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折剑长歌 > 第一篇 秦淮篇 第十一章 谷音

折剑长歌 第一篇 秦淮篇 第十一章 谷音

作者:啊飞很爱吃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4: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鹤鸣谷。

即便头顶上艳阳高照,鹤鸣谷也冷如长夜。遍地起伏的鹤鸣,满山弥漫的缈缈云雾,置身其中,怡然忘俗。

消瘦的青年坐在山谷顶峰,十柄软剑在他周身有旋律地缭绕着。每有一柄软剑经过他的面前,他都会抬起手在上边轻轻叩点一下,使得软剑颤动,激起无比悦耳的剑鸣。

伴随着剑鸣,青年口中轻蹦出了几句吴侬软语:“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曾照彩云归。”

淮曲伴随剑鸣迸出,惊醒谷林沉睡的鹤群。

“莫问金陵……谁家公子争艳早?入舟秦淮,呼晴鲤水距月遥。”

一曲紧接其后,引林中百鹤竞相飞来。脚掌一在青年身边着了地,便扬啼唳叫,为青年的剑鸣唱曲助兴。

“依依杨柳池边滟,溶溶月色岭下风。载酒同歌,金羁白马,美人在侧,终似少年游。”

一时间,鹤啼、剑鸣、淮曲争相和鸣,竟将终年云雾笼罩的鹤鸣谷惊搅得雾消云散,久照不进的阳光倾洒而下,霎时间照亮了整个鹤鸣谷。

那群白鹤见谷间落满了阳光,不由悦啼。

慕容皓月眯起了眼,望向久违的太阳,手轻轻朝软剑一揽,背后紧闭的剑匣缓缓打开。

“归。”

十柄腾空飞舞的软剑纷纷应声入匣,匣内惊起了一阵微漪,却难以寂静。

刚刚亲历一段空谷淮音合鸣,如何能静?

“唳唳。”一声鹤啼传来,慕容皓月收复了激昂澎湃的心,扭头一望。

一只红颈丹顶、眼角如嵌朱泪的白鹤也正朝他这边望着。看的位置,正是他的怀兜。慕容皓月立即会意,从怀中取出了一株血色的莲花,花色如鹤顶沥血。

鹤血莲花。生死人,肉白骨,可治百病。

阳光照射在莲花之上,泛出一阵血光,片刻后便恢复了正常。经阳光照射后,莲花变得更加妖艳虚幻了几分,更有几点晶莹闪烁其中。

“血莲已完全绽放。多谢鹤兄,贫道……也要先行离开这里了。”慕容皓月看了眼雪莲,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

朱泪白鹤似懂人言,疑惑不解地看着慕容皓月,“唳唳”哀叫了两声。

慕容皓月无奈一笑:“鹤兄,你不必挽留,也无须挽留。贫道已在这住了五年,用五年大好时光,等待这鹤血莲花盛开。五年来,不谙外世事,错过了秦淮河的五次盛景,我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听到此,百鹤静默无声,有些竟伤感落泪。

霞光万顷,山谷之上,是无边无际的苍穹。

“谷云散去,迷雾再也不会阻挡你们飞出山谷的路。”慕容皓月望向了苍穹,缓缓道:“这片山谷已经束缚不了你们,你们也要出去见一见那从未见过的世界了。

“虽然,这片山谷确实很适合你们。”

刹那间,青年略微沧桑的脸上展现出了昔日少年的洒脱。就如同多年前站在武当山门前的那株枝繁叶茂的大槐树下,鸟语花香,檀香醉人,一个背负剑匣的少年为了寻找剑心,与已故的师父告别,毅然踏出山门。

目光中,是对江湖的向往。

但此刻的目光中,却只有那秦淮河上,抱着琵琶从雪月楼间走出的轻纱少女。

她,就是自己的剑心。

一时间,谷内鹤声如潮,响彻云霄。

朱泪白鹤依偎在慕容皓月的臂膀上,有着感激,但更多的是依依不舍。

“我们终会再见的。”慕容皓月如是说道,若隐若现的泪光中,有着将要赴约的决然。

……

一时辰后。

一支装备齐全的猎人大队在鹤鸣谷谷底的酒肆内喝酒。

猎弓、诱饵、锐矢、鸟笼、困网,显而易见,他们是为山谷中的鹤而来的。他们四处打听了许久,才知扬州方圆十里,也就只有此处有鹤的存在。可信心满满的他们来到这酒肆中时,却被店小二的几番说辞吓得犹豫不前。

“我劝你们不要去的好……这谷顶上啊,坐着一个怪人:背着个大匣子,穿着破长袍,谁要是靠近他十步内,都会将手一挥!喏,就像这挥一下,一把皎月小剑就会随着他的手势从那匣里‘飕’地一下飞出来,瞬息间取其首级!而你要是入谷捕鹤,只要被他听到了鹤的哀嚎,下一刻,就有一柄剑落在你的头颅上!”

