹玉早年游历天下,宣讲白莲教教义之时,徐寿辉也曾向他讨教过,算得上是他半个师父。

至正十一年,北方白莲教的韩山童与刘福通起义,引发天下动荡。徐寿辉早就对朝廷不满,便与彭莹玉结盟,聚集乡众,在大别山上的天堂寨烧香拜弥勒起义,皆背书佛字,预示着众生平等。徐寿辉因在人群中威望颇高,被推举为首领,手下能人众多,如赵普胜、邹普胜、倪文俊等。后又有明玉珍加入。

徐寿辉率领的红巾军作战勇猛,一举打败了大元朝的威顺王宽不撒花,攻占蕲州与黄州,并在蕲水建都,国号天完。天乃大字上加“一”,完是元字上加“宀”,寓意天完压倒大元。乃是义军之中最早称帝建都的义军领袖。

徐寿辉出身白莲教,虽与韩山童刘福通等同宗同源,但信仰不同。韩山童等宣扬“明王转世”,彭莹玉等则是宣扬“弥勒降生”。两方势力经常为了白莲教正统身份明争暗斗。后世为将其区分开,便将韩山童、刘福通、郭子兴、朱元璋等红巾军势力称之为“东路红巾军”,而彭莹玉、徐寿辉、明玉珍等红巾军势力称之为“西路红巾军”。

徐寿辉建立政权后,提出“摧富益贫”的口号,得到广大穷苦百姓的拥护,在百姓之中威望很高。

锦少游先安排一干神农堂的弟子住下,写了拜帖,带着杨文渊与诸贵二人一同去拜见徐寿辉。

因为徐寿辉这一派系的红巾军所信仰的白莲教有佛教的影子,所以徐寿辉称帝之地是在蕲水县的清泉寺的大雄宝殿之上。三人来到清泉寺外,寺外修建的气势恢宏,寺内却香雾缭绕,香火鼎盛,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门外有身披铠甲的士兵,手持长枪,威风凛凛。

锦少游早在十几米开外便以下了马,杨文渊与诸贵随之。三人来到门外,却见以守门士兵举起手中长枪遥指三人,问道:“来者何人?”

锦少游答道:“在下乃是山东江湖人义军军师锦少游,这二位乃是江湖人杨文渊与农家弟子神农堂堂主诸贵,听闻天完皇帝擒了朝廷亲王,广发英雄帖,召集天下豪杰前来相助,便代表江湖人义军前来拜见!”

那士兵上下打量锦少游一眼,收回长枪,将拜帖接过来,道:“锦军师在此稍待,我将此事报于大将军!”

锦少游抱拳叫道:“多谢天军!”

那士兵拿了名帖,推门进去。杨文渊在一旁小声问道:“锦军师,咱们与那徐寿辉都是义军,为何锦军师这样放低姿态,岂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锦少游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这徐寿辉手下能人众多,如今又得了彭大师拥护,彭大师乃是反元之祖,是我们的前辈,我是看在他的面上才这样的。区区一个徐寿辉,还如不了我的眼!”

话音未落,大门打开,一个身着便衣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几步迈到锦少游面前,抱拳叫道:“锦军师,杨少侠,诸堂主,在下赵普胜,奉了陛下命令,前来恭迎三位到来!”

三人见他身高九尺有余,长须及胸,双眼炯炯有神,腰间悬着两柄大刀,一步一步走的大开大阖,威风凛凛。此人便是彭莹玉弟子,周子旺的师弟,名曰赵普胜,武功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善使双刀,而被江湖中人称之为“双刀赵”。

徐寿辉起义之时,赵普胜也起兵响应,会同俞廷玉父子四人、廖永安兄弟二人,以巢湖为据地,发展水师,有水军千艘。赵普胜在徐寿辉的红巾军之中战功显赫,被徐寿辉封为大将军。

几人相互闻名,寒暄片刻,赵普胜便将三人请进去。如今的清泉寺已经被修建成了皇宫别院,里面也是极为气派。曾经的大雄宝殿已经被改成了“莲台省”,乃是徐寿辉所设的中央行政机关,颇有佛教的意思。在莲台省之下也分设六部,更建立了领军大元帅府。封彭莹玉为军师,其弟子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领军大元帅,地位在赵普胜之上。又有彭莹玉弟子欧普祥被封为太尉。

赵普胜引着三人来到莲台省门外,赵普胜推门进去,高喊一声:“山东义军江湖人军师锦少游前来拜见!”

