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请剑 > 第一卷,莫思量 第二十四章 后会有期

请剑 第一卷,莫思量 第二十四章 后会有期

作者:烽火良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4: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通往剑台区的主道上。

苏宁一脸不乐意的跟在平阳朝身后前行,每逢遇到小商小贩的摊位时候,都会三步一小顿十步一大停左顾右盼,以此来故作拖延,发泄心中的不满。

因为今天一大早,还没睡醒的苏宁就被平阳朝带了出来,说是公子要他给一个人送一封信。

当时苏宁挑起柳叶眉,用很是怀疑的语气质问平阳朝‘公子去了哪里’,平阳朝只是递给了他要送的信。

少年见着确实是公子笔迹,傻乎乎的相信了。

但等他走出东城区没多久后,又醒悟,问平阳朝为什么跟着自己一起来送信。那瞪着的眼神分明是在说‘公子原本是叫你去送的信对不对?’

平阳朝有些无可奈何,每次都会拿‘公子临行前亲自吩咐的,你一向醒来比较晚,特意要我转告,不信你回去后亲自问他’的话语,来要挟这位很爱赌气的小少年。

小少年就虽然不会真相信了,但也小心翼翼的藏好那一封信,老老实实的跟上。肚子里却是满满的腹诽,心想着等回去后一定要问个清楚。

早上剑台区的人流有点稀疏,不知是因为比剑台的比剑太过精彩,还是因为过了早上人们忙碌的时间。街上的行人显得比较少,也没有了往日的江湖中人横行,故意磕磕碰碰找由头来衅事。

两人虽然走得很是轻松,但是由于少年故意使绊子,到达剑台区中心比剑台的时候,仍是比原先预计的时间多花费了小半时辰,自然也就错过了一些精彩场景。

错过了言二公子城中御剑化虹,那如同瀑布倾泻一般的长虹挂空,轰然落入比剑台的场景。也错过了言二公子与朱红雨比拼剑意时,斗得天昏地暗的天地异象。

不过好在,没有错过那一声满是剑意的‘剑来’,也看见了翻滚的乌云中,天外一道开天一般的惊鸿破开天地,归入言二公子手中的剑鞘。

整个偌大的比剑台之中,如同人海一般望不到头的修士们轰然叫好,爆发的那一声声不绝于耳的浪潮。

这些大多修为都不低的修士们,激昂之下连呼喊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其中更有甚者夹杂着深厚修为在其中,把猝不及防,只有半境修为的苏宁给震晕过去。

已经几乎没有修为的平阳朝虽然不至于晕厥,但也好不到哪去,赶忙扶着苏宁,就要推开人海向“中心台”前行。

比剑台非常巨大,但人海简直是密密麻麻,就连平日里都会自觉拉开距离,相互提防戒备的修士们,竟然都完全没了以往的警惕心,纷纷拥堵着,扯着嗓子叫喊着。

要是平时有些死仇的修士,此时此刻估计多半是下手的最好时机。

当平阳朝想要推开人群,挤身上前去的时候,被推之人有人转身怒目相视,毫不退让,大有‘你敢挤我,我就敢拔剑与你比试’的架势。

愣是没把平阳朝气急了,书匠气上来就要捋起长袖干架。

其实能在这里毫无堤防之心,容易热血上头就大呼小叫的修士,大多都只是刚刚踏入修行一途的年轻一辈。

这些听闻剑道圣地的老前辈要收徒的消息,火急火燎的就从四面八方凑在了一起,大多都没有多少江湖经验。

很多人都或许听说过江湖快意恩仇,各种各样的剑士风流,或者从说书先生听来的如何如何仗剑江湖。

他们也许有过一些江湖前辈的指点,也许吃过一些个苦头,能够不会轻易相信他人。只不过也不会真如那些老鸟一般油滑狡诈,会远远躲在阴暗处,唆使他人为自己送命。

那名被推的修士见这位看似弱不禁风的书生真要动手,不免有些狐疑,正要打算仔细衡量眼前书生的底细。

却忽然被旁边一名同乡嘲笑“杨虎,看你个怂包的,连个文弱书生都能把你唬住,还如何的混江湖,丢不丢脸。”