店小二正滔滔不绝地讲着,其口速跟繁华都市内的说书人相比有过之无不及。那群持着猎具的大汉也是聚精会神地听着,浑然不顾小二的口水落入了眼前的花生米里。

“无聊至极!”一位大汉吃了一粒花生米,不屑地嘟囔了一声,抬眼望向了窗外。

酒肆窗外是鹤鸣谷的山路,可以从这儿直接抵达谷顶。

山路很弯曲,但很是连绵,隐约给人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但大汉隐约看到有一人在这无穷无尽中缓缓走下山来。

此人一身道袍,背着一个大匣子,在无比颠簸的山路间,他却仍能健步如飞地行走着。大汉觉得这个人很眼熟,但是却实在想不起来在哪里听到过这身打扮了。

“喂,你们看这人是不是很眼熟啊?”大汉指向了窗外的那人,其余人纷纷望了过去。

这一望不要紧,本就人心惶惶的酒肆顿时上蹿下跳,鸡犬不宁。

慕容皓月走下了山谷后,回望了山谷一眼,不由感慨万千。

五年前,他为一人上山。历时五年,为同一人下山。五载年华皆付寂寥,为一人而待花开,少年已成青年,不知这世道,又是否如同昨日?

风徐徐而起,褴褛的道袍随风而动,几点墨滴流转,晕染成画,一只巨大的墨鹤在他缓缓脚下凝聚成形。

转眼间,青年已驾墨鹤离去了。

那群猎人窥见青年驾鹤而去,顿时就欣喜欲狂,随手扔下了几两银子,未和小二告过别,便抄起了猎具上了山谷。

可一路上,他们并没有看到一点鹤的影子,只看到了寥寥的鹤翎,以及大片的白骨皑皑。

再往上走,便到了谷顶。谷顶上是一个草草结成的庐,像是有仙人曾隐居于此。庐前,是一株碧绿的长藤,藤顶血芒乍现,露光盈盈,似是在孕育着下一次花开。

可下一次花开,怎么说也要等十五年后了。

雾还未散尽,霞光万丈,铺满了整个山谷,山谷上下充满了暖意,隐隐间,能听见从天际间传来鹤的鸣叫。

“这个山谷……怎么和他们描述得不一样?”

为首的大汉并没有显得很失落的样子,而是疑惑地挠了挠头,打量着这静谧无比的山谷。

此后,此谷虽名鹤鸣谷,却,再无鹤鸣。

“暮淮三剑”的雅名在江湖上如雷贯耳,所以言家小公子将要迎娶雪月楼首艳的消息一放出,便不胫而走,传遍了天下。红色的请帖如同腊月飞雪,落满了江湖。

得到此消息触动最大的门派,莫过于武当。

一名站立在金顶的顶峰的鹤袍青年看着手中的喜红请帖,一时思绪飘远。

“若是师兄尚存活于世,看到了这张请帖,会作何感想呢?”青年极目远望,目光掠过了下边的七十二青峰与二十四涧水,仿佛忆起了与师兄在其间游玩修行的少年岁月。

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御剑飞来。

青年收回思绪,朝老者恭敬道:“师父。”

郁涯子并未理会青年的行礼,忍不住破口骂道:“皓琛,你都已是武当山的掌门人了,不好好在大殿里呆着,站在这金顶上吹着凉风,在装什么高处不胜寒呢?武当上下都找你找疯了。”

萧皓琛轻摆拂尘,笑道:“那师父不都已为了师弟驾鹤追仙去,人间已化成了一捧黄土,怎还活生生地站在贫道面前与贫道说话呢?”

郁涯子微微一皱眉:“莫家那小子,当年以一剑封死了江湖中人谪仙的道路,你真以为是在开玩笑?我已在人间‘死’了十六年,却还是没摸到一点仙人的门槛……”

萧皓琛笑了笑,“得了得了,师兄弟之情,就是这么难以启齿啊。”

郁涯子一听便怒道:“休要取笑老道我,快点滚下去吧,整个武当山内除了你我之外,就没有第三个人有能力来到这金顶之上,你难道想跟他们玩人间蒸发不成?”

萧皓琛没有反驳:“是的。这一次,我要下武当山一趟了。”

“又想去找阿月了?”郁涯子怔了片刻,问道。

萧皓琛没有半分犹豫地点了点头,给郁涯子递过去了喜红色的请帖:“师兄他若是还在的话,必然会赴婚的。这一次去金陵,说不定就能遇上。而我近日观星,推算到师兄此番再入金陵,恐会有场大劫。”

“你可算出是什么劫了么?”郁涯子问道。

萧皓琛摇了摇头,喃喃道:“现在只知道要遇一场大劫,至于是何劫,这恐怕要入了金陵城后才能算得出来了。”

“唉……”郁涯子深深一叹,“这金陵城落得如今之景,与我武当脱不开干系。”

萧皓琛淡淡瞥了郁涯子一眼,道:“那时的我无力阻止灾难发生,令言家险遭灭门,金陵境内无数百姓颠沛流离。现在,我已为武当掌门,理应该为过去的事去赎罪。

“此去,不仅为了寻师兄,助他渡劫,更是为了过去。”

郁涯子点了点头,淡然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当年,贫道果然没有看错你。”

萧皓琛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苦笑道:“唉,我虽名为掌教,但在派内话语权却远不如那些长老。言公子此番天下共喜,希望那些长老可不要擅自下山,再捅什么篓子……”

二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望向了天空。

云卷云舒中,隐隐传来了几声鹤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