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子剑 > 第一卷 取剑 第四十四章 乾坤弓

天子剑 第一卷 取剑 第四十四章 乾坤弓

作者:飞飞的羽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4: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右首的几个不是张良一系,虽非同宗,却是同族。

他们这些人是清河郡的老张姓人,据说也是很久以前从别处搬来的,但是没人能够说的清楚究竟是什么年代。

不过,远远比张良这一支系要早的多!虽然如今的张姓老族长已然是人家这一支系的。

张文经道:“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我始祖本为黄帝后裔,官封弓正,因功赐姓张氏,世居清河,已近千年,从来没出过一个贪生怕死之辈。哼,管他董卓也好,’鸿门‘也罢,我们要同仇敌忾,誓死守卫祠堂,就算就此绝了根,也不辱没祖宗。“

张文继道:“不可,不可,有道是‘秀才遇见兵,有理也讲不清。‘张氏没有一个怕死的孬种,但是因一己之私,而牵连整个清河百姓,同样是千古罪人。”

张文纬道:“张氏大难,怎不见卧牛山庄的人?那里兵丁不少,老族长何不借来以解清河之围呢?”

张思琮道:“三伯,卧牛山藏有天子之剑与高祖金牍,万分重要,若出兵来援,中了调虎离山,可就大大不妙了。”

张思珅道:“那就带了神弓,咱们先到卧牛山暂避,卧牛山铜墙铁壁,官兵也无可奈何。”

张思瓘道:“你我走了,张氏祠堂还要不要了?清河百姓又怎么办?其实还有一个下下策,巨鹿黄巾军首领张角,也是张氏子孙,当年他落难来投,咱们也容了他,如今家族有难,他能袖手旁观?听说黄巾军有十万之众,不如。。。?”

他边说边偷偷观察长辈脸色,果然,当他说到张角的名字时,众位老人都愤然变色,有的捶胸跺脚,有的摇头叹气,有的低声说了声‘呸‘,有的用力吐了口痰。

张角的贪心,比董卓还大,他暗地里派兵,早已攻打了卧牛山多次了,若不是庄主张辽坚守,髑髅台早就被张角拆了,请他派兵来救清河,就算能一时抵抗‘鸿门‘,终了还不是撵走了恶虎又新来了豺狼?

众人议论纷纷,除了义愤填膺,视死如归,谁也拿不出个主意,老族长一筹莫展,不知道该听谁的才是。

曹操与夏侯惇听了个大概,基本上也明白了,张家有张祖传的‘乾坤弓‘,供奉在张氏祠堂之内,而这张神弓能够帮助开启髑髅台,也正是这个原因,才招致了’朝廷‘下旨借用。

这是曹操第一次听到,五行剑人人争夺,因为大家都知道聚齐了五行剑才能开启髑髅台,‘乾坤弓‘也是开启的必备条件,曹操今天才首次耳闻。

一张弓如何开启髑髅台呢?曹操心里没时间细想,因为五行剑聚齐了又如何开启髑髅台呢?谁知道呢!

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曹操说道:“董卓老贼早已挟持天子,架空朝廷,其篡位称帝之心,已是路人皆知。之所以还未动手,就是因为有天子之剑与高祖金牍存在,是他篡汉的一大障碍,也是目前最大的心病,故而董卓与‘鸿门‘不惜一切代价抢夺五行剑与’乾坤弓‘,髑髅台开启之人,就是董卓篡位之时,所以’乾坤弓‘无论如何不能落得’鸿门‘手里。”

曹操一席话,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

这么半天,几乎没人注意曹操两人,大家都以为不过是前来问诊的病人而已,不曾想曹操竟然说出这番话来,瞬间的安静过后,张氏族人开始大声指责。

“你是何人?在此大言不惭,说的轻巧,年轻人可知‘鸿门‘的手段有多毒辣?”

“是呀,所谓民不与官斗,几百名官兵此刻就围在祠堂周围,郡守大人与‘鸿门‘特使处还有上千名之多,以卵击石,怎么可能硬碰的过?”

“这是我们家族之事,什么时候轮到外人插嘴。”

老族长满脸不悦:“都不要吵!”接着客气地问曹操:“这位公子,还未请教尊姓大名?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我们自然心知肚明,可是苦无良策,不知公子有何见教?”

曹操将手中长剑一举:“晚辈曹操,请问诸位可曾识得此剑?这正是‘青虹剑‘,而我这位夏侯兄弟手里的,就是’霸王剑‘”

这几句话,说得众人目瞪口呆,董卓与‘鸿门‘抢夺五行剑,查抄曹家,通缉曹操,众人都有所耳闻,真想不到,这名年少英雄就在眼前。

众人谁也不认识五行剑,更没见过曹操,都瞪大了眼睛。张可淮恭恭敬敬给曹操施了一礼:“曹大哥不惧权臣,勇斗‘鸿门’,可淮敬重的很,请受我一拜。”

曹操赶忙还礼,“说来惭愧,在下也是被‘鸿门’追杀,这才误打误撞,一路到此的。但是在下曾亲眼看到大汉还有郑尚书,卢大人等忠志之士,董贼已经尽失人心,强弩之末,早晚必败。“

“哈哈哈哈,已成瓮中之鳖,还敢在此大放厥词!”

