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残地缺传 > 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烟渐起

天残地缺传 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烟渐起

作者:深藏未出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厅中,严信与平安城首脑整整齐齐跪在地上,等着使者宣旨。那使者不过是个七品的统制官,此前不知已经跑了多少路,一张面皮晒得漆黑,几乎能渗出油来。他身上的背囊里塞得慢慢当当,最少也有七八份文书。只见他翻来翻去,终于摸出一份,清了清嗓子念道:“制约:盖三皇以德治世,五帝因法定伦。是以惟德惟法,乃天下之纲常也……”前面罗里吧嗦一大通话,下面十个人中却有八个听不懂,却又不敢埋怨,只能耐着性子听下去。那武官接着道:“朕闻刘半仙、李残等人割据疆域,擅筑城池,啸聚山林,本当依国法论罪……”平安城这些首脑不少是土匪出身,一听这话刷的抬起头,直勾勾的盯着使者。那使者心中发毛,赶快又念下去:“然朕烛照垂察,尔等虽行叛逆之事,却颇具忠义之心。今命钦使前来招安。诏书到时,自募军马钱粮,会同陇右节度使童铁胆北上抗击匈奴。为国尽忠,以赎前愆。刘半仙、李残各赐六品都统制武官、七品统制武官,另授印绶一套、玉带一条。见诏之日上任,钦此!”读罢,众人直挺挺的跪着,一言不发。钦使强作镇定道:“尔等可以接旨了!”却不料这伙人仍是不作声。大厅里就算有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接旨,即为抗旨,是杀头的大罪。但这使者孤身一人,敢治谁的罪?

这时严信叹了口气,回头望了望,带头道:“臣领旨谢恩。”

底下的人这时才不甚整齐的呼道:“谢主隆恩……”平安城久在边地,兼之朝中无人,对朝堂的变化自然反应极慢。近半年来,朝廷内部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首先是太子李渺成功登基,老皇帝李肇元退位为太上皇,被软禁在宫室之中。这位喜欢玩弄权术的君主终究没有玩过自己的儿子。李渺略施小计,说从海外寻得数十名擅长炼丹的方士进献给老爹过生日,李肇元大喜,兴高采烈的将这批人迎进来,却不料都是怀揣利刃的武士。皇帝身旁尽是些宦官宫女,哪有什么自卫能力,只得投降。太子就此继位,是为新皇。可怜那李肇元为君几十载,居然连一个为他抱打不平的人都没有,可见是多么不得人心。李渺在太子的位置上待的时间可不短了,有几件大事一直想做。这次甫一上台,就将朝中第一重臣曾子宇连降两级,赴河北上任。老头儿刚到卢龙城,再贬一级,潮州上任;刚过江淮,诏书又到,海南上任。曾子宇明白了,老泪纵横的向北拜了几拜,便投进扬子江。左相虽然被罢黜,但他的门生却没有受到牵连。原先那个被封为道德楷模,却相当于“永不叙用”的戴文忠被重新拔擢,一夕之间升了三级,进宫时还是青色袍子,出门便换成红的了。人们不禁感叹,风向变了,这真叫一朝天子一朝臣。甚至有传言说,皇帝想把自己的亲妹妹——曾化名顾晗月的明月公主许配给此人。一时间给他送礼、送人情的踏破了门槛儿,可戴文忠保持了“戴大炮”的本色,一律敬谢不敏。同时启用的还有倭人佐藤良介。他和戴文忠一样被提拔到三品,也成了最炙手可热的人物。重整朝纲后,皇帝把目光投到帝国的版图上。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便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蜀地已被白虎番占据自不必说。北方的骚动也让他忧心不已。西北,原野上吹起浩瀚的长风,百草摧折。一支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再次响起:祁连山上飘来一朵乌云,云中有条漆黑的真龙……年轻的李渺仿佛看见了那个不绝于史的名字,那个让中原王朝心惊胆战的民族。它骑着铁马,挟着长弓,来了,来了。他名叫匈奴。东北也不太平。河北节度使八百里加急奏报:鲜卑人在大鲜卑山焚柴祭天,投入牲畜百匹,火光高达十余丈,周边村寨皆能望见。当晚大鲜卑山中阵阵狼嚎不止,使人胆战心惊。李渺自幼熟读史书,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鲜卑的狼主要回来了。蓦然回过神时,大梁朝已被一龙一虎和一狼围在当中,竟有些四面楚歌之势。

