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请剑 > 第一卷,莫思量 第二十九章 世间情义二字

请剑 第一卷,莫思量 第二十九章 世间情义二字

作者:烽火良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4: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花有百种,人有百样。

有些人生来受不同教育、文化传统、修养以及生活环境影响,人和人之间总会太多因为这些而导致观念不同的情况。

这些世间百态,通俗来说,可以这样理解: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这更是一样米养百样人,良莠不齐是道家所讲,天地自然之间的“定数”与“变数”。

而佛经曾将之称为“因缘果报”。

万事万物都有其因果,今生的“果”皆是上一世所种下的“因”。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前世的债今世来还。

但柳山山却从不信这些神神叨叨的言论。

在他看来,前者更加有信服力。

因为公子曾言,或许有些东西确实是天生无法更改的。就如一个人的修行天赋与根骨资质。

有些人生来就是修行的料子,资质好得一塌糊涂。哪怕平时吃饭喝水都能够涨修为,出门赏个景也能悟出一些常人苦思冥想都不能领悟的玄机妙理。

就比如言信,朱红雨一流。

更有那位天下无人不识君的剑首江月楼。

也有些人天生经脉俱废,百穴不通。换而言之就是无法修行之人,只能当一辈子的普通人,百年后又是一捧黄土。

只是公子更是说话一句话,事在人为,天地间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与人。

任何事物与任何人,都会因为诸多因素而发生变化。由开始既定的一面变得面目全非,与“理想”产生巨大差异。

就好比柳山山他自己。

如果没有遇到公子,他或许依旧会是那个在大山里放牛的少年。会似苏宁那般不识世事,无忧也无虑,不懂人情世故浑浑噩噩过一辈子。

或许在某天,因为村中那名窥视自家嫂嫂已久的恶霸害得家破人亡,自己也有可能命丧黄泉。

或许也会有一名自小仰慕的侠客路见不平仗义出手,将恶霸除掉。事后亦如说书先生那般讲的,侠客或留下姓名,说江湖人称某某某。或洒然离去,不留下只言片语不带走一叶尘埃。

就如顾书冷,后来的自家公子。

只是当时公子没有留下名字,也没有不带走一叶尘埃。

公子带着他离开了那座大山,远赴他乡。

远到那个如今在记忆中偶尔想起的故乡,也开始变得渐渐淡去。

如果,当初公子没有带他走。他也许多半会像大山里的同龄人那样,早早娶妻生子,一辈子大概都能一眼望到头了。

一叶而知秋,三岁能看到老,成家立室便是入坟时,就如那不变的“定数”。

只是,他遇到了公子。

也知道了公子所说的“事在人为”,在你勇敢的踏出那一步后,一切就变得皆有可能。

所以,当他从公子手中接过拿把剑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他从杀死那名恶霸之后,就从没停止过杀戮。

从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一直到如今的同境杀人第一。

他身后尸骨累累,以杀戮证道。

曾几何时,他有想过终有一天自己会变成如今的面目?

所以他更相信,后天的际遇真的能彻底改变一个人。

这些改变,不仅仅是你能有多少成就,多强的修为。

用公子那句话来讲,就是还得改变三观。

从浑浑噩噩到知礼明事理懂仁义,再到杀人如麻。公子教会了他太多东西,他也学会了太多。

他已不再是‘少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鬼与天使,也有自己的情和义,他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要在能够出一份力气的条件下,就这么离去,他做不到。也不能够原谅自己。

提起剑,出门便是江湖的豪气,他有。

知恩图报,士为知己者死,他也有。

于是他便来了,如那壮士一去不复返,自知生死难料而悍然赴死。

这便是他与公子之间的“情义”。

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临阵退缩,更没有忘恩负义狼心狗肺。

从遇到公子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充满了“变数”,变得有无限可能,能将不可能化作可能。

比如,做到不足三年达到三境。

比如,从一个无知少年成为杀人无数的刽子手。

再比如,或许在今夜过后江湖依仍旧会有他柳山山,将来立志要当剑仙的未来剑仙。

所以,当他踏入这条街,察觉被无数道阴森森的目光牢牢锁定后,依旧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

更多的却是欣慰,以及如释重负。

至少,自己的存在还是能够帮助公子吸引更多一些的目光。

虽然仅仅是杯水车薪,这些连四境都没有的人注定只能在外围打秋风,能够走进顾草堂的才是真正的威胁。

但依旧帮公子减少一些压力不是吗。

柳山山苦涩一笑,自己到底还是太弱了,看来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吗?