三人随着赵普胜迈进去,只见曾经庄严肃穆的大雄宝殿如今已经被改成了皇宫大殿的样式。正中位置供奉着一尊坦胸露肤的弥勒佛金身,香火鼎盛。在弥勒佛金身之下有一座龙椅,上面坐着一位中年男人。只见他身着金黄色龙袍,长须齐胸,剑眉星目,威风凛凛,目有重瞳,乃是圣人之相。锦少游一见之下,心中惊奇,心道:怪不得连彭祖都下山来拥护他,果然是相貌奇异,天人之姿。

三人齐齐下拜。徐寿辉已经称帝,三人自然要以君臣之礼相见,却听徐寿辉悠悠一句:“锦军师不必多礼,我只是这天完的皇帝,还不是天下的皇帝。如今这天下大乱,群雄逐鹿,鹿死谁手未可知,所以不必多礼!”

这一番话说的三人心中敬佩,不觉对徐寿辉有了些好感。大殿之下还站着几个人,赵普胜为他们一一引荐,乃是天完的太师邹普胜,元帅倪文俊,太尉欧普祥,以及丁普朗,徐明达等天完军的著名将领。

锦少游与众人寒暄一圈,却不见彭莹玉身影。心中不由有些失落。待他说明来意之后,徐寿辉甚是欢喜,当即设宴招待。宴上天完军的各大将领首脑纷纷前来,将三人奉为上宾。锦少游却始终不见彭莹玉身影。待到酒足饭饱之后,锦少游提出想要去见一下被抓住的那名朝廷的亲王,徐寿辉便派赵普胜带领三人前去。

在去往大牢的路上,锦少游见四下无人,便问道赵普胜:“赵将军,怎么未见彭祖身影?他可是不在这里么?”

赵普胜答道:“彭祖眼下正在此处,只不过他年事已高,前些日子有身患顽疾,目前正在莲花殿中休养生息,故此锦军师没见到他。”

“原来是彭祖身患顽疾!”锦少游叹了一声,问道:“彭祖他可方便?在下想前去拜见一下。”

“方便,方便!”赵普胜点点头,道:“正好军中事务繁忙,我也好多天没有去见师父了,三位且随我来吧。”

赵普胜带着三人转过一条弯路,走上一条石块铺成的小路,又走了大约百步,来到了一间破旧的大殿之外。赵普胜走到门口,轻轻叩门,问道:“师父,你可曾睡下了么?”

叩门数声,却不见屋内答话。赵普胜道:“师父恐怕是睡下了吧。我们先去大牢吧。”话音未落,却听得屋内传来一个声音,如黄钟大吕,响彻在四人耳畔:“可是普胜来了么?”

三人皆是齐齐一震。杨文渊更是震惊不已,这彭

莹玉声音豪迈气派,似龙吟虎啸之声,若无高深雄厚的内力,自然无法做到这一点。看来这彭祖不仅是威名远播的义军首领,更是一代武林高手。

赵普胜叫道:“师父你原来没睡下啊,我是普胜啊,山东江湖人义军的锦少游锦军师,杨文渊杨少侠以及诸贵诸堂主前来拜见你了!”

屋内彭莹玉的声音再度传来,却是露着一丝喜色:“快请他们进来罢!”说着,房门竟然自动打开,赵普胜迎着三人进去,却见屋内香雾缭绕,似人间仙境一般。屋子不大,墙壁上悬挂着一张弥勒佛的画像。面前的香炉里落满了香灰,一个身材高大的和尚席地而坐,手中握一把念珠,听得四人脚步声传来,那大和尚起身,双手合十相迎,面露微笑:“不知三位豪杰前来,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这彭莹玉虽然是出家之人,但是这些年来一直起义反元,经历过无数战争,话语中也带着几丝江湖气息,让三人顿感亲近,不像与徐寿辉等人说话时那样压抑。

彭莹玉生的是慈眉善目,双眸明亮如星,步履稳健,丝毫不像是生病之人。

彭莹玉起兵反元之时,秦书远还在江湖上闯荡,韩山童、刘福通、郭子兴还在田里做农活,张士诚与方国珍还在沿海一带贩卖私盐,徐寿辉还在贩布,锦少游还在秉烛夜读,想要考取功名,赵延发、叶林枫、萧青衫、杨文渊他们还不过是孩童一个。

面对这样一个老前辈,三人皆是尊敬不已。锦少游曾听秦书远说过,他此生最佩服的就是彭莹玉。锦少游经常听着彭莹玉的英勇事迹,耳濡目染,对他也是十分崇敬。两人交谈甚欢,竟忘了时辰。

待从彭莹玉屋中出来后,已经是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染红了整个清泉寺。赵普胜又引着三人前去天牢,见一下那个被他们抓了的朝廷的亲王。

