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江湖是怎么没的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目

江湖是怎么没的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目

作者:苇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3: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1.

离开陆府的时候,陆游出门相送,直到出了绍兴府十里,他依旧不肯回去。

我对他说:“留步吧。”

陆游对我说:“姬兄,此次不能帮你,我犹感歉疚,只是希望你能体恤在下的苦衷。”他真的歉疚,从他的表情中我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内心之中其实有所挣扎。

我不愿强人所难,尤其是过往的朋友。以情谊绑架别人的话,我说不出口。

我对着陆游淡然一笑,对他说:“没有什么可歉疚的。等我找到了女儿,我会托人带书信给你。”

那一天,风很轻,吹得人脸上很舒服。我犹记得陆游曾站在绍兴府外的矮坡上送我离开的场景。也便是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无奈。

2.

在陆游送我离开的那短暂而又有些漫长的路上。我二人曾有一段短暂的谈话。

我问陆游:“为何不见唐婉?”

陆游眼中伤意尤甚。他告诉我,四年前,便是我和小月离开江湖的那年。他在母亲的逼迫下,一封休书,将唐婉送出了陆家。

我问他,为什么?

陆游摇头苦笑,说,因为缘分尽了罢。

我没有再多问,他也没有再多说。我知道,他内心中其实很痛苦。我和李小谦曾亲眼见证过他们之间的感情,只是人生际遇并不是试试都有所等待。陆游和唐婉分开的时候,我并不在他们身边。

我想起李小谦曾夜访唐婉时说过的话。他曾异常坚定地对唐婉说,你们不会有好结果的。

那时,我以为是李小谦得不到时发下的诅咒。

由此看来,这并不是诅咒。或许是陆游与唐婉之间这段凄婉的爱情真的载入了史册,而九百年后的李小谦又恰恰知道这段故事。

我忽然有些同情李小谦。若看似放到不羁的李小谦曾真的对唐婉情根深种,若李小谦的确知道所有的一切。那么,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人一步步走向不得善果的结局而又无能为力的无奈,是多无令人憔悴。

所以,我也能够理解他了。他知道所有人的结局,却偏偏不知道自己的结局。

但现在他知道了。

因为,他变成了李罪,变成了自己的祖宗。二十年后,他将是这个大宋江山里,最为富庶的人。

告别陆游之后,我心中五味杂陈,思绪异常混乱。

余十三问我:“接下来,我们要去哪里?”

这个问题,曾经有无数人问过我无数次,我都感觉异常难以回答。但这次,我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

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答案,却驱使我走向了那个结局。

我说:“天目山。”

3.

临安府外,天目山。

四年前,江湖五大门派曾在此聚集。

他们以管天下之事为契机,逼迫朝廷妥协。皇上下旨,武学之道乃祖宗故事,不可荒废,故而复建武学,一如旧制。由此,江湖换来了四年间没有束缚的自由。

这次,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会选择天目山。

当时,这三个字不过是脱口而出。但就是因为脱口而出的三个字,导致了天目山下人满为患。

我和徐十三到达天目山的时候,天目山下已浩浩荡荡地聚集了数千之众。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都是乞丐。

一群乞丐之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帮主来了。”

然后,我便听到了一片如风声一般的齐呼:“参见帮主。”而后,跪倒一片。

被一个人跪拜,你或许会觉得没什么。但被一群人跪拜......我想,没有多少人可以抵御这种如山一般的气势所带来的心潮澎湃。

我吓了一跳。

即便是做武林盟主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人向我跪拜过。

余十三也颇为惊讶。

他或许也不会想到,一个与他朝夕相处了这么长时间的人,竟然会突然间接受这么多人的顶礼膜拜。而且,还是一群乞丐。

我轻轻地说了声:“你们快起来。”

最前面的人听见了,晃着身子站起来。后面的人看见前面的人站了起来,几乎是在同时,哗啦一声站了起来,其中还夹杂着如释重负的长吁。

正在我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乞丐群里传出一道略有些熟悉的人影。他挤出人群,一抬头,对我报以灿然地笑。

这人正是前些日子在绍兴府中被我和余十三救下的明少忠。

我问他:“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明少忠说:“帮主让我传令,我便传给了绍兴的兄弟,兄弟们不断向外扩散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江浙一带的兄弟们都来了。还有几个兄弟是问讯从闽赣一带赶过来了。兄弟们听了帮主的消息,都是激情澎湃啊。”

我说:“你都跟他们说什么?”