这些都果不出平阳朝所料,被一语中的,没有给公子添乱就已经是万幸。

虽然那家伙平时看起来很欠揍,但不得不说他脑子确实很好使。

嗯…大概有公子一半…也许是小半?

但愿他那边的动作,也会有所收获。

他舔了舔嘴角,在夜色中显得那么冷酷,与无情。

心想看来已经有太多人都忘记了,何为“同境杀人第一柳大总管”。

今夜,终于能够杀个痛快了。

……

……

秋风萧瑟,寒意沁人心扉。

这里钟楼林立守望塔直冲云霄,如同俯视人间的神明,审视着这座城里的每一栋房屋或每一个人。

这里是上原城之外的某一座“城门”。

说是城门,不过却是数座高塔连接着一栋高墙。城墙则是因为地势的原因,显露在悬崖峭壁之上,看似如在云端。

这是上原城建立在天险之上的必然结果,曾经的数百里巍峨雄城在岁月的侵蚀之下,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

耸入云端的高塔之下,有一人牵马而来,在即将出城之时停了下来。

这并不是因为宵禁的缘故,似乎在等人。

大丰王朝开朝之后,境内城池“日出而作,日暮闭城”的规矩开始根深蒂固,逐渐成为王朝的制度。

只是上原城从来都没有闭城一说,更别论宵禁了。

哪怕因为数个月以来几大王朝之间的紧张局势,都没能影响相隔不知多远偏靠大丰境界城区,这里的城门驻军把守都显得松懈。

不过今夜显然有些不太一样,平时哪怕守卫松懈也会有来自监察司的记录和盯梢,旦不会此刻这般诡异的寂静无人。

好似是因为某些缘故提前得到了密令,在此同一时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牵马驻足之人不知等了不知多久,眼看就要入夜渐深,终于有人于城外入城,似乎提前说好一般来到牵马之人跟前。

来人一身锦衣华服,衣冠肃穆腰配美玉,显得极有身份地位。

身后一把长剑精美绝伦,加上本身气宇轩昂,一眼瞧着就像是一位得道高人,功夫极高。

平阳朝一贯的没有客套寒暄,直接开口问道:“输了?”

为了能够不被‘徒弟’看轻,时常装作一副高人风范的剑堂大宗师顾风雅,如今似乎有些颓废。身上的气息明显的有些紊乱,一时难以控制。

这位大宗师神色疲倦,脸上有些阴沉,意味深长的冷笑:“顾先生大概会猜到,我得知剑山师白风带走苏宁后一定会去堵截,但绝对不会在时候派人来找我看我笑话。你就不怕会给你家主子添堵吗?”

没有人会想到,三顾草堂的剑堂大宗师会因为一个未入门的弟子,追了数千里堵截那位已“超凡入圣”的剑山第三把剑,更是有过一场旷世绝伦的斗剑。

眼下显而易见的,这位在六境之中都极具盛名大宗师,约莫是败了。

只是不知是在多少回合以外,还是棋差一招,过中的惊险曲折根本不为外人道也。

不知为什么能够算准了,这位大宗师会在此时此地入城的平阳朝微微一笑,:“我来此地,是要跟前辈做一桩交易的!”

顾风雅瞥了他一眼,直言不讳道:“就你?换你家公子来或许还勉强。”

言下之意就是,顾书冷与我对话尚且是因为苏宁的关系,你又算什么东西。平时或许能够以长辈姿态教训一番,只是眼下情形实在是没有那个心思。

是以说话都显得刻薄几分。要不是疑惑这位读书人出现得奇怪,他甚至都不会停下脚步与之交谈。

平阳朝知道自己方才的话题打开方式触了霉,对于顾风雅的刻薄没有太在意,心平气和的说道:“剑堂作为天下闻名规模不输儒家三大“正院”的庞然大物,但在大丰王朝内却屡受限制,甚至在上原城内一直只有一家分堂,再难有寸进。这不光是大丰王朝约束江湖宗门势力手段过于强硬,其中更是因为上原城作为连同整个西北万里屏障的唯一桥梁,牵涉着几近是整个西北各大宗门与大氏族的利益。这就造成了作为新起之秀的剑堂难以在短时间内掺合进来,分得一杯羹。哪怕您是在六境之内已算顶尖的大宗师。”

“因为上原城实在是太特殊了,即便是三大王朝也仅仅是表面上统治,做不到全盘接管。这也是为什么真正控制城内各大街道的会是这些小帮小派,官府实力不好真正明面上插足。”

“这便是人间王朝与江湖势力之间的‘默契’。”

平阳朝说到这了,看了看顾风雅。

顾风雅一副洗耳恭听,点了点头赞许道:“说得不错,这也是其中之一的缘由。这就是那位顾先生的分析?还是你个人的见解?”