刚进入天牢,便有一股阴冷之气袭来,侵入骨髓,三人衣着单薄,不由打了个寒战。赵普胜微微一笑:“锦军师几位应是从来没进过天牢,所以受不了这牢中的阴寒之气。”

锦少游摇摇头,道:“赵将军此言差矣,锦某也曾受过牢狱之灾,深知这天牢之苦。今日前来,想起了往日情形,这才有此表现。”

锦少游说的那个牢狱之灾,杨文渊自然也是知道,那便是之前江湖人与路溪桥交接银两之时,被济南府守将严达开擒获一事。此事过去将近一年之久,但是杨文渊想起来,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

三人随着赵普胜一直往里走,越往深处,阴寒之气越重。四人一直走到大牢尽头,赵普胜朝着大牢深处一指:“瞧,那就是朝廷的那位亲王!”

三人望去,只见黑暗阴冷的大牢之中,一个白衣少年坐在地上,身子依靠着潮湿的墙壁,长发凌乱,一袭白衣尽是血痕,脸上也是伤痕累累,应是在此遭遇了严刑拷打。他垂着头,双眼无神,牢边放着的饭菜也不见他吃上一口。

听到四人说话,他猛地抬起头来,忘了一眼,眸中爆出精光,又突然失了色彩,垂下头去。

赵普胜走上前去,叫道:“亲王大人,还不吃饭么?难道是想饿死自己,做一个朝廷的英雄么?”

那亲王冷哼一声,叫道:“我既然落到你们手里,就没想过要活着走出去,你们既然想杀我,又何必给我送饭菜来!”

众人一听,未曾想这位年纪轻轻的朝廷亲王,竟然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各自想着这蒙古贵族个个都是贪生怕死的小人,竟也有这样的人物,若非是生错了人家,恐怕也会是一方豪杰。

徐寿辉之所以留着他不杀,一方面是为了放出消息,引得朝廷兵马纷至沓来,好为刘福通北伐争取一线生机。虽他素与刘福通的白莲教不合,但是他也懂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让刘福通与元军互相消耗,便能趁虚而入,称霸天下;第二个方面是因为徐寿辉根本不相信这亲王离开大都自身来江南这是非之地,只是为了给公主采花而来。他认为这亲王是朝廷故意派来的卧底,来这里是有阴谋,所以对他严刑拷问,才留下这无数血痕。但是无论天完大军如何拷问,这亲王也只是说他就是来给公主采花的。

徐寿辉能让锦少游前来面见亲王,也是想借着他这“智者千虑”的名号,看看能不能从他嘴里套出一些话来。锦少游也自然知道徐寿辉的心思,二人心照不宣罢了。

锦少游使了个眼色,赵普胜会意,便喝退一众守牢士兵,带着杨文渊和诸贵出去了。锦少游见牢中已无第三人,便大剌剌的坐在地上。那亲王抬头看了他一眼,道:“你也是他们派来逼供的吗?我已经说了,我不是卧底,我只是来江南给公主采花的!”

锦少游摇摇头,道:“王爷你先别激动,我不是徐寿辉的人,我是山东江湖人的义军军师锦少游,还未请教王爷尊姓大名?”

那亲王见他十分有礼貌,他本是王公贵族,自然也不能驳了他的颜面,道:“我叫拔都,是蒙古贵族,被陛下册封为‘明哲亲王’,汉名顾念莹。”

锦少游心道,这蒙古人果然是化外蛮夷之族,不识我汉人文化,一个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起了这样秀气的汉名,当真是令人发笑。但他今日有事在身,也顾不得笑话他,点点头,问道:“我听闻亲王被皇帝赐婚,乃是当朝驸马,身份尊贵,却为何出来身边竟不带一兵一卒?”

拔都微微一笑,道:“锦先生,我虽是陛下御赐的亲王,又是当朝驸马,但我又不会带兵打仗,手里哪会有兵卒。”

锦少游点点头,问道:“王爷,此番被徐寿辉擒了,你可知你性命不保?”

《五代河山风月》

拔都微微一笑,道:“人固有一死,早死晚死,都将是一抷黄土,又何必因此计较,乱了心神。”

锦少游却不曾想这拔都竟有如此心境,心中对他佩服起来。问道:“王爷前来江南,果真是为了给公主采花而来?”