明少忠说:“我就说,帮主回来了,要带领丐帮的兄弟们过好日子。”

“你!”我气得七窍生烟,这个看似忠诚厚道的明少忠竟然敢假传“圣旨”,妄断我的意图,而且还要帮我传播。

明少忠有些紧张,轻声问我:“帮主......小的说错了吗?”

他没有说错。带他们过好日子,本来就是当年我答应过白景行的事,是我没有做到。如今,我的确是应该实现我当年承诺了。

只是,我和他们相遇的不是时候。

我必须要利用他们一次,利用他们去帮我打探纾瑶和余青儿的消息。

我从怀里掏出两幅画像。这画像是我和余十三走出绍兴之后,找了一个画师所画。他开价百两,自称妙笔传神。

起初我将信将疑。但当那个画师根据我和余十三的描述,将纾瑶和余青儿音容落于纸上时,我才深深地被他不菲的画功所折服。

他画的惟妙惟肖,堪比真人。我和余十三摸着各自亲人的画像,皆是忍不住泪眼婆娑。一抬手,满手油墨。

无奈,我只能再花一百两,让那个画师又做了一副。

……

我把纾瑶和余青儿的画像递到明少忠手中,说:“你让他们帮我去打探这两个人的消息。”

然后,我看到明少忠略

有些诧异和失落的眼神。我补充道:“凡是可以向我提供线索的,赏银五百两。”

五百两。

这三个字一出口,一大群人便为了上来,他们争先恐后地抢夺明少忠手中的画像。明少忠将画像好好举起,大声叫道:“别抢,别抢,当心弄坏了!”

然而,这样的话依旧没有办法阻止如浪潮般接连涌来的乞丐。

最后,明少忠将身边的人推开,把纾瑶和余青儿的画像挂到了树上,让众人一一观看。

许多人经过画像的时候,都会忍不住问上一句:“这是谁啊,竟然值五百两银子。朝廷的钦犯也不过一百两。”

明少忠不厌其烦地解释:“是帮主要找的人。你们尽管去找,不要多问。”

最后,热闹的天目山重归宁静。我在一片虫鸣中,望着垂落的夕阳。

很快!我想,一个黑夜过去之后,应当就是带着希望的霞光。

4.

绍兴二十年七月庚午,天空阴云密布,遮天蔽日,似乎有暴雨将至。

天目山之后的第二天早上,朝阳并未如期而至。

我和余十三在天目山上避了一晚。这夜,我一连向余十三弹出六十几枚石子,他都一一挡下。

他的进步的确很快。

从我第一次用弹石子的方法教他练剑到现在,也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里,余十三的反应愈发敏锐,他挥出的剑沉着有力,稳迅兼备。比起当年的我,他不知要强出去多少倍。

有一次,我和余十三路过一片树林。他说,他听见了远处枝叶折断的声音。

我说,我没有听到。我本以为他是产出了什么幻觉,但当我刚要说出口的时候,百米之外的高树上,落下一段臂膀长的树枝。那时,我便赶紧,余十三一定会超过我。或许,在某些方面,他已经超过了我,只是我们都浑然不觉。

眼看就要下雨。余十三的剑却更加凌厉。

“轰隆”一声。如墨般黑的乌云中划过一道亮白。我感觉余十三的剑,就像那道亮白一样划过。青光一闪,他身旁的树上,挂上了一道深深的伤痕。

余十三怔怔地看着,脸上忽然扬起一丝笑意。他说:“我是不是可以学习那十一式剑招了?”

我说:“不可以。”

余十三说:“为什么一定要接住一百一十三颗石子?难道就不能少一些吗?”

我问他:“是不是怕辛苦了?”

余十三漠然地说:“不是。我只是怕你手疼。”

我的手指的确很疼。我感觉,再这样练下去,他武功成就之日,或许就是我手指残废之时。我扔掉了手中剩余的几颗石子,站起身来,望着不远处乌云笼罩下磅礴的临安城,心中感慨万千。

临安。

我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四年了,这座城不知曾多少次入我梦中。它带给我很多痛苦的记忆。只是,那些记忆里,仍然由那么一个人,那么一个女人,会如明媚的阳光一般,透过浓浓的云翳照在我身上。

我想,是时候去看看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