然后看着眼前这位神情自若的年轻读书人,啧啧道:“所以呢?”

长篇大论的平阳朝正了正神色,问了一个很隐晦的问题:“剑堂三大剑仙,十八子,七十二剑之中,真正走出剑堂总部出现在外的,一般都是十八子与七十二剑。那么在上原城之内,剑堂真正的放有几把‘剑’?”

话还没说完,平阳朝就觉得遍体生寒。

这位剑堂七十二剑之中的‘石中剑顾风雅’,冷冷的注视着年轻读书人,讥笑道:“你可知剑堂分布天下数百大州,每一个大州数千里之遥,单单这不足百把‘剑’坐镇一周之地都是杯水车薪。为了这区区一州之地的城池,你就敢如此想?还是这又是那位顾先生的异想天开?”

平阳朝如同从水池捞起一般浑身湿透,没有多少修为的他根本连大宗师的目光都无法承受。就别说这位大宗师言下的警告之音了。

只是他没有丝毫的退缩,强撑着语气镇静的一语道破玄机,“百年大计,天山盟约…”

话都没说完,他如同被人扼住喉咙,双脚离地三尺有余,整个人被直直的‘吊’在半空中。

只是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开始大笑。

不过因为咽喉被掐住,笑声变成剧烈的怪异咳嗽声,尤为凄惨。

平阳朝确实很开心,因为他没有失望。

从这位大宗师的反应来看,至少他赌对了,公子曾经无意之中透漏的某些**之事果不其然是对的。

公子曾与他谈论过天下一些局势走向,势力兴衰,对于贯穿数个大州的天山山脉有过言简意赅的点评。其中就有无意间透漏天山山脉明面上的“天门”这个仙家势力,也一语带过剑堂。

来时心中结合回忆起的只言片语,有过一些模模糊糊的推测,根本就没有多少把握能够说服这位超然物外的大宗师,如今就不一样了。

他不会去管那群总想着谋划天下的山上仙家,到底会引起怎样的动荡不堪。更不想去理会剑堂暗中与他们勾结是否犯了江湖哪些‘忌讳’。

他只知道一件事,一切都为了能够帮到公子。

即使做不到像柳山山那样只身赴险一人一剑杀个痛快,至少能做到三寸之舌绽莲花,豁出性命去赌一赌。

哪怕失败了也好过无作为,反正自己的命也是公子所救。即便是死了,也只是有些可惜没能多杀几个黑狗而已。

顾风雅讥笑道:“我见过太多你们这些读书人的弯弯绕绕,也领教过你们读书人‘脊梁’硬气。只是我却没想懂你们这些钻牛角尖的酸气书生,为了一些自以为是的正气,或者某些规矩,能够做到挺直腰脊慷慨赴死。”

“你可知我的剑能轻易的将你们这种可笑的脊梁如砍瓜切菜一般,成片成片的收割?你们不是自诩聪明人吗,又怎会这般不懂的韬光养晦,当真你为我不敢杀你们?”

说着这位读书人手脚血管顿时爆裂,整个人也重重摔落地上,随之而来的骨头断裂之声清晰可闻。

顾风雅好整以暇冷笑道:“我如今倒有心思听你的长篇大论了,你可要好好说道说道你的脊梁,是为了什么敢如此的找死。”

这便是强者与弱者之间的谈判。

平等永远只在实力相当之间才存在,平阳朝自然知道这点。

他剧烈咳嗽着试图挣扎起身,发觉做不到后干脆躺在地面上,面朝星空狠狠吐咳出一口血水,怔怔出神。

他想起了公子曾经说的一句话,说世间道理和规矩其实不算太多,早就被先贤给说透了。但即使如此,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个?即便是那些时时刻刻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也不一定就真的无错。

说什么世间人难分黑白好坏,世间事终究会有对错是非。不过是自己觉得无错,觉得无愧于心罢了。

所以不愧对自己的内心,就够了。

与他人而言是对是错,又有何干?