这名叫杨虎的修士一下子就火气十足,身上爆发出一境修士的气势,想都没想就要拔剑比斗。

只是他的剑还没拔出,就被一只手按住,他正要怒起反手拍向来人,只是下一刻就眼前一黑昏死过去,都没来得多看一眼究竟被谁‘偷袭得手’。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当他倒下的那一刻,方圆四周的无数修士竟然都齐齐向后退去,犹如一颗石子掉进了水池中,荡起一圈圈波纹。

一下子自觉的清出一大片空地来。

他们大多都目瞪口呆,却又不敢叫喊出声,似乎遇见了恐怖的存在。

原来,是那名化作惊鸿上台,前一刻还在与朱红雨斗剑的白衣公子,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人群中,将那名拔剑的修士被打晕。

然后只见白衣公子面露狐疑,对平阳朝说道:“奇了怪哉,你似乎比先前的伪境还要惨淡。”

平阳朝抚平袖子,不以为意的说道:“公子让我转告你,回去后好好睡个三五天,不要瞎嘚瑟到处耍威风。”

言信一听差点气结,他确实是因为神念损耗严重,有点精神萎靡,甚至都算得上是油尽灯枯的架势。

因为先前与朱红雨比拼剑意,两人剑意交织难分的时候,悄悄通过顾书冷传授的秘法短暂操控大阵,与在城中另一边的顾书冷神意沟通。

后来更是利用了两人交织的剑意,一起出手将数十里外的一剑牵引过来。

这种手段,甚至都超出了五境本该只有十里之内的感应范围,哪怕是借用大阵和朱红雨剑意,仍是几乎透支神念,若不是要在外人面前保持住威风,他早就想倒头就睡去。

但他才做到能城中御剑飞行的威风手段,又怎么会甘心寂寞,多半会迫不及待抖擞个遍。

这也是顾书冷提前就想到了这一点,特意让人来警告的缘故。

见言信仍旧不服气,平阳朝也懒得废话,把苏宁交给了他。

然后问道:“顾草堂很快就会被柳山山安排好,言二公子你要如何打算?”

将苏宁接住的言信有些疑惑,奇怪道道:“你们俩打算去哪。”

平阳朝认真说道:“昨夜公子分别给了我和柳山山一封信,我大概会去见那位大儒公羊无机,而柳山山多半会走一趟他梦寐以求的江湖路,然后再去‘剑气楼’。”

“公羊无机?难道是当年跟春秋书院与瀚海学院干架的那位‘儒剑’?”言信先是疑惑,然后啧啧出声,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平阳朝面露向往之色,点了点头。

只是言信狐疑道:“读书人找读书人不奇怪,只是你又怎么保证那位大儒一定收你,要知道那位老先生至今不曾收学生。”

然后又奇怪的问:“传闻剑气楼只是因为‘剑首’江月楼那一剑之功,才得以名传天下,本身连二流势力都算不上。柳大总管图个啥,来我御剑门都比剑气楼强得多。”

平阳朝不置可否,悠然道:“公子的用意自有其深意,其余的你也不需多问。”

言信顿时无语,古怪道:“你们难道就没有自己的意思?”

平阳朝笑而不语。

“罢了,懒得理你们这些阴谋诡计。他有句话倒是说得很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是没想到我们这一天来得如此早。”言信眼神中难得的露出难以掩饰的疲惫。

他深深叹了口气,又道:“放心吧,他离去后顾草堂的那些不愿意离开的人,我会动用州牧府的力量,尽量保住他们。”

平阳朝终于露出一丝真诚的笑意。

言信忽然纳闷道:“你们难道不觉得,那姓顾的很自私吗,做什么事都这么憋在肚子里一声不响的,还招呼都不打就一走了之。”

先前被震的昏呼呼的记账少年,在这时候有些清醒过来,迷迷糊糊之间没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但却听到言信说公子坏话。他忽然道:“公子才不是自私,如果没有公子,我们顾草堂,大多都没有活路。”

平阳朝感叹,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言信一愣,这时才想起,那个姓顾的少年在这些年来,做的事确实挺厚道。

不仅是些不为人知的腌臜谋划,还有许多对百姓的善举,这从他手里的街远比其余街安稳得多,也比其余街要更多的欢声笑语,就能看得出来。

他还记得当年初次见面的场景,那个很是面黄肌瘦只有八岁左右的稚童,问了他一句不该出自那个年纪口中,很尖锐的问题:“如果有一天,你既是身在朝中手握重权,又是江湖上很有分量的人,你会如何做。”

