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九幽剑鸣 > 人物传: 黄药师之情

九幽剑鸣 人物传: 黄药师之情

作者:两行清泪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药师,外号“东邪”,天下“五绝”之一,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角色。是黄蓉之父,对其妻冯氏(小字阿衡)一往情深。

黄药师是金庸笔下“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的人物,是“桃花岛”的岛主,亦是桃花岛派武学创始人。“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是他一生武功的写照,武功造诣非凡,已臻化境,为金庸小说中武功绝顶的高手之一。

黄药师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亦无一不晓,无一不精。

个性离经叛道,狂傲不羁。性情孤僻,行为怪异,身形飘忽,有如鬼魅。黄药师漠视“传统礼教”,然却最敬重忠臣孝子(据黄药师的说法:此乃大节。)个性行事潇洒。

东邪黄药师是上中人物,洒脱不羁,把普天下都当作脚底下泥,他不喜欢傻小子郭靖,是情理中事。本来,黄药师可算是绝顶人物,但是他迁怒,铜尸铁尸偷了九阴真经,与其他弟子何关?何况真的如此超绝,又何必如此重视九阴真经?难道无所不能的黄老邪,就非靠九阴真经不可?自己不会去创出比九阴真经更高的武功来?至于要在爱妻坟前,焚化九阴真经,那是执着的做作,不是至情至性的表现,所以,连上上人物都不是,只是上中人物。

他不落俗套,不为世俗思想所规限,他任性痴情而极度浪漫。妻子亡故,他恋恋不忘,十几年中,夜夜在她墓旁吹箫相伴,墓中供着的是他亲笔所绘的小像及最精巧的珍玩,他做了花船,思算携了她的玉棺,月夜出航,让海浪打碎船身,与她一同葬身大海,这是何等痴情,又何等浪漫。而且他的浪漫,不是做梦的少年的浪漫,而是一个懂得爱也懂得欲的成熟男子的浪漫。他的重视真情,一生渴望思念也在所不计。所以,他看见黄蓉深爱郭靖,难舍难分,他便共鸣而发出悲吟:“且乎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这样的人自是骄傲的,所以是“东邪”,而黄药师的缺点也太多太多,“伟大”、“英雄”、“完美”的这些字眼不能用到他身上,但这么多才多艺多令人倾心之处的人,有缺点又有什么关系?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为武功写照。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对绝对“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出自黄蓉之口,原为黄药师所对,当时陈玄风、曲灵风、陆乘风、冯默风四弟子随侍在侧,黄药师以此与四弟子开个玩笑。

“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这首诗是黄药师所作,他非汤武、薄周孔,对圣贤传下来的言语, 挖空了心思加以驳斥嘲讽,曾作了不少诗词歌赋来讽刺孔孟。

第二次华山论剑,黄药师的“桃华落英掌”至“奇门五转”多套掌法下,三百招内仍无法击倒郭靖,自认落败;后来逆练《九阴真经》的欧阳锋突然出现,黄药师运起“弹指神通”,哪知遭欧阳锋怪异无伦,一口咬住黄药师食指,无奈之下,连黄药师只得默认他“武功天下第一”。

后黄药师与众人准备去华山祭拜洪七公、欧阳锋,恰逢一群庸人争夺天下第一,赶跑他们之后黄药师等人重新确立天下五绝,黄药师仍为“东邪”。

男人在合适的年纪遇到最适合的女人,才迎来他最好的时候,就好像黄药师遇见冯蘅。

那是一个萧瑟的大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黄药师孤单一人,仰头饮下一口酒,不动声色中,扬手把酒浇在胸前的剑上,酒水沿着狭窄的剑刃淋漓流下,头顶上白雪依旧,他倒了好久的酒。

那天是他第一次见到冯蘅,他不知道这个女子会是如此的清秀美丽,明澈的眼睛,似乎没有一点点沉渍,姣好的面孔,不经世事,纯真得像一张白纸。以至于他拉过来看到她的脸,不由得发怔了,他怕没有时间细细去看她了,他的镇定就此被她瓦解。

那时的黄药师,早已是名动江湖的“东邪”,亦是别人口中的大魔头。那时的冯蘅为了逃避追杀流落江湖,却不小心跌撞进他的怀里。黄药师说,我不会轻易为女人出手的,真要我出手的话,你就要跟我一生一世。她静静的低下头,只答了一句,带我走。

她的风华绝代,冰雪聪明都不值得一提,她只是扑在他的胸口,放声哭泣。黄药师愕然了,从没有一个女人这般如此,他默不作声,悠然拎起横笛,吹奏着他的碧海潮生曲。

他没有料到,身边这个女子把他的心思一点点地听懂了,他不知道自己的红颜知己就这样走进了自己的心,也不知道这个女子居然成为了自己最深切的记忆,自她之后他再也没有对任何女子动情。