当时他觉得公子这话说得…很不负责任,不太适合他在家里夫子所讲的‘道理’。

如今他虽然不太认同,但又觉得有些在理。

概是因为世间人虽然都不可能做到如夫子所说的仁义礼智信,只知弱肉强食。

但世间人仍有人有情有义。

人生百态,人有百种。

总不能一概而论,总不能都如一种人。

那样才是怪理。

而他,从被公子当头棒喝到如今生死一线,才真正懂了自己心中的道路,该往哪走。

这位读书人读了那么多书,总算觉得此时此刻才是最爽快的,心中那一口气直达‘天听’。

顾风雅神色一亮,轻咦了一声,口中连连啧声。

平阳朝虽然重伤垂危,但‘神意’十足神采奕奕,轻轻问道:“有人曾说过,这世间人和物就如同一副千姿百态的画卷,得需要有某些神韵才能当做点睛之笔。他还说过江湖是一张珠帘。 大人物小人物,是珠子,大故事小故事,是串线。 情义二字,则是那些珠子的精气神。 ”

“我曾经就因为国破家亡仇深似海,一直活得很迷茫,犹如茫茫大海无处着陆,除了仇恨还是只剩下仇恨。如今倒是清醒一些了。这种感觉,真好。”

顾风雅蹙了蹙眉头,好似听懂了某些事情,顿时了然。

沉默片刻过后,他幽幽开口感叹:“原来如此,倒是我小觑你的‘脊梁’了。难怪他会教出你们这样于世不同性情的人来,也难怪我徒儿会…与众不同。”

然后,又冷笑道:“然后,接着又想着用什么理由达成你今日来此的目的?总不会天真的想着,用你们之间的那套‘情义’来感化我吧?你的‘神’也只是暂时的,本身的伤势不可避免,你的时间可不多。”

神意开始由满转亏的平阳朝有些疲倦,轻声说道:“剑堂之所以能够在这片天下迅速打开局面,做到不下于三大“正院”的规模。就是是因为剑堂的模式类似于书院模式。”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剑堂作为一个崛起不足百年的势力,终归是因为底蕴不足。分散各大州的分堂无法有足够强的强者镇守,导致各大分堂势弱。尽管整个剑堂依旧很强,但却难以改变如今现状。除非…”

“除非整合剑堂,剑堂宗门制?”不等平阳朝说完,顾风雅嗤笑接口,颇不以为然,“如果你仅仅是这些见解,我看你就不用多说了,剑堂内部早就讨论无数遍,也有过数次分歧。你说的只是废话。”

这并非是虚话,作为一个跨越数百州的庞然大物,

平阳朝依旧盯着星空出神,嘴边呢喃道:“所以就有了想要以一地作为尝试,而这个地方就是整个西北。而踏入西北的中枢,就只有打通这个连同三大王朝的上原城。想要在各大宗门的忌惮联手抵触下驻军西北,就不得不接触那群扎根在天山山脉的‘外来者’。”

听到了这里,顾风雅眉头紧皱,脸色一时变化莫测。平阳朝说的与剑堂内部布置确实没有多大出入。只是内心也在惊讶平阳朝为何能够得知剑堂内部最机密的计划,要知道这种计划也只有核心高层知晓。

难不成真有内鬼?

还是说这种谋划本身就不难猜测,就连一个小地方的谋士也能够看破?

平阳朝忽然开怀大笑,接连咳嗽数声,“你们剑堂大概一直都低估了那群‘山上仙家’的能力了吧,从没想过与他们合作会发生如何的变化。也没有过多考虑各大宗门对那群仙家的提防心,有着一条很隐晦的‘线’”

“一旦你们跨过那道‘线’,你们必然会不被容忍,届时顿时成为众矢之的。”

顾风雅心中一沉,冷笑道:“原来如此,看来那位顾先生也想过这点。也是这般看法?”

他说的不是眼前平阳朝,而是直指顾草堂那位少年郎。

只是平阳朝并没有理会这位大宗师的弦外之音,而是敏锐的捕捉到了话语中的那个“也”字。

他愣了片刻,自嘲一笑。

自以为聪明,却没想到别人早已有过猜测。又如何会真的如他所说,成为天下‘公敌’?