当时还只是个少年的他,根本就没想过这类问题,一时之间竟然憋的脸颊通红,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我大概不会在朝中当官,那是在是太无趣了。”

那位瘦弱的稚童笑了笑没再多说,只是笑的很意味深长。

分别的时候,少年说要带那位瘦弱稚童去上原城,免得稚童那瘦弱身体会倒在半途中。

只是那位瘦骨嶙峋的稚童并没有答应,似乎说了句“我还要多走走,多看看,见一见我亲手书写的江湖...以及人间。”

这便是两人初见的情景。

言信叹了口气,点了点头笑道:“不得不说,那家伙还真让人...无可奈何。”

苏宁哼了一声,嫌弃地一把将扶着他的言信推开,揉了揉脑袋问道:“那个叫朱红雨的人在哪。”

他委实是很不习惯被许多江湖人盯着的感觉,心中只想着赶紧送完信好早些回去,一刻都不想多待。

言信一愣,忽然问道:“该不会是...”

说完眼神非常古怪上下打量苏宁,看得苏宁毛骨悚然,回瞪过去。

平阳朝也是一愣,惊讶道:“你原来不知道?”

先前听公子所言,似乎言信都已知晓。

言信苦笑,他现在倒是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

于是,他带着这位记账少年穿过无边的人海,向台中央走去。

人群自觉的分开一条通天大道,畅通无阻。

在他们离去后,那名先前开口挑拨杨虎的同乡,看着言信渐行渐远,一脸向往和崇拜的眼神炙热无比,低声喃喃:“终有一天,我也要做到与你一般无二。”

比剑台的中央。

随着言信的突然离去,人海爆发的浪潮余波远远没有减缓,反而更加的愈演愈烈。

因为有无数人在争论着两人的胜负,明眼人都能看到,两人的剑意之争,虽然很是气派,但那似乎都是为了将那天边一剑引来,这其中的比拼很难让人看得出胜负来。

更遑论两人自始至终都没有出过一招,不免让许多人遗憾,这就导致了争论者不在少数,

并非全都因为眼里劲不足,只是大多都偏偏喜好用自己的一知半解,去与他人斤斤计较,以显得自身见识不俗,不被他人所轻。

江湖底层修士多半都如此,那些到了‘大修士’层次的,早已是心境圆融,抛去了岁月里的浮华。没几个愿意抛头露面,真将自己的斤两显摆出来,好让对手获知自己的功法路数,从而被对手观摩钻研,一个不小心就会身死道消,得不偿失。

只有那些不上不下,前路没有些盼头又有些能耐的修士,会去蝇营狗苟,做那混吃等死的俗事。稍有进取之心的修士无不是拼命提升修为,看一看前路风光。

说到底,还是站得高看得更远心胸更宽阔,与世间普通人并没有如何的不同。

还有一个就是,大修士也并非是大白菜,平日里也不可能天天见到,更没有人见过能够在城中御剑化虹的事迹。

这种最能博取眼球的举动,简直是所有剑士们梦寐以求的快哉风,如何不让人神往。这其中也不乏尝试之人,但却无一例外的难以做到其中一二。

他们自然也发现了这座城中的古怪,也在城中听闻了许多千奇百怪的传闻,也就口口相传的接受了某种‘常识’。

是以当一个修士做到了他们所不能做到的壮举,所带来的轰动是绝无法想象的。

而当这名备受瞩目的白衣公子再度出现,向比剑台中央而去的时候,人们就更是沸腾。

无不在期待他们的胜负,想知道孤塞州三杰之首的名头,究竟会花落谁家。

不过让他们大失所望的是,走上去的并不是那位白衣公子。

而是一位看起来很是纤瘦的小少年,少年手里拿着一封信,一边望着人群满脸不乐意的神情。

比剑台的中央有一块占地非常广的空地范围,略比其余高出三尺,传闻之中是当年那位‘岳帅’的点将台,如今成了剑士们最为耀眼的中心台,地位远非那些‘就地比剑’可比的。

空旷的中心台之上,只有一位红衣女子持剑而立,颇有一种遗世独立之感,似乎人已不在于此世间,偏是世间人的风姿,令人无限遐想以及神往。

在她占据中心台的九日来,竟然无人能够闯过那一道‘考验’,从而被那位剑道大家收为亲传弟子,成为有资格与这位仙子同门的幸运儿。

据传那一道考验从开始到如今有了些变化,从原先在她手中‘剑意炼心’之下撑过一炷香的考验,被外人又私下里分作数个关卡。

第一关是,能够顶着朱红雨的气势,拾阶走到台上彻底站稳。第二关则是,取决于能够靠近朱红雨多少丈内,站到她面前。最后一关则是,取决于谁能够在朱红雨‘剑意炼心’之下支撑多长世间。