声音尖细刺耳,带着得意之气。

呼啦啦,闯进来一大群官兵,将大厅正门堵了个严严实实。

为首的两人,一人身穿官服,面目清秀,张氏族人全都认得,他就是清河郡太守孔大人;另一人长脸似驴,鼻弯似钩,两只豆粒状的眼睛射出精光,穿一身太监服饰,只是身材矮小,瘦骨嶙峋,似乎是常年忍饥挨饿。

这人谁也不认识,他双眼扫了一遍屋内的众人,笑道:“曹世侄,别来无恙?”

见他认识自己,想了半天,却对这人没有丝毫印象。

“郡守大人,告诉他们。”

“是,这位就是京城来的上差,先帝爷的随身大监段珪公公。”

曹操这才想起此人,他知道先帝身边有两大太监,一个叫做张让,另一个就叫做段珪。曹家几代都在朝里做官,少不了要于大太监们打交道,只是曹操并未与他有过接触,所有的印象只是从父亲和叔父那里听到的而已。

“世侄,老奴与令堂大人一向交好,情同手足,曹家的遭遇,老奴也是万分悲痛。快些将‘青虹剑’交给老奴保管,量那‘鸿门’再不敢为难世侄。”

他故作悲状,眼睛却牢牢地盯着‘青虹剑’。

曹操哈哈长笑,震得屋顶灰尘‘噗噗’地落下。

众人莫名其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眼下大难临头,还有什么可笑的?

段珪见曹操笑个不停,甚至连眼泪都笑出来了,不禁怒道:“世侄,你已走投无路,随时有杀身之祸,实话告诉你,吕布掌门已经率领‘鸿门’杀手倾巢而出,不出三日,必到清河,只有将‘青虹剑‘与’霸王剑‘交由老奴保管,方可保住性命。”

曹操止住笑声,大声道:“公公口口声声世侄,到底是称呼曹某呢,还是称呼‘青虹剑’呢?”

“你!给脸不要脸,死到临头,还敢大言不惭。”

“天下谁人不知?‘十常侍’蛊惑先帝,祸乱朝纲,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你们就是罪魁祸首。先父每每提及,无不咬牙切齿,深恶痛绝,何来情同手足?”

曹操一番话,说的大义凛然,张氏族人无不钦佩。

“好,好。”老族长张兆楷抚掌赞道,“说的痛快,就凭曹公子这几句话,老夫终于相信,这大汉天下,始终还有正气尚存。”

“你自寻死路,也怪不得老奴了。”说着,一摆手,示意官兵冲上前拿人。

“慢!”张兆楷走了几步,来到郡守大人面前,“孔大人,你乃圣人之后,怎可听命于阉贼,自损名声呢?圣旨里说,让老朽明日午时献弓,为何现在就带兵强夺呢?”

孔太守趑趄嗫嚅,叹了口气,低下了头。

他身后闪出两个人来,都是三十岁左右,一人一口鬼头刀,架在孔太守后颈上。

敢情他也是被逼无奈,张兆楷道:“段公公,你也是先帝爷老臣,想不到先帝爷尸骨未寒,你却投靠董贼,为虎作伥,神弓就在张氏祠堂,有本事就来取,何必使用下三滥手段,逼迫孔大人呢?”

段珪冷笑:“成大事不拘小节,老奴我备受先帝爷恩宠,言听计从,富贵荣华,已至顶峰。你们自然听说过,先帝爷亲口说出‘张常侍是我爹,段常侍是我妈’,试问,纵然是位列三公,又能否有如此恩遇?“

无人应声,他又接着道:“你们都是要死的人了,老奴也就不怕告诉你们。那个时候,老奴家族是何等风光?那个时候,董卓又算什么东西?先帝爷驾崩之时,老奴就在当场,为了先帝爷的冤情,为了我段氏的荣辱,老奴只得卑躬屈膝,低三下四,不但对董卓老贼奴颜婢色,阿谀奉承,还加入‘鸿门’,还为吕布那黄齿小儿充当甚么八大金刚。“

听他的话,似乎都董卓与‘鸿门’颇有怨言,说起‘鸿门’八大金刚,大力士、独眼龙与野鸭子都已经死去,剩下的诸葛汐泠、笑头陀、毒菩萨以及水龙王都也见识过,唯独剩下一名,敢情就是这位先帝身边的太监段珪。

“老奴忍辱负重,甘为牛马,为的是什么?水清、山明,告诉他们。”

“是,叔父。“

孔太守身后两人,一个叫段水清,一个叫段山明,都是段珪的族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