不过世事难料的是,当他发觉这次顾风雅却没有出言讥讽,或者失去耐心痛下杀手,而是心思沉重的紧皱眉头的时候。

平阳朝心中似有猜测,轮到他嗤笑道:“既然你们明知会有如此结果,你们还要去赌一赌?”

他猛地想起公子曾经点评过剑堂的现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看来这句话意思是这个,剑堂内部也已经开始意识到。

顾风雅莫名的似有所觉,“看来那位顾先生知道的还不少。那么可有讲过破解之法?”

他心中仍旧不愿相信,整个剑堂核心商议的布局眼光,会连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都比不上。

只是不知为何,潜意识竟然又有些期盼着某些答案。

平阳朝嘴角微微翘起,说到此时才觉得一切局势终于走上了‘正轨’。

“你们可曾想过,真正的拿下整座上原城,而并非是打通一条‘路线’?”

顾风雅冷哼一声,“异想天开。”

上原城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根本都不用去猜。

作为三大王朝共同连同的一个点。

又怎么会容忍这个点脱离在掌控之外?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剑堂偏向某一方呢?”

“这不可能,剑堂绝不会依附在王朝之下。”

只是这位剑堂大宗师自己都不曾发觉,不再一言不合就心生不耐烦。而是有所变化,似乎真的在期盼着某些答案。

“那么如果有一个人,既能在朝廷之中有些巨大话语权,且自身本身就是一流宗门的人呢?”平阳朝最终说出了一句让人值得深思的人来。

这也是他今夜最终的目的。

顾风雅心中一惊,下意识道:“言信?”

平阳朝沉默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顾风雅心思百转,轻叹道:“如此我明白了,看来这也是你今夜最主要的目的。”

话说到这份上,两人早已有了默契,他接着道:“你们的建议和诚意很好,只是剑堂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而且,拿下上原城也绝非易事。”

平阳朝笑了笑,似乎因为伤重并没有开口。

也似在用一种言外之意表达着。

他需要这位大宗师的表态。

顾风雅深深的望了这个弱小的读书人,由衷说道:“看来你今夜的目的达到了。”

尽管他未曾入城,但在出城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某些布局。

这些信息不难猜测出眼下形成的局面。

在他看来,那位顾先生今夜已然是必死之局。

这也是为什么得知剑堂某些未来布置出现了泄露,依旧还能在此不急不缓,静待结果。

必死之人而已,根本不需要他动手。

而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顾草堂‘余孽’之所以找到自己,开出如此条件,目的难猜吗?

只是,他却失算了。

平阳朝却艰难的微微摇头,“今夜,才是你们剑堂最好的动手时机,玉林街便是最好的投名状。哪怕你们任何一方都不站位,短时间仍旧可以有很长的回旋空间。”

然后顿了顿,暖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一座城,说难很难,但说容易也确实很容易。只要挺过今夜,公子自有更好的定夺。”

顾风雅神情变换,最终连番数次过后,似乎下定决心。问道:“你可想好了?”

玉林街作为三大王朝在城里的‘界线’,就如整个上原城也如整个西北的‘界线’一般重要。

但在如今局势里,大丰放弃了玉林街。北郑王朝又因为只有一个青党,根本不能够短时间把整个玉林街守得固若金汤。

如此时机正好。

只是他没有想明白,这位读书人今夜为何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

那么彻底陷入绝境的顾书冷怎么办?

于是他问了出来。

平阳朝不出所料的回答:“不用,我家公子那边自有其他破局之法。你只管放手接管玉林街。要让某些人付出惨痛的代价,不仅仅是失败两个字,还有后悔两个字。”

声音中似在牙缝中挤出,犹如狞笑。

顾风雅惊讶不已,心想既然如此,那么你今夜这番动作,又是为了什么?

只是平阳朝似乎再也没有余力多说一句话。

他眼神弥散,凝视着星空似在呢喃:“天下人人都能死,包括我也能死,但你却绝对不能死。”

这一刻,顾风雅心中百感交集。

眼前这位弥留之际的读书人,曾饱读诗书,学尽君子儒家经义道理,曾满腹儒家正统气数的读书人。

今夜说所展露出来的只有疯狂,和满满的草莽意气。

当真是可以为了情义二字赴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