这其中竟然没有一条是期望能够通过那道考验的,都将目光放在那‘考验’的前两道关卡,视作与他人作比较的最有力凭证。

但凡能在前几关得到了如何好的成绩,都能够在他人面前有足够吹嘘的资本。

朱红雨静静的看着那名远远而来的持信少年,她眉头不由得微微一蹙,莫名而来的有些厌烦。

这几日来,她已经见识过这些修士的无赖行径,非但不以为耻,反而愈挫愈勇以此为荣。

在她想来,哪怕那位不知为何不受城中大阵压制,能够发挥全部实力,甚至最后还能够利用她的剑意去牵引飞剑,人品卑鄙的白衣公子都要比这些人要好得多。

至少人家有实力,有足够资格率性而为。

她也自然一眼看出那名少年几乎毫无修为,也实在想不明白,恩师为何要在这些不入流的地方收徒。她觉得在剑山一百零七峰里头,随便拎出一个扫地小厮,都比这些人要强得多,无论天赋悟性还是心性,远非这些痞气十足货色能比的。

只是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她不会去质疑恩师决定,也不会耍小心机,而是本本分分的执行,只要闯过‘考验’,她自然无话可说。

她不知道那股厌烦从何而来,为何会在这一刻就油然而生,就像是很自然而然的一道直觉。

只是没等她多想,那名少年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很是轻松的拾阶而上,站到台上去。

先前那些打赌少年连一个台阶都无法跨步的人,无不是瞠目结舌,不敢置信。

苏宁不情不愿的走上了台,很是无所适从,他从来没被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先前站在人群之中因为身子矮小,所以不觉得多么可怖,就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当他站在高台上,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海时,他心中些不免犯虚。

他下意识紧了紧手中的信,但又想到这是公子交代的很重要的信,于是又赶紧小心翼翼的抚平褶皱,心中想着赶紧去送信。

于是,他抬起头来喊道:“你就是朱红雨吗?”

中心台对于他一个几乎没修为的人来说,确实很宽广,离着那一抹红衣相隔距离可以说是非常远,于是不得不出声高喊。

只是他这么一喊,无数人更是目瞪口呆了,紧接着爆发出一大片轰然浪潮。无数人纷纷出言,有骂娘的,有叫好的,也有哈哈大笑的。

苏宁差点震晕过去,憋红了脸一言不发,只是眼神瞪圆,显然很生气。

台下的言信也啧啧称奇。

平阳朝嘴角抽了抽,也有些想笑,但却顾忌礼仪没有大笑出声。

然后,接下来一幕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齐齐呆愣当场。只见那少年似乎是赌气一般,大步飞快地向台中央走去,没有丝毫的停顿,更没有与先前那些人一般,被‘气势’所压地步履维艰的样子,甚至有些人直接被压趴在台上大出糗态。

无数人呆呆望着那名少年愈发加快的步伐,都在心中同衍生出一个问题:那位红衣朱红雨难不成是有意放的水?

言信迟疑问道:“乖乖,这么玄乎?”

他当然看出了并非是朱红雨放水了,而是那名少年本身就是个怪胎。

先前倒是听闻了一些传闻,剑堂那位大宗师曾‘三顾草堂’,要收那名记账少年为徒的事情,是故意被人夸大其词。他却也没瞧出记账少年有多么的不同,只是觉得根骨确实不错,似乎比柳山山还好一些,到底有多好并没有深究。

只是现在看来,似乎一直看走眼了,那名从不愿意修炼的记账少年貌似很不简单,也被顾书冷藏得很好。

平阳朝忽然说:“这也是公子为何特意交代,让苏宁在你与朱红雨比拼剑意过后,才上台送信。”

言信一挑眉,不解问道:“不应该啊,朱红雨虽说是被我消耗了太多剑意和神念,但依旧不曾影响‘剑心’。

“外人不知道的以为是‘剑意炼心’的考验,但却仍旧瞒不过一些识货之人,这明明就是出于对‘剑心’的考验,远非明面上的‘剑意’可比的,这关乎一个人对剑道的心性,而非天赋根骨。”

忽然,他猛然想到一个关键点,脱口而出道:“莫非苏宁他...”