拔都点点头,道:“我与莹公主自幼便在一起,青梅竹马,情深义重,早就暗自交心。陛下见我二人关系亲密,也觉欣慰,便金口一开,赐下婚约。公主早就听闻江南奇花异草极为漂亮,心向往之,但是奈何天下大乱,战事频起,公主又是千金之躯,不能出来。公主心知义军势力越来越大,若是有一天势如破竹,攻入大都,恐怕她就再也见不到了。”

锦少游心里暗自点点头。听拔都称其为莹公主,定然是芳名称作莹吧。又想到了拔都的汉名,一下子便全都通了,赞叹道这明哲亲王也是个性情中人,顾念莹,顾及想念莹公主,竟突然笑不出来了。

拔都继续道:“我见莹公主日渐消瘦,心中不忍,便只身一人掏出大都,化作汉人模样,来到江南大地,只想摘一朵花回去给莹公主看看。只怕时间一久,她是真的看不到了!”

锦少游微微一笑,道:“她是当朝公主,皇帝的掌上明珠。皇帝坐拥天下,难道连一朵花都看不到么。”

拔都摇摇头,道:“锦先生,你既然是江湖人的义军,那我且问你,你跟随秦书远大侠起义造反是为了什么?”

锦少游不曾想他会有此一问,便答道:“自然是因为朝廷腐朽无能,徭役沉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那便是了!”拔都点点头,突然一声长叹:“连天下百姓都知道朝廷腐朽无能,我们这些所谓的王公贵族又岂能不知。”

锦少游心中一震,问道:“王爷这话的意思,是也知道朝廷要亡么?”

拔都道:“我大元本就是外族,占着汉人的江山几十年,汉人本就心中不服,想造

反的大有人在。大元虽然版图辽阔,但是若想千秋万代传承下去,定要比汉人皇帝还要好好对待百姓。但是自泰定帝起,蒙古贵族便飞扬跋扈,欺压汉人,弄得百姓水深火热,食不果腹。朝廷早已经朽败不堪,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锦少游心中更是震惊。这句话若是由一个汉人口中说出来,锦少游只觉得他是一个血性男儿。但是如今在他面前的这个人,乃是蒙古的王公贵族,皇帝册封的“明哲亲王”,又是当朝驸马。从他口中说出这样的话,以朝廷来看,这是大逆不道,以锦少游来看,却是大义灭亲了!

拔都笑了笑,道:“不管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只要待百姓好,由谁坐江山都可以。如果当朝皇帝是汉人,也做出这样的事,恐怕天下也会有无数义军作乱吧。从古至今,起义的大有人在,难道都因为坐拥江山的是外族么?不过都是因为朝廷对百姓不好罢了。”

锦少游见他深明大义,想到几日之后便可能会死在徐寿辉手上,心里居然同情起他来,叫道:“王爷既然如此深明大义,那又为何不想你的封号那样,脱离朝廷,明哲保身呢?”

拔都道:“我虽对朝廷与陛下不满,但我也是蒙古人,从小沐浴皇恩长大,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况且莹公主与我又有婚约,我又怎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来。”

他抬起头,望着上方黑黝黝的穹顶,长叹一声:“只恨我二人为何生在了帝王之家,若是生在普通人家,我与她便能隐居山林,竹泉相伴,不为琐事所扰,那该有多好啊!只可惜我被徐寿辉捉住,恐怕性命休矣,今生恐怕是无法给莹公主采花回去了!”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起身跑到大牢门口,一把抓住铁栏,叫道:“锦先生,我知道你是个好人,我想拜托你一件事,不知锦先生能否答应我?”

锦少游起身,悠悠一声长叹,道:“王爷可是想让在下送一朵花去皇宫给莹公主么?”

锦少游不愧是“智者千虑”,竟然一下子便猜中了拔都的心思。拔都激动万分,竟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锦先生,还请答应我的请求,朝廷固然有错,但是莹公主是无辜的,难道她想看一朵江南的花也满足不了么!”

锦少游心中天人交战,过了良久,他长叹一声,答道:“王爷,我答应你!”

拔都一听,欣喜若狂,伏地竟然给他磕了几个响头。一个朝廷册封的亲王,一个蒙古的王公贵族,竟然给他这个义军的军师磕头。千古以来,这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锦少游望着他,脸上阴晴不定,心中五味杂陈,也不说话,转身便走出了天牢。

此时夜幕降临,天地间一片漆黑。天牢之外,杨文渊,诸贵和赵普胜正在门外等候。见锦少游出来,赵普胜向前一步,问道:“锦军师,可曾问出了什么来?”

锦少游摇摇头,道:“他就是来江南为公主采花的,并无什么别的阴谋。”

赵普胜见他心神不宁,还以为他问出了什么故意不说,便点点头,心中却暗骂道:我还真是个笨蛋,竟把牢中狱卒全都清出来了,忘记留下一个耳目,好听一下他们聊了些什么!