黄药师说,你跟我在一起,从来没问过我为什么,这是我最欣赏你的地方。

就好像许多女生总是追问男生,你为什么喜欢我?喜欢我什么?这是多么的不明智,爱与不爱都很自然。

她是心甘情愿的,而他又未必不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

岁月并不轻易安稳,人物出场顺序的跌宕起伏,好似乎早就命里注定似的。黄药师和冯蘅的一个平淡江湖再无波无澜是不可能的,阒静如死久了,就会失掉生气。

只是为一部《九阴真经》,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相约华山比武论剑,王重阳为了平息纷争,也到了华山。众人都在勤练武功,只有王重阳和黄药师例外。王重阳心静如水,而黄药师他自己知道,他要的,并不是真经。

王重阳是个话唠,问了黄药师很多问题, “黄大哥,你是不是在想华山论剑的事。你到底有没有把握?”“你曾经说过,没有兴趣争天下第一,为什么这次你居然?”“我知道你为了蘅姐姐不开心,既然你还惦记她,那我陪你去找她。”

黄药师依旧吹着他的笛子,并不作答。回风拂柳,吹得他的青衫空空落落。

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获胜,而王重阳为了天下武林的太平,决定永不学真经的武功。本以为就会平顺的江湖路会好走,黄药师和冯蘅走得并不轻易。

那时的他们新婚燕尔,周游各地,却遇到了奉王重阳遗命藏经的周伯通。冯蘅自是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在黄药师与周伯通弈棋时,只看了一遍经书就已记住。

她只是为了了丈夫的一桩心愿,她知道得不到《九阴真经》是因为他挂念自己。在她默写真经时,总是心绪不宁,乌鸦对着她的房间叫,她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惶恐。

《九阴真经》是一本不祥之书,她嘱咐黄药师绝对不要学里面的武功。黄药师知道妻子的好意,他并不想江湖以后再次掀起腥风血雨,他放弃了《九阴真经》,也不许徒弟偷学,否则逐出师门。

故事有时曲折得叫人好生失望,他们本来可以恩爱夫妻白头老的,他们本来可以一起听潮烹茶吹箫弄月的,他们的本来也只因命理终有此劫。

即使黄药师精通五行数术,他也解不开,因为他逃不过。若不是梅超风、陈玄风偷了经书,若不是周伯通大闹桃花岛,他们的平静日子会是再无涟漪的。

黄药师一怒之下,将弟子全部逐出门外,挑断他们的手筋脚筋,也用弹指神通射断周伯通的双腿囚禁在桃花岛。

那时的冯蘅已经怀有身孕,她的身子向来孱弱,为了黄药师,她只好再默一遍《九阴真经》。她很抱歉,她记不全了。

她问他:“如果是儿子,你取什么名字?”

他说笑着:“ 要是儿子,我会把我的武功全传给他,我要江湖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我黄药师有传人。我一向行事古怪,他们叫我东邪,我要我们的儿子正邪兼备,就叫他黄正邪。”

她又问:“要是女儿呢?”

黄药师说:“ 要是女儿……我喜欢芙蓉花,我们就叫她黄蓉吧。也只有芙蓉花,才配得上我的女儿。”

桃花岛开始下雪,冯蘅走了,就好像她生命里第一次遇见黄药师一样。那天在听月楼,冯蘅跌进了黄药师的怀里,就注定他这一生都要盛满她。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她说:“你说过我一点都不了解你,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在听月楼过着花开花落的季节,忽然间,好像完全了解你了。”

他也只说:“我不会轻易为女人出手,真要我出手的话,你就要跟我一生一世。”

可是现在,硕大的桃花岛,就只剩下两个人了,从今往后,他又是孤单的了。他抱着怀里的黄蓉,吹着她母亲最爱听的碧海潮生曲。他只是空倚着一株桃树,空着眉间淡淡的泪痕,想起内子字阿蘅。

黄蓉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看着父亲在桃花树下吹箫弹琴,每次黄蓉撒娇,黄药师却错口而出:阿蘅乖。他只是解释,蓉儿,你真像你的母亲。

那时黄药师发誓终生不离桃花岛,也一生不学《九阴真经》上的武功。他只待黄蓉找了个好的夫婿,就以花船出海,携玉棺寻妻子的亡魂。

黄药师痴情到了极致,他的黯然**比起杨过更甚。每次读到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的那句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总让我想起黄药师。

只是到了最后,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曾经的赌诗泼茶,曾经的玉笺题书,也不过是寻常。