平阳朝点了点头,幽幽道:“确实是其中一种独有的天然‘剑心’,并非是后天修炼所成。”

顿了顿继续说道:“朱红雨与你比拼过后,虽然只是损耗了‘剑意’以及神念,但是更重要的是,她的‘心境’受到了你的冲击,并没有先前那一种无敌一往无前绝对‘剑心’。不然苏宁他虽然能过,但绝对会很狼狈。”

只是说到此处忽然又顿了顿,他又想到公子最后那句“当苏宁上台见到那名女子之后,剑心只会更加的纯粹,以及,她一定会想练剑。”

平阳朝有些疑惑,但想了想还是没把公子的最后一句说出来。

言信则在一旁一副感叹的模样,然后很是惆怅道:“为啥这天下的天才那般多,不是应该有我就足够了吗。”

就在此时,台上苏宁已经看清楚了朱红雨。

然后他就不太愿意继续向前了,因为他看到了那位风姿卓然的绝美女子,有些呆愣出楞,一时之间居然不敢递出那封信。

朱红雨神色凝重地注视着眼前少年,也大概猜出了少年的与众不同,只是见他呆愣的注视自己,她心中厌烦居然愈盛。

然而没等她出声,那名少年已经醒来,说了一句谁都听得出,也很直白的酸溜溜违心话来:

“也没传言中的那么好看,都没我家公子好看。”

然后憋红了一张脸,把信递过去:“‘我家’公子给你的信,还说了一句‘给你们的承诺已到’。”

虽然先前那一句几乎是小声嘀咕出来,但在场哪一个不是有修为在身,自然能够听得无比清楚,一时间居然没人哄然大笑,四周一片死寂。

言信脸色古怪,憋了半天,似乎想到了什么荒唐事情来,神色怪异问:“你们跟他也是朝夕相处,难不成没注意到什么不同的地方?”

平阳朝一愣,实在是没听明白,问道:“你这话是何意,我们并非是住在一起,草堂四人只有他与公子才住在药铺里头。”

言信摸着下巴,一脸匪夷所思,却没有回答,弄得平阳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忽然间,言信瞳孔一缩,他猛然发现了台上不知何时多了一名儒雅老人,似乎是不知从何方远处,一步踏上台中,如此强横手段,连他也仅仅是捕捉到了一丝破空的气息涟漪。

他可是明白,在这城中,对修士的‘御剑破空’以及‘缩地成寸’多么大的限制,平时哪怕就连飞掠都做不到。这位老前辈居然只以肉身捕捉天地元气的空隙,硬生生的一步就是数里出现在台上。

如果不是他沟通了大阵,还真发觉不了其中的奥妙。

平阳朝凝重道:“看来公子所说并非是夸大其词,这位剑山老前辈,的确是随时都有可能踏入七境,只是一直不愿跨过去。”

记得公子说过,这大阵对七境修士限制已经开始有所减弱,只对七境以下才有着绝对的压制。

言信感叹:“六境的体魄境,果然是强悍。”

这时,众人也都回过神来,一时间无数人哗然,就连还没弄明白这封信是怎么一回事的朱红雨,也躬身行礼。

只是这名平平无奇,看似很和善的老人出现在上台后,丝毫没有往日里大宗师该有的风度,他声音竟然有些发颤,对着苏宁和蔼可亲的问道:“小姑娘,能否把信交给我。”

苏宁闻言如遭雷击,一时间满脸惊恐,慌不择言脱口怒声道:“你才是小姑娘,你全家都是小姑娘。”

然后匆忙地把信向朱红雨一丢,转身蹬蹬蹬跑了。

朱红雨先是一愣,满是匪夷所思,紧接着大怒,喝道:“辱骂恩师,找死!”