他忧心忡忡的说道:“你们看呀,这些夷狄们都快把朕变成项羽了。”后面的两位重臣——自然是戴文忠和良介,听了多少有些尴尬,尤其是良介,施礼道:“陛下,臣也是夷狄……是不是不好对此事评论?”皇帝一愣,大笑道:“你呀,想的太多了!左爱卿,你和你们扶桑国都是朕的忠臣。你们的皇帝……唔,叫什么名字来的?”“礼仁。启禀陛下,此人是扶桑国的皇帝,却不是臣的皇帝。他以皇帝自居乃是僭越,在我大梁天子驾前只可称王。”“好了好了。”李渺摆摆手,虽然看上去并不在意,他其实对这种话十分受用。“人家关起门来,爱称什么就是什么吧。给咱们的国书上不还是写着‘倭王’俩字吗?这就算不错。让朕食不甘味的是这些草原上来的强盗……”他轻轻敲击着版图:“又是谶语、又是祭祀,搅得人不得安宁。”这时一直默然不语的戴文忠忽然道:“陛下,臣以为应当内修政理、外练甲兵,积蓄钱粮、加固城池。只要稳稳当当的做好这四件事,十年内夷狄可不攻自破。”皇帝点点头,但却是沉吟不语。良介知道他的意思,说道:“陛下,戴大人说的是正论、是王道,却并非奇策、诡道。”戴文忠一皱眉:“我听良介兄你的意思,怎么好像行王道还如诡道呢?这是何意?你可要解释清楚了!”良介道:“戴大人,您就是为人太正,不屑于旁门左道的手段。但圣人治理天下应如海纳百川,既能让大道彰显,又可容得下诡计才是。况且你说的办法虽是上策,却救不了急。十年内夷狄不攻自破?你能确定那些可汗、单于、狼主们会给你那么长时间吗?”“你……”戴文忠刚要分辨,却见皇帝摆手道:“文忠呀,你稍安勿躁,听听左爱卿的办法,也算是一家之言嘛。”戴文忠暗暗叹了口气。这世上没人喜欢治本的办法,他们喜欢等到病入膏肓时救急的“神医”,却对平时提醒他们注意身体的人嗤之以鼻。只是不知佐藤良介——这位以“法外之地令”一举除掉秦王的阴谋家又有什么新的谋划?只听良介道:“陛下,臣以为,目前我大梁的国力绝不可对蛮夷动武!”这话真是晴天霹雳。他说的虽然是不争的事实,可当着皇帝的面讲出来还是太不合时宜了。皇帝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说道:“怎么,你要劝朕学汉高祖,把姐妹、女儿送给那些野蛮人吗?”良介摇摇头:“非也。那只是应急之策,算不得奇术。敢问陛下,咱们大梁国力不济的根本症结何在?”皇帝自然是答不上来的,戴文忠抢着道:“近十年的积弊自然是先皇炼丹所致。沉重的赋税逼得流民四起,他们聚在一块儿又形成武装割据。朝廷不光收不上来税银,反倒要拨银子剿匪。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国帑才日渐空虚。”这番话有理有据,又给足了当今皇上的面子。他心想:这佐藤良介肚子里虽有些真才实学,却始终是蛮夷,说话不懂得分寸;要说体察圣意还得是汉人。但这场辩论却又变成两个大臣之间的了。良介道:“戴大人不愧为国之重臣,所言极是。也就是说不平匪患,便无力平蛮夷。我理解的可对?”戴文忠侧着头想了想:“也不是不能这样讲。但是……”“可以这样将就好。”良介毫不犹豫的打断道:“戴大人,我问你,若是有一个方法在制蛮夷的同时又能平匪患呢,且不花朝廷一分银钱呢?”戴文忠打了个哈哈:“那怎么可能!世上哪有这等好事?”“有的,戴大人!”良介目光灼灼,嘴里缓缓吐出两个字:“招安。”戴文忠一听立时愣了,片刻后怒道:“佐藤,你这是祸乱社稷!此法不仁不义,堪比你那法外之地令。我……我决不能让你颁行此令!”但这时忽听皇帝威严的说道:“且住!”戴文忠只感觉后背一凉,立刻噤若寒蝉。皇帝对良介道:“继续说下去。”