锦少游突然问道:“赵将军,皇帝可曾下令说要何日将这王爷问斩?”

赵普胜答道:“便在三日之后,折花令大会上,在天下众英雄豪杰的面前,由陛下亲自问斩!”

“还有三日么?”锦少游眉头紧皱,自言自语道。赵普胜见他神色不对,便问道:“锦军师,您这是怎么了?”

锦少游突然回过神来,哈哈一笑,道:“我是想那元军得到消息,会派出多少大军前来营救呢?他可是当朝驸马,又是蒙古贵族,应该会有不少吧!”

赵普胜哈哈一笑,道:“陛下已经广发英雄帖,凭着陛下与彭祖的名声,定会召集来无数江湖侠客。到时就算元军倾巢而动,也管教他有来无回!”

“那便是好!”锦少游点点头,脑海中突然想起彭莹玉来,心中一喜,便与赵普胜作别,带着杨文渊和诸贵离开了清泉寺。

……

林间大路旁,一队人马正在此安营扎寨。却是萧燕雨和萧青衫以及手下的江湖人义军一伙。

十几个火头军盘灶起火,做着饭菜,东方白却在一旁蹦蹦跳跳的,甚是欢喜。叶林枫、萧青衫、萧燕雨三人正坐在一旁谈论着什么,面前的篝火映的他们双脸通红。

萧青衫道:“徐寿辉虽然没有主见,但是这几年起义举事,也是深得人心,若不然也不会得到彭祖的拥护,还将手下弟子全部归他统领。”

叶林枫点点头,道:“我帮中有一位渝江派的掌门,叫做于四海,也是彭祖弟子,当年也随着彭祖与周子旺在袁州起义。他曾说彭祖不仅佛法精深,武功也是高强,当年在战场上曾单枪匹马与数百元军作战,依旧不落下风。”

萧青衫点点头,道:“彭祖不仅武功高强,又是义军前辈,南方白莲教红巾军的始祖,得到他拥护,相信徐寿辉是最有能力坐上这新江山的皇帝吧!”

叶林枫咦了一声,问道:“难道萧兄没有想做皇帝的想法么?”

萧青衫摇头失笑,道:“且不说我有没有机会做,就算是真的有机会,我也不想做。当皇帝太累了,没有一点自由。哪像现在这么无忧无虑,逍遥快活!”

叶林枫想起那夜与陈友谅的对话,又问道:“萧兄生性潇洒,不愿做皇帝情有可原,秦将军恐怕有想做皇帝的心吧?”

萧燕雨摇摇头,道:“叶帮主此言差矣。秦将军在山东起义,已有五六年,若是他有心做皇帝,便早就称帝了。可是他如今连王也不称,只称将军,比郭子兴还要矮一头呢。”

叶林枫问道:“那秦将军起义造反,不是为了做皇帝,又是为了什么呢?”

萧燕雨笑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做皇帝,秦将军之前对我们说过,他只推翻朝廷救万民与水火之中便可。谁做皇帝他管不着,但是需要爱民如子才行。到那时他便寻一处僻静之地,隐居世外,颐养天年便好。我也想着,等到朝廷覆灭之后,寻一处好山水,隐居世外,定是一件极好的事了。”

叶林枫此刻心中震惊不已。那夜他与陈友谅交谈之中,陈友谅曾说过自古起义造反之人,皆是为了手握权力这柄利剑,持之纵横天下。他也觉得有道理,便认为如今天下义军皆是为了此事才造反。但是今日听了萧青衫和萧燕雨的话,才知道江湖人义军从上到下,竟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野心。他心中思索起来,到底是谁说错了呢?

嗖的一声,东方白的身影纵到三人面前,带起一阵风,吹的火焰向左一歪。东方白口中叼着一根清湛碧绿的黄瓜,嚼了两口,问道:“小娃娃,你们刚才在谈论谁?说他武功高强,可是我们要去见到那个人么?”

三人皆是微微一笑,心道这老头子耳朵灵光的很。萧燕雨眼珠一转,道:“老爷爷,正是我们要去见的那个人。我可听说了,那个人乃是天下第二的高手,厉害的很,我怕你会打不过他!”

东方白一听,急的跳将起来,一根黄瓜掉在地上摔成数瓣。

“他是天下第二,我可是天下第一!天下第一怎么会怕了天下第二!到时候非要跟他讨教一番,看看谁更厉害!”

众人只是说笑,见东方白情绪激动,各自哈哈大笑,萧青衫心里却想着:这老前辈和彭祖一道一僧,都身怀高深武功,真的打起来也是挺有意思吧!只是不知道到底是道门神功玄妙还是佛门佛法精深?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