正要提剑将那名少...女一剑了结,结果被儒雅老人伸手拦住。

老人摇摇头,示意不用在意,这才将那封信吸入手中。拿起来对比先前寄来的那一封的笔迹,确认无误后,一时间心思又变得百感交集,竟然不敢立马拆开信,知道信上写了什么。

踌躇半晌,最后还是定了定神,颤抖着手解开信封。

朱红雨的怒容渐消,开始又疑惑恩师拿着那封信如此魂不守舍,似乎跟一个月前那般。

最后在朱红雨目光中,当老人将那封信看完后,竟然丝毫不顾宗师风范,老泪纵横抽泣哽咽,不能自已。

这一幕看得无数人惊掉下巴,纷纷四目相对莫名其妙,然后下意识看向那位送信的少年,人人都想知道那封信到底写着什么。

这个时候,苏宁早已慌里慌张的跑下了中心台,带着一些哭腔扯着平阳朝和言信的衣服,近乎是央求说着:“我不要呆在这里,我们快走,要回去了,我们是真的该回去了。”

他不敢自己一个回去,那么多人都在注视着他,密密麻麻的人海没有言信他也出不去。

平阳朝一脸惊愕,似乎不可置信。

言信果不出所料的表情,扯了扯嘴角似乎呢喃着‘果然柳眉弯弯小娘子’。

然后看着那名老人的失态,他与许多人一般,很是震惊道:“那封信上到底写着什么。”

“那是一段很狗血的陈年旧事。”

平阳朝有些无奈地安抚苏宁,然后用公子的口吻简单的说了一段故事。

这位剑山老前辈师白风,年轻时是个父母双亡,居无定所的游侠儿,一次行侠仗义时受了重伤,昏死之际被一名普通人的少女所救。

养疗期间两人久生情愫,游侠儿自知生性放浪也无立家之意,到最后也没敢捅破窗纸。只是,自那以后游侠儿每次行走江湖累了,心生感怀之际也会偶尔‘路过’探望。

却不料年复年,三年又三年,游侠无心佳人愿等,久而久之小村庄那栋小房子竟成了一处心安之乡。

后来,游侠儿在一次‘归乡’途中,下定决心向她求亲事好归根落叶。却不料那时候正值大丰王朝横扫四方,朝廷重金大举招武官,游侠儿没能抵住‘衣锦还乡’的诱惑,半途投身军伍。

等他功成名就归来时,却发现战火兵祸早已卷席了那个村庄,那个早已不是当年少女的女子,那个等了他三年三年又三年的女子,早已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游侠儿发了疯一般,多年的拼命寻找依旧无果,心死之下也退出人间隐姓埋名,成为一生的遗憾往事。

而经此一事后,这位蹉跎了大半生的大宗师,仍是放不下那一段如魔障一般的陈年往事,不愿去斩去‘心念’,一步成就超凡入圣。

言信听得咋舌,大呼过瘾。

却被安静下来,听故事听得出神的苏宁用弯弯柳叶眉狠狠瞪眼,他才咳了一声讪讪一笑,开玩笑道:“难不成你家公子是仙人,那封信里说的就是那位女子的消息?”

平阳朝竖起拇指,赞道:“你难得聪明一回。”

言信一呆:“居然是真的?”

平阳朝神情有些复杂看了一眼苏宁,又认真道:“其实,苏宁就是那位女子的后人。”

这回,言信和苏宁都同时愣住了。

苏宁愣愣脱口说道:“怎么可能,我是孤儿,是被公子在外面捡回来养大的。”

这时候,忽然有人柔声问道:“小姑娘身上是不是有一颗从小就随身佩戴的‘雕木铜钱’,上面刻有‘良人未归’四个字?”

苏宁讷讷转身望去,那师徒两人已经不知何时来到身后,开口的是那位儒雅老人,一副慈祥模样。

只是那下意识捂住的胸口,显然被老先生说中了,那里多半是挂着一颗‘雕木铜钱’。

老人家有些泪眼模糊,连连说好,喜悦之色已经难以掩饰。

其实,修士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人间离愁。

迟暮的老人,最是易记起当年往事,尤其是憾事,你们总能听到他们嘴里的喋喋不休,自言自语的叨念。

苏宁忽然愤怒道:“你们都是骗我的,我要回去找公子,老朝我们走吧,快走。”

说着就要扯着平阳朝和言信一起走。

言信纹丝不动。

顾草堂此时早已散去,人人都已经提前知晓,唯独无忧无虑的苏宁被瞒在鼓里,至今仍未知晓。

平阳朝叹了口气,知道是时候该说实话,总不能所有人都知道,偏偏瞒着这位单纯的少...女?