“遵旨。”良介叉手施礼后继续道:“咱们可以朝廷的名义明发诏令,凡是啸聚山林的贼匪均授予官职,再命他们就近去攻取蛮夷。若蛮夷死,边患可定;若贼匪死则内乱可平。总是我大梁朝廷坐收渔利。待到他们双方斗得两败俱伤后,我大梁可遣一上将进逼西北王庭,再命一偏师入辽西辽东一线截断鲜卑后路。而陛下可亲率天兵入蜀,从白虎番手中夺回四川,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功业!”只见皇帝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喃喃道:“好计,好计!”戴文忠忽然问道:“那些归顺朝廷割据武装势力怎么办?战胜后论功行赏,你有那么多官位吗?”良介冷冷道:“文忠兄,你不是故意考校在下吧?这种事情还需要问吗?”“怎么不用问?你给我解释清楚!”良介冷冷道:“若是剩下的人少,不妨封几个小官了事。若是人多,找个理由全杀掉就好,哪有那么麻烦?”戴文忠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国之重臣,当着万乘之尊和同僚的面,毫不避讳的谈着这样阴损的手段,这朝廷还有救吗?他立即对天子道:“陛下,臣戴文忠弹劾佐藤良介,此人妖言惑众、屡出毒计,陷我主于不仁不义。臣请将其……”说刚到一半儿,他却闭上了嘴。因为他发现皇帝对自己刚才的话压根儿没听进去一个字。他的眼神沉醉在“建立不世之功”的景象里。戴文忠知道,这一阵又是自己输了。他好像永远斗不过这个扶桑人。而良介则是心平气和。他论战时咄咄逼人,结束后又显得非常宽容,毫不把刚才的事放在心上。戴文忠从宫室出来,刚到正午,虽然太阳明晃晃的照着,他却感到一阵寒冷。这时一个青衣小帽的杂役快步赶到他身边,低声问道:“敢问阁下可是戴相公?”戴文忠答道:“是我。你是……?”杂役道:“小的乃是明月公主的下人。我家主子请您过府一叙。”“这……”戴文忠一时愣了,不知道是该答应还是该拒绝。皇帝提起过想将明月公主李晗月许配给他,他也并无反对意见。毕竟明月公主知书达理,又是宗室,除了脾气不太好也没什么缺点。但有一次筵席间相见,两人聊了几句后,戴文忠便觉得驾驭不住这个女子。她身上有一股英气,巾帼不让须眉。须知有的宗室女子虽然蛮横霸道,但毕竟是小女儿姿态,念叨的也不过是家长里短的升级版。但这位明月公主不同,她张口一句便是:“戴大人,我看了你元月里上的折子,为生民请命,可敬可佩。”戴文忠此人最喜欢没事儿写折子,以至于自己都记不清内容了。他仔细回想了片刻,终于记了起来:那是为安徽灾民请求青黄不接之际的散利钱的。便说道:“蒙公主下看,那折子写得……”话音未落,公主打断道:“就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戴文忠一愣,公主继续道:“若是按你说的那样拨款,老百姓一分钱拿不到,只能肥了贪官的腰包。我在民间待过,知道他们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戴文忠惊奇的发现,说这话时公主双眼望向远方,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怀念的神色。

高速文字章节列表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烟渐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