蘅者,杜衡也,是一种香草,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君子、贤人——多好的名字。 倪匡在《我读金庸小说》中对黄药师的评价并不高:东邪黄药师是上中人物,洒脱不羁,把普天下都当作脚底下泥,他不喜欢傻小子郭靖,是情理中事(黄蓉喜欢郭靖,属于情理之外,只好认命)。本来,黄药师可算是绝顶人物,但是他迁怒,铜尸铁尸偷了九阴真经,与其他弟子何关?何况真的如此超绝,又何必如此重视九阴真经?难道无所不能的黄老邪,就非靠九阴真经不可?自己不会去创出比九阴真经更高的武功来?至于要在爱妻坟前,焚化九阴真经,那是执着的做作,不是至情至性的表现,所以,连上上人物都不是,只是上中人物。 看完TVB对这段着墨不多的前情所编造出的电视剧,绝不会这样认为。 黄药师遇上这般心性的冯蘅,生死相许有何难,冯蘅为他生为他死又有何难。

最早见到的黄药师是《神雕侠侣》中的骆应钧,一见倾心,觉得心中的黄药师就是这样的。思及原因,大概是久仰黄老邪的美名,并且被骆应钧当时堪比刘德华如今的老而紧实的脸庞以及挺拔的身材所深深吸引。纵然杨过已经长大,黄蓉都已老去,黄药师,你还是那么高那么瘦那么帅。可是你身边没有冯蘅。 见过姜大卫的黄药师之后才知道,你有点矮有点胖但是你依旧风度翩翩,而且你身边还有那个名动天下的冯蘅。 初见姜大卫,是 天降奇缘 里温兆伦的大哥、商天娥的丈夫。那时候超级不喜欢温兆伦和郭蔼明,也不喜欢宣萱作为红娘却莫名成了第三者,反而对姜大卫大男子主义的角色很有印象。他对弟弟妻子都很严厉,最后为了挽回妻子也算是用尽一切办法,别扭中带着憨直。彼时,姜大卫已经是中年大叔了,但确实记住了他的脸和他的名字。 再见姜大卫,是 任贤齐袁咏仪 联袂出演被改编得不伦不类的 笑傲江湖。一片烟雨中,姜大卫袁咏仪乘舟而来。姜负手而立,袁低首抚琴。两人眼神交汇,笑眼含情,多么风情万种。我真的以为并且希望他们之间有奸情。(任贤齐的令狐冲怎么比得上姜大卫的曲洋!)

后来就是 乾隆大帝 中的曾静,宗师派头实足。举手投足间净是温文尔雅,比之年轻白净的乾隆大帝古天乐,毫不逊色。 到最近,康青杨这样的角色实在是埋汰他了。我始终觉得,如果他高一点瘦一点,贺峰这个角色他足以担当,绝对不输岳华。 (秦沛当初演叶孝礼的时候多么入木三分,再加上尔冬升,他们兄弟三人任何一个都能演好那些不同年龄段大佬,并且满足女生对于大佬的所有幻想。) 姜大卫演黄药师的时候已经45岁左右。说实话,已经有点中年发福,确实不是最合适的年纪、最好的年华。监制最终选择他,我相信除了他刚刚过档TVB之类的利益考虑,绝对有不能放弃他的理由——比如说,他是最能演好黄药师的人。 他一脸从容地对冯蘅说,狡黠的微笑几乎轻不可见:我不会轻易为女人出手的,你真要我出手的话,你就要跟我一生一世。 冯蘅要和他划清界限,两人言辞激烈咄咄逼人,如此混乱中,他都能一脸凝重:这个世上除了我,没有人对你更好。

镜头里,两个人的眼神戏实在是动人,想说但没有说出来的话明明白白一览无遗——就像张艺谋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梁佩玲的冯蘅明明是养在深宫不谙世事的女子,竟然如此温婉动人、智慧稳重、情深似海。 很多评论都说梁佩玲长得不好看,我不以为然。不算婉约玲珑,但绝对是气质出众顾盼生辉。 初见梁佩玲,是吕颂贤版的 笑傲江湖。令狐冲接任恒山掌门,远方传来“圣姑驾到”的通报声。镜头里轿停帘掀,一女子从内而出,然后画面戛然而止,本集完。不知是制作时故意为之还是电视机质量问题,她的这个出场是背光的,我连她的脸都没有看清楚,就进入了片尾曲。只觉那个连脸都没有看清的女子气场极大。她的演出也奠定了任盈盈成为我最爱的金庸女主,没有之一。 再见梁佩玲,是她与周慧敏主演的 刀马旦。两人都是民国戏子,男主是陈锦鸿,二女和他陷入三角恋,周慧敏是善良识礼、坚毅可人的女一,梁佩玲是善妒坏心的恶毒女子,明眸皓齿巧笑倩兮,丝毫不输周玉女。

她在最后的时刻,还是浅笑吟吟,眼波流转:药师,我真得很希望,我这一辈子能照顾你。 这样的黄药师和这样的冯蘅是无论对或错的时间,遇到的最对的人。

药师,此生嫁你,当是三生有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