他拿出一封早已准备好了的信,递给苏宁。

信上写着‘苏宁亲启’。

苏宁认出了是公子笔迹,慌忙打开,上面只有寥寥数句。

她面无人色,喃喃道:“公子,不要我了。”

说完泪流不止。

没有哭泣声,似乎都忘了哭泣。

忽然,她不知哪来的勇气,推开人群冲了出去,人海似乎因为那位大宗师的缘故,竟无一人阻拦,齐齐让道让那‘少年’一路畅通无阻。

苏宁梨花带雨的跑过比剑台,跑过剑台区主道,跑过无数大大小小街道一路向北,一直奔跑。

她胸中似乎有无穷的力量喷发,她从没觉得有现在这一刻这么委屈,这么坚定过一件事。

她再没有往日那般事事无所谓,事事莫不关心,只想着数钱和吃饱饭,睡好觉。

她想起了年幼时黑色的幽深画面,想起空荡荡之上的白骨森森,想起来遇到公子时如散发着如春日的温暖。

她越是奔跑想得越多,就越是疲惫。

终于,不知道走到了哪里,她扑通被石子绊倒,狠狠摔倒下去。

她伤心地想到,如果自己不睡懒觉就能早点起来见到公子了,如果自己好好修炼,现在就能马上回到家里了。

想着想着,就越发伤心难过。

然后她累晕过了去。

被神色复杂的朱红雨抱在了怀里,先前四周的街道人流,也被儒雅老人如同画卷挥手散去。

原来苏宁一直只是在原地踏步,从未真正走出方丈之地,她的所感所见所闻,皆是老人挥手间布下的假象。

言信与平阳朝看得惊讶不已,言信更是神色向往,他隐隐察觉到老人心境似乎已经开始圆融,入圣在即。

老人深深的打量着苏宁,他已经在刚才这短短光阴里,将小少女的一生所闻所见所经历,都用秘术‘回忆’了一遍。

此刻老人有着难以形容的自责,以及愧疚。

除此之外,他也自然看出了这位故友后人身体里的一些秘密,也感叹如此遮掩‘天机’的手段,百感交集道:“真想见识见识一下那位顾先生。”

早已在一旁等候多时的平阳朝抖了抖袖子,恭恭敬敬行了一礼,答道:“公子说了,感谢的话就不必多说了,时机到了自会相见。公子还说,如果老先生出发晚了,提前泄露天机所带来的后果,相信老先生心中有数。”

老人家神色凝重,点了点头表示会按照信中所说,找到她。

然后仔细询问苏宁平时生活习性,有何喜好,事无巨细极有耐心。

最后得到详细答复,才带着朱红雨与昏过去的苏宁走了。

临走时,朱红雨忽然对言信说道:“下次宗门剑会,你就不会那般好运了。”

言信有些艰难的扯了扯嘴,没有敢回狠话。

人潮开始渐渐散去,今日之事足够让有些人吹嘘一辈子。

看着师徒几人彻底远去,言信说了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难怪,原来如此。”

平阳朝看着他。

言信兴致勃勃地解释道:“老先生这么多年一定是在等着,哪天能够与那位只是普通人的女子相遇,不然以他六境修为,完全可以做到驻颜有术,何来的老态。我估摸着他定是要来一场说书先生嘴里头那种,‘白头重逢’的戏码。”

然后迎来了平阳朝看白痴的目光。

言信一脸的无奈,嘀咕着死脑筋的读书人没幽默感。

揉了揉愈发疲惫的眉头,转换话题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出发?”

“公子吩咐说越早越好,柳山山大概已经离去了。”平阳朝看了看天色,已是过了响午,问道:“你呢?”

言信楞了一下,有些惆怅道:“是时候回御剑门闭关了,这事过后大概我就会被许多有心人盯上,我当下也很忧郁啊。”

然后又问:“他到底去了哪,有说过何时回来吗?”

“我也不知,只是说‘江湖何处不相逢,后会有期’。”

“那行,我们也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第一卷